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生理特点

小儿从出生到成年,处于不断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不同于成人的生理特点,且年龄越小,差异就越显著。

一、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脏腑,指五脏六腑;娇嫩,指娇弱柔嫩,不耐攻伐;形,指形体结构、四肢百骸、精血津液等有形物质;气,指各种生理功能活动;充,指充实旺盛。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是对小儿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机体脏腑的形态尚未成熟、各种生理功能尚未健全现象的概括。《灵枢·逆顺肥瘦》说:“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小儿初生肾气未充,骨气未坚,囟门未合,不能站立;齿为骨之余,初生无齿,生而未全,咀嚼不匀;脑髓未充,神气怯弱,哭啼无常;肌肤未坚,藩篱疏薄,卫外未固,病邪易侵;脏腑柔弱,不耐攻伐,用药稍呆则滞,稍重则伤;形气未盛,语言、智力、运动、心理发育尚不完备等,均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具体表现。

小儿脏腑娇嫩,五脏六腑的形与气皆属不足,其中又以肺、脾、肾三脏不足更为突出,常表现出肺脏娇嫩、脾常不足、肾常虚的特点。小儿肺脏娇嫩,卫外机能未固,外邪每易由表而入,侵袭肺系,故感冒、咳嗽、肺炎喘嗽、哮喘等病证最为常见;小儿脾常不足,脾胃的运化功能尚未健旺,而因生长发育迅速,对精血津液等营养物质的需求比成人多,因此,易为饮食所伤,出现积滞、呕吐、腹泻等消化功能紊乱的疾患;小儿肾常虚,表现为肾精未充,肾气不盛,青春期前的女孩无“月事以时下”、男孩无“精气溢泻”,婴幼儿二便不能自控或自控能力较弱等。小儿心、肝两脏同样未臻充盛,功能尚不健全。心主血脉、主神明,小儿心气未充、心神怯弱,表现为脉数,易受惊吓,思维及行为的约束能力较差;肝主疏泄、主风,小儿肝气尚未充实、经筋刚柔未济,表现为好动、易发惊惕、抽风等症。明代医家万全根据五脏特点具体提出了“三不足二有余”的学术思想,其中“三不足”指小儿脾常不足,“不足者,乃谷气之自然不足也”;肺常不足,“肺为娇脏,难调而易伤也”;肾常虚则由于“肾主虚者,此父母有生之后,禀气不足之谓也”。“二有余”指小儿肝常有余、心常有余,“此有余为生长之气自然之有余”,“所谓有余不足者,非经云虚实之谓也”,亦是对小儿生理特点的描述。如论述肝常有余,“盖肝乃少阳之气,人之初生,如木之方萌,乃少阳生长之气,以渐而壮,故有余也”。

清代医家吴鞠通将小儿这一生理特点概括为“稚阳未充,稚阴未长”。这里的“阴”,指机体的精、血、津液及脏腑、筋骨、脑髓、血脉、肌肤等有形之质;“阳”指脏腑的各种生理功能;“稚”指幼嫩尚未成熟。稚阴稚阳包括了机体柔嫩、气血未盛、脾胃薄弱、肾气未充、腠理疏松、神气怯弱、筋骨未坚等特点。吴鞠通的稚阴稚阳理论,从阴阳学说方面进一步阐明了小儿时期,无论在形体还是在生理功能方面,都处 于相对不足的状态,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趋 向完善和成熟。

二、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无论是机体的形态结构,还是各种生理功能活动,都在迅速地、不断地向着成熟、完善方面发展。年龄越小,这种发育的速度愈快。周岁内的小儿在体重、身长、头围、胸围、出牙等方面,每个月都会有明显的变化,如周岁时的身长是初生时的 1.5 倍,体重则达初生时的 3 倍,小儿的思维、语言、运动能力等也随年龄增长而迅速发育。

古代医家借用《易经》中“纯阳”一词来表述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生理特点。《颅囟经·脉法》中首先提出:“凡孩子三岁以下,呼为纯阳,元气未散。”这里的“纯”指小儿先天所禀赋的元阴元阳未曾耗散,“阳”指小儿的生命活力,犹如旭日之初生,草木之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对于小儿为“纯阳”之体的理解,历代医家不尽一致,多从病理角度进行阐述。如叶天士《幼科要略·总论》说:“襁褓小儿,体属纯阳,所患热病最多。”《宣明论方·小儿门》说:“大概小儿病者纯阳,热多冷少也。”指出了小儿一旦患病,病邪易从热化,临床小儿热性病最多。当代医家多遵从《颅囟经·脉法》原文,并结合小儿的生长发育过程,从小儿生理方面去认识,理解为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将小儿“纯阳”之体理解为生理上阳亢阴亏或纯阳无阴都是不恰当的。“纯阳”学说同时也说明,由于小儿生长发育迅速,对水谷精气之需求也相应迫切。

“稚阴稚阳”和“纯阳”学说概括了小儿生理特点的两个方面。“稚阴稚阳”学说论述小儿脏腑的形态、功能均较幼稚不足;“纯阳”学说概括小儿在生长发育、阳充阴长的过程中,表现出生机旺盛、发育迅速、欣欣向荣的生理现象。两学说也为阐明小儿病因、病理特点,指导临床诊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三不足二有余”学说则是对小儿生理特点的具体描述,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小儿生理特点。 1bARUKRsDqhIklZQ2ymQIf6MBDi1rEoffe/liS+4rWp4tSFxIcHtNfTX+OwsE3k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