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总论

一、中医内科学定义、性质及范围

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和中医临床思维方法,阐述内科所属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预防康复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中医内科学是一门临床课,是临床各科的基础,中医内科学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水平。

中医内科学研究的疾病范围很广,古称“大方脉”,可分为外感病和内伤病两大类。外感病主要指《伤寒论》及《温病学》所涉及的伤寒、温病等病证,由外感六淫及疫疠之气所致,主要按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的病理变化进行证候归类和辨证论治。内伤病主要指《金匮要略》及后世内科专著所述的脏腑经络病、气血津液病等病证,其病因包括外感、七情、饮食、劳倦等因素,主要按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病理变化进行证候归类和辨证论治。外感病与内伤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内伤疾病容易感受外邪,而外感邪气亢盛或邪气稽留、迁延日久又可导致或加重内伤疾病。

随着时代的进步、学术的发展、学科的分化,原属于中医内科学范畴的外感病如伤寒、温病等热性病已成为独立的学科,部分急症则归入中医急诊学。

本教材主要介绍中医内科学的基础理论、常见病证的基本知识及辨证论证规律。全书以讨论内伤病为主,涉及部分外感病,按脏腑、气血津液、肢体经络等中医独特的生理系统分章,包括肺系病证、心系病证、脑系病证、脾胃系病证、肝胆系病证、肾系病证、气血津液病证、肢体经络病证八大类,其他如肿瘤等与中医内科学相关的内容则分散其中。

二、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

中医内科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几千年来,在与疾病做斗争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各类疾病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并探讨发病机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理论,有效指导临床实践,为人类健康保健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医内科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

(一)萌芽阶段

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在生产生活的同时便开始了原始的医药活动。随着医药活动的增加,中医内科学开始萌芽。在殷商的甲骨文中,已有关于疾病的记载,如“疾首”“疾身”“疾足”“风疾”“疟疾”“蛊”等一些内科疾病的记载。殷商时期已发明汤液药酒治疗疾病。周朝对医学进行分科,有了疾医、疡医、食医、兽医等分工不同的医师,其中的疾医可谓最早的内科医师。

(二)奠基阶段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脉法》《五十二病方》《治百病方》等医学著作,医学体系逐步形成。《黄帝内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全面总结了西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其中记载了200多种内科病证,从病因、病机、治则、转归、传变及预后等理论方面加以论述。其最显著的特点是体现了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理念,对后世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东汉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著成《伤寒杂病论》,创立了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六经和脏腑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和临床证治规范,为中医内科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三)充实阶段

自两晋至唐宋,中医内科学理论和临床诊疗水平不断得到充实与发展。

1.病因学、症状学、治疗学的充实与发展 在病因学方面,隋代巢元方所著《诸病源候论》,是一部现存最早的病因病理学著作,对很多疾病的病因观察与认识已经比较深入,如明确提出“寸白虫候”(绦虫病)的感染途径是饮食不当,生食猪牛肉;瘿病的发生与水土和情志有关。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对尸注(结核病)、癞(麻风病)、沙虱(恙虫病)等传染病的发病也有较深刻的认识。南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在病因上首分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类。

在症状学方面,《诸病源候论》论及的病候已达784条,对许多疾病的症状学特征描述得详细、准确,如《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指出“石淋者,淋而出石也”“膏淋者,淋而有肥,状似膏”。唐代王焘《外台秘要·消中消渴肾消》认识到消渴病“每发即小便至甜”的证候特征。这一时期,对伤寒、疟疾、肺痨等传染病都在症状学上有详细的论述,对中风、痹病、心痛、虚劳、脚气、水肿等内科疾病的辨证水平均有较大的提高。

在治疗学方面,有些病证的治疗在当时已很先进,如晋代《肘后备急方》用青蒿治疗疟疾,用海藻、昆布治疗瘿病。唐代《备急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记载的内科病治疗方法更加丰富多彩。《备急千金要方》肯定了《神农本草经》用常山、蜀漆治疗疟疾,《金匮要略》用白头翁治疗痢疾,并提出用苦参治疗痢疾、槟榔治疗寸白虫病、谷皮煎汤煮粥治疗脚气病等。北宋《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是政府颁行的内科方书,收集整理了大量治疗内科疾病的有效方药,反映了当时的研究水平和成就。

