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病,又称为哮证,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发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由于哮必兼喘,故亦称哮喘。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疾病,根据本病的定义和临床表现,西医学的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或其他急性肺部过敏性疾患所致的哮喘均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哮病的历史沿革见表1-3-1。
知识拓展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并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及经济负担。我国主要城市城区儿童哮喘总患病率为3.02%,2年现患率为2.32%,分别较十年前分别增加了52.8%和50.6%。目前哮喘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和控制率较低。
摘自:《第三次中国城市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出《中华儿科杂志》(2013)
宿痰内伏于肺致哮病的发生,每因外感、饮食、情志、劳倦等诱因而引触,以致痰阻气道,肺失肃降,肺气上逆,痰气搏击而发出痰鸣气喘声。
1.外邪侵袭 外感风寒或风热之邪,未能及时表散,邪蕴于肺,壅阻肺气,气不布津,聚液成痰。其他如吸入花粉、烟尘、动物毛屑、异味气体等,影响肺气的宣发肃降,以致津液凝聚,痰浊内生,诱发哮喘。
表1-3-1 哮病的历史沿革
2.饮食不当 过食生冷、肥甘、酸咸,或进食海膻发物而致脾失健运,饮食不归正化,痰浊内生,上干于肺,壅塞气道而诱发。故古有“食哮”“鱼腥哮”“卤哮”“糖哮”“醋哮”等名。此类现象多见于幼儿及少年患者。
3.情志刺激 忧郁恼怒、思虑过度等不良精神刺激,致肝失条达,气机不畅,肝肺升降失序,肺气上逆;或肝气郁结,疏泄失职,津液失布,凝而成痰;或肝郁化火,郁火灼津,炼液成痰;或肝气郁滞,横克脾土,脾失健运,酿液为痰,上贮于肺,壅滞肺气,不得宣降。
4.体虚及病后 素体不强,则易受邪侵。如幼儿哮病往往由于禀赋不足所致,即《临证指南医案·哮》所称“幼稚天哮”。若病后体弱,如幼年患麻疹、顿咳,或反复感冒,咳嗽日久等病,以致肺气亏虚,气不化津,痰饮内生;或病后阴虚火旺,热蒸液聚,痰热胶固而病哮。素体不强多以肾虚为主,而病后所致者多以肺为主。
本病的病位主要在肺,与脾肾关系密切。肺虚不能主气,气不化津,则痰浊内蕴,肃降无权,加之卫外不固,更易受外邪的侵袭而诱发。脾虚不能化水谷精微,上输养肺,反而积湿生痰,上贮于肺,影响肺气的升降。肾虚精微匮乏,纳摄失常,则阳虚水泛为痰,或阴虚烁津生痰,上干于肺,而致肺气出纳失司。
哮病发作的基本病理因素为痰,痰的产生主要由于人体津液不归正化,凝聚而成,若痰伏于肺则成为引发哮病的潜在“夙根”。因各种诱因如气候、饮食、情志、劳累多能诱发本病发作,这些诱因每多错杂相关,尤以气候变化为主。《景岳全书·喘促》曰:“喘有夙根,遇寒即发,或遇劳即发者,亦名哮喘。”哮病之“夙根”实质在于机体脏腑阴阳失调,素体偏盛偏虚,对津液的运化失常,肺不布津,脾不输化水精,肾不蒸化水液,而致凝聚成痰,痰伏于肺即为潜在病理因素。哮病发作的基本病理变化为“伏痰”遇感引触,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痰气壅塞气道,气道狭窄挛急,通畅不利,肺气宣降失常而喘促,痰气相互搏击而致痰鸣有声。
