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出版的新世纪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推拿学》提出:“小儿推拿又称小儿按摩,它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应用手法与穴位作用于小儿的机体部位,以调整脏腑、经络、气血功能,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小儿按摩疗效明显,有些轻症无需服药便可治愈。小儿按摩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深受人民群众的推崇和喜爱。历代儿科医家和推拿者,对小儿按摩理论、手法、适应证、禁忌证等进行了大量理论和临床研究。由于地域、人群体质、疾病性质和生活习惯等的不同,各地区小儿按摩的理论、手法、操作等有所不同,由此形成了不同的小儿按摩流派。
从古至今,小儿按摩学界普遍有重“术”(手法)、轻“学”(理论)的倾向,重视临床手法的学习、传承,理论研究较少,导致小儿推拿学的理论体系尚不完善,小儿按摩的水平难以提高,仍多停留在操作层面。小儿按摩的发展历史可大致分为四个时期。
明代之前,是小儿按摩的萌芽时期。在日常生活中,劳动人民逐渐发现了按摩的作用,并逐渐加以完善。推拿历史源远流长,在最早的古典医籍《五十二病方》中就有“以匕周抿婴儿瘛所”的记载,说的是用勺边刮擦婴儿患处,这是涉及小儿按摩的最早的资料。“按摩”一词首见于《素问·血气形志》。曰:“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秦汉时期,我国第一部按摩专著《黄帝岐伯按摩十卷》问世,可惜现已失传。
隋唐时期,按摩较为盛行,隋代有按摩博士的职务,唐代太医署设有按摩科,但小儿按摩尚未独立出现。《诸病源候论》在“补养宣导”篇,记载了较多的按摩方法。
唐代开始,虽然尚未出现小儿按摩专著,但是一些医学书籍中渐渐有相关的记载。《备急千金要方·少小婴孺方》中有关于小儿按摩的记载。曰:“丹参赤膏,属性:治少小心腹热除热方……膏成,以摩心下,冬夏可用。”《外台秘要·小儿夜啼方》曰:“小儿夜啼至明不安寐……亦以摩儿头及脊验。”
宋金元时期,中医儿科得到了较大发展,此期有许多中医儿科专著刊行,中医儿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逐渐成熟。北宋名医钱乙,被后世誉为“儿科之圣”,他所著的《小儿药证直诀》是中医儿科的重要著作,对中医儿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一时期,没有按摩科的设置,临床中仍在使用按摩,小儿按摩仍未独立发展。宋代《艺文志》有关于“按摩要法”“按摩法”的记载。金代张子和撰写的《儒门事亲》记载了按摩疗法。
明朝是小儿按摩的奠基时期。明朝之前,小儿按摩发展缓慢,后来迎来了发展的一个小高潮,奠定了小儿按摩发展的基础,之后小儿按摩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逐渐发展起来。按摩与推拿本为同一种疗法,但推拿一词,直到明代中后期才有记载。推拿一词最早见于万全的《幼科发挥》。曰:“一小儿得真搐,予曰不治。彼家请一推拿法者掐之。”《厘正按摩要术》曰:“按摩一法, 北人常用之…… 南人专以治小儿,名曰推拿。”明代以来,小儿按摩开始受到众医家的重视,对按摩手法进行较为全面的搜集、整理和研究,理论上进行较为系统的规范、总结和阐述,逐渐有不少小儿按摩书籍刊行。
