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属于中国古代哲学范畴,其核心是对立统一的辩证观。阴阳学说认为,物质世界以气为本原,气有阴阳之分,事物和现象通过阴阳二气的相互交感而产生,又在阴阳二气的对立、互根、消长、转化等相互作用下不断地发展和变化。

中医学的阴阳学说,是在中国古代哲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认识论和思维方法,对于中医理论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中医学的阴阳学说,注重研究阴阳对立统一、消长转化、相反相成的关系,贯穿于自然与人体等一切事物之中,是人体生理和病理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源及规律。

一、阴阳的概念

(一)阴阳的概念与属性

阴阳,是事物普遍存在的相互对立又相互关联的两种属性,阴阳相反、相成是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和根源。

阴阳的发生,源自中国古代先民的自然观,从日光向背,引申为天地、上下、寒热等,到“观象授时”,观测日月星辰的运行,掌握其规律,以审知季节气候变化,便于农事活动。

阴阳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有“阳日”“晦月”等字样。《说文解字》则以“暗”解释阴,以“明”解释阳。

阴阳的符号最早见于《周易》,用“--”“—”来表示阴阳,并作为古代哲学辩证思维的代表,深刻地说明宇宙和人类社会的各种事物生成和变化的基本原理。《周易》的基本原理为“一阴一阳之谓道”。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或者事物内部都包含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由于阴阳之间对立统一的不断运动,推动了事物的发生、发展和演变。因此,阴阳是宇宙万物新生、发展、消亡等运动变化的规律、纲领和内在动力。

大约在公元10世纪以后,逐渐采用“太极图”以表示阴阳及其相互关系。太极是中国古代哲学术语,意为派生万物的本原。太极图以黑白两个鱼形纹组成的圆形图案,形象化表示阴阳对立、互根、消长、转化的关系,体现出一切事物或现象具有辩证、运动、圆融的特征和规律。(图1-1)

图1-1 太极图

(二)阴阳的属性

阴阳既可以代表相互关联而性质相反的两种事物或现象,也可以说明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阴阳表示着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对立统一关系,用二分法的思想说明事物和现象的发生、发展与变化。故明·张介宾《类经·阴阳类》说:“道者,阴阳之理也。阴阳者,一分为二也。”

1.阴阳属性的划分 阴阳是宇宙万物普遍存在的相互关联、相互对立的两种属性。如“阳化气,阴成形”,阳主气化,动而发散,事物从有形到无形的变化属阳;阴主成形,静而凝聚,事物从无形到有形的变化属阴。

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主要表现在其属阴或属阳的不可变性,即在一定的时间、空间、环境、状态的前提下,对具体事物和现象的属性有着比较明确的规定。

一般而言,凡是运动、前进、轻清、外向、左侧、上升、温热、鲜明、干燥等,属阳;相对静止、后退、重浊、内守、右侧、下降、寒冷、晦暗、湿润等,属阴。

寒热、动静、明暗是阴阳的标志性属性。水与火具备了寒热、动静、明暗的特性,故称为阴阳属性的标志性事物。《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中医学常用水指代阴,火指代阳。(表1-1)

表1-1 事物阴阳属性归类表

事物阴阳属性引入中医学,说明人体的结构与功能。如人体上部、体表,以及具有温煦、推动、兴奋、弥散、气化、升散等特性的事物及现象属阳;人体下部、体内,以及具有凉润、宁静、抑制、凝聚、滋润、沉降等特性的事物及现象属阴。

2.阴阳属性的相对性 阴阳代表着事物和现象的属性,又具有相对性。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体现在:

第一,相比较而分阴阳。例如,热属阳,寒属阴,则50℃与0℃比较,前者属阳而后者属阴;50℃与100℃比较,前者属阴而后者属阳。

第二,阴阳可分性。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中复有阴阳。自然界中对立统一的事物可概括为阴阳两个方面,而阴或阳的任何一方,还可以再分阴阳。例如,昼为阳,而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夜为阴,而前半夜为阴中之阴,后半夜为阴中之阳。人体之内,五脏为阴,心、肺居于胸膈之上,为阴中之阳;肝、脾、肾位居胸膈之下,为阴中之阴。每脏又有阴阳之分,如心有心阴、心阳,肾有肾阴、肾阳等。

