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医案1

张某,女,45岁,安徽省全椒县三合公社三合大队小朱小队。

1974年4月7日初诊: 患者自去年腊月初十即感头痛,肢麻腰痛,食少无味,心中不适。安徽省人民医院确诊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血细胞形态检查报告:骨髓极度增生,粒红比例12∶1,粒细胞极度增生,酸性与碱性白细胞增生,呈病理变化,血小板不多,血涂片检查白细胞多,核左移明显,核与浆发育不平衡,酸碱白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和红细胞均明显少。该院以白消安片治之,服药十日,不仅病情未转,而且不能食,近日强食母鸡一只,即呃逆,时呕吐,头痛加剧,左鼻不通,汗多,大便少解且干甚,面色萎黄少华,精神萎靡不振。白细胞167000/mm 3 。苔水白,脉弱甚,此乃阴阳并损、气血双亏之症。法当温补,助其气血,并以潜纳通下之法佐之。

附 片10g 桂 枝10g 白 芍12g 焦白术l2g

火麻仁30g 焦山楂10g 法半夏10g 龙 齿21g

牡 蛎30g 干 姜6g 陈 皮10g 当 归10g

柏子仁15g 元明粉6g (冲服) 苍耳子10g

炒二芽各12g 二剂

4月9日二诊: 上药服后效若桴鼓,第一剂服罢后头不痛,肢亦不麻,汗渐少,鼻稍通,饮食知味,精神转佳,曾大便一次但不多。今日又觉头痛、腰痛如前,白细胞速降至80000/mm 3 ,舌尖略红。上方桂枝、附片、元明粉、焦山楂、陈皮、苍耳子各加3g,加防风、丹皮各10g。二剂。

4月11日三诊: 症又大减,精神颇佳,头痛仅局限于右眉棱至巅顶,已能食粥一碗多。白细胞降至60000/mm 3 ,白苔渐去,舌质变红,脉小弱。综观脉症,是有转机也,前方进退之。

附 片10g 桂 枝10g 防 风10g 苍耳子10g

夏枯草12g 丹 皮10g 白 芍12g 枇杷叶10g

炒二芽各10g 花龙骨21g 牡 蛎30g 柏子仁15g

焦山楂12g 三剂

4月15日四诊: 唾多口干不欲饮,腹内有热感,夜间有小痛,溺不黄。每日头痛仅片刻(两次左右),白细胞又降至14000/mm 3 ,苔白腻稍灰,脉仍偏弱。仍宗前法。

附 片12g 桂 枝10g 白 芍12g 焦白术12g

花龙骨21g 牡 蛎30g 苍耳子12g 磁 石30g

干 姜6g 炒吴萸10g 块茯苓15g 珍珠母60g

夏枯草12g 二剂

4月17日五诊: 过食咸肉、猪油、鸡蛋后,白细胞升至37000/mm 3 ,嘱勿食肉、蛋之类。予4月11日方,加白术12g。二剂。

4月19日六诊: 大便干结难下,汗出虽多口干已除,4月15日方去炒吴萸,加火麻仁、炒枳壳、炒二芽各12g,生军6g。五剂。

4月29日七诊: 已能食干饭一大碗或更多,末两剂未用生军故大便又干,汗多甚。仍予上方去干姜,另加胡黄连3g、附片3g。三剂。

5月14日八诊: 停药多日,别医以麦里浪片(白消安)治之,血小板从服中药时的167000/mm 3 降至110000/mm 3 。嘱暂停西药,但服中药观之。

医案2

孙某,男,45岁,军人,安徽省蚌埠部队后勤部主任。

1975年3月26日初诊: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史,周身疼痛(四肢及背肩等处),汗多,苔偏水白,脉小弱,初病即腿软、周身无力,手麻。

