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7.文字游戏预言的4种技巧

在古代文化中,预言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它承载了很多的文字信息。为了避免其寓意过分深奥晦涩,也为了防止预言本身有粗鄙不堪之嫌,古代的预言家们巧妙地利用了汉字的拆字、谐音、隐喻、双关等方法,使预言成为一首首朗朗上口的诗,也让人们领略到其中变幻无穷的文字游戏。《推背图》中就灵活运用了这些技巧。

下面分别从汉字的拆字、谐音、隐喻、双关的角度,对预言进行简单的分类处理,让大家看清文字游戏背后的玄机。

拆字

我国古代的独体字较少,大多数汉字都是由偏旁部首和独体字组合而成的合体字。也就是说,大部分汉字都能拆分成若干个独体字。预言家就利用这种拆字方法,将预言中的关键字进行分拆、拼合或组装,而后再合成韵诗。

比如西周时期的一句预言诗:“串去中直传天下,却是春禾换日头。”这里的“串”字去掉中间一竖即成“吕”字;“春”字下面的“日”去掉,用“禾”字代替,就成为“秦朝”的“秦”字。这两句预言的意思是,西周将会被秦朝取代,而做秦朝国君的则是吕氏的后代。《史记》记载,战国末年,吕不韦在赵国邯郸对秦国公子子楚说,现在将货物囤积起来,将来一定能富贵。他还将自己已经怀有身孕的妾(赵姬)送给子楚,并请他在孩子出生后设法将其立为太子。后来,子楚即位,就是历史上的庄襄王。赵姬生下一个男孩,即嬴政,也就是灭掉西周、建立秦朝的秦始皇。

谐音

谐音是中国汉字的一个典型特征。古代的预言家常常用字音相同而字义不同的词语,让自己的预言扑朔迷离的同时,又有迹可循。

谐音预言的现象在宋朝十分普遍。五代十国时期南平国君高从诲,曾命人在一座山亭下建造一个池塘。但没想到,工程开始没多长时间,民工就挖出来一个四面封闭严实的石盒。高从诲历来行事谨慎,他将石盒移至密室内,在进行一番焚香祷告后,打开了石盒。石盒中放着一块石板,上面刻着“此去遇龙即歇”六个大字。高从诲苦苦思索,也不解其意。后来,在宋太祖建隆四年的时候,南平国向宋朝投降。原来,“龙”与“隆”是谐音字。石板上六个字的意思是:当遇到与“龙”字音相同的年号时,南平国就会灭亡。

隐喻与双关

隐喻与双关是中国语言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为了使预言变得迂回曲折,增添生动而含蓄的情趣,预言家常常运用隐喻与双关的手法。

明朝朱元璋去世以后,朱允炆即位,年号改为“建文”。当时京师有一首歌谣:“莫逐燕,逐燕日高飞,高飞上帝畿。”后来,建文帝在亲信大臣的支持下,实行削藩政策,并将矛头直接指向了镇守北平的燕王朱棣。最后朱棣起兵攻入京师,建文帝战败后自焚而死。朱棣顺利登上皇位,也就是历史上的永乐皇帝。这则预言中,“燕”喻指燕王,“逐燕”即是建文帝的削藩政策,而“上帝畿”则暗示了建文帝最后的结局。

历史脉络
谜语的历史

谜语一般由谜面、谜目、谜底三部分组成。所谓“谜贵别解”,猜谜语时要用“另类的思维”。中国的谜语历经了几千年的演变发展,现在已经非常完善。 sVrPLhIhz/MdrZ+UnlWzn/GdsYXtAO7h8nMRR9PBiLF46My85K7rjg4GPa3+Ssf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