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考略

《伤寒论》,后汉张仲景著。

仲景名机,南阳人,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湖广旧志《方伎传》载:“张机学医于同郡张伯祖,尽得其传。少时与同郡何颙客游洛阳。”颙谓人曰:“仲景之术,精于伯祖,著《伤寒论》十卷行世,华佗读而喜曰,此真活人书也。又著《金匮玉函经》,推为医中亚祖。”又曰:“晋王叔和纂次仲景《伤寒论》为三十六卷行于世。”

《何颙别传》载:“同郡张仲景总角造求,谓曰,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卒如其言。王仲宣,年十七,尝遇仲景。仲景曰:君有病,宜服五石汤,不治且成。后至三十,当眉落,仲宣以其贯长也远,不治也。后至三十,病果成,其精如此。”

《医籍考》曰:“《伤寒论》,后汉张仲景著,晋王叔和撰次,经六朝隋唐,而未见表章者,至宋治平中,始命儒臣校定是书,孙奇等序,载开宝中节度使高继冲,曾编录进上,然其书文理舛误,未尝校正,历代虽藏之书府,亦阙于雠校。国家诏儒臣,校正医书,臣奇先校定张仲景《伤寒论》十卷,总二十篇,合三百九十七法,除复重,有一百一十二方,其命书以伤寒者。仲景自序,称其宗族二百余,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遂作此书。”

林亿等校定序曰:“张仲景,《汉书》无传,见《名医录》云。”

按皇甫谧《甲乙经》序,晋皇甫谧传,其被称于当时可见,晋去汉不远,其言如此,仲景虽于《汉书》无传,其为汉末人无疑矣。

《后汉书·刘表传》曰:“建安三年,长沙太守张羡,率零陵、桂阳三郡畔表。表遣兵攻围,破羡平之。”《英雄记》曰:“张羡南阳人,盖仲景羡之族,岂表破羡之后,使仲景代之乎?”

林亿等校定序曰:“又自仲景于今八百余年,惟王叔和能学之。”

成无己亦曰:“仲景之书,逮今千年,而显用于世者,王叔和之力也。”

盖仲景书,当三国兵焚之余,残缺失次,若非叔和撰集,不能延至于今,功莫大矣。

而明洪武中,芗溪黄氏作《伤寒类证辨惑》曰:仲景之书,六经至劳复而已,其间具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纤悉毕备,有条而不紊也。辨脉平脉伤寒例三篇,叔和采摘群书,附以己意,虽间有仲景说,实三百九十七法之外者也。痉湿暍一篇,出《金匮要略》,叔和反编入于六经之前,又有汗吐下,可不可,并汗吐下后证,叔和重集于篇末云。

此说源乎王履《溯洄集》,但履以伤寒例,为仲景旧文也。从此而降,方有执、喻嘉言、柯琴辈,从而宗其说,或驳或贬,以加诋 ,如序例,则云搜集仲景旧论,《外台》乃载其文,揭以王叔和曰。则此一篇,叔和所撰,非敢伪托而作也。至辨脉、平脉、汗吐下,可不可等篇,叔和既于《脉经》中引其文,以为仲景语。

高湛《养生论》曰:王叔和性沉静,好著述,考覈遗文,采摘群言,撰《脉经》十卷。

叔和《脉经》序亦曰:今撰集岐伯以来,逮于华佗经论要诀,合为十卷。其王、阮、傅、戴、吴、葛、吕、张所传异同,咸悉载录。

伤寒例固多不合仲景之绳墨,而言属荒谬者,然叔和亦一名士也。岂有以我所立论,嫁名于前贤,而为采摘于己著书中,如毒手狡狯之伎俩乎?阴阳五行,汉儒好谈之,五藏六府,经络流注,《史记·扁仓传》间及于此,汉志亦多载其书目,仲景生于汉末,何独屏去。

今依临川吴氏之言而考之,如六经至劳复,文辞典雅蕴奥者,系于所撰用古经之文,其他言涉迂拘,而文气卑弱,世人以为叔和所羼入者,岂知非却是仲景之笔乎?因意伤寒例:及原文中,或曰疑非仲景方,或曰此余尽是仲景旧文,而前后义相矛盾,文理暧昧难晓者。古书往往有之,又何疑焉。方喻诸家逐条更定,删改字句。以为复仲景之旧,殊不知益乖本来,惑乱后人莫此为甚。视诸叔和,其功罪之轻重,果奈何也。