本病的病理性质,哮病发作时的病理环节为痰阻气闭,以邪实为主。若病因于寒,素体阳虚,痰从寒化,属寒痰为患,则发为冷哮;病因于热,素体阳盛,痰从热化,属痰热为患,则发为热哮;如“痰热内郁,风寒外束”引起发作者,可以表现为外寒内热的寒包热哮;痰浊伏肺,肺气壅实,风邪触发者则表现为风痰哮;反复发作,正气耗伤或素体肺肾不足者,可表现为虚哮。
本病发作时以标实为主,表现为痰鸣气喘;平时以肺、脾、肾等脏器虚弱之候为主,表现为短气、疲乏,常有轻度哮病。若哮病反复发作,寒痰伤及脾肾之阳,痰热伤及肺肾之阴,则可从实转虚,表现为脾、肺、肾脏虚弱;三脏之间可相互影响致病,表现为肺脾气虚或肺肾两虚之象。若哮病大发作,每易持续不解,邪实与正虚错综并见,肺肾两虚而痰浊又复壅盛,严重者肺不能治理调节心血的运行,命门之火不能上济于心,则累及心阳,甚至发生“喘脱”危候。哮病的病因病机演变见图1-3-1。
1.发作时喉中有明显哮鸣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甚至面色苍白,唇甲青紫,约数分钟或数小时后缓解。缓解期可见咳嗽、咯痰、自汗、短气、疲乏、腰膝酸软等症状。大发作时可见喘脱危候。
2.呈发作性,发作与缓解均迅速,多为突然而起,或发作前有鼻塞、喷嚏、咳嗽、胸闷等先兆。
3.大多起于童稚之时,有过敏史或家族史。每因气候变化、饮食不当、情志失调、疲乏等因素而诱发。发作常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发于秋初或冬令者居多,其次是春季,至夏季则缓解。但也有常年反复发作者。
血常规、肺功能、胸部X线检查有助于诊断。
图1-3-1 哮病病因病机演变示意图
知识拓展
支气管哮喘的西医诊断标准:①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②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③上述症状可经平喘药物治疗后缓解或自行缓解;④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⑤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有下列三项中至少一项阳性:a.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b.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c.昼夜PEF变异率≥20%。
摘自:《内科学》(第8版)
1.喘证 哮病与喘证都有呼吸急促的表现,哮必兼喘,而喘未必兼哮。哮以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为主要临床特征,喘以气喘促急迫为主要表现。哮为反复发作的独立性疾病,喘证并发于急慢性疾病过程中。“哮以声响言,喘以气息言”,两者以此为辨别要点。实喘中的痰喘,也可能出现气息喘促、哮鸣有声,有类似哮病,但不若哮病有反复发作的特点,不难鉴别。
2.支饮 支饮虽然也有痰鸣气喘的症状,但多系部分慢性咳嗽经久不愈,逐渐加重而成,病势时轻时重,发作与间歇界限不清,以咳嗽气喘为主,与哮病间歇发作,突然发病,迅速缓解,哮吼声重,有轻度咳嗽或不咳,两者有显著的不同。