最早记载小儿推拿的文献,是明代徐用宣撰写的《补要袖珍小儿方论》。该书第十卷有“秘传看惊掐筋口授手法论”篇,记载了三关、六腑等小儿推拿特定穴位。
明隆庆五年(1571)之后,推拿疗法从太医院转入民间,此后,小儿按摩开始快速发展,一些专著刊行,小儿按摩体系逐渐形成。有些专著直接以“小儿推拿”“小儿按摩”冠名,最早以“小儿推拿” 一词冠名的书籍是《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此后书名中有“小儿推拿”的书籍逐渐增多。
现存最早的小儿按摩专著是《小儿按摩经》,原名为《保婴神术》,没有单独成册,收录在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第十卷。本书是中国小儿推拿的奠基之作,标志着小儿推拿学术体系已趋成熟,开始成为独立学科,走向独立发展的道路。陈氏(佚名)撰写的《小儿按摩经》对明代之前的小儿推拿经验、手法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为小儿按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诊断方面,中医儿科重视望诊,主要包括望神色形态、察指纹、审苗窍等。《小儿按摩经》对“望面色”“三关”的描写较为详细。在穴位方面,小儿按摩的穴位多有论述,尤以《阳掌图各穴手法仙诀》《阴掌图各穴手法仙诀》居多,分男女阐述,对手掌、手背的穴位、手法、适应证有详尽描述,是小儿按摩上肢部的集大成者。《小儿按摩经》中的推拿手法已经较为完备,有掐、揉、推、按、摩、摇、搓、运、分、合等。除了基本手法,还有很多复式手法,如水底捞明月、打马过河、运水入土、运土入水、孤雁游飞、按弦搓摩、斗肘走气、黄蜂出洞、凤凰单展翅、天门入虎口、猿猴摘果、赤凤摇头、丹凤摇尾等,其中一些方法现在仍在临床广泛使用。本书对治疗和调护的论述也较全面,在“初生调护”篇,分怀娠、除涎、回气、便结、浴儿、断脐、脐风、剃头、护养等内容,对妊娠期、新生儿及小儿调护方面做了详细阐述,尤其在新生儿调护方面,内容尤为完备;在“婴童杂症”篇,对头疼、肚痛、潮热、食泻、咳嗽等22种小儿疾病,有对应的按摩手法和一些外治法;在“治小儿诸惊推揉等法”中,论述了32种惊证,对其病因、病机和小儿按摩手法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明代龚廷贤撰写的《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简称《小儿推拿秘旨》)初刊于崇祯十三年(1640)。本书论述了小儿常见病的诊治,包括病因、诊法、推拿手法、穴位图,并对民间流传的多种小儿推拿手法进行了广泛收录与整理,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曹炳章先生称此书为“推拿最善之本”,是中国较早的小儿推拿专著,也反映了明代小儿按摩的发展情况。