2.学术理论的创新 金元时期,流派纷呈,在中医药学术方面有许多创新和发展,影响深远。其中最突出的代表是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和朱丹溪,被后世称为“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倡火热病机学说,治疗主用寒凉;张从正力主攻邪治病,善用汗、吐、下三法;李东垣论内伤而重脾胃,治疗多用补脾升阳法;朱丹溪创“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学说,而主养阴。他们对临床病证和治疗方法的独到认识,丰富了中医内科学的学术理论和实践经验,促进了中医内科学的创新和发展。

(四)成形阶段

明代薛己的《内科摘要》是首先用“内科”命名的著作。王纶在《明医杂著》中指出“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完素,杂病用丹溪”,这是对当时内科学术思想的很好总结,反映当时内科学术理论已成体系。王肯堂的《证治准绳》、张景岳的《景岳全书》、秦景明的《症因脉治》、李中梓的《医宗必读》等著作,对许多内科病证都有深刻的认识,如《景岳全书》的阴阳互补学说和《医宗必读》的治泻九法等,对内科的辨证论治有重要的贡献。

清代以内科为主体的医学著作纷呈,如《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医宗金鉴》《张氏医通》《临证指南医案》《杂病源流犀烛》《沈氏尊生书》等。此外,简明实用的《证治汇补》《医学心悟》《类证治裁》《医林改错》《血证论》等,均对中医内科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如王清任著《医林改错》,创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等系列方剂,被后世广为沿用。温病学术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医内科学的一个巨大成就,如叶天士《外感温热篇》创卫气营血辨证、吴鞠通《温病条辨》提出三焦辨证,丰富了辨证论治内容,完善了内科热病理论体系。

这一时期,理论上已不限于一家之言,而是博采历代众家之长,结合自己的经验加以发挥,完善了内科疾病的证治体系,使中医内科学术理论更臻成熟与完备。

(五)发展阶段

20世纪50年代起,中医内科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国家组织了中医理论整理研究工作,总结古今中医内科学的理论和实践,编写出版了中医内科学专著,诸多医家著书立说,有力促进了中医内科学术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由黄文东、方药中、邓铁涛、董建华等编著的《实用中医内科学》,简明实用,对中医内科学术的普及推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脑系疾病从心系、肝胆疾病分离出来,独立成章,有力地推动了学科分化,促进了脑病学科的发展。王永炎提出中风病病因证治,分风、火(热)、痰、瘀、虚;陈可冀主持的活血化瘀治则研究,丰富了心脑血管病治疗方法,促进了活血化瘀治则现代研究进展;吴以岭络病论治及系列方药发展了叶天士治络方法,开拓了络病研究领域。随着科技进步,中医现代化的步伐加快,在继承历代医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基础上,不断汲取现代医学科学发展所取得的新技术、新方法,中医内科学也取得了新进展、新成就,更好地为临床实践服务,又促进了中医内科学的迅速发展。

综上所述,中医内科学是随着历史的进程和医学实践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完善的,它也必将在新的历史时期得到更大的发展。

三、中医内科疾病的分类方法

疾病的科学分类,有助于归纳总结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及转归预后。内科疾病的病种多、范围广,历代医家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对内科疾病的分类做了尝试。最早对内科病证进行分类的是《黄帝内经》,按病因、病机、主症、病位进行分类,如“病机十九条”按病机、病位分类;“痹证”按病因、主症分类。《伤寒杂病论》则按病因病机把疾病分为伤寒和杂病两类。在此基础上,又按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把伤寒病分为六大类;按脏腑病机将杂病进一步分类。《诸病源候论》按病因、病位、症状对各种疾病进行分类。《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以病因为分类依据,把疾病归属于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类。张从正《三法六门》也按病因病机把疾病分为风、寒、暑、湿、燥、火六类。明代楼英《医学纲目》以脏腑为纲,另立伤寒一门,将伤寒以外的各种疾病均按脏腑生理学说分为五部分,分别归入相应脏腑。这些分类方法,综合起来有病因病机分类、病位分类、脏腑分类,一方面反映了不同医家的学术思想,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内科疾病本质的认识,为内科疾病分类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疾病分类日益受到重视,人们也加强了对其的研究,已研制出包括内科疾病在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世界卫生组织(WHO)也将以中医学为主要内容的传统医学纳入国际疾病分类家族(ICD),对临床医学疾病的科学分类起到促进作用。从指导临床实践出发,常用的内科疾病分类法主要有病因分类、病机分类、脏腑分类等。