第三,阴阳相互转化性。在一定条件下,阴阳属性可以相互转化。例如,在北半球,南方向阳,北方背阴;而南半球,北方向阳,南方背阴;故南阳、北阴的属性也是相对的。

(三)阴阳的模式

1.阴阳二分模式 阴阳属性的二分模式,即阴中分阴阳、阳中分阴阳。见于《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以阴阳属性的二分法说明两仪、四象、八卦的生成。两仪,即阴阳;四象,即太阳、少阴、太阴、少阳;八卦,每卦皆由阳爻、阴爻组合而成,即乾、坤、震、

巽、坎、离、艮、兑。伏羲 八卦,又称先天八卦,以乾卦象天,坤卦象地,兑卦象泽,离卦象火,震卦象雷,巽卦象风,坎卦象水,艮卦象山,具有阴阳相对的特点。如《易传·说卦传》:“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文王八卦,又称后天八卦,合于五行,乾、兑为金,坤、艮为土,震、巽为木,坎为水,离为火。两两八卦上下相合,形成六十四卦。主要用于解析自然以及社会的事物、现象变化的规律和趋势。中医学则用来解释生命活动变化、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以及预防治疗原则和措施。(图1-2、1-3)

图1-2 阴阳二分模式图

图1-3 八卦图

(2)阴阳三分模式 阴阳属性的三分模式,是将阴分为三阴:一阴厥阴、二阴少阴、三阴太阴;阳分为三阳:一阳少阳、二阳阳明、三阳太阳。三分模式是受到“三才”(天、地、人)学说的影响,如《易传·说卦传》:“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中医学主要用以标示经脉的阴阳属性,说明病理变化规律,阐释伤寒六经辨证体系。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阴阳对立制约

阴阳对立制约,是指阴阳之间具有相反相斥、相互制约的关系,主要体现在相反相成的固有属性。阴阳对立制约的形式,在于阴阳之间的“一分为二”,通过相互斗争、相互抑制而发挥作用。

日月、天地、上下、升降、动静、出入、寒热等,皆可体现出阴阳对立关系,皆具有相互制约形式。例如,自然界春夏为阳,秋冬为阴。由冬至春,阳气渐盛,制约阴气,气候由寒转温;由夏至秋,阴气渐盛,制约阳气,气候由热转凉。

阴阳对立制约的意义,在于防止阴阳的任何一方不至于亢盛为害,以维持阴阳之间的协调平衡。阴阳双方始终处于矛盾运动之中,在一定的限度内,由于阴阳双方互相制约和互相排斥的作用,才能够使阴阳的任何一方既无太过,也无不及,从而实现事物和现象内部及其相互之间的动态平衡,才能生生不息。

阴阳对立制约关系失常,阴阳双方的相互排斥、相互制约的作用发生改变,就会出现阴阳之间的平衡失调。若一方过于强盛,则会对另一方过度抑制而导致对方的不足;若一方过于虚弱,则会对另一方抑制不足而导致对方的相对偏亢。一旦阴阳之间对立制约的关系失调,事物的平衡状态就被破坏,在自然界就会出现气候异常、生态失衡等现象;人体就会发生阴阳偏盛偏衰的疾病。

(二)阴阳互根互用

阴阳互根互用,是指阴阳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主要体现在相辅相成的固有属性。阴阳互根互用的形式,包括阴阳互藏、阴阳互生等方面。

1.阴阳互藏 阴阳互藏,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双方不仅对立制约,而且又互相渗透、互相蕴涵,任何一方都包含着相对立的另一方。例如,天属阳,地属阴。“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天为地气升腾所形成,阳中蕴涵有阴;地乃天气下降所形成,则阴中蕴涵有阳。人体生命物质中,气属阳,血和津液等属阴。营气行于脉中,化生血液,为阳中之阴;津的流动性较大,主要分布皮肤、肌肉、孔窍,为阴中之阳。血中有气,气中有血,气血之间相互蕴藏。