明代周于蕃(岳夫)撰写的《小儿推拿秘诀》成书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周于蕃,字岳夫,通晓医理,尤善推拿按摩术,以指代针治婴幼疾,甚为后世儿医赞赏。书中首述儿科诊法,重点阐述面部及五官望诊。其次为小儿推拿方法,分为按、摩、掐、揉、推、运、搓、摇八法,每法之下又据施术部位分为数条,明确记载操作手法和主要功效,并以汗、吐、下三法总括,详论各法的手法要求及注意事项。其后记载了几种儿科常见病的小儿推拿疗法,其中对于惊风的论述尤其详尽。书末附有多幅穴位图和推拿手法图,有十四经脉和正身、覆身、阳掌、阴掌、足部穴位图,以及推坎宫、推攒竹、分阴阳、推三关、双凤展翅、水中捞月等20余幅推拿手法图。本书有三点特色:①提出小儿推拿应渐进的原则。②对手法分类研究。本书首次将按摩的手法解析为“推法”与“拿法”,将所谓按摩者解析为“推”与“拿”两种不同手法,开后世研究之先河。③提出推拿治疗先后次序。《字解法》曰:“凡推法俱有次序,每病必先用面上取汗,喉中取呕法。次于手上分阴阳,次推三关,次六腑,次各应先推之指,如饮食先脾土,泄泻先大肠,伤风先肺经,而后次及八卦、横门、清天河之类,其应推之穴,尤要多推,不妨数百。”有外感先以祛邪,首先使用汗法与吐法,因为祛邪务快,留一日则有一日之害。其次则分阴阳,如无表证,分阴阳则为当务之急。
清代和民国时期是中医小儿按摩的成熟时期。全国各地纷纷出现小儿按摩医生,小儿按摩适用范围不断扩大,手法逐渐丰富,按摩流派渐次形成,大量的按摩专著刊行,其中代表性的有《按摩仙诀》《小儿推拿广意》《厘正按摩要术》《推拿三字经》《幼儿推拿秘书》《幼科铁镜》《推拿指南》《推拿易知》《小儿推拿补正》等。
张廑云撰写的《按摩仙诀》是小儿推拿专著,篇幅较短,存于清代钱汝明《秘传推拿妙诀》中。《按摩仙诀》学术思想有以下特点:①重视开首操作:小儿按摩治疗前均使用开首操作,用板门、小天心、总筋三穴,调畅气机;其后再进行其他按摩手法,可加强治疗效果。②强调辨证:小儿易患外感,常用解表、消导、清热三法。根据寒热不同,辨证加减。推三关十下或五十下,取温表之意,寒证量加;退六腑一百下,热证量加;消导用板门穴,在开首操作中作常规使用;清热用退六腑、清心火、引水上天河(“曲而弹十五六下,用口吹至洪池穴,如是者三次”)和水底捞明月(“用凉水滴入内劳宫,弹而吹之”)等法。③擅用术组配伍:两种以上手法配伍使用称为术组,可以提高临床效果。《按摩仙诀》中记载的术组有平肝-清肺治咳嗽、泻大肠-运水入土治热结、补大肠-运土入水治泄泻、掐二扇门-分阴阳-合阴阳使其发汗。④大人小儿同治:《按摩仙诀》曰:“大人有病尤可用,记之记之。”小儿按摩手法同样可用于成人,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⑤重视食疗:《按摩仙诀》曰:“久病而 瘦,虚热,或眼皮不起,或咳嗽不出,欲愈不愈者,多内脏腑枯涩,脾气不润,急宜与之滋味如荤汤之类,以资其脾胃极妙。”在小儿按摩治疗时加强饮食保健,可以提高疗效。
《厘正按摩要术》是小儿按摩发展史上承前启后之著作,刊于光绪十四年。本书与明代周于蕃《小儿推拿秘诀》有较深渊源。曰:“删其繁芜,分门别类,井井有条。”其编撰内容较前著大有增加,共四卷,即辨证、立法、取穴、例证,是明清两代小儿按摩集大成之作。本书学术特点如下:①确定按摩八法为纲:本书明确提出以按、摩、掐、揉、推、运、搓、摇之八法为纲,以穴位为目,结束了历来穴位阐述的混乱无调理状态。②区分动静手法:八法中,区分动静手法进行分类,“按而留之,摩以去之”“掐从按法出,推从摩法出,搓、摇、揉、运是较推法之从轻者,亦无不从摩法出”活动性手法多于静止性手法。历代医家较少将小儿按摩手法进行如此分类,但确有其实际意义。③重视辨证论治:例证中选病24种,均详论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是其他小儿推拿专著多忽略的地方。④多用开门三法:24种病例中,大部分开门三法为分阴阳、推三关和退六腑。