以病因分类,内科疾病可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所谓病因不仅指直接致病的因素,而且包括气血津液运行敷布失常及病理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据此,外感疾病是由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和疫疠之气所致;内伤疾病多由七情、饮食劳倦、气血津液敷布失常及病理代谢产物所致。

以病机分类,可把内科疾病分为热病和杂病两大类。杂病又包括两类:一类是内伤所致,另一类是外感所致。外感疾病包括伤寒六经病证、温病卫气营血病证、三焦病证,分别按六经、卫气营血、三焦的病理变化进行证候归类。内伤杂病包括脏腑经络病证、气血津液病证,分别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病理变化进行证候归类。

病因分类突出了病因的重要性,便于临床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病机分类则反映了各类疾病病理变化的一般特点,有助于掌握疾病的证候特征。病机分类法是在病因分类基础上进行的,是对病因分类法的补充。这两种分类方法皆是以疾病的某种本质属性为依据,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疾病的某些共同规律,临床上常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如外感热病、内伤杂病即是。

以脏腑分类,可将内科疾病按脏腑病位进行系统分类。这种分类是在病因、病机分类基础上进行的,其理论依据是藏象学说。藏象学说是中医学研究人体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独特理论。它认为人体是一个以脏腑为核心的有机整体,不仅脏与脏、腑与腑、脏与腑在生理病理上有着密切联系,而且脏腑与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等各个组织器官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气血津液虽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而它们的生成、运行与输布,无不需要通过有关脏腑的功能活动才能完成;各脏腑的功能活动,又都以气血津液作为物质基础。经络是脏腑之间、脏腑与体表的联系通路,是气血津液的运行渠道,也是疾病传递的通路。内科疾病虽有多种,病理变化亦复杂多样,但其病理机制必然与脏腑功能的失调、经络通路的障碍,以及气血津液的生成、运行、输布的失常密切相关,故内科疾病主要是根据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来进行归类的,例如肺主气,司呼吸,故凡肺失宣肃,呼吸功能异常的疾病,如咳嗽、喘证、哮病等归类于肺系病证;如痹病,系经络受邪,病在肢节,故归属于肢体经络病证类;又如虚劳,乃因气血津液阴阳虚衰所致,涉及脏腑较多,难以某脏腑归类,则归入气血津液病证。这样,以五脏为主,以脏统腑,辅以气血津液、肢体经络,对大部分内伤杂病进行分类。相比而言,脏腑分类较病因病机分类更能具体指导疾病的辨证论治。

本版《中医内科学》教材沿用在病因病机分类基础上的脏腑分类法,将伤寒、温病以外的外感病证和内伤杂病分为八大类,即肺系病证、心系病证、脑系病证、脾胃系病证、肝胆系病证、肾系病证、气血津液病证、肢体经络病证。

四、中医内科疾病的辨证方法

(一)脏腑辨证

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而成的有机整体。故当机体发生病理变化,特别是内伤杂病,脏腑最易受累,故脏腑辨证是内科疾病辨证的主要方法,应用最广。

1.肺与大肠病证辨治概要 肺居胸腔,左右各一,其位最高,又称“五脏华盖”,与大肠互为表里。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而主治节。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液为涕,在志为忧,通于秋气。因肺叶娇嫩,不耐寒热,又为呼吸之通道,故外感病邪,常先犯肺。肺朝百脉而通他脏,故他脏有病或内伤为病,也常累及于肺。肺之病证,有邪实和正虚两端,邪实者,多为外邪所致,或寒闭,或热壅,或痰阻;若病久不愈,正气日虚,或为肺气亏虚,或为肺阴耗伤。

大肠上接小肠,下接魄门,与肺有经脉相互络属。主要生理功能为传化糟粕,故大肠的病理主要表现在大便异常。一切热证,或肺失清肃,或肾水不足,均可导致便秘。另,凡脾胃虚弱,运化失健,也可影响大肠,导致传导功能失常。

