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中医学的主要思维方法

中医学的思维方法,是中医学理论体系构建过程中的理性认识的方法学体系,借助于语言、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反映人体内外的本质联系及其规律性,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起了决定性作用。在中医临床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以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为指导,通过取象比类、司外揣内、归纳演绎、试探反证的思维方法,运用阴阳五行理论说明人体脏腑组织的属性、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因此,与西医思维方法有本质的不同。要学习好中医,必须掌握中医学的思维方法。

一、取象比类

取象比类,又称“援物比类”,是运用形象思维,根据被研究对象与已知对象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类同,通过对两者的比较和推论,认为在其他方面也有可能相似或类同,据此推导出被研究对象某些性状特点的思维方法。取象比类是中医学认识人体生理、病理现象以及诊断、治疗中的重要思维方法。

中医学从整体观念出发,根据自然界的“宇宙大天地”和“气一元论”的思想比类人体,说明人体是“小宇宙、小天地”,气的升降聚散运动变化是人的生命活动特征,所维系一旦气的运动停止,人体的生命活动也就终止了。用阴阳学说类比人体,认识到人的生命活动正常与否,不但与人体内的阴阳运动平衡状态有关,而且与自然界中阴阳的运动平衡状态也有密切联系。用五行学说比类人体,说明五脏分别具有木火土金水的特性和功能,五脏之间存在生克乘侮的生理病理联系,形成了极具特色的中医五脏生理病理系统。如木性曲直、舒畅条达、具有生发的特性,而肝脏具有喜柔顺条达而恶抑郁的特性,具有疏泄功能。在生理上,肝木疏脾土,能够促进脾土运化,在病理上,肝气亢逆则横犯脾土,导致脾失健运。中医学把人体疾病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症状和体征与自然界中的某些事物和现象进行类比推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病因理论。如风具有轻扬开泄、善动不居的特性,人体的病理变化中出现的肢体关节游走性疼痛、皮肤瘙痒无定处、汗出恶风、抽搐震颤等,皆属风邪为患,治疗时应采用祛风的方法。此外,中医学还运用类比思维创造了不少治疗方法。如中医在治疗火热上炎时,采用“釜底抽薪法”;治疗津液不足的便秘采用“增液行舟”法;治疗小便不利而致水肿的“提壶揭盖”法。

二、司外揣内

司外揣内,又称“以表知里”,是通过观察事物的外在表象,以揣测、分析和判断事物内在状况和变化的一种思维方法。《灵枢·外揣》说:“五音不彰,五色不明,五脏波荡,若是则内外相袭,若鼓之应桴,响之应声,影之似形。故远者,司外揣内;近者,司内揣外。”司外揣内是中医学认识藏象和诊断疾病的主要方法。

《孟子·告子下》说:“有诸内必形诸外。”说明事物内在的本质和外在的现象是相一致的,本质决定现象,人们可以通过现象来探究事物本质。古代医家将这一哲学观点应用于医学,认为象与脏如“影之似形”,形影不离,人体内部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必然表现于外,因此通过对人体外在的现象观察,就能测知人体内部的生理、病理状况。如心主血脉,藏神,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因此,通过人体外在的面色和表情、舌色、脉象、胸部感觉变化,可判断心功能是否正常。中医诊断疾病也是一个以象揣脏、以象测脏、以象定脏的过程。正如《灵枢·本脏》所说:“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临床上,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收集症状和体征属于“司外”过程,而对四诊资料进行辨识,以探求病因病机,确立证候,就是“揣内”过程。如临床上出现两目干涩、指甲淡白、粗糙、甚则反甲,依据“肝藏血,开窍于目,其华在爪”理论,可以知道是肝血不足的表现。

三、归纳演绎

归纳,又称“归纳推理”,是指从个别、特殊的认识或规律到一般和普遍结论或规律的思维过程。归纳法主要用于科学理论的发现,很多中医学理论的形成都是归纳总结的结果。中医学对于自然界复杂多样的事物以及人体解剖、生理、心理、病理等认识,纳入到木、火、土、金、水五行系统之中,有利于人们推理、判断、发现和创新。五行学说以五行为核心,向人体的外部自然界环境延伸,联系五方、五季、五气、五化、五色、五味等,又沿着人体内环境深入,联系五脏、六腑、五体、五官、五液、五脉、五志等,构成了人与自然界相互统一的包含横向和纵向联系五行系统。在进行归纳推理的过程中,首先有了关于五行、五脏等个别和特殊知识为前提,再进行比较、分类、分析、综合和概括,最后推导出关于人体生命的一般原理和五行规律。此外,中医学对六淫的性质和致病特点的认识也是科学归纳的结果。