2.阴阳互生 阴阳互生,即阴生于阳,阳生于阴。由于阴阳互相依存、互相蕴涵,因此又可以互相资生、互相促进。例如,气属阳,血属阴,气能生血,血能生气。在异常情况下,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

阴阳互根互用的意义,在于阴阳始终处于统一体之中,每一方都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身存在的前提和条件,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例如,春夏为阳,秋冬为阴,没有春夏,就无所谓秋冬;没有秋冬,就无所谓春夏。寒为阴,热为阳,没有寒,就无所谓热;反之亦然。阴不可无阳,阳不可无阴,阴阳双方密不可分。

阴阳互根互用的关系遭到破坏,人体就会发生疾病。如果阴或阳的某一方虚损,日久可以导致对方的不足,就会形成“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的阴阳互损的病变。当阴阳之间不能相互依存而分离决裂时,导致有阴无阳或有阳无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则“阴阳离决,精气乃竭”。

(三)阴阳消长平衡

阴阳消长平衡,是指阴阳存在着始终不断地增减盛衰的运动变化,在正常情况下保持相对的动态平衡状态。消长,指消减、衰少;增加、盛长。

阴阳消长的形式,属于量变过程中进退、增减、盛衰的运动变化,包括互为消长和阴阳同消同长两方面。

1.阴阳互为消长 形成阴阳互为消长的根据,在于阴阳对立制约的关系。阴阳的互为消长,包括此消彼长和此长彼消。此消彼长,即当某一方消减时,由于制约不及则对方因而增长,表现为阴消阳长或阳消阴长。此长彼消,即当某一方增长时,由于制约太过则对方因而消减,表现为阴长阳消或阳长阴消。

例如,季节气候的变换是自然界阴阳之气消长变化的结果。春夏为阳,秋冬为阴。从冬至春及夏,气候从寒冷逐渐转暖变热,为阳长阴消;由夏至秋及冬,气候由炎热逐渐转凉变寒,为阴长阳消。年节律的春夏秋冬、月节律的虚实盈亏、日节律的昼夜晨昏,皆是由于阴阳之气的消长变化而发生。“天人合一”,人体阴阳之气消长变化与自然界相一致,具有周期性的生理活动。

2.阴阳同消同长 形成阴阳同消同长的根据,在于阴阳互根互用的关系。阴阳的同消同长,包括此长彼长和此消彼消。此长彼长,即当某一方增长时,由于相互资生加强则对方因而增长,表现为阴随阳长或阳随阴长。此消彼消,当某一方消减时,由于相互资生不及则对方因而消减,表现为阴随阳消或阳随阴消。

例如,在人体,气为阳,血为阴。在生理状态下,气能生血,血可养气,为阴随阳长或阳随阴长;在病理状态下,气虚可导致血虚,血虚亦可致气虚,为阴随阳消或阳随阴消;因此,临床治疗时,常用的补气生血、补血养气治法,即为此长彼长理论的具体运用。

阴阳消长平衡的意义,在于维持阴阳双方相对、动态的平衡状态。在一定的限度内,阴阳消长的运动变化,属于正常状态。例如,自然界的寒热温凉、人身的气血阴阳,始终处在阴阳消长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消而不偏衰,长而不偏亢,维持在一定范围之内,保持相对的动态平衡,自然界体现在正常气候变化,人体则体现在正常的生命活动。因此,阴阳消长是绝对的,阴阳平衡是相对的,保持阴阳双方在消长运动过程中的动态平衡极其重要。

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导致阴阳消长平衡的运动变化失调,则属于异常状态。阴阳消长的运动变化出现太过或不及,相对的动态平衡被破坏,形成阴或阳的偏盛或偏衰,自然界就会出现气候异常变化,人体则引起病变。

(四)阴阳相互转化

阴阳相互转化,是指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方面转化,即阴转化为阳,阳转化为阴。

阴阳相互转化的形式,属于质变过程中事物的运动变化,既可以表现为渐变的形式,又可以表现为突变的形式。一般而言,四季的寒暑交替,均属于逐渐演变的形式;但某些时候,也会出现夏季骤冷和冬季暴热的气候突然变化的情况。