【常见病证】

肺系病证常见感冒、咳嗽、哮病、喘证、肺痈、肺痨、肺胀、肺痿、失音、鼻渊、鼻鼽、瘾疹、湿疹等;与大肠相关的病证常见便秘、泄泻。

【常见症状】

肺病常见症状有咳嗽、气喘、咯痰、胸痛、咯血等;大肠传导功能失常,主要表现为便秘与泄泻。

【辨治要点】

见表1。

表1 肺与大肠病证辨治要点

2.心与小肠病证辨治概要 心居胸膈之中,心包围护其外,与小肠互为表里。心主血脉,为生命活动的中心;又主神明,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在液为汗,在志为喜,通于夏气。心之本脏病多起于内伤,如禀赋不足,脏气虚弱,或病后失调以及思虑过度伤及心脾,均可导致心阴虚或心阳虚。若思虑太过,气机郁结,津液凝聚,生痰化火,痰火上扰,或气滞脉中,瘀血阻络,或饮邪阻遏心阳,可出现心之热证和实证。临床常见血脉运行障碍和情志思维活动异常表现。

小肠上接幽门,与胃相通,下连大肠,与心互为表里。小肠受盛胃中水谷,主泌别清浊。小肠之病,多因饮食失节,损伤脾胃下传引起,心热也多移于小肠。一旦小肠为病,主要为浊清不分,转输障碍。

【常见病证】

心系病证常见心悸、胸痹、心衰、不寐等。与小肠相关的病证常见腹痛、痢疾等。

【常见症状】

心病常见惊悸怔忡、失眠健忘、胸闷短气、心痛,或癫狂昏迷,或口舌生疮等;小肠之病小便不利、大便泄泻等。

【辨治要点】

见表2。

表2 心与小肠病证辨治要点

3.脑系病证辨治概要 脑居颅内,由髓汇聚而成,为奇恒之腑。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灵机记性,并与精神活动有关。传统中医藏象学说,将脑的生理和病理统归于心而分属于五脏,但脑的病变不能完全归属于五脏之某脏,特将其独立出来。

【常见病证】

脑系病证常见头痛、眩晕、中风、痴呆、痫证、癫狂、颤证等。

【常见症状】

脑系病症状常见头痛、眩晕、健忘、耳鸣,或表情呆滞,或㖞僻不遂等。

【辨治要点】

见表3。

4.肝与胆病证辨治概要 肝位于右胁下,与胆相表里。肝的主要生理功能为主疏泄、主藏血;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在液为泪,在志为怒,通于春之气。肝与人的情志活动关系密切,情志抑郁,所欲不遂极易影响肝胆生理功能。外邪侵袭、饮食不洁,或久病累及,亦可致肝发生病理变化。肝之病证,有虚实之别。实证多见气郁、火盛,或寒邪、湿热等侵袭;虚证多以血亏及阴伤为主。

胆附于肝,主贮藏排泄胆汁,以助消化。胆之病证,多为火旺之证。

【常见病证】

与肝胆相关的病证常见胁痛、黄疸、萎黄、积聚、臌胀、瘿病、疟疾等。

【常见症状】

肝胆病证症状常见胸胁少腹胀痛窜痛、烦躁易怒、头晕胀痛、肢体震颤、手足抽搐,或口苦发黄、惊恐失眠、耳鸣耳聋等。

【辨治要点】

见表4。

表3 脑系病证辨治要点

表4 肝与胆病证辨治要点

续表

5.脾与胃病证辨治概要 脾胃位于中焦,在膈之下,生理功能主要包括主运化、升清、统摄血液。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其华在唇,开窍于口,在液为涎,在志为思,通于长夏之气,与胃互为表里。外邪侵袭、饮食劳倦、情志内伤,或久病累及,皆可导致脾胃生理功能失常。脾胃病证,有寒热虚实之不同。脾病以阳气虚衰,运化失调,水湿痰饮内生,不能统摄血液为常见。

胃主受纳腐熟,脾升胃降,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吸收与输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胃病以受纳腐熟功能障碍、胃气上逆为主要病变。同时以脾气不升、胃气不降为主要病机的中焦气机升降失常亦为多见。

【常见病证】

脾胃系病证常见胃脘痛、胃痞、呕吐、呃逆、噎膈、腹痛、泄泻、便秘、痢疾、口臭、口疮等。

【常见症状】

脾病症状常见腹胀腹痛、泄泻便溏、浮肿、出血等;胃病症状常见胃脘痛、痞满、呕吐、嗳气、呃逆等。

【辨治要点】

见表5。

表5 脾与胃病证辨治要点

6.肾与膀胱病证辨治概要 肾左右各一,位于腰部,与膀胱互为表里。肾藏精,主生殖,为先天之本;又主水,并有纳气功能。肾在体合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在液为唾,在志为恐,通于冬气。肾藏元阴元阳,为人体生长发育之根,脏腑功能活动之本,若禀赋不足,久病体虚,一有耗伤,则诸脏皆病,故肾病多虚证。

