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一节
鼻鼽

鼻鼽是由于脏腑虚损、卫表不固所致的,以反复发作性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等为主要特征的病证。本病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可常年发病,亦可呈季节性发作。西医的变应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非变应性鼻炎等疾病可参考本节进行辨证施治。鼻鼽的历史沿革见表1-11-1。

表1-11-1 鼻鼽的历史沿革

【病因病机】

鼻鼽的发生多与外感邪气、禀赋特异等因素有关,可交互为患,其基本病机为津液停聚,肺窍不利。

(一)病因

1.外感邪气 肺气虚寒,卫表不固,则腠理疏松,风寒乘虚而入,邪聚鼻窍,邪正相搏,肺气不宣,津液停聚,遂致喷嚏、流清涕、鼻塞等,发为鼻鼽。

2.禀赋特异 肾阳不足,则摄纳无权,气不归元,温煦失职,腠理、鼻窍失于温煦,则外邪、异气易侵而发为鼻鼽;脾为后天之本,化生不足,鼻窍失养,外邪或异气从口鼻侵袭,停聚鼻窍而发为鼻鼽;肺经素有郁热,肃降失职,邪热上犯鼻窍,亦可发为鼻鼽。

(二)病机

本病的病位在鼻,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鼻为肺之外窍,“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若肺气虚弱,卫表不固,则风寒等邪气乘虚而入,正邪相争,祛邪外出则鼻痒、喷嚏频作;邪气阻肺,肺失清肃,气不摄津,津液外溢,则清涕不断;津液壅阻鼻窍,则鼻内黏膜肿胀苍白、鼻塞不通。

鼻鼽的病理机制为外感风寒,风热犯肺,素体肺气虚弱,复感外邪;饮食不洁,损伤脾胃,或小儿先天脾胃虚弱;先天不足或久病致肾元亏虚,最终导致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内外因相合而致肺气不足,鼻窍闭塞;肺失肃降,宣降失司;脾气虚弱,运化失司;肾元亏虚,摄纳无权,寒水上犯则津液水湿聚于鼻窍而发为鼻鼽。因此,本病多为本虚标实,以内虚为本,外感为标,单纯外感致病者甚少。鼻鼽的病因病机演变见图1-11-1。

图1-11-1 鼻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1.部分病人有过敏史或家族病史。

2.本病发作时主要表现为鼻痒、喷嚏频频、清涕如水、鼻塞,具有突然发作和反复发作的特点。

3.发作期鼻黏膜多为灰白或淡蓝色,亦可充血色红,鼻甲肿大,鼻道有较多水样分泌物。间歇期以上特征不明显。

(二)鉴别诊断

1.伤风鼻塞 伤风鼻塞为感受风寒之邪所致,也可见鼻塞、喷嚏、流涕、咳嗽、舌淡苔白、脉浮,但常伴有发热恶寒、头痛、肢体酸痛等全身症状,病程较短,数天后可愈。而本病发作突然,往往在气候突变或异气异物刺激时发作,因情绪波动、精神紧张、劳欲过度诱发或加重,有反复发作史,经久不愈,且全身症状较少,可资鉴别。

2.鼻窒 鼻窒是长期持续鼻塞,或间歇性、交替性鼻塞,鼻涕量多为主要症状。或伴有头昏、记忆力减退、失眠、耳鸣、耳内闭塞感等症。病程较长,疲劳、感寒后症状加重。与本病虽有诸多相似,但症状不尽相同,根据兼症,不难鉴别。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标本 一般认为,其急性发作期属标证,间歇期属本证;发作状态属标证,缓解状态属本证。病机为肺冷或肺寒者属标,病机为脏腑郁热者,亦属标证,病机为脏腑亏虚者属本证。急性发作期或发作状态多属肺寒或郁热,而以肺寒者多,郁热者少。间歇期或缓解状态多属脏腑亏虚证。

2.辨寒热 根据自觉症状、小便、鼻黏膜色泽、舌质、脉率等症状与体征进行辨析。寒属虚寒,热乃郁热。一般认为属肺经郁热,或肺与阳明郁热,亦可认为有膀胱郁热或阴虚生热者。属寒者,畏寒肢冷,小便清,鼻黏膜色泽淡或紫,舌质偏淡或有齿痕,脉缓细弱。属热者,或有口苦咽干,心烦,小便黄,大便结,鼻黏膜暗红,舌苔微黄,脉缓有力或略数。辨寒热者,诸症不必悉具。