附 片12g 桂 枝10g 白 芍12g 青龙齿30g

牡 蛎30g 干 姜6g 块茯苓15g 党 参12g

夜交藤30g 桑寄生15g 当 归10g 三剂

3月28日二诊: 身痛如前,予上方去党参,加防风10g。汗已少,加紫草10g,薤白10g,干地龙10g。三剂。

3月30日三诊: 今当着意于其周身疼痛也,其疼痛主要在尾椎以上脊椎之间。予上方加薏苡仁30g,块茯苓15g,泽泻15g,秦艽12g,全蝎6g(因无僵蚕故代用),白术12g,防己10g,黄芪15g,附片3g,独活10g,川芎10g,干姜2g,白芍3g,丹皮10g,桑寄生15g,去紫草。六剂。

4月10日四诊: 上方服八剂(自加二剂),苔白薄,尖红较甚,脉微数,予上方,减附片3g、干姜2g,加紫草10g,身疼微减,白细胞总在1万左右,加当归10g,白芍3g,川黄连3g。三剂。

4月13日五诊: 以往每一周左右则发身剧痛一次,每次要四五日才缓解,缓解时亦微有痛感,自治疗后,每次发作为时较短,仅二三日即渐解。昨日后背觉沉重而痛,汗已极少,苔偏白,脉较弱。

附 片18g 桂 枝12g 白 芍15g 当 归12g

秦 艽12g 龙牡各30g 川 芎10g 薏苡仁30g

块茯苓15g 泽 泻15g 全 蝎8g 夜交藤30g

白 术12g 防 己10g 桑寄生21g 干 姜10g

党 参12g 黄 芪15g 川黄连3g 丹 皮10g

防 风10g 独 活12g 四剂

4月16日六诊: 病情有好转,自谓现在阴雨天的情况,可与以前晴天相同,汗已少,以往下肢多甚,今但头上一点耳,苔白,脉小弱,胸中不宽,大便一日三次,予上方去党参、黄芪,加薤白12g、姜半夏10g。四剂。

4月22日七诊: 情况佳,仍予上方,加干地龙12g、黄连2g,去独活、川芎、防风、防己,减附片3g,苔白亦较前为薄也,减干姜3g,去白术,加楂粬各10g。三剂。

4月26日八诊: 即将出院,仍予上方,加僵蚕12g,附片仍为18g,去泽泻,干地龙加至10g,川黄连加至5g。七剂。

5月3日九诊: 前方服完,复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5900/mm 3 ,嗜酸性粒细胞1%,淋巴细胞2%,单核细胞3%,汗较多。

附 片18g 桂 枝10g 白 芍12g 焦白术12g

桑寄生15g 全 蝎8g 夜交藤30g 党 参12g

青龙齿30g 牡 蛎30g 块茯神15g 泽 泻15g

合欢皮30g 干 姜6g 姜半夏10g 三剂

5月16日十诊: 苔白,较前为减,据述以往只要白细胞超过10000/mm 3 即身疼剧烈,汗亦加多,现在白细胞虽升至19000/mm 3 ,身痛微,并不加剧也,汗亦不多,再予上方,附片减3g,加蜈蚣3g、甘草6g。二剂。