膀胱位于小腹中央,主要生理功能是贮藏排泄尿液,即膀胱气化,实际上隶属于肾的蒸腾气化。膀胱为病,多见湿热之证。

【常见病证】

肾与膀胱病证常见水肿、淋证、尿浊、癃闭、关格、阳痿、遗精、早泄、耳聋耳鸣等。

【常见症状】

肾系病证症状常见腰膝酸软而痛、耳鸣耳聋、发白早脱、齿牙动摇、阳痿遗精、精少不育、经少经闭、水肿、二便异常等;膀胱病证常见尿频、尿急、尿痛,尿闭及遗尿、小便失禁等。

【辨治要点】

见表6。

表6 肾与膀胱病证辨治要点

7.脏腑兼病辨治概要 人体脏腑之间,在生理上具有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关系。当一脏或一腑发生病变时,不仅表现为脏腑本身的证候,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可影响其他脏器发生病变。一般来说,具有表里、生克、乘侮关系的脏器,兼病容易发生;反之较少见。另外,由于胃、小肠、大肠是水谷运化过程中相连续的通道,病证发生时常相互影响,相互累及,故将其分列。

【辨治要点】

(1)脏腑兼病辨治要点:见表7。

(2)胃肠病辨治要点:见表8 。

表7 脏腑兼病辨治要点

表8 胃肠病辨治要点

(二)气血津液辨证

1.气病辨治概要 “气者,人之根本也。”(《难经·八难》)人体之气,种类繁多,主要具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等生理功能,气的生成运行与脏腑关系密切。各种致病因素,均可导致气的生理功能发生变化。气之病证较多,正如《素问·举痛论》所云“百病生于气也”。临床辨证常据虚实进行分类,辨治要点见表9。

表9 气病辨治要点

2.血病辨治概要 血行脉中,内贯脏腑,外至肌肤,无处不到。其主要生理功能是营养和滋润全身,血液的生成运行与脏腑关系密切,特别是心、肝、脾三脏。若邪气干扰,脏腑失调,可导致血的生理功能失调,出现虚实寒热的证候。辨治要点见表10。

3.津液病辨治概要 津液是人体正常水液的总称,有滋养脏腑、润滑关节、濡养肌肤等作用。其生成运行与脏腑关系密切,特别是肺、脾、肾三脏。津液的病变常见水液停聚和津液不足,辨治要点见表11。

表10 血病辨治要点

表11 津液病辨治要点

(三)风寒暑湿燥火辨证

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之邪,统称为“六淫”。临床还有一些因脏腑功能活动失调所产生的,类似风、寒、湿、燥、火致病特点的邪气,称为“内生五气”。

1.风 风性轻扬,善行数变,虽为春季主气,四时均可致病,故有“风为百病之长”说。风性主动,致病具有游走、动摇不定的特点。风之为病有外风、内风两类,辨治要点见表12。

2.寒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收引、凝滞,易出现筋脉拘挛和气血阻滞疼痛症状。寒之为病,亦可分为外寒、内寒两类,辨治要点见表13。

3.暑 暑从外来,系火热所化。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为夏季主气,如《素问·热论》云:“后夏至日为病暑。”辨治要点见表14。

4.湿 湿为阴邪,其性趋下;湿性重浊、黏滞,其病常缠绵留着,不易速去。湿亦有内外之分,辨治要点见表15。

5.燥 燥邪致病,最易伤津,出现人体皮肤干燥皲裂、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等症;燥邪又易伤肺,出现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等症状。燥有外燥、内燥之分,辨治要点见表16。

6.火 火乃热之极,火为阳邪,其性炎上,易耗气伤津,易生风动血。火之为病,亦有内外之分,辨治要点见表17。

表12 风证辨治要点

表13 寒证辨治要点

表14 暑证辨治要点

表15 湿证辨治要点

表16 燥证辨治要点

表17 火证辨治要点

(四)六经、卫气营血、三焦辨证

1.六经病证辨治概要 六经辨证由东汉张仲景创立,以阴、阳为纲,经、腑为目,对外感疾病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论治,辨治要点见表18。