3.辨脏腑 主要是辨别脏腑病位及其病机。其病位以肺、脾、肾居多,亦有从胃、肝、膀胱等脏腑认识者。病位在肺、脾、肾者,多属气阳虚证,亦认为有肺经郁热或肾阴亏虚证。病位在胃、膀胱、心者,多属郁热证;在肝者,多属寒热往来证。

(二)治则治法

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一般认为,急性发作期,尤其季节性发作期,其辨证多属标证,病机与肺寒关系密切,治当以温肺为主,常用方如小青龙汤、桂枝汤之类;其缓解期,如季节性发作期过后,其辨证属于本证,病机与肺、脾、肾阳气虚关系密切,治当温肾、健脾、补益肺气。

(三)分证论治
1.寒邪犯肺

(1)症状及分析

鼻痒,喷嚏,鼻塞——寒邪袭表,肺失宣降,正盛邪实;

清涕如水——肺失清肃,津液外溢;

恶寒,发热——寒邪犯肺,卫外失常;

舌淡,苔薄白,脉浮紧——寒邪犯表之象。

(2)治法:辛温解表,宣通鼻窍。

(3)主方及分析:荆防败毒散。

羌活、独活、荆芥、防风、前胡——发散风寒,除湿止痛;

川芎、柴胡——行气活血,兼能止痛;

枳壳、茯苓——理气行水;

桔梗、甘草——宣肺利咽。

(4)加减

鼻塞流涕重者,可加辛夷、苍耳子;

表寒重者,加麻黄、桂枝;

肢体酸痛,身热不扬者,加独活、羌活。

2.气虚外感

(1)症状及分析

鼻痒,喷嚏频频——肺气虚寒,卫表不固为本,风寒乘虚而入为标,邪正相争,争而不胜;

清涕如水——肺失清肃,气不摄津,津液外溢;

鼻塞,嗅觉减退——水湿停聚鼻窍;

畏风怕冷,自汗——水湿停聚,肺卫不固,腠理疏松;

咳嗽痰稀——风寒束肺,肺气不宣;

气短懒言,语声低怯,面色苍白——肺气虚弱,精微无以输布;

舌质淡,舌苔薄白,脉虚弱——气虚外感之象。

(2)治法:温肺散寒,益气固表。

(3)主方及分析:温肺止流丹。

细辛、荆芥——疏风散寒;

人参、甘草、诃子——补肺敛气;

桔梗、鱼脑石——散结除涕。

(4)加减

鼻痒甚,可酌加僵蚕、蝉蜕;

畏风怕冷,清涕如水者,可酌加桂枝、干姜、大枣。

3.脾虚气弱

(1)症状及分析

鼻痒,喷嚏频频——脾气虚弱,清阳不升,鼻窍失养为本,风寒、异气乘虚而袭,正邪相争,争而不胜;

鼻塞,清涕连连,下鼻甲肿大,黏膜淡白——脾气虚弱,水湿不运,停聚鼻窍;

腹胀便溏,食少纳呆——脾胃虚弱、受纳、腐熟、输布之功能失职;

少气懒言,四肢倦怠乏力——脾气虚弱,精微不能送达四肢;

舌质淡,舌体胖,舌边有齿痕,脉弱——脾气虚之征。

(2)治法:益气健脾,升阳通窍。

(3)主方及分析:补中益气汤。

人参、黄芪、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

陈皮——理气健脾,使补而不滞;

当归——养血;

升麻、柴胡——升举中阳。

(4)加减

腹胀便溏,清涕如水,点滴而下者,可酌加山药、干姜、砂仁;

畏风怕冷,遇寒则喷嚏频频者,可酌加防风、桂枝。

4.肾阳虚弱

(1)症状及分析

鼻痒,喷嚏频作——肾阳不足,外邪及异气易从鼻窍、皮肤肌表入侵,正邪相争,争而不胜;

清涕长流不止,鼻塞,下鼻甲肿大,黏膜苍白——肾阳虚弱,气化失职,寒水上泛鼻窍;

形寒肢冷,小便清长,面色苍白,腰膝酸软,神疲倦怠,遗精早泄——肾阳虚之象;