辨虚实 哮病总属邪实正虚之证。在发作期主要表现为实证,但有寒热之别,当分寒、热、寒包热、风痰、虚哮五种,未发时主要表现为虚证,当分肺、脾、肾三脏之亏虚。但久病正虚者,每多虚实错杂,当按病程新久及全身症状以辨别其主次(表1-3-2)。
表1-3-2 哮病虚实辨别表
本病治疗当宗《丹溪治法心要·喘》“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之旨,“发时治标,平时治本”是本病的治疗原则。发时攻邪治标,祛痰利气,寒痰宜温化宣肺,热痰当清化肃肺,表证明显者兼以解表,属风痰者又当祛风涤痰。平时正虚为主,治以扶正固本,阳气虚者予以温补,阴虚者予以滋养,肺虚者补肺,脾虚者健脾,肾虚者益肾,以冀减轻、减少或控制其发作。至于病深日久,发时虚实兼见者,不可拘泥于祛邪治标,当标本兼顾,攻补兼施,寒热错杂者,当温清并用。
(1)症状及分析
喉中哮鸣如水鸡声,呼吸急促——寒痰伏肺,遇感触发,痰气相搏,壅于气道;
胸膈满闷如塞,咳反不甚而咯痰量少——肺气郁闭,不得宣畅;
痰色白而多泡沫,口不渴或渴喜热饮——病因于寒,内无郁热;
天冷或受寒则发——外寒引动内饮;
面色晦滞带青,形寒怕冷——阴盛于内,阳气不能宣达;
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为寒盛之象。
(2)治法:宣肺散寒,化痰平喘。
(3)主方及分析:射干麻黄汤。
麻黄、射干——宣肺平喘;
生姜、细辛、半夏——温肺化饮降逆;
紫菀、款冬花——化痰止咳;
五味子——收敛肺气;
大枣——和中。
(4)加减
表寒明显,寒热身痛,加桂枝、羌活;
痰涌气逆,不得平卧,加葶苈子、紫苏子泻肺降逆;
咳逆上气,汗多,加白芍。
(1)症状及分析
喉中痰鸣如吼,喘而气粗息涌,胸高胁胀,咳呛阵作——痰热壅肺,肺失清肃,肺气上逆;
咯痰白或黄,黏浊稠厚,咯吐不利——热蒸液聚成痰,痰热胶结;
口苦,口渴喜饮,汗出,面赤或有身热,好发于夏季——痰火内蒸;
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滑——痰热内盛之征。
(2)治法: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3)主方及分析:定喘汤。
麻黄——宣肺平喘;
黄芩、桑白皮——清热肃肺;
苦杏仁、半夏、款冬花、紫苏子——化痰降逆;
白果——敛肺,并防麻黄过于耗散;
甘草——调和诸药。
(4)加减
表寒外束,肺热内郁,加石膏,配麻黄解表清里;
肺气壅实,痰鸣息涌,不得平卧,加葶苈子,地龙;
肺热壅盛,痰吐稠黄,加海蛤壳、射干、知母、鱼腥草;
兼有大便秘结者,可用大黄、芒硝、瓜蒌、枳实;
病久热盛伤阴,气急难续,痰少质黏,口咽干燥,舌红少苔,脉细数者,加沙参、知母、天花粉。
(1)症状及分析
喉中鸣息有声,胸膈烦闷,呼吸急促,喘咳气逆——痰热内郁,风寒外束,肺失宣降;
咯痰不爽,痰黏色黄,或黄白相间——痰热阻肺;
烦躁,发热,恶寒,无汗,身痛——寒邪束表;
口干欲饮,大便偏干——邪热内炽;
舌苔白腻罩黄,舌边尖红,脉弦紧——为寒热夹杂之象。
(2)治法:解表散寒,清化痰热。
(3)主方及分析:小青龙加石膏汤。
麻黄、桂枝——解表散寒,宣肺平喘;
石膏——清泄肺热;
干姜、细辛——温肺化饮;
五味子、白芍——敛肺止咳平喘;
半夏——燥湿化痰;
甘草——调和诸药。
(4)加减
里热重,加黄芩、桑白皮;
喘哮痰鸣气逆,加射干、葶苈子、紫苏子;
痰多黄稠,加浙贝母、金荞麦。
(1)症状及分析
喉中痰涎壅盛,声如拽锯,喘息胸满,但坐不得卧——痰浊伏肺,风邪引触,升降失司;