表18 六经病证辨治要点

六经涉及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所属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生理功能,六经辨证的内涵外延极为丰富,除六经本证外,尚有合病、并病、兼证、变证等,如太阳与阳明合病的葛根汤证、太阳与少阳合病的黄芩汤证,太阳中风兼经输不利的桂枝加葛根汤证,太阳伤寒兼水饮内停的小青龙汤证、兼内热烦躁的大青龙汤证,肺热壅盛的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热迫大肠的葛根黄芩黄连汤证,真武汤所治的阳虚水泛证,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治疗的痞证,茵陈蒿汤治疗的黄疸证,麻子仁丸治疗的脾约证,白头翁汤治疗的热利下重证,四逆散治疗的阳郁厥逆证等,虽可由外感引发,但内伤杂病更易发生。仲景《金匮要略》对杂病的辨证论治,巧妙地将脏腑辨证与六经辨证结合起来,无论内伤、外感,病机相同,治疗方法方药即相同。

纵观其他名医大家,善用经方治杂病者不乏其人。当代很多中医学人,将法活方精的六经辨证应用于临床各科病证的辨证治疗,相关报道,屡见不鲜。

2.卫气营血、三焦病证辨治概要 卫气营血辨证由清代叶天士所创立,揭示了温热病发生发展的病机演变规律,按病变深浅轻重而划分卫、气、营、血四个阶段病证。三焦辨证由清代吴鞠通提出,将外感温热病,尤其是湿温病的病理变化归纳为上、中、下三焦病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旨在阐明温病之病变先后、病位深浅、邪正盛衰及传变规律,同时强调了温病的动态发展过程,辨治要点见表19、表20。

表19 卫气营血病证辨治要点

表20 三焦病证辨治要点

卫气营血、三焦辨证虽为温病而设,但就其具体内容,均不离气血津精、脏腑阴阳。叶天士、吴鞠通两位大家,虽以温病辨证论治闻名,但究其学术思想全貌,对于内伤杂病的辨治亦成绩斐然。卫气营血,细分为四,粗分即二,叶天士《温热论》指出:“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他把卫、气作为一个层次,与肺脏关联;把营、血作为一个层次,与心脏关联。说明叶氏对温病的辨治,非常重视脏腑气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络病的辨治。吴鞠通发扬叶氏之学,对于血分络病的治疗亦颇有见地。

现代临床研究亦表明,在继承基础上,卫气营血、三焦辨证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内伤杂病的辨证论治,尤其对久病、疑难杂症的辨证治疗意义更为重大。

可见,无论六经辨证,还是卫气营血、三焦辨证,其外延内容丰富,在用于外感病辨治的同时可灵活广泛地应用于内科疾病的辨证治疗。

五、中医内科疾病的治疗法则

(一)治疗原则

中医治疗疾病的原则,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精神指导下制定的,对治疗过程中的立法、处方、用药等具有指导意义。其内容可概括为平调阴阳、整体论治,权衡缓急、治病求本,动态观察、动中施治,医护结合、重视预防等。

1.平调阴阳 整体论治 阴阳平衡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活动的基础,而阴阳失调则是人体病理状态的共同特征。所以平调阴阳当为治疗原则之一,治疗的目的是“以平为期”。平调阴阳有补其不足、去其有余两个方面。

由于人体既是由脏腑、经络以及形体诸窍构成一个完整有机体,同时又与自然界保持密切联系。因此,人体任何局部的疾病往往影响全身,治疗时单纯治疗局部是不够的,更应重视整体,调整失衡之阴阳、脏腑功能、气血关系,达到治疗目的。同时,还应该综合考虑天时、地理、体质等因素,采取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方法,才能获得更好的疗效。

2.权衡缓急 治病求本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亦是中医治疗原则之一。治病求本,是指对发病的根本原因予以治疗。“本”和“标”是相对的,如就正邪而言,正气是本,邪气是标,一般以祛邪为先;就疾病先后而言,新病、续发病是标,旧病、原发病是本,一般先治新病、续发病;就病情缓急而言,急者多为标,治标多为权益急救之法,待危象缓解,则应转为治本,以除病根。临床应该通过辨证分析认识疾病本质,明辨疾病标本,从而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运用治病求本这一法则,必须综合掌握、灵活处理“扶正祛邪”“正治反治”“治标与治本”等的关系。