5月18日十一诊: 情况同前,背部痛减,腨部有痛感(近来皆如此),再续上方,全蝎减2g,去附片,加制二乌各6g,甘草3g,蜈蚣2g。二剂。

5月20日十二诊: 昨日血常规示白细胞15000/mm 3 ,幼稚细胞16%,近数日来,身痛较甚,剑突处亦有微痛,苔白,舌尖端较红,脉细数,口干。

附 片18g 桂 枝12g 全 蝎6g 焦白术12g

桑寄生15g 青龙齿30g 牡 蛎30g 白 芍12g

茯 苓15g 党 参12g 薤 白12g 干 姜6g

秦 艽12g 黄 芪12g 当 归10g 泽 泻12g

紫 草10g 二剂

5月22日十三诊: 近日周身不舒畅,汗较多,予上方,去全蝎、紫草,加干姜3g,姜半夏10g,炒甘草10g。二剂。

5月24日十四诊: 数日来,身痛较前为甚,周身无力,夜晚则轻减,精神亦佳也,苔脉大致同前,予上方出入。

附 片18g 桂 枝12g 秦 艽12g 桑寄生15g

当 归10g 白 芍12g 焦白术12g 黄 芪12g

防风各9g 茯 神21g 熟酸枣仁15g 柏子仁15g

泽 泻15g 薏苡仁30g 丹 参10g 青龙齿30g

夜交藤30g 牡 蛎60g 党 参10g 薤 白12g

紫 草6g 干地龙12g 二剂

5月25日十五诊: 日来体痛(背部)轻减,但右胸肋疼痛不适,汗仍多,苔水白,尖端红鲜,胸中有烧热感,但体温正常,脉象同前,头昏。

元 胡12g 附 片15g 桂 枝10g 桑寄生15g

青龙齿30g 牡 蛎60g 焦白术12g 茯 苓15g

薤 白12g 当 归10g 姜半夏10g 姜川朴10g

川黄连3g 干地龙12g 干 姜6g 泽 泻15g

党 参10g 甘 草6g 白 芍12g 苍耳子12g

磁 石30g 四剂

7月16日十六诊: 情况大致同前,天已入伏,予上方,附片减3g,加全蝎6g,丹参15g。四剂。

医案3

高某,男,17岁,安徽省滁县军分区。

1975年6月6日初诊: 患者去年10月中旬被诊断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血小板波动在30000~40000/mm 3 之间,近来淋巴细胞逐渐增至50%以上,骨髓穿刺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病前常鼻衄,近半年来未鼻衄但上牙龈频频出血。舌绛多朱点,无苔、脉小,微数,肝大指半,脾脏扪诊微大,超声检查未见病灶,大便头硬,食仅一小碗,头昏。

常山6g (酒炒) 黄 芩10g 青 蒿10g 地骨皮10g

块茯苓15g 夏枯草15g 青龙齿30g 牡 蛎60g

磁 石60g 怀牛膝12g 仙鹤草30g 茜 草21g

血余炭12g 鳖 甲24g 炒二芽各12g 元明粉10g

川黄连6g 枇杷叶12g 甘 草6g 六剂

6月27日二诊: 上方连服两剂后,龈血即止,但胃中作翻难过,遂将药减半服之,病家以为药力过大。近一周未服药,牙龈又出血。苔硗白质仍偏红,尖多米点,脉小软而微数。昨晚体温37.4℃,今当仍在37℃。睡下头及颈项有汗出,右肋骨有时痛。

(6月25日在滁县部队医院化验:血红蛋白11.8g/dL,淋巴细胞49%,白细胞2300/mm 3 ,血小板36000/mm 3 ,嗜酸性粒细胞2%,中性粒细胞49%。)

附 片10g 桂 枝6g 炒白芍12g 青龙齿30g

牡 蛎60g 法半夏10g 枇杷叶12g 竹 茹10g

甘 草5g 仙鹤草30g 茜 草15g 黄 芩6g

川黄连5g 山栀子10g 炒干姜3g 二剂

6月28日三诊: 上方服后,脘中不难,欲呕之势已轻减,齿衄尚有之。舌质红,朱点同前,脉小,人软,周身有出血点。再予上方去干姜、桂枝、附片,加紫草10g,黄芩3g,减白芍6g。周身有出血点,加茜草6g,磁石60g,夏枯草12g,侧柏炭15g,血余炭12g,地骨皮10g,珍珠母30g,杵鳖甲24g。二剂。