咯痰黏腻难出——痰浊为病,胶黏厚浊;
喉中鸣声如吹哨笛,咯白色泡沫痰——风邪偏盛;
面色青暗,胸部憋塞——痰浊蕴肺,气机郁闭;
自觉鼻、咽、眼、耳发痒,喷嚏,鼻塞,流涕——风邪触发;
舌苔厚浊,脉滑实——痰浊内盛之象。
(2)治法:祛风涤痰,降气平喘。
(3)主方及分析:麻杏二三汤。
白芥子、紫苏子、莱菔子、茶叶——温肺利气,止咳平喘;
麻黄、苦杏仁——宣肺平喘;
法半夏、陈皮、茯苓——健脾燥湿,化痰降气;
诃子、甘草——敛肺平喘。
(4)加减
外感诱发者,加紫苏叶、防风、僵蚕、地龙;
痰壅喘急,加葶苈子、猪牙皂,必要时可暂予控涎丹。
(1)症状及分析
喉中哮鸣如鼾,声低,气短息促,动则喘甚——哮病久发,痰气瘀阻,肺肾两虚,纳摄失常;
发作频繁,甚则持续喘哮——正气亏虚,痰浊内生,外邪易干;
口唇爪甲青紫——肺虚治节失司,心血瘀阻;
咯痰无力,痰涎清稀或质黏起沫——肺肾气虚,痰涎壅盛;
面色苍白,口不渴,形寒肢冷——气虚及阳;
颧红唇紫,咽干口渴,或烦热——肺肾阴虚;
舌质淡红或偏红,或紫暗,脉沉细或细数——为气虚伤阴,血瘀内阻之征。
(2)治法:补肺纳肾,降气化痰。
(3)主方及分析:平喘固本汤。
党参——补益肺气;
胡桃肉、沉香、脐带、冬虫夏草、五味子——补肾纳气;
半夏、款冬花、陈皮——理气化痰,止咳平喘;
紫苏子、磁石——降气平喘。
(4)加减
肾阳虚,加附子、鹿角、补骨脂、钟乳石;
肺肾阴虚,加沙参、麦冬、生地黄、当归;
痰气瘀阻,口唇青紫,加桃仁、苏木;
气逆于上,动则气喘,加紫石英、磁石。
(1)症状及分析
喘息鼻扇,张口抬肩,气短息促——肺肾两虚,痰浊壅盛;
烦躁,神昏——痰蒙清窍;
面青,四肢厥冷——痰浊壅盛,阳气被郁;
汗出如油,脉细数不清——气阴俱竭;
脉浮大无根——心肾阳衰欲脱;
舌质青暗,苔腻或滑——为痰瘀交阻之象。
(2)治法:补肺纳肾,扶正固脱。
(3)主方及分析:回阳救急汤合生脉饮。
附子、干姜、甘草——回阳救逆;
人参、五味子、麦冬——益气固阴;
白术、茯苓、陈皮、半夏——健脾燥湿化痰;
肉桂——纳气归肾;
麝香——开窍通络。
(4)加减
阳虚甚,气息微弱,汗出肢冷,舌淡,脉沉细,加龙骨、牡蛎、冬虫夏草、蛤蚧;
气息急促,心烦,汗出黏手,口干舌红,脉沉细数,加生地黄、玉竹,可改人参为西洋参;
喘急面青,躁烦不安,汗出肢冷,舌淡紫,脉细,另吞服黑锡丹。
(1)症状及分析
气短声低气怯,痰多质稀色白,喉中时有轻度哮鸣——肺不主气,气不化津,痰饮蕴肺,肺气上逆;
自汗,怕风,常易感冒——肺虚卫弱,腠理不密;
倦怠无力,食少便溏——脾气不足,健运无权;
舌质淡,苔白,脉濡软——为肺脾气虚之象。
(2)治法:健脾益气,补土生金。
(3)主方及分析:六君子汤。
党参、白术——健脾益气;
法半夏、陈皮——燥湿化痰;
茯苓——甘淡补脾;
甘草——补气调中。
(4)加减
表虚自汗,加炙黄芪、浮小麦、大枣;
怕冷,畏风,易感冒,加桂枝、白芍、附子;
痰多者,加前胡、苦杏仁。
(1)症状及分析
短气息促,动则为甚,吸气不利——肺肾两虚,纳摄失常,气不归元;
咯痰质黏起沫,腰酸腿软,心慌,不耐劳累——精气亏乏,气不布津,津凝为痰;
五心烦热,颧红,口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肾阴亏虚,虚热内生;
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舌苔淡白,质胖,脉沉细——肾阳亏虚。
(2)治法:肺肾双补。
(3)主方及分析: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