3.动态观察 动中施治 无论外感内伤,其疾病过程均可分为不断变化发展和相对稳定的阶段,必须用发展的、动态的观点进行观察和处理。在临证过程中,不仅需要掌握常法、主方,而且应随病情的变化调整治法方药。

外感病多以六经、卫气营血、三焦作为分期的阶段,内伤病一般按初期、中期、末期划分阶段,所以,既要熟悉某一阶段的特点,又要明了其转化规律,才能知常达变,随证施治。

4.医护结合 重视预防 疾病的治疗效果与调护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在治疗过程中,加强精神、饮食起居、服药等方面的护理,至关重要,可避免“食复”“劳复”等病情反复情况的出现。同时还应根据不同疾病的特点,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使用针灸、推拿、拔罐、洗泡、贴敷等方法,增强治疗效果。

中医重视“治未病”,强调防患于未然,即预防为主。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两个方面。预防为主,可以有效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复发率和病死率。

(二)治疗方法

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很多,除了内服方药以外,还有针灸、推拿手法、刮痧、拔罐、药浴、水疗、熏蒸、气功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目前中医内科疾病的治疗仍以在辨证基础上的内治法为主,常用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种治法,简称“八法”。

1.汗法 亦称“解表法”,是开泄肌腠、逐邪外出的一种治法。

(1)适用范围:外感初期,以及水肿病初期、痹证、斑疹将透阶段。

(2)具体运用:表实证者,宜辛温发汗,或辛凉发汗;虚人外感者,宜滋阴助阳发汗,或益气养血解表。

(3)应用注意:①剧烈吐下后,以及汗家、淋家、疮家、亡血家等,都在禁汗之列。②应以遍身 微似有汗为度,邪祛不伤正。不宜发汗太过,伤阳损阴,虚人表证尤需注意。③服药后宜避风寒,饮食宜清淡,暂禁生冷油腻厚味。④若有其他兼证,又当配用他法。如兼气滞者,配以理气;兼湿邪者,配以化湿;兼食滞者,配以消积。

2.吐法 是引导病邪或有毒物质,使之从口涌吐而出的一种治法。

(1)适用范围:痰涎壅盛,食积胃脘不化,恶心欲呕,或误食毒物尚留胃中等。

(2)具体运用:可根据病情采用药物或非药物吐法。

(3)应用注意:①凡病情危笃,老弱气衰、失血、喘息不安、妊娠或产后,均为禁忌。②一般以一吐为限,不宜反复使用。③吐后稍俟方可进食。宜先进糜粥,禁食生冷硬物,且要慎避风寒。

3.下法 是攻逐体内积滞,通泄大便的一种治法。

(1)适用范围:邪在肠胃,燥屎内结,热结于里,以及水结、蓄血、痰滞、虫积等病证。

(2)具体运用:可根据证候性质采用寒下、温下、攻下、润下、通瘀、逐水、驱虫等法。

(3)应用注意:①凡邪在表或半表半里一般不可下;阳明腑实未成不可下;年高津枯便秘,或素体虚弱、阳气衰微而大便艰难者,不宜用峻下法。妇女妊娠或行经期间应慎用。②下法应以邪去为度,中病即止,不宜过量,以防伤正。

4.和法 是扶正达邪,调整内脏功能的一种治法。

(1)适用范围:少阳证、太阳少阳及少阳阳明合病;肝胃不和、肝郁所致的月经不调、肝木乘土的腹痛泄泻;胃肠功能失调,寒热夹杂,升降失司的痞满呕吐、肠鸣下利等。

(2)具体运用:邪在少阳,宜用和解少阳法。肝胃不和、肝脾不调者,常用调和肝脾法;脾胃功能失调,升降失司者,常用调理胃肠法。

(3)应用注意:①病邪在表未入少阳,或邪已入里之实证以及虚寒证,不宜使用和法。②邪入少阳,有偏表、偏里、偏寒、偏热的不同,临证宜适当增损,权变用之。

5.温法 是祛除寒邪和补益阳气的一种治法,其主要作用在于回阳救逆、温中散寒,从而达到补益阳气而祛邪治病的目的。

(1)适用范围:寒邪留滞或由热证转变为寒证的疾病。

(2)具体运用:寒邪直中脏腑,或阳虚内寒者,宜温中祛寒;寒邪凝滞经络,血行不畅者,宜温经散寒;阳气衰微,阴寒内盛者,宜回阳救逆。

(3)应用注意:①凡热伏于里,热重厥深,真热假寒者禁用;内热火炽而见吐血、溺血、便血;素体阴虚,夹热下利,神昏气衰,阴液虚竭,原则上都列为禁忌。②温热药性燥烈,若温之太过,寒证虽解,但亦耗伤津血,反致燥热,故非急救回阳,宜少用峻剂重剂。③寒而不虚,专用温剂;寒而且虚,则宜温补。

