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 第二章 |

徐氏小儿按摩经的理论基础

一、三阳学说

医学实践中,正常人群随着年龄的不同,依据“天癸”来临和离去表现出显著的阶段性标志,用以区别儿童、青壮年和老年的生理特点称为体态。徐荣谦教授根据“天癸”理论,根据人体各期的生理、心理的发展变化,提出“三阳学说”。

1.儿童阶段的“少阳体态”

儿童阶段的特点是阳生阴长。儿童不同于其他年龄阶段的显著特点是犹如草木之嫩芽,一方面朝气蓬勃,处于不断的生长发育中;另一方面无论阳气还是阴液均处于稚嫩状态,显得弱小。但是阴阳二气相比,阳气始终居于主导地位。《素问·宝命全形论》云:“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小儿初生即开始了自身独立的阴阳平衡,但儿童时期阴阳平衡处于不稳定的状态,随着阳气的升发,旧的阴阳平衡被打破,伴随着阴液的补充又形成新的阴阳平衡。儿童这种阴阳平衡不断地更迭与替换构成了身体不断生长发育的现象。

2.青壮年阶段的“太阳体态”

青壮年时期的特点是“阴平阳秘”。青壮年时期是人生最为辉煌的阶段,所谓“如日中天”正是这个阶段的真实写照。

3.老年阶段的“夕阳体态”

老年阶段的特点是“阳衰阴消”。老年人在某种意义上与儿童阶段有相似之处,但是两者不可同日而语。儿童如出生的太阳,处于上升阶段,生机盎然;而老年人则如日薄西山,处于没落状态。所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夕阳体态”的真实写照。

“少阳体态”“太阳体态”与“夕阳体态”合称“三阳学说”。

二、少阳学说

刘弼臣教授在中医儿科基础理论上提出“少阳学说”。一直以来,在中医儿科基础理论上始终存在着“纯阳学说”和“稚阴稚阳学说”的争论,两种理论并存数百年。明代万密斋认为,小儿生长迅速是由于“小儿初生,曰芽儿者,谓如草木之芽,受气初生,其气方盛”。清代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提出了“盖小儿虽为少阳之体,而少阳实为稚阳”的观点。刘弼臣教授在上述医家的理念中受到启发,经过深思熟虑,根据小儿生理、病理、治疗方面的诸多特点,倡导用“少阳”学说取代“纯阳学说”“稚阴稚阳学说”。“少阳学说”对小儿时期的生理方面既可突出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一面,也可显示脏腑娇柔形气未充的一面;在病理方面既可突出脏气清灵易趋康复的一面,也可显示发病容易、变化迅速的一面。“少阳学说”还强调小儿阴阳二气虽均较稚嫩,但阳气始终占主导地位。因此,“少阳学说”既体现了“纯阳学说”的观点,也体现了“稚阴稚阳学说”的观点。把“纯阳”与“稚阳”的对立,统一于“少阳”之中。以“少阳学说”取代“纯阳学说”“稚阴稚阳学说”,是中医儿科基础理论发展的必然趋势。

“少阳学说”源于《黄帝内经》的“阴阳学说”。小儿“体禀少阳学说”源于明代万密斋,《育婴秘诀·五脏证治部论》云:“春乃少阳之气,万物之所以发生者也。小儿初生曰芽儿者,谓如草木之芽,受气初生,其气方盛,亦少阳之气方长未已。”少阳在天,象征着东方,在季节上象征着春季;在人体象征着少火,少火即是人体生命之源,维系着小儿生之气;在脏象征着肝,在腑象征着胆;在植物象征着茸芽。此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云“少火生气”之意。小儿初生如草木方萌,时刻都处于不断的生长发育中。

“少阳学说”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

1.少阳学说的基础是阴阳学说

中医学认为,阴阳相互依存。《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绝,精气乃绝。”成人如此,小儿亦然,故《素问·宝命全形论》云:“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小儿出生之后就存在着自身的阴阳平衡。“少阳学说”强调小儿时期是处于一种连续的、以阳气为主导的螺旋式上升状态的阴阳平衡状态,旧的阴阳平衡被不断升发的阳气所打破,阴液随之迅速跟进,又形成新的阴阳平衡,从而使旧的阴阳平衡不断被新的阴阳平衡所取代,这种螺旋上升式阴阳平衡的不断更迭和替换构成了小儿生长发育的全过程。小儿阴阳平衡更迭和替换不是匀速进行的,速度主要取决于阳气的升发速度,阳气旺盛,则升发快,且阴液的生长速度也快。小儿时期阴阳平衡更迭的速度时快时慢,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如此便形成了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即年龄越小,生长发育越快。这种特点在3岁以前的小儿表现得尤为突出。