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胡桃肉、当归——滋养阴血,补肾纳气;
人参、麦冬、五味子——补益肺之气阴;
半夏、陈皮、茯苓、甘草——健脾理气化痰;
泽泻、牡丹皮——利湿泄浊,补而不滞。
(4)加减
咯痰稀薄,形寒,口不渴,去麦冬,加干姜;
肺阴虚者,加百合、南沙参、玉竹,或用百合固金汤;
脾虚湿浊内聚者,用六君子汤加干姜、细辛、五味子。
中成药 小青龙胶囊:用于冷哮证。
咳喘宁口服液:用于热哮证。
蛤蚧定喘胶囊:用于虚哮证。
补中益气丸:用于肺脾气虚证。
本病经常反复发作,病程颇长,病情顽固,迁延难愈,难以根除。如能控制其发作,平时注意调养正气,坚持服用扶正固本方药,部分患者可望获得根治,即使未得根治也可望减少或减轻发作。预防方面,注意气候影响,做好防寒保暖,防止外邪诱发。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及易致过敏可疑异物。饮食宜清淡而富营养,忌生冷、肥甘、辛辣、海膻发物等,以免伤脾生痰。防止过度疲劳和情志刺激。鼓励患者根据个人身体情况选择太极拳、八段锦以增强体质,预防感冒。
在调摄方面,哮病发作时,应密切观察哮鸣、喘息、咳嗽、咯痰等病情的变化,哮鸣咳嗽痰多、痰声辘辘或痰黏难咯者,用拍背、雾化吸入等法,助痰排出。对喘息哮鸣,心中悸动者,应限制活动,防止喘脱。
1.寒证与热证的相兼与转化 寒痰冷哮久郁也可化热,尤其在感受外邪引发时,更易如此。小儿、青少年阳气偏胜者,多见热哮,但久延而至成年、老年,阳气渐衰,每可转从寒化,表现冷哮。虚实之间也可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一般而言,新病多实,发时邪实,久病多虚,平时正虚,但实证与虚证可以因果错杂为患。实证包括寒热两证,如寒痰日久耗伤肺、脾、肾的阳气,可以转化为气虚、阳虚证;痰热久郁耗伤肺肾阴液,则可转化为阴虚证。虚证属于阳气虚者,因肺脾肾不能温化津液,而致津液停积为饮,兼有寒痰标实现象;属于阴虚者,因肺肾阴虚火旺,灼津成痰,兼有痰热标实现象。兼腑实者,当泄肺通腑;兼肝气侮肺,治当疏利肝气、清肝肃肺。
2.治标治本兼顾 临证所见,发作之时,虽以邪实为多,亦有以正虚为主者。缓解期常以正虚为主,但其痰饮留伏的病理因素仍然存在。因此,对于哮病的治疗,发时未必全从标治,当治标顾本;平时亦未必全恃扶正,当治本顾标。尤其是大发作有喘脱倾向者,更应重视回阳救脱,急固其本,若拘泥于“发时治标”之说,则坐失救治良机。平时当重视治本,区别肺、脾、肾的主次,在抓住重点的基础上,适当兼顾,其中尤以补肾为要,因肾为先天之本、五脏之根,肾精充足则根本得固。但在扶正的同时,还当注意参入降气化痰之品,以祛除内伏之顽痰,方能减少复发。
3.对症用药 风邪致病者,为痰伏于肺,外感风邪触发,具有起病急、病情多变等风邪“善行而数变”的特征,治当祛风解痉,药用麻黄、紫苏叶、防风、苍耳草等,特别是虫类祛风药尤擅长于入络搜邪,如僵蚕、蝉蜕、地龙、蜂房等,均为临床习用治哮之药,可选择应用。如见喘急痰涌、胸满不能平卧、咯痰黏腻、舌苔厚浊者,又属以痰为主,当用三子养亲汤加厚朴、苦杏仁、葶苈子、猪牙皂等。
洪广祥辨治哮病经验 洪氏认为哮病的宿根是痰瘀伏肺,气阳虚是内因,包括肺的气阳虚,以及卫的气阳虚,而外感六淫是发作的主要诱因。哮病发作时属肺实证,治疗着重涤痰祛瘀以平喘,而治瘀治痰要以治气为先。“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以蠲哮汤主之;缓解期的治疗则以补虚为主,除肺虚以外,新病患者常伴有脾虚,久病常伴有肾虚,肾气强则肺气充,常用截哮汤或温阳护卫汤治疗。