6.清法 是治疗一般热证的方法,有退热降火、保津除烦止渴的作用。

(1)适用范围:内伤或外感,热在气分或营血,里热炽盛。

(2)具体运用:热在气分,里热炽盛,宜清气分热;热入营血,扰神动血,宜清营凉血;热毒炽盛,当清热解毒;阴虚内热,宜养阴清热;热邪偏盛某一脏腑,则需针对性地清此脏腑之热。

(3)应用注意:①表邪未解,阳气被郁而发热,体质素虚、脏腑虚寒者禁用;因气血亏虚而引起的虚热慎用。②阴盛格阳的真寒假热证,命门火衰的虚阳上浮者,不可误用。③热邪易伤津耗气,故清法常与益气、生津法配合使用。④清热药多苦寒,不宜长期服用,以免损伤脾胃阳气。

7.补法 是补益人体阴阳气血之不足,或补益脏腑虚损的一种治法。

(1)适用范围:正气不足、体力虚弱,如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以及正气虚弱而无力逐邪者。

(2)具体运用:有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四法,分别针对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病证。

(3)应用注意:①凡实证表现为虚证假象者禁补。②补血当少佐补气;大量失血者,亟当补气;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③临床需根据五脏的亏损不同,分别确定具体治法,尤其要重视脾肾。④防止“虚不受补”,应在补药中少佐理气药。

8.消法 即通过消导和消散,使积聚之实邪渐消缓散的一种治法。

(1)适用范围:气、血、痰、食所形成的积聚凝滞等疾病。

(2)具体运用:有消坚、磨积、行气、利水、消瘀、消食导滞、消痰化饮、消水散肿等法。

(3)应用注意:消法属攻邪之法,须分虚实。实证可消,虚证当消补兼施。

以上八法,临床上可单独运用,但据病情变化配合使用者更为多见,如汗下并用、攻补兼施、消补同用等。

六、中医内科学的学习要求和方法

(一)学习要求

根据《世界中医学本科(CMD前)教育标准》《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大纲》所规定的世界中医学专业培养目标,遵循“早临床,多临床”原则,掌握中医内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重症的一般处理原则和抢救原则,了解重点疾病的研究现状。掌握学习、研究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临床科研能力。

(二)学习方法

中医内科学分为理论学习和临床实习两部分。理论学习包括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课堂理论学习、示教实训学习;临床实习是直接面对病人,在上级医师指导下的诊疗实践,是巩固已学理论知识、提高疾病诊治能力的重要途径。

理论学习阶段,第一要熟悉基础,循序渐进。经常复习和联系前期基础课程,如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第二,重视经典,为我所用。《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学等经典课程对于中医内科学理论和临床实践均有普遍指导意义。其次,在学习过程中,要明确概念,提纲挈领。重点掌握各个疾病的证候特征、诊断依据和辨证论治,深入探讨其病因、发病机理,了解预防调护等相关知识,做到对每个病证既全面了解,又重点掌握。第三,注意辨证和辨病相结合。熟悉必要的西医知识,提高对临床疾病的诊断水平和对疾病发展、预后的预见性。最后,重视重点病例示教学习和临床模拟实训,加深对中医内科疾病诊治过程、诊治方法的认识,为临床实习打好基础。

临床实习是本课程的重要学习阶段。临床实习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即视诊、侍诊、助诊、试诊。视诊,即观看带教医师接诊病人,了解诊治疾病的过程与方法;侍诊,即在带教医师接诊过程中,由带教医师口述,记录病案及处方等;助诊又称襄诊,即协助带教医师接诊病人及书写病案等;试诊,即在带教医师指导下独立接诊病人及书写病案,完成诊治疾病的全过程。通过临床实习,可以巩固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熟练掌握中医临床基本功,培养正确的中医临床思维方法,为毕业后独立执业奠定坚实基础。

(张伯礼) jp94E/KAocQe20joje50IM+qQ6aLjsTn4qRQVRuaNEJywGaExcAKOLzPapDAchu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