舌质淡,舌苔白,脉沉细——阳虚之象。

(2)治法:温补肾阳,化气行水。

(3)主方及分析:真武汤。

附子——温肾助阳,以化气行水;

茯苓、白术——健脾利水;

生姜——温散水气;

白芍——酸敛止嚏。

(4)加减

喷嚏多,清涕长流不止者,可酌加乌梅、五味子;

遇风冷即打喷嚏、流清涕者,可加黄芪、防风;

兼腹胀、便溏者,可酌加黄芪、人参、砂仁。

(四)其他治疗

1.中成药 玉屏风散:用于气虚外感证。

2.外治法 滴鼻法:可选用芳香通窍的中药滴鼻剂滴鼻。

嗅法:可用白芷、川芎、细辛、辛夷共研细末,置瓶内,时时嗅之。

吹鼻法:可用碧云散吹鼻,亦可用大皂角研极细末吹鼻。

塞鼻法:细辛膏,棉裹塞鼻。

3.针灸疗法 体针选迎香、印堂、风池、风府、合谷等为主穴,以上星、足三里、禾髎、肺俞、脾俞、肾俞、三阴交等为配穴。每次主穴、配穴各选1~2穴,用补法,留针20分钟。

灸法选足三里、命门、百会、气海、三阴交、涌泉、神阙、上星等穴,悬灸或隔姜灸,每次2~3穴,每穴20分钟。

4.贴敷治疗 耳穴贴压选神门、内分泌、内鼻、肺、脾、肾等穴,以王不留行子贴压以上穴位,两耳交替。

穴位注射可选迎香、合谷、风池等穴,药物可选当归注射液、丹参注射液,或维生素B 1 、维丁胶性钙、胎盘组织液等,每次1穴(双侧),每穴0.5~1mL。

穴位贴敷可用斑蝥打粉,取少许撒于胶布,敷贴于内关或印堂穴,约12~24小时后取下(亦可视皮肤反应程度而定)。若有水疱可待其自然吸收,或可用注射器抽吸水疱。

【预防调护】

保持环境清洁卫生,避免或减少粉尘、花粉等的刺激。有过敏史的患者,应避免接触或进食易引起机体过敏反应之物,如羽毛、兽毛、蚕丝、海鲜等。本病经积极防治,可控制症状,但容易反复。部分病人可并发鼻息肉、哮喘等疾病。

【临证要点】

1.重在益气固表 肺开窍于鼻,外合皮毛,主持一身之气。肺气不足,表卫不固,腠理疏松,风气乘虚而入,鼻窍为之不利。故治疗鼻鼽重在益肺气、固表卫,肺气得充,腠理致密,风邪不得侵入,则鼻鼽不会发作。

2.适当予以补肾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肾气不足则肺气亦不足,故适当加入补肾药物,如山茱萸、黄精之类,必要时,只要辨证正确,也可选用紫河车等温肾助阳药,或选用真武汤。

3.巧施活血泻火 肺朝百脉,肺与血液循环有关。在临床上,有的病人病情反复发作,病程日久,鼻塞日重,检查可见鼻黏膜淡紫或暗紫,肿胀明显,舌质偏暗,舌下脉络迂曲,可加活血化瘀药物,如桃仁、红花、川芎、当归、丹参等;也有的病人头胀、头痛,检查发现鼻黏膜充血明显,可用牡丹皮、赤芍等凉血泻火之剂。

【名医经验】

1.干祖望调理脾胃治鼻鼽 干氏认为一切疾病的过程都是正邪斗争的过程,脾胃气壮,正气必充,邪不能及;脾胃失健,诸病靡至。脾胃在鼻鼽的生理、病理、治病、防病方面都至关重要。干氏在综合脾胃学说的基础上,从脾胃论治鼻鼽,获得良效。《内经》云:“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干氏认为头面清窍的视、听、嗅、味完全靠清阳之气来濡养温通,一旦升清降浊的机能发生障碍,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五官就会被浊阴之气弥漫笼罩,致清窍不清,鼻不能嗅。因升清降浊之功主要由脾胃所主,又因鼻高居头面部,故干老常用益气升阳法来治疗鼻塞等病症。“诸窍空清统于土”,干氏这一独特的学术见解,无疑是对中医鼻鼽理论的丰富,为中医治疗鼻鼽开辟了广阔天地。