三法同施有调整机体阴阳平衡的作用,然后再进行其他小儿推拿手法操作。⑤规范手法:论述手法时注重顺序规整,标明操作次数,手法轻重分主次,是小儿按摩手法规范化的践行者。⑥重视胸腹按诊法:提出“验胸以虚里,验腹以神阙,辨证恰在此”该卷一共载38条,多处引用日本按胸腹专著《诊病奇侅》,引文多达30条,可见对胸腹部按诊的重视程度,开创了将此法应用于小儿按摩治疗中的先河。由于时代的局限性,本书尚有不足之处,如小儿捏脊可调和阴阳为后世医家广泛使用的一种手法,本书却无记载;疾病方面,一些常见病如便秘、厌食、小儿斜颈等未涉及;且在书中含有迷信内容,在治法中有咒法、符录等。
徐谦光撰写的《推拿三字经》认为小儿推拿类似于中药方剂,曰:“分阴阳,为水火两治汤;推三关,为参附汤;退六腑,为清凉散;天河水,为安心丹;运八卦,为调中益气汤;内劳宫,为高丽清心丸。”本书具有以下学术特色:①取穴少、推拿次数多。②小儿成人同治,将小儿推拿手法应用于治疗成人疾病中。③以三字歌诀形式成书,便于学习记忆,易于推广。
夏鼎撰写的《幼科铁镜》,1695年刊行。本书对小儿推拿疗法颇为重视,阐述了作者的经验及见解,认为“用推拿就是用药味”,如“推上三关,代却麻黄、肉桂;退下六腑,替来滑石、羚羊”。
清代医家骆如龙撰写的《幼科推拿秘书》,后世改名为《幼科推拿全书》,1784年刊行。本书重视“起式”和“收法”,提出“分阴阳”为“诸证之要领,众法之先声”。在小儿推拿疗法前,必以分阴阳为“起式”,然后再操作其他各种手法;以掐按肩井、拿食指、无名指为“总收法”,治疗结束后,必须以“总收法”作为最后的操作手法。
钱祖荫撰写的《小儿推拿补正》影响较大,其对引误的“十四经穴”加以纠正,对常用的13种小儿推拿的操作手法和作用机理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这一时期,一些小儿按摩流派逐渐出现,如三字经小儿推拿流派、湘西刘氏小儿推拿流派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小儿推拿学得到了空前迅速的发展。自19世纪50年代起,全国各地相继建立了中医药院校,如1958年上海创办了第一所推拿学校,很多中医药院校开设了小儿按摩课,有些地区还创办了小儿推拿专科学校,目的在于发展推拿教育,培养小儿按摩医生。同时,小儿推拿在科研方面也有了较大的发展,逐步开展了临床和基础研究,对小儿推拿机理、手法、取穴的研究不断深入。小儿按摩流派逐渐成熟与兴盛。各地区小儿推拿事业如火如荼地开展,许多医院专门设立了小儿推拿专科,其治疗适用范围不断扩大,临床报道的文献多不胜数。相关部门积极组织专家学者编写出版了各种推拿学教材,整理、注释和再版了许多小儿推拿古籍,同时出版了许多小儿按摩新著。对外交流逐渐增多。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小儿推拿事业的蓬勃发展。
小儿按摩的适应病种不断扩大,包括腹泻、呕吐、腹痛、疳积、咳嗽、痢疾、遗尿、夜啼、惊风、发热、脱肛、小儿麻痹症、小儿斜颈、尿潴留、消化不良、近视、肠梗阻、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营养不良、急性喉炎等。
小儿按摩专著刊行较多,内容丰富,反映了小儿按摩流派多的特色。其中,通俗著作较多,通俗易懂,群众易于接受,便于传播。有的专家对小儿按摩流派经验进行总结整理,如《幼科推拿三字经派求真》《冯氏捏积派小儿推拿》《孙重三小儿推拿》等。有的专家对小儿按摩古籍进行点较、整理,如《小儿推拿广意》《小儿推拿秘诀》等。还有一些小儿按摩教材。在1978~2017 年间出版的小儿按摩著作就有150余种,其中代表性的教材包括《小儿推拿》《幼科推拿三字经派求真》《冯氏捏积派小儿推拿》《孙重三小儿推拿》《中国小儿推拿学》等。