2.“少阳学说”理论的核心是“少阳为枢”

《素问·阴阳离合论》云:“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素问·阴阳类论》云:“一阳也,少阳也。”王冰明确地注曰:“阳气未大, 故曰少阳。”枢是枢机、枢纽之意,重点强调“动”。 少阳与少阴同样具有转枢之意。小儿为“纯阳之体”,是以阳气为主导的阴阳平衡,故此,小儿“少阳学说”更强调“少阳为枢”。根据中医学阴阳互根、相互为用、相互依存,以及独阳不存、孤阴不长的阴阳理论,小儿在自身阴阳平衡不断更迭和替换的过程中,其首要因素是“阳”,而“阴”相对于“阳”, 始终处于从属的地位。阳气的升发、枢转、变化带动着阴液相应的变化,亦即“少阳之枢”带动了“少阴之枢”,两者相辅相成,密切相关。

3.“少阳学说”涵盖了“纯阳学说”和“稚阴稚阳学说”

“少阳学说”强调阳气占主导地位的阴阳平衡,即体现了“纯阳学说”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生机盎然、修复能力极强的生理特点,又指出了小儿阳气虽盛,但尚稚嫩和不足,这也就包含了“稚阴稚阳学说”所谓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生理特点。“少阳学说”既避免了“纯阳学说”对小儿阳气稚嫩阐述不足的缺点,也避免了“纯阳学说”易被误解为“纯阳无阴”的谬误。同时,“少阳学说”还避免了“稚阴稚阳学说”对小儿生理特点阐述不足的缺点。“少阳学说”把“纯阳学说”和“稚阴稚阳学说”既对立又统一为一体,全面阐述了小儿的体质特点,更加客观地反映了小儿的生理与病理特点。

“少阳学说”体现了小儿生长发育的特点。

《灵枢·本输》云:“少阳属肾。”肾者,为真阴真阳之所在,主骨生髓。《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脉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其说明少阳根于肾,与小儿生长发育密切相关。万氏《幼科发挥·五脏虚实补泻之法》曰:“肝常有余……盖肝乃少阳之气,儿之初生,如木方萌,乃少用生长之气,以渐而壮,故有余也。”肝者,主少用之气,为发之始,为有余之脏,称为“肝常有余”。因此,少阳与肝密切相关,亦为小儿生长发育之主。

4.“少阳学说”客观地反映了小儿的病理特点

小儿“体察少阳”在病理上也有其自身特点,如小儿阳证、表证、热证、实证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成人;或发病容易,传变迅速,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变化多端。若治疗得当,亦可迅速好转康复。

综上所述,“少阳学说”高度概括了“纯阳学说”和“稚阴稚阳学说”,全面地体现了小儿的生理与病理特点。

三、儿童体态与体质

体质学说是近年来中医研究较为深入的中医学说之一。体质学说研究最多的是成人体质,形成了不同的体质分法,其中较为公认的是王琦教授的九种体质学说。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影。小儿“体禀少阳”,有其自身体质特点。小儿者,一阳也。俗语云:“一阳复始,万象更新。”阴者,与阳相伴,依阳而生,伴阳而长。独阳不生,孤阴不长。阴阳互根,相互依存,互相为用。儿之初生,阳之始生,阴随阳长,阳生阴长,构成小儿时期身体生长发育的基本体态特征,这个特征是儿童体质的基础。

“少阳学说”源于《黄帝内经》的阴阳学说。小儿“体禀少阳”学说源于明代万密斋,他在《育婴秘诀·五脏证治部论》中云:“春乃少阳之气,万物之所以发生者也。小儿初生曰芽儿者,谓如草木之芽,受气初生,其气方盛,亦少阳之气方长未已。”少阳在天,象征着东方,在季节上象征着春季;在人体象征着少火,少火即是人体生命之源,维系着小儿生生之气;在脏象征着肝,在腑象征着胆;在植物则象征着茸芽。此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云“少火生气”之意。

儿童不稳定的阴阳平衡也有其不利的一面,一旦调护失宜,受到某种刺激,即容易发生阴阳平衡失调而出现病态。因此,基于儿童“少阳体态”的特点可总结出儿童的体质特点。儿童的身体状况分为健康、亚健康和疾病三种状态。健康儿童属于“平和”体质,阴阳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气血调和,体形匀称,体型健硕,发育正常,面色红润,毛发光泽,目光有神,呼吸和畅,唇色红润,精力充沛,心情愉悦,精力充沛,活泼好动,睡眠安稳,二便通畅。疾病状态需要辨证论治进行治疗。因此,亚健康状态的体质辨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儿童亚健康状态的体质突出特点就是一个“偏”字。它既不同于健康儿童的平和体质,也不同于疾病状态的证候。