张遂辰《仲景全书》卷首载《医林列传》曰:王叔和撰次张仲景方论为三十六卷,大行于世。

此原出于《太平御览》引高湛《养生论》,然《隋志》等不载三十六卷目。

汪琥曰:仲景为《伤寒杂病论》十六卷,叔和编次,何至遽增二十卷书耶?则云三十六卷误矣。要之《伤寒论》一部,全是性命之书,其所关系大矣。故读此书者,涤尽胸中成见,宜于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之分,发汗吐下、攻补和温之别而痛着工夫。欲方临证处疗,身亲试验之际,而无疑殆也。其中或有条理抵牾,字句钩棘,不易晓者,勿敢妄为穿凿。大抵施之行事,深切著明者。经义了然,无太难解者,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之类。岂不至平至易乎?学者就其至平至易处,而细勘研审,辨真假疑似之区别。而得性命上之神理,是为得之矣。其所难解释,诸家费曲说者,纵命钻究其旨,不免隔靴挠痒。如以其不的确明备者,施之于方术,则害于性命,亦不可测。然则其所难解释者,置诸阙如之例而可也。谚云:开卷了然,临证茫然,是医家之通患,学者宜致思于此,亦何苦以诋诘古人为事乎哉。

喻嘉言《尚论篇》曰:张仲景著《卒病伤寒论》十六卷,其《卒病论》六卷,已不可复睹。即《伤寒论》十卷,亦劫火之余,仅得之口授,其篇目先后差错,赖有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之名目,可为校正云云。

徐灵胎曰:仲景《伤寒论》编次者,不下数十家,因致聚讼纷纭,此皆不知作书之旨也。观伤寒叙所述,乃为庸医误治而设,所以正治之法,一经不过三四条,余皆救误之法,故其文亦变动不居。读《伤寒论》者,皆设想悬拟之书,则无往不得其义矣。今人必改叔和之次序,或以此条在前,或以此条在后,或以此证因彼证而生,或以此经因彼经而变,互相诟厉,熟知病变万端传经无定,古人因病以施方,无编方以待病。其原本次序既已散亡,庶几叔和所定为可信,何则?叔和序例云,今搜摘仲景旧论,录其证候诊脉声色对病真方,有神验者,拟防世急,则此书乃叔和所搜集,而后人辄加辩驳,以为原本不如此,抑思苟无叔和,安有此书。且诸人所编,果能合仲景原文否耶?夫六经现证,有异有同,后人见阳经一证,杂于阴经之中,以为宜改入阳经之内,不知阴经亦有此证也。人各是其私,反致古人圆机活法,泯没不可问矣。凡读书能得书中精义要诀,历历分明,则任其颠倒错乱,而我心自能融会贯通,否则徒以古书,纷更互异,愈改愈晦矣。

周省吾曰:仲景伤寒书,为叔和编次,已失其真。即林亿校本,亦已难得,今世所传,惟成无己之注释本而已。至三百九十七法,莫不津津乐道。而究鲜确指,汪苓友亦云,前人所未明言,其引张孝培《伤寒类疏》桂枝汤服后,至助药力为一法,温覆至如水流漓又一法,称与诸家不同。顾吾不知其何本而有此,考前明有吾虞赵开美翻刻宋板《伤寒论》全文,其三百九十七法,于每篇之首,注其几,先则节录原文,开明第一第二,次于原文之下,复列一二三之数,总计全书,治法了然也。但不知出自叔和,出自林亿。今之传本亡之者,殆为无己所删乎?后人未见宋刻,茫然不晓,如王安道亦未之见也。国朝王晋三,虽于每方之下,注以各法,亦不过继张孝培、汪苓友之志,而爱礼存羊,究有未能悉洽者。故愚以为注书,不应改移,止宜就文辩论,如朱子之贤,阙文错简,皆仍其旧。无己何人,而乃檀削,以致迄今盈庭聚讼也。 P7yzqcVCPPdaIaJ61QRPjyUQ90FiB5dUG2RNHPUtbjNc7OFIxQsXdmga9YSLVIw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