6月30日四诊: 齿衄已止,舌仍红,多朱点也,脉小。

血余炭15g 侧柏炭21g 地骨皮12g 青龙齿30g

丹 参12g 紫 草10g 姜半夏10g 仙鹤草30g

茜 草21g 甘 草10g 鳖 甲24g 夏枯草10g

炒干姜2g 牡 蛎60g 磁 石60g 枇杷叶12g

川黄连3g 二剂

7月2日五诊: 今早齿衄较少,舌脉大致同前。现服方后,心不难过作翻也。予上方去干姜,加黄芩10g,川黄连3g。三剂。

7月5日六诊: 三日来牙龈未再出血,精神渐佳,食纳亦增。予上方加鳖甲至30g、丹参至15g,加炒谷芽15g。三剂。

7月8日七诊: 情况更佳,再续上方,加黄连2g,六剂。今日回滁,胃已适,食纳较初增加一倍,每餐可食四两米饭,人亦有力。

7月15日八诊: 7月14日在滁县专区医院血常规查:白细胞3550/mm 3 ,中性粒细胞69%,淋巴细胞29%,嗜酸性粒细胞2%,血红蛋白9.0g/dL,红血球4140000/mm 3 ,血小板36000/mm 3 。齿龈仅有一点点处微出血,外用药多日未用,精神面色皆佳,血小板独少而已。

附 片10g 青龙齿30g 牡 蛎60g 黄 芩10g

川黄连6g 仙鹤草30g 茜 草24g 紫 草12g

血余炭15g 姜半夏10g 枇杷叶12g 甘 草10g

磁 石60g 丹 参15g 夏枯草12g 七剂

7月22日九诊: 昨日化验血象与上次仿佛无甚出入,舌脉大致亦同前。再予上方去附片、姜半夏,加白芍12g,侧柏炭15g,北沙参12g,元参15g,麦冬15g。七剂。

7月29日十诊: 饮食佳,精神气力皆好,一切情况皆佳,加山栀10g。再予上方六剂。

8月8日十一诊: 一切情况皆佳,已如平人一般。但睡眠易醒,精神振奋,脉较数,口已不干,今化验白细胞4300/mm 3 ,血小板38000/mm 3

青龙齿15g 牡 蛎30g 炒山栀10g 川黄连6g

黄 芩10g 紫 草12g 丹 参15g 甘 草10g

北沙参15g 夜交藤30g 合欢皮30g 朱茯神30g

枇杷叶12g 炒二芽各12g 侧柏炭15g 血余炭12g

生 地15g 六剂

8月25日十二诊: 至今牙龈未出血,(8月22日血常规示:白细胞3500/mm 3 ,血小板42000/mm 3 )昨日下午又开始出血,一夜未止,汗多怯寒,从上方出入。

附 片10g 炒白芍12g 青龙齿30g 牡 蛎60g

磁 石60g 仙鹤草30g 紫 草12g 茜 草21g

血余炭15g 侧柏炭15g 丹 参12g 黄 芩10g

川黄连6g 炒二芽各12g 朱茯神30g 六剂

8月31日十三诊: 上方服后未再出血,舌脉大致同前,再续上方。七剂。

9月9日十四诊: 舌绛仍多朱点,饮食较增,精神良好,脉仍小弱,头时昏(九月六日血常规示:白细胞3750/mm 3 ,血小板42000/mm 3 )。予上方加夏枯草15g,去附片。七剂。

9月19日十五诊: 一切情况尚佳。舌绛较淡,稍有白苔,脉较软数,梦多。再续上方七剂。

10月7日十六诊: 较上次有进步矣(九月二十八日化验:白细胞4250/mm 3 ,血小板52000/mm 3 )。前数日感冒发热,今热已退,但稍有微咳。舌质红多朱点,脉微浮软而微数,感冒时食少,今已恢复,再予上方七剂。加川贝母6g,生甘草10g。

11月30日十七诊: 上方皆隔日服一剂,曾因感冒停服数日。今检查与以往大致相同,上学已两个多月,情况尚属稳定。下肢软,手不温,怯寒。仍予8月25日方,去二芽,加炒三仙各12g,五剂。