阴阳互根是阴阳转化的内在根据。阴阳双方本身就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蕴藏的内在联系,双方相互倚伏着向对立面转化的因素,因此,在一定条件下,就可能出现相互之间的转化。阴阳消长的量变过程是阴阳转化的质变过程的基础。

阴阳相互转化的意义,说明盛极而衰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极”就是促使阴阳转化所具备的一定条件。“物极必反”,如果量变过程发展到“极点”,就会出现质变。因此,阴阳的相互转化,一般都出现在事物消长运动变化的“物极”阶段。例如,夏至一阴生“热极生寒”,冬至一阳生“寒极生热”;天气“升已而降”,地气“降已而升”等。

(五)阴阳自和稳态

阴阳自和稳态,是指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达到和谐、协调、稳定的平衡状态的能力和趋势。对生命体来说,阴阳自和是生命体内的阴阳二气在生理状态下的自我协调和在病理状态下的自我恢复平衡的能力。和,中和,和谐。“贵和尚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观点。

阴阳自和稳态的形式,是阴阳双方内在的、自动地向和谐、协调、稳定的平衡状态发展的运动。阴阳双方具有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固有属性,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处在消长和转化的运动变化之中,其内在动力是始终使阴阳双方维持着相对稳定的结构关系。

阴阳自和稳态的意义,在于通过阴阳的深层次运动变化规律,揭示事物和现象具有自动维持和恢复其协调平衡状态的能力和趋势,从而保证宇宙的协调平衡、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中医学运用阴阳自和的理论,阐明人体内的阴阳二气具有自身调节的能力和内在机制。对生命体来说,阴阳自和是生命体内的阴阳二气在生理状态下的自我协调、以及在病理状态下的自我恢复平衡的能力,从而促使病势向愈和机体健康恢复。

阴阳之间的关系及其运动规律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互相联系。阴阳对立互根,是阴阳最普遍的规律,说明了事物之间既相反又相成的关系,体现出事物或现象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固有属性;阴阳消长和转化是阴阳运动变化的形式,阴阳消长是在阴阳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基础上表现出的量变过程,阴阳转化是在阴阳互根互用基础上表现出的质变过程,是阴阳消长的结果,表征事物总体属性的改变。阴阳自和则是突出表示双方维持和谐、协调、稳定的内在机制。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中医学运用阴阳学说,以辩证思维指导对具体事物的认识,阐明生命的形体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临床诊断、疾病防治以及养生康复等,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一)说明人体的结构属性

“人生有形,不离阴阳”。中医学运用阴阳学说,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从人体部位而论,头为阳,足为阴;上半身为阳,下半身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背部为阳,腹部为阴;四肢外侧为阳,内侧为阴。从脏腑而论,五脏为阴,六腑为阳;“阴阳中复有阴阳”故五脏之中,心、肺在上为阳,而心为阳中之阳,肺为阳中之阴;肝、脾、肾在下为阴;而肝为阴中之阳、脾为阴中之至阴、肾为阴中之阴。并且,每一脏之中又有阴阳之分,例如,心有心阴、心阳,肾有肾阴、肾阳,胃有胃阴、胃阳等。从经络而论,经脉为阴,络脉为阳;经脉又有阴经与阳经,络脉又有阴络与阳络。人体上下、左右、内外、表里、前后各形体结构,凡属相互关联又相互对立的部分,就可以用阴阳属性来标示。(表1-2)

表1-2 人体结构阴阳属性表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动态平衡状态的结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高度概括了人体阴气平和,阳气固守,双方协调平衡的正常状态。

脏腑功能是人体的生命活动的核心,心、肝、脾、肺、肾等脏腑皆有阴、阳之气的不同,脏腑之阴气主宁静、滋养、抑制的功能,脏腑之阳气主推动、温煦、兴奋的功能。脏腑阴阳之气的动静、温润、兴奋与抑制的协调平衡,是人体生理功能正常的保证。

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属阳,精、血、津液属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气主内,为阳气固守于外的物质基础;阳气主外,为精血津液生成、输布的动力。阴阳和谐,脏腑经络功能正常,气血运行有序,形肉血气相称,则人体保持健康状态。

