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编写说明

中医药学的国际交流源远流长。最近几十年,随着中医药在世界范围的广泛应用,中医药教育机构逐渐增多,教学形式多种多样,因此,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以下简称世中联)提出从中医药教育入手,促进中医药的规范性发展。2007年中国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了高等学校中医学教育教学标准,世中联参照上述标准确定了13门核心课程,作为国内外中医学教育的必修课,积极推动了高等学校中医学教育的规范化建设与发展。目前国内外英文版的中医学教材标准不一,水平参差不齐,版本众多,长此以往会影响国际中医学的教学水平和国际化进程。针对此种现状,张伯礼院士认为中医药要走向世界,高等学校中医学教育要标准化、规范化,教材建设是关键,需要编写优质的教材,因此自2012年底开始对目前国内外使用的教材进行比较研究,为今后的编写工作奠定基础。

在世中联确定的13门核心课程中,中医基础理论是重要的切入点,因此,《中医基础理论》国内外教材的比较研究率先进行。2013年3月,按照世中联的要求,我们选择国内“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一至八版《中医基础理论》,国外教材选择了马万里先生主编的 The Foundations of Chinese Medicine 进行比较,为新教材的编写提供编写思路。于2015年5月,《中医基础理论》教材编写工作启动。王键主编带领《中医基础理论》教材编委会集中讨论了教材编写要求、编写大纲、教材样稿与编委会任务分工,并排定了教材编写的时间节点。

本教材编写要求内容全面,突出“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着力构建中医理论知识体系,着力强化五个自信,即中医的理论自信、疗效自信、思维自信、科学自信、文化自信。其编写体例以章为单位,包括学习引导、名词术语、正文内容、知识拓展、文献辑要、思维训练、参考文献。其中学习引导使学生了解本章主要内容、学习要求、学习方法;名词术语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基础理论术语》要求编写;知识拓展注重有公认度和成熟度的现代研究成果概括性介绍;文献辑要注重选辑有代表性的中医经典医论5条;参考文献精选有代表性的著作2篇,研究论文3篇以上;思维训练力求富有启发性。全书后附索引,主要以每章名词术语为主,为使用者的检索提供帮助。为避免与相关学科交叉重复,与《中医诊断学》编委会共同探讨相关内容确定编写的侧重点,如证候转化、寒热真假等,并达成共识。王键主编提出在每章标题下增加提示语,如第一章阴阳五行的提示语是“中医学的古代哲学思维”、第二章藏象的提示语是“基于象思维的脏腑整体观”等,提示语凝练了每章的内容精华,指引学生对本章内容的掌握。

本教材分工如下:王键编写绪论,郑洪新、朱爱松编写第一章,马淑然、张庆祥、倪祥惠编写第二章,胡冬裴、崔姗姗编写第三章,张国霞、程炳钧编写第四章,王志红、张林编写第五章,敖海清、朱爱松编写第六章,李如辉、路玉滨、马佐英编写第七章,吴元洁编写第八章。

本教材编委会特别感谢朱勉生教授,她满怀对中医药事业的拳拳真情,4次参加编写会议和审稿定稿工作,结合国外工作经验提出很多编写建议和修改意见,为教材水平的提升作出了贡献。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编委会成员虽尽己所能,精诚合作,但难免会有疏漏之处,敬请使用者或相关人士及时反馈,以便再版时修订提高。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编委会
2016年8月 lY2wjZ6oBLIOQUV1I052xRLEBbFeqkVrvyDLQs+QWk9FCm8X6nPxgAkQr2kchfL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