演绎,又称“演绎推理”,是指由一般性知识的前提推出特殊性或个别性知识结论的推理。在中医学中,演绎推理是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阐释机体生命活动规律,诊断疾病和确定治疗所采用的一种方法。阴阳学说以其属性和对立统一关系,从自然界昼夜阴阳来推论人体脏腑阴阳变化。五行学说则把已知的五行属性作为推理的一般性前提,根据五脏与五行的对应关系和五脏与六腑、五体、五志、五脉等联系,从而推导出六腑、五体、五官、五志、五脉、五气、五季等的归属。如已知肝属木(大前提),由于肝合胆、主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小前提),因此可推演络绎胆、筋、爪、目皆属于木;同理,心属火,则小肠、脉、面、舌与心相关,故亦属于火;脾属土,胃、肌肉、唇、口与脾相关,故亦属于土;肺属金,大肠、皮肤、毛发、鼻与肺相关,故亦属于金;肾属水,膀胱、骨、发、耳、二阴与肾相关,故亦属于水。在诊治方面,根据主疏泄的原理演绎推理,中医学便得出肝气具有促进人体气的运动疏通畅达,发散于内外的功能,当肝气疏泄正常,则全身气血流通,情志舒畅;若肝气疏泄功能障碍,则人体气血运行不畅,可发生气郁、气滞或气结等病变,此时亦应以疏肝解郁为法,选用柴胡疏肝散疏肝理气,或选针灸、推拿疏肝理气,亦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中医临床实践中,从望闻问切到辨证论治,其实就是归纳和演绎相统一的辩证思维过程。

四、试探反证

试探,是指根据对研究对象的观察分析,做出初步判断并采取相应措施,然后再根据反馈信息做出适当调整,建立正确的应对方案的一种逐步深入接近实质的思维方法。反证,是指从结果来追溯或推测原因并加以证实的一种逆向的思维方法。试探和反证既有联系亦有所区别,其相同点是从结果来反推其原因;其不同点是试探要求事先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以引起反应,反证则无此环节。试探与反证这两种思维方法,在中医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和地位,这与现代科学研究中的实验预测和临床试验验证有相近之处。

试探和反证法在中医临床实践中有广泛应用。如张介宾在其所著《景岳全书·传忠录》中曾指出:“若疑其为虚,意欲用补而未决,则以轻浅消导之剂,纯用数味,先以探之。消而不投,即知为真虚矣。疑其为实,意欲用攻而未决,则用甘温纯补之剂,轻用数味,先以探之。补而觉滞,既知其有实邪也。假寒者略温之,必见烦躁;假热者略寒之,必加呕恶;探得其情,意自定矣。”此是就寒热虚实进行试探而言。这些见解,不仅说明试探法在中医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而且还体现了中医反复实践和验证的科学精神。

中医学认识病因的“审证求因”,即是典型的反证法,通过对症状和体征的认真分析和辨别,从结果出发去追溯和反推病因,如患者表现胸胁、乳房、少腹胀痛,善叹息,月经不调等症状者,是由于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所致,胸胁、乳房、少腹为肝经经脉循行之处,故推导致病之因可能与情志抑郁或郁怒有关,并可以根据运用疏肝解郁法的效果,来反证或修正原先的推论。反证法除用于认识病因外,其在基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指导临床处方用药等方面仍起着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在认识复杂的事物或现象时,仍具有一定的意义。

中医学除运用以上主要思维方法外,还强调在整体观念指导下的辨证思维、中和思维、功能联系等思维方法,强调事物间的相互联系,侧重于对人体的动态观察,亦是中医学认知过程中的方法论特点,也应有所认识。 +0+X0/FJw965uLt+FGxM9RyoazzCWLKFqBVoeIdzDqjy3mDJiMk6KqpheUDl9XE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