医案分析
宋某,男,55岁。
初诊:1978年6月19日。
主诉:原有肺结核病史,患哮喘病10多年,有肺气肿(胸部X线透视:肺纹理增加,肺气肿,肺门淋巴结钙化)。近半个月来,喘咳发作,下午重,畏寒鼻塞,口干。服氨茶碱10天无效。舌苔黄腻,脉象浮弦。
辨证:属肺虚夹痰火,外束风寒。
治法:先治其标,拟用小青龙加石膏汤加减。
处方:麻黄5g,细辛3g,制半夏10g,干姜4g,五味子5g,桂枝7g,甘草5g,石膏30g,北沙参10g,麦冬10g,苦杏仁10g。
二诊:1978年6月21日。服上方药后,哮喘较轻,但未完全停止,仍感畏风,口略干,脉舌如前,原法加减。
处方:麻黄7g,细辛4g,制半夏10g,干姜5g,五味子12g,葶苈子(包)12g,桂枝10g,石膏30g,苦杏仁10g,炙兜铃7g,北沙参10g,甘草10g,党参10g。
第二诊方药服后,哮喘全平,改用扶正化痰善后。
摘自:《中国近现代中医医案精华·屠揆先医案》
按 :本例之哮喘发作,因肺虚痰火、外感风寒所引起,先以攻邪为主,用小青龙加石膏汤合滋阴降火之沙参、麦冬以及降逆平喘之苦杏仁,服后哮喘减轻。二诊在原方基础上加重药量,并加清肺降火之党参,祛痰平喘之葶苈子、炙兜铃,服之,哮喘全平,继之改用扶正化痰善后。本例在服中药之前,已服过10天氨茶碱无效,服上面两个方药,哮喘平定,尤其第二方加重药量后,并增进化痰火药物,显效更速。说明用麻黄素或氨茶碱无效之病例,按中医辨证论治,用复方治疗仍能有效。
《诸病源候论·气病诸候》:“肺病令人上气,兼胸膈痰满,气行壅滞,喘息不调,致咽喉有声,如水鸡之鸣也。”
《医宗必读·喘》:“喘者,促促气急,喝喝痰声,张口抬肩,摇身撷肚。短气者,呼吸虽急,而不能接续,似喘而无痰声,亦不抬肩,但肺壅而不能下。哮者与喘相类,但不似喘开口出气之多,而有呀呷之音……三证极当详辨。”
《景岳全书·喘促》:“喘有夙根,遇寒即发,或遇劳即发者,亦名哮喘。未发时以扶正气为主,既发时以攻邪气为主,扶正气者,须辨阴阳,阴虚者补其阴,阳虚者补其阳。攻邪气者,须分微甚,或散其风,或温其寒,或清其痰火。然发久者气无不虚,故于消散中宜酌加温补,或于温补中宜量加消散。此等证候,当眷眷以元气为念,必使元气渐充,庶可望其渐愈,若攻之太过,未有不致日甚而危者。”
《医学统旨》:“大抵哮喘,未发以扶正为主,已发以攻邪为主。亦有痰气壅盛壮实者,可用吐法。大便秘结,服定喘药不效,而用利导之药而安者。必须使薄滋味,不可纯用凉药,亦不可多服砒毒劫药,倘若受伤,追悔何及。”
《时方妙用·哮证》:“哮喘之病,寒邪伏于肺俞,痰窠结于肺膜,内外相应,一遇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之伤即发,伤酒伤食亦发,动怒动气亦发,劳役房劳亦发。”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中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基层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5):331-336.
2.韩春生,张洪春.晁恩祥教授治疗哮喘病的经验[J].北京中医,1996,15(3):18-20.
1.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均可治疗冷哮,应如何区别使用?
2.咳、喘、哮均有虚证,它们在证治上有何区别?
(林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