健康,包括机体内部以及机体与环境之间的阴阳平衡,中医学称为“四时五脏阴阳”整体观,即中医学“天地人一体的时空观”。天地阴阳之气的消长转化,人体气血亦有相应的变化。例如,春夏阳气偏盛,气候温热,人体则面色微红、汗多而尿少、脉弦或洪;秋冬阴气偏盛,气候凉寒,人体则面色微白、汗少而尿多、脉浮涩或沉,以调节内外阴阳之气的平衡。“平旦人气生,日中阳气隆,日西阳气已虚,气门乃闭”(《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明昼夜人体阴阳之气顺应自然界阴阳之气消长变化的一般规律。

(三)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

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基本病理变化机制。阴阳失调是指阴阳失去平衡协调的各种病理变化的统称,主要是阴阳失和、正邪相争的结果。正即正气,是人体正常功能活动的统称,即人体正常功能及所产生的各种维护健康的能力,包括自我调节能力、适应环境能力、抗邪防病能力和康复自愈能力等。正气有阴气、阳气之分。邪即邪气,是各种致病因素的统称。

1.分析病因阴阳属性 中医学根据邪气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分析病因的阴阳属性。邪气之所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六淫、疠气,属外感病因,病生于阳;情志失调、饮食居处、劳逸所伤,属内伤病因,病生于阴。阴阳之中复有阴阳,六淫之中,风、暑、火(热)为阳邪,而寒、湿为阴邪。

2.分析病机变化规律 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包括阴阳偏盛、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阴阳格拒、阴阳转化、阴阳亡失等。其中,阴阳偏盛、阴阳偏衰为基本病理变化。

(l)阴阳偏盛 是指阴邪或阳邪侵袭机体,形成以邪气盛为主的病理变化,属于“邪气盛则实”的病机。阴阳偏胜,包括阴偏胜、阳偏胜,即阴盛、阳盛。

根据阴阳对立制约原理,阴盛即“阴长阳消”,阳盛即“阳长阴消”。阴长、阳长,是阴或阳超过正常限度;阳消、阴消,是相对的阳或阴一方被制约而消减,但并未低于正常水平。

阴邪以寒、静、湿为特点,阴邪亢盛,侵犯人体,导致“阴盛则寒”,临床表现为实寒证。阳邪以热、动、燥为特点,阳邪亢盛,侵犯人体,导致“阳盛则热”,临床表现为实热证。

(2)阴阳偏衰 是指机体的阴或阳气不足任何一方亏虚的病理变化,属于“精气夺则虚”的虚性病机。阴阳偏衰包括阴偏衰、阳偏衰,即阴虚、阳虚。

根据阴阳对立制约原理,阴虚即“阴消阳长”,阳虚即“阳消阴长”。阳消、阴消,是阳或阴一方低于正常限度;阴长、阳长,是相对的阴或阳由于失于制约而偏亢,但并未超过正常水平。

阳气不足,推动、温煦功能减弱;阳不制阴,阴相对偏盛,导致“阳虚则寒”,临床表现为虚寒证。阴液不足,宁静、滋润功能减弱;阴不制阳,阳相对偏盛,导致“阴虚则热”,临床表现为虚热证。

(3)阴阳盛衰的变化 阴阳偏盛、阴阳偏衰的发展、变化,可以导致更为复杂的病理变化:

阴阳互损: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根据阴阳互根互用的原理,“阳消阴亦消,阴消阳亦消”,机体的阴阳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另一方的不足,从而出现阴阳互损的病理变化,临床表现为阴阳两虚证。

阴阳格拒:阴或阳一方偏盛至极,或偏衰至极,可导致阴阳互根的关系被破坏,出现阴阳相互排斥,而将另一方格拒于外,就会出现阴阳格拒的病理变化。

阴阳转化:阴阳偏盛、偏衰的病理变化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各自向相反的方向转化,阳证可以转化为阴证,阴证可以转化为阳证,则出现阴阳转化的病理变化。

阴阳亡失:阴阳偏衰、阴阳互损的结果,阴液枯涸,阳气衰败,人体功能衰竭,则“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出现阴阳亡失、生命垂危的病理变化。