1981年,金义成撰成《小儿推拿》。本书内容较为全面,收录小儿推拿手法25种,30种复式操作法,157个穴位,22种小儿常见疾病的小儿按摩疗法,选录小儿按摩歌赋53篇。本书综合整理了历代小儿推拿文献及各家的观点,具有较高的文献和学术价值。
张素芳撰写的《中国小儿推拿学》,1992年出版。全书分为8章,包括基础理论、临床治疗、推拿保健三部分。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小儿推拿流派逐渐成熟,有小儿推拿三字经流派、湘西刘开运小儿推拿流派、冯泉福小儿捏脊流派,孙重三小儿推拿流派和张汉臣小儿推拿流派等。还有其他的小儿推拿流派也很有特色,如海派小儿推拿流派、张席珍小儿推拿流派、徐氏(徐荣谦)小儿按摩流派、山西运城德仁小儿推拿等。以地域划分,北方的小儿推拿三字经流派盛行于山东省一带,其认为小儿为纯阳之体,治疗上以清法为主;以湖南推拿名家刘开运为代表的湘西刘开运小儿推拿流派,是南方小儿推拿中最重要的学派,其认为小儿稚阴稚阳, 以推五经多用,将五行生克理论应用于辨证、小儿推拿治疗中;还有上海的海派小儿推拿流派、山西运城小儿推拿也较为盛行。
三字经小儿推拿流派始建于1877年,创始人徐宗礼,字谦光,登郡宁邑人(现山东省牟平宁海镇),生于1820年,卒年不详。编著《推拿三字经》,被后人称为三字经小儿推拿流派。第二代传承人徐克善和戚经含。第三代传承人李德修,名慎之,是本流派的代表性人物。第四代传承人较多,有王德芝、赵鉴秋、王安岗、孙爱兰、刘瑞英、李先晓等。
(1)三字经小儿推拿流派的学术特点
1)擅用独穴:“治急病,一穴良,大数万,立愈恙”。擅长用独穴治病,独创了某种病专推某个穴,以多推、久推取效,特别是急性病主张用独穴,是本流派的最大特点。
2)重视望诊,尤重印堂:“小婴儿,看印堂,五色纹,细心详”。印堂是本流派望诊的重要内容。红为热在心肺,紫为热甚,青为肝有风热,黑为风寒入骨,白为肺有痰,黄为病在脾。
3)重视五行生克:“虚补母,实泻子,日五行,生魁当,生我母,我生子,穴不误,治无恙”。徐谦光强调学习小儿推拿要掌握五行生克的原则。
4)扩大了手法治疗的范围:徐谦光推拿手法不仅适用于儿童,对成人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扩大了治疗范围。
5)操作时间和疗程长:“脱肛者,肺虚恙,补脾土,二马良,补肾水,推大肠,来回推,久去恙”。每次操作时间长、疗程长。
(2)三字经小儿推拿流派代表著作 本流派的代表性著作较多,主要有1877年徐谦光撰写的《推拿三字经》,1984年王蕴华撰写的《李德修小儿推拿技法》,1992年赵鉴秋撰写的《幼科推拿三字经派求真》,2008年葛湄菲撰写的《汉英对照三字经流派小儿推拿》(在《李德修小儿推拿技法》的基础上,用汉英对照编撰),2010年李先晓撰写的《李德修小儿推拿秘笈》。
湖南湘西刘氏小儿推拿流派是小儿推拿主要流派之一,历经六代传承至今。刘开运教授是国家首批名中医,曾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一届推拿分会副主任、湖南省中医药学会第一届推拿专业委员会主任。
本流派起源于清朝咸丰与同治年间。清朝御医刘杰勋擅长运用推拿法治疗小儿疾病,享有盛名,其后家族在湘西从医400余年。一直以来,本流派只是在当地享有盛名没有对外流传,一度不为外界所知。19世纪70年代,刘开运教授开始外传该流派学术,才逐渐闻名于全国。