儿童亚健康八种体质内容如下。

1.偏肺虚质

面色偏白,落魄失貌,声音较低微,气息偏弱,皮肤容易出汗或干燥,鼻孔偏燥或偶有鼻塞流涕,偶有鼻出血,偶有夜眠打鼾,时感咽喉不适或干痒,胸廓扁平,易反复感冒,时有轻咳,舌质淡,舌苔白,指纹浮红,脉象多浮。

2.偏脾虚质

面色微黄,多思意乱,性情喜静,形体偏瘦,肌肉松散,容易疲乏,懒于运动,口水较多,食欲稍差,偏食,大便偏溏,唇色、舌质、爪甲偏淡,舌体胖嫩,时有地图舌,指纹淡滞,脉象浮缓。

3.偏肾虚质

面色偏黑而少光泽,骨软志短,身材偏小,毛发少泽,记忆力较差,气息低怯,腿脚偏软,不能久行,喜让人抱,小便偏多,舌胖嫩,指纹色淡或暗,脉沉迟。

4.偏肝亢质

面色泛青,魂不守舍,脾气暴躁,性情偏激,任性冲动,固执己见,夜卧欠安,时感口苦,偶有惊惕,或有磨牙,头屑偏多,头发油腻,面红目赤,大便色青,舌质偏青,舌苔薄黄,脉象偏弦,指纹色青。

5.偏阳热质

面色红赤,性情亢奋,易于激动,活泼多动,嬉笑话多,喜冷恶热,口渴喜饮,鼻干咽燥,口唇红赤,心烦意乱,时有梦话,夜卧不安,扬手踯足,小便短黄,大便偏干,吐舌弄舌,舌质干红,苔黄厚腻,脉数,指纹色紫。

6.偏阴虚质

面色偏干而少泽,形体偏瘦,头发干枯少光泽,眼睛干涩,鼻腔微干,口唇偏干,口燥咽干,渴喜冷饮,时有盗汗,心烦多梦,性情急躁,活泼好动,皮肤少润,手足心热,小便短黄,大便偏干,午后两颧潮红,舌质红少津少苔,指纹偏紫,脉象细数。

7.偏怯弱质

神色飘忽不定,心神不安,性格内向,懦弱谨慎,缺乏自信,胆小易惊,睡中哭闹,梦中易惊,敏感多疑,畏缩不前,遇事优柔寡断,鼻周泛青,指纹青紫,舌淡苔白,脉多弦细。

8.特

面色虚浮而少泽,胎禀不足,素体虚弱,形体瘦弱,食欲不振,筋骨痿软,容易感冒或皮肤瘙痒,皮肤一搔就红且易出现抓痕。反复皮疹,时打喷嚏,鼻塞流涕,时轻时重。每遇花粉等特殊物质则症状突然加重,甚则危及生命。

以上八种儿童亚健康体质与健康儿童平和质共九种体质,基本反映了儿童的体质状态。儿童体质辨识的重点是辨清亚健康儿童的体质,与疾病状态的证候彻底区分开来。从治未病的高度来认识儿童体质,通过纠偏,即合理的调理,如应用小儿按摩等方法,亚健康状态的儿童是可以恢复到健康儿童状态的。

四、肺藏魄与主皮毛

徐氏小儿按摩特色手法之一是“摩挲”。“摩挲”的特点就是以手轻轻触摸皮肤,有规律和方向的移动,理论基础为“肺藏魄与主皮毛”。

中医脏腑学说认为,肺藏魄,主感觉,肺主皮毛。《素问·宣明五气》曰:“五脏所藏……肺藏魄。”《灵枢·本神》曰:“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肺藏气,气舍魄。”《类经·藏象类》曰:“精之为物,重浊有质,形体因之而成也。魄之为用,能动能作,痛痒由之而觉也。”魄参与形成最基本的感知觉活动。肺主皮毛,皮毛者皮肤也,小儿按摩必须通过皮肤而发挥疗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天气通于肺。”《素问·五脏生成》曰:“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人体皮肤感觉敏感之处往往是毛发较集中而茂盛的地方,如头部、口周、腋窝、阴部等。病理方面,肺受邪扰,出现玄腑受扰、魄不安宁的紧张状态,如冷汗直流、自汗不止等。严重者则表现为面色泛白、咽喉发紧等。

小儿按摩接触的主要部位是皮肤,主要作用机理是通过摩挲皮肤,从而定魄安玄腑;调肺以安脏腑;轻摩调其五脏六腑;重按以理其肌肉筋膜。 95nw5Qji7BkhIh70bbAAWslMjT5szov6ZKUqBwhKajWcaWbELpBALblF1+R+9Qc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