(四)指导疾病的诊断

中医诊断疾病的过程,包括诊察疾病和辨别证候两个方面。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1.诊察疾病 中医学诊察疾病的方法,称为“四诊”,即望、闻、问、切。“四诊”纲要在于辨别阴阳,如望诊之望色,以色黄、赤为阳;青、白、黑为阴;色泽鲜明者为阳;晦暗者为阴。闻诊之听声音,以语声高亢洪亮、呼吸气粗为阳;语声低微无力、呼吸气弱为阴。问诊之症状,发热、口渴喜冷为阳;畏寒、口不渴为阴。切诊之脉象,以浮、数、洪、滑为阳,沉、迟、细、涩为阴等。一般而言,属于阳者,多病情轻浅,预后较好;属于阴者,多病情深重,预后不良。(表1-3)

表1-3 中医学四诊辨别阴阳简表

2.辨别证候 中医学诊断疾病,重在辨证。辨证方法很多,常用有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等。八纲辨证中,表证、热证、实证为阳;里证、寒证、虚证为阴。脏腑辨证中,五脏多有气血阴阳之虚,例如,心病有心气虚证、心血虚证、心阳虚证、心阴虚证;肝病有肝气虚证、肝血虚证、肝阳虚证、肝阴虚证等。

(五)指导疾病的防治

1.养生防病 《素问·上古天真论》阐述养生防病的原则,谓之“法于阴阳”,其中,从整体观念出发,天人相应,顺应自然,至关重要。养生防病的原则之一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因自然界春季阳生,尚有风寒为患,故应注意御寒保暖,以养人体之阳;夏暑阳盛,炎热耗气,或喜冷饮则易伤阳,故应避暑热以防伤气,切忌过食冷饮以防伤阳。秋季多燥,易伤阴液,故饮食药物宜服润燥生津之品以养阴;冬时寒盛,多食肥甘易生内热伤阴,故饮食当清淡,宜服用滋阴之品,以养人体之阴。从而,保持机体内部以及机体内外界环境之间的阴阳平衡,达到增进健康,预防疾病的目的。

2.疾病治疗 调整阴阳,是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运用阴阳学说指导疾病的治疗,一是确定治疗原则,二是归纳药物的性能。

(1)确定治疗原则 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阴阳偏盛,为邪气亢盛之实证。故其治疗原则为“损其有余”,即“实者泻之”。运用阴阳对立制约原理,阳盛,表现为实热证,治法“热者寒之”,即用寒性药物治疗实热证。阴盛,表现为实寒证,治法“寒者热之”,即用热性药物治疗实寒证。

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阴阳偏衰,为正气不足之虚证。故其治疗原则为“补其不足”,即“虚则补之”。治法有二方面:其一,运用阴阳对立制约原理,阳虚,表现为以阳气不足为主要病机的虚寒证,故以助阳为主,治法“阴病(阳虚不能制阴导致阴偏盛)治阳”,即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阴虚,表现为以阴气不足为主要病机的虚热证,治法“阳病(阴虚不能制阳导致阳偏亢)治阴”,即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其二,运用阴阳互根互用原理,由于“阳根于阴”,故治疗阳虚,亦可滋阴以助阳,称为“阴中求阳”,即在助阳方剂中适当佐以滋阴药,“阳得阴助则生化无穷”;由于“阴根于阳”,故治疗阴虚,称为“阳中求阴”,即在滋阴方剂中适当佐以助阳药,“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2)归纳药物性能 中药具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的特性。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类不同的药性,温、热为阳,寒、凉为阴。五味,即酸、苦、甘、辛、咸五类药物不同的作用。辛味能散、能行,甘味益气,故辛甘属阳;酸味能收,苦味泻下,故酸苦属阴;淡味渗泄利尿,故属阳;咸味润下,故属阴。升降浮沉是药物对人体作用的不同趋向性,升、浮者为阳,沉、降者为阴。(表1-4)

表1-4 中药学归纳药物性能简表 dxSRQas575+UUSZMYGLsW2KDUJUujbCarkzCtc750lNffqp9Yy8lLzAAGVMEhX/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