2.李淑良扶正祛邪治鼻鼽 李氏在临床辨证的同时尤其重视“培补脾土”,遵《内经》“脾不及,则九窍不通”之论述,并将其用于指导临床实践,认为在鼻鼽的治疗中,必须注意健脾、培补后天,常用白扁豆、莲子入药,健脾又化湿,后天健,则病易消。对于变应性鼻炎尤其是季节性变应性鼻炎,李氏认为风寒异气在该病的发病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扶正的同时,特别注意祛风药物的应用,常用祛风散邪之高良姜、羌活、防风等药,给邪以出路。扶正祛邪用法得当,贵在适中,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医案分析

谢某,女,22岁。1976年9月24日初诊。主诉:半年来晚间临睡前和晨间起床时鼻痒流清涕,喷嚏连作数十次,十分难受,要用热毛巾敷鼻部方稍觉舒适。3个月来头顶痛,腰痛,深呼吸时胸痛和右胁痛,肝功能检查未见异常。月经期准,经期头昏、下腹痛甚。平素怕冷,穿衣要比常人多。胃纳正常,大便干结,每日1次,小便正常,睡眠多梦。诊查:今天中午自觉微微发热,体温37.1℃。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既有肾虚,复感风热。治法:先清风热,再补肾气。处方:桑叶12g,菊花12g,龙胆12g,桔梗9g,甘草6g,板蓝根12g,薏苡仁12g,冬瓜仁12g,白芍9g,2剂。

9月29日二诊:发热已退,口淡,口水多,舌淡红,质嫩,苔白。处方:党参12g,白术9g,茯苓12g,炙甘草5g,熟地黄12g,制何首乌12g,菟丝子12g,枸杞子12g,覆盆子12g,香附9g,陈皮5g,佛手9g。建议散步活动,由每日坚持10分钟,逐步增加至每日1小时,以不感觉疲劳为度。

10月26日三诊:偶有喷嚏两三次,头痛、痛经均减轻,月经期可以上班,上方加续断12g继服。

11月2日四诊:精神好,诸痛已除,上方去香附、佛手,加山药12g,桑寄生15g。

1月24日五诊:药后鼻鼽已痊愈,随访3年无复发。

摘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杨志仁医案》

:患者素有怕冷、腰痛,先天即有肾阳不足,阳虚则摄纳无权,气不归元,温煦失职,腠理、鼻窍失于温煦,而发鼻鼽。经期头昏、下腹痛甚,乃肾阳不能温煦而痛。近日又感风热,正邪交争,而正亦不虚,故微微发热。治疗则先清风热,再补肾气固先天。一诊处以桑菊饮后发热已退。患者发病是以肾气虚、肾阳不足为本,故二诊以补肾气、固先天为主,以四君子汤加熟地黄、制何首乌、菟丝子、覆盆子等药以益气补肾、滋养先天,同时合疏肝理气止痛之香附、陈皮、佛手。三诊时诸证均已减轻,守上方加减继服,五诊时鼻鼽已痊愈。随访3年无复发。

【古籍选录】

《素问·至真要大论》:“少阴之复,燠热内作,烦躁鼽嚏。”

《灵枢·口问》:“人之嚏者,何气使然?岐伯曰:阳气和利,满于心,出于鼻,故为嚏。”

《诸病源候论·鼻病诸候》:“肺气通于鼻,其脏有冷,冷随气入乘于鼻,故使津涕不能自收。”

《辨证录·鼻渊门》:“兹但流清涕而不腥臭,正虚寒之病也。热症宜用清凉之药,寒症宜用温和之剂,倘概用散而不用补,则损伤肺气,而肺金益寒,愈流清涕矣。方用温肺止流丹。”

【文献推介】

1.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6,51(1):6-23.

2.杨玉萍,晁恩祥.国医大师晁恩祥教授从风论治呼吸疾病理论[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12):3702-3704.

3.许庚.耳鼻咽喉科疾病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案[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190-192.

【小结】

【复习思考题】

1.简述“培土生金”法在鼻鼽中的应用。

2.如何理解《内经》中所述“脾不及,则九窍不通”?

(蒋士卿) mGs/QBMJbGv9wtVIbuFqRnQxytRlQ7/IhljlANrqbjmQBBle3fpXwukJRcCYbdk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