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伤寒论》原序

余每覽越人入虢之診,望齊侯之色,未嘗不慨然嘆其才秀也。

或本首有论曰二字,盖此篇,其体为序,其事则论,论世人之徒迷名利,而不知有病祸也。越人,即扁鹊,姓秦氏,渤海郑郡人也。过虢,太子死,若太子病,所谓尸厥者也。形静如死状,太子未死也。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有间,太子苏,乃使子豹为五分之熨,以八减之齐,和煮之,以更熨两胁下,太子起坐,更适阴阳,但服汤二旬而如故。扁鹊过齐,齐桓侯客之,入朝见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谓左右曰:医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为功。后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血脉,不治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不悦。后五日,扁鹊复见,望见桓侯而退走。桓侯使人问其故,扁鹊曰,疾之在腠理也,汤熨之所及也。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也。其在骨髓,虽司命无奈之何。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后五日,桓侯体病,使人召扁鹊,扁鹊已逃去,桓侯遂死(见《史记》)。未尝即未曾。叹息即兴奋之貌。晋潘岳《闲居赋》序,未尝不慨然废书而歎。同一句法,慨,通嘅,《说文》:嘅,叹也。叹,通“歎”。

怪當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醫藥,精究方術,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以養其生。

当今居世之士,即泛指世上贪名逐利之徒。是下文所谓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者。留神即用心。医药、方术,互言之,作对句。《史记·始皇纪》云:悉召文学方术士。《汉书·平帝纪》云:方术本草。唐王勃曰:为人子者不可不知医。《二程全书》曰:治病委之庸医,比之不慈不孝。事亲者,不可不知医。

从“上以疗君亲之疾”字始,上二句对人,有上有下,三句对己身。为人岂可不知医哉?

但競逐榮勢,企踵權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務。

四句形容趋炎附势争逐名利。上文所谓怪者,皆指此辈而言。《汉书·萧望之传》曰:天下之士,延颈企踵,争愿自效。孜孜汲汲,勤也,剧也。孟子曰:孳孳为善。孳孳即孜孜也。

崇飾其末,而忽棄其本,欲華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將安附焉?

末指上文名利言,本指养生言,外亦是末,内亦是本,互言之也。身既不存,何有名利。皮亦指本,毛亦指名利也。互成三对句。附应作傅,《左传》僖公十四年,虢射曰,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進不能愛人知物,退不能愛躬知己。

爱人知物,即上文疗君亲救贫贱也。爱躬知己,即上文保身养生也。重复咏叹,感慨不已。

卒然遭邪風之氣,嬰非常之疾,患及禍至,而方震慄。

卒然,转变迅速,伤寒之病即非常之疾也。婴,招也,触也。邪风,即四时不正之风也。中伤于人,皆为伤寒。

方,始也。震慄,形容恐惧。

降志屈節,欽望巫祝。

降志,低其志气也。节,操也。屈节者,不能坚其素曰之操行也。钦,敬也。赞主人响神者男曰祝,女曰巫。《论语·微子》,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家语》,宰予进于孔子曰:夫子之于司寇也,曰少而屈节数矣,不可以已乎。

告窮歸天,束手受敗。齎百年之壽命,將至貴之重器,委付凡醫,恣其所措。

《史记·屈原传》曰: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赍,齎之俗字,持也。将亦作持解。人命至贵。

凡者,平凡也,轻微之称。措,置也,俗云,摆布。恣,放任之义。

咄嗟嗚呼!厥身已斃,神明消滅,變爲異物,幽潛重泉,徒爲啼泣。痛夫!

咄嗟呜呼,慨叹之辞。异物,贾谊《 鸟赋》,化为异物兮,又何足患。幽潜重泉。江淹述哀诗,美人归重泉。人死则四大分离,各还原物,则非人矣,故曰异物。人死则埋藏地下,犹云暗藏地下。泉在地下,重泉,深名也。《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庄公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颖考叔曰:若掘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谚云:人死归泉下。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舉世昏迷,莫能覺悟。不惜其命,若是輕生,彼何榮勢之云哉!

或本悟字下作自盲若是。无不惜二句。

而進不能愛人知人,退不能愛身知己,遇災值禍,身居厄地,蒙蒙昧昧,憃若遊魂。哀乎!趨世之士,馳競浮華,不固根本,忘軀循物,危若冰谷,至於是也。

憃,《千金》作戆,柯本作惷。《礼·哀公问》,寡人憃愚冥顽。游魂,《易·系辞》,游魂为变。皇甫谧《甲乙经》序曰,夫受先人之体,有八尺之躯,而不知医事,此所谓游魂耳。盖本于此。循物,《庄子·让王》篇,今世俗之君子,危身弃生以循物。冰谷,潘岳《寡妇赋》,若履冰而临谷。《北史·周武帝纪》,诏曰:每一念及,若临冰谷。或本无此一节,盖此一节皆重述上文怪当今居世之士云云一段也。

余宗族素多,向餘二百。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淪喪,傷横夭之莫救。

纪年,纪元之年也。稔,熟也。谷一熟,为一年,十稔即十年。

指委付凡医,以致如是,悲感甚矣。

乃勤求古訓,博采眾方,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藥錄》,並《平脈辨證》,爲《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