(1)湘西刘开运小儿推拿流派的学术特点
1)诊断方面:重视四诊合参,结合八纲。
2)治疗方面:注重分经辨治,重视体质调养、未病先防、对正气的保护。
3)手法方面:松静自然、调神为先、开窍关窍、轻柔着实、平稳到位。
(2)湘西刘开运小儿推拿流派的代表著作 邵湘宁撰《刘氏小儿推拿传真》,2017年出版。
孙重三,山东省荣成市人,20岁时师从中医林椒圃。第二代传人有张素芳、毕永升、程本曾。
(1)孙重三小儿推拿流派的学术特点
1)十三大手法:是小儿推拿的复式手法,包括摇月斗肘法、打马过天河法、黄蜂入洞法、水底接明月法、飞经走气法、按弦搓摩法、二龙戏珠法、苍龙摆尾法、猿猴摘果法、揉脐及龟尾并擦七节骨法、赤凤点头法、凤凰展翅法、按肩井法(即总收法)。本法较单一手法疗效更好,历来为小儿推拿者所重视。
2)孙重三小儿推拿流派首创“四大手法”: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运耳后高骨,适用于头痛、感冒、发热、惊风等。
3)重视望诊,尤重“指纹”:本流派望诊全面,包括望神气、望面色、望指纹等。尤其重视望指纹,通过看纹察色,结合八纲辨证确定治法。
(2)孙重三小儿推拿流派的代表著作 《儿科推拿疗法简编》,1959年出版;《通俗推拿手册》,1960年出版。
张汉臣,字新棠,山东省蓬莱县人,1925年拜小儿推拿名医艾老太为师,1962年被评为山东省名老中医,其手法被誉为张汉臣推拿法。本流派第二代传人有9人,包括田常英、侯英祥、苏蕴芳、叶桂芳、范作云等;第三代传人为张锐。
(1)张汉臣小儿推拿流派的学术特点
1)独创4个穴位:肾纹、肾顶、新建、新设穴,其中肾纹和肾顶被一些著作所采用。
2)张汉臣小儿推拿流派独创捏挤法:捏挤法是本流派独创手法,有开瘀散结、舒筋活血之功效。适用于面积较大的体表部位,如头、颈、胸、腹、背。常在穴位施用本手法,常用的穴位有大椎、天突、天枢穴等。
3)倡导小儿推拿8法:汗、吐、下、和、温、清、补、消为临床医生推崇,广泛使用。张汉臣教授结合小儿推拿的特点,提出了对应的小儿推拿8法,如汗法,用揉二扇门穴和一窝风穴发汗;清法,用推清板门、清天河水清热;补法,用推补脾土、推上三关、推补肾水补脾肾等。
4)擅用术对或术组:小儿推拿穴位两个及以上组合使用可增强治疗效果,成为“术对”或者“术组”。术对有“补脾土穴和推上三关穴”“推清肺金穴和退下六腑穴”等。术组有“镇静术组”,用揉小天心穴、分阴阳穴、揉二马穴、补肾水穴、清天河水穴;“退热术组”,用揉小天心穴、揉一窝风穴、清板门穴、补肾水穴、清天河水穴等。
(2)张汉臣小儿推拿流派的代表著作 《小儿推拿学概要》,张汉臣著,1962年出版;《实用小儿推拿》,张汉臣著,1974年出版。
张席珍流派学术继承人为马红旗,其小儿推拿流派学术特点如下。
(1)穴位全身有,小儿为大穴 是本流派独特的学术思想,视小儿整体为一个“穴位”,常规的小儿推拿穴位是“大穴”的一个部分。
(2)按时开穴 重视时间变化,根据子午流注取穴法,不同疾病、时间不同,取相应的穴位。同时,结合四季选取不同的穴位,春夏用“平肝清肺”法,秋冬用“补脾补肾”法。
(3)重视上肢穴位 全身的穴位均有手法操作,尤其重视上肢穴位的应用。
(4)频率快、时间短 小儿推拿时间一般为3~5分钟,手法频率一般超过180 次/分钟,善用振颤手法。
张席珍小儿推拿流派的代表著作为《小儿推拿疗法》(盲文版),张席珍著,1978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