1976年2月5日十八诊: 症状大致同前,余所处方有时缺青龙齿、磁石,故有时停药,有时或二日服一剂,牙龈出血减少。近日鼻塞,微有感冒。苔硗质红有小朱点,脉软小(白细胞4050/mm 3 ,血小板59000/mm 3 )。饮食、大小便如常。

防 风8g 荆 芥8g 炒牛子10g 黄 芩8g

川黄连5g 仙鹤草30g 茜 草15g 紫 草10g

丹 参12g 侧柏炭12g 代赭石18g 青龙齿15g

牡 蛎30g 磁 石30g 五剂

2月10日十九诊: 二月六日化验血小板计数仅20000/mm 3 ,白细胞2750/mm 3 ,七日(正在服上方)白细胞稍增为3850/mm 3 ,血小板为50000/mm 3 ,今感冒已愈。予上方去防风、荆芥、炒牛子后,代赭石增至30g、川黄连至6g。十剂。

7月13日二十诊: 在此一段时间内,或服药或停药,有时亦稍用西药(血小板20000/mm 3 ,白细胞4000/mm 3 ,血红蛋白15g/dL)。近日食纳少,精神未减,苔硗少,尖边多朱点,质偏红,脉较小弱,溺时黄。有时有出血点,四肢欠温。

炙鳖甲30g 败龟板30g 青龙齿21g 牡 蛎60g

紫 草12g 丹 皮10g 仙鹤草30g 茜 草15g

枇杷叶12g 炒三仙各9g 附 片10g 桂 枝10g

川黄连5g 丹 参15g 四剂

医案4

史某,男,49岁,安徽省全椒县大墅公社牛心大队大张小队。

1985年11月30日初诊: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血液学实验室血细胞检查报告: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自述:脾脏肿大已大半年,由小渐大,今如掌矣,且硬,头终日昏昏然,双目难睁,如按压脾脏则较适也,饮食精神尚可,大便时稀时干(今日血常规:血红蛋白10g/dL,白细胞23200/mm 3 ,血小板80000/mm 3 ,中性粒细胞58%,淋巴细胞15%,幼稚细胞25%)。舌苔偏白,脉偏弱微数,拟方温补为主。

附 片15g 桂 枝15g 龙牡各30g 炒白芍18g

焦白术18g 党 参15g 炙甘草10g 制香附15g

元 胡15g 川厚朴15g 陈 皮12g 姜半夏15g 七剂

12月23日二诊: 自述:精神大佳,饮食亦佳,以往食一次即解大便一次,今亦较可,舌脉大致同前(今日血常规:白细胞75200/mm 3 ,血小板155000/mm 3 ,中性粒细胞40%,淋巴细胞1.4%,幼稚细胞46%)。上方加附片至20g、炒白芍至20g,白术至20g、党参至20g,加干姜8g,加香附至18g、元胡至18g。七剂。

1986年1月2日三诊: 自述:劳累又着凉咳嗽,纳尚可。苔薄白脉浮软有汗,头痛面目浮肿,倘致发热,病必恶化,脾肿大处按痛(今日血常规:血红蛋白6.2g/dL,血小板83000/mm 3 ,白细胞22400/mm 3 ,中性粒细胞52%,淋巴细胞46%,幼稚细胞44%)。拟方补救之。

附 片15g 桂 枝15g 麻 黄10g 杏 仁15g

炒白芍20g 焦白术20g 炙甘草12g 防 风12g

生 姜10g 红 枣6个 块茯苓20g 三剂

1月8日四诊: 咳已减,但外邪未全去也,苔薄白尖红脉浮数(今日血常规:血红蛋白8.0g/dL,白细胞83200/mm 3 ,血小板110000/mm 3 ,成熟粒细胞53%,幼稚粒细胞47%)。上方加炮山甲10g,紫草12g,川黄连5g,龙牡各30g,元胡18g。三剂。 H9yhrWiD+v5tHmVJdJ89XG1S6+sWFUONeHfHeCeSMj/bBvPwOz0szFS2ibX8q+j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