张隐庵曰:“《素问》九卷者,《素问》八十一篇,内有遗阙,故举其卷。《灵枢》君臣问答,八十一篇,毫无遗阙,故举其篇。”案九卷,即《灵枢》。《八十一难》,即《难经》也。《阴阳大论》,林亿等,以《素问》运气七篇,为《阴阳大论》。张隐庵云:“《胎胪药录》者,如神农本经,长桑,阳庆禁方之类,胎胪者,罗列之谓。”丹波元简皆非之,谓无据也。

柯韵伯曰:“仲景言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是脉与证未尝两分也。”

丹波元简曰:“案平脉辨证,亦似书名,然史志未著录,今无所考。”

山田正珍谓:“《八十一难》亦医经名,其书不传也。若夫今之《难经》,则后人伪撰,非古人之《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平脉辨证》诸书,今皆不传,可叹哉。再按《阴阳大论》,林亿以运气七篇充之。本邦名古屋,玄医以阴阳应象大论充之,‘说出医,学愚得’皆非也。不可从矣。《太平御览》,七百二十二,引张仲景方序曰,卫汎好医术,少师仲景,有才识,撰四逆三部厥经,及妇人胎藏经、小儿颅囟经三卷,由此考之所谓胎胪,乃妇人、小儿之义已。又按伤寒六经之目,盖据于《素问》热论者也。其所谓太阳病,刺风池、风府者,据于《素问》骨空论刺法者也。其所谓发汗后,脐下悸,以甘澜水煮药者,据于《灵枢》邪客篇,半夏煎汤法者也。其所谓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却治其厥者,据于《素问》标本病传论,小大不利,治其标之语者也。其他本于素灵者不少,熟谓仲景不撰用素灵哉。又谓《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治病必求于本,又曰,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按仲景用四逆理中四逆建中真武辈,以补其不足者,用瓜蒂以越其高者,用猪苓、五苓辈,以引其下者,用承气、泻心辈,以泻其中满者,用麻黄、桂枝辈,以发其在表者,若其所谓心下有水气,胁下有水,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胃中干燥,胃中不和,胃气不和,胃中有燥屎,胃中空虚,胃中虚冷,里有热,里有寒,热入血室,热结在里,热在下焦,热结膀胱,瘀热在里,寒湿在里,水结在胸胁,冷结在膀胱之类,皆所谓治病求于本者也。中西惟忠,乃谓质诸终篇,未尝有本于素灵者,呜呼,何其疏漏之甚也。”

雖未能盡愈諸病,庶可以見病知源。若能尋余所集,思過半矣。

言此书虽不能尽论诸病,然庶可见病而知其来源。若能细心寻求余之所辑,则虽未论及之病,亦可以治之矣。《易·系辞下》,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運萬類,人秉五常,以有五藏。

五行,水、火、木、金、土也。五常,仁、义、礼、智、信也。以五藏合之。则肝仁,肺义,心礼,肾智,脾信也。

經絡府俞,陰陽會通。

经直络横,经在人身,如树木之干,络则如枝也。府是气府,俞是俞穴。

阴阳不会通,则隔绝矣。《易·系辞上》,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

玄冥幽微,變化難極。自非才高識妙,豈能探其理致哉!

深奥微妙之理,非才高识妙,岂能探究,才高应上文才秀句。

上古有神農、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師、仲文,

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皆黄帝臣,仲文无考。

中世有長桑、扁鵲,漢有公乘陽慶及倉公。下此以往,未之聞也。

扁鹊少时为人舍长,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乃悉取禁方,尽与扁鹊。阳庆,汉临淄元里人,庆有古先道遗传黄帝、扁鹊之脉书,五色诊脉,知人生死,决嫌疑,定可治,及药论书甚精。《史记》有扁鹊仓公传。

觀今之醫,不念思求經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終始順舊。省疾問病,務在口給,相對斯須,便處湯藥,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陽,三部不參,動數發息,不滿五十。

即前段所谓凡医。

《论语》,御人以口给,谓口才便捷。

《十便良方》,引王贶脉诀曰:“说脉之法,其要有三,一曰人迎,在结喉两旁,法天;二曰三部,谓寸关尺,在于腕上侧,法人;三曰趺阳,在足面系鞋之所,法地。三者皆是气之出入要会,所以能决吉凶死生。凡三处,大小迟速,相应齐等,则为无病之人。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未知生死,所以三者,决死生之要也。《灵枢》根结篇曰:脉不满五十动,而一止者,一藏无气,故须候五十动。”

短期未知決診,九候曾無髣髴,明堂闕庭,盡不見察。所謂管窺而已。

陆机《叹逝赋》:嗟人生之短期。李善注,《素问》,雷公曰:请问短期。九候,即《素问》三部九候也。《说文》,仿,相似也;佛,见不审也。仿佛即髣髴。

《灵枢》五色篇曰:明堂,鼻也。阙庭,眉间也。庭者,颜也。

庄子曰:魏牟,谓公孙龙曰,而规规而求之以察,索之以辨,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不亦小乎?

夫欲視死則生,實爲難矣。

齐侯犹生,而视其死,虢太子已死,而别其生。

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學則亞之,多聞博識知之次也。

《论语·季氏》篇曰: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多闻博识,与困而学之同义。

余宿尚方術,請事斯語。

仲景自谦之辞,上云生而知之者上。如前段所云才秀如扁鹊者。己则从事于学,及多闻博识耳,所谓勤求古训,博采众也之类也。亦回顾叹息,居世之士,与今之医者,不留神医药勤求古训耳。 HuOK7/VQ4GdMtLnZEr4b07CA9ae2zMlqnrf6Q7m17bnHDBJglXb9qSNivTvsR+Q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