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编写说明

为促进世界中医药教育的发展,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发布了《世界中医学本科(CMD 前)教育标准》和《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为保证相关国际标准的顺利实施,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启动了“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的编译工作。《针灸学》作为13门核心课程教材之一,由国内外30余位专家共同编译,系统、完整、科学地阐述了针灸学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供世界各地中医学本科专业学生使用。

本教材着重突出国际针灸学专业的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和临床能力,力求体现学科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

全书共四部分,即绪论、上篇经络腧穴、中篇刺灸技法、下篇针灸治疗。书末附索引。

绪论主要论述针灸学的定义及特点、发展简史、国际传播和学习方法。

上篇经络腧穴,每章正文前设导学,经络总论、腧穴总论每章末及经络腧穴各论每节末设小结,每章后设思考题。经络腧穴各论先介绍本经所有腧穴名称及代码、主治概要,再分述重要、常用的腧穴,包括拼音、代码、特定穴名称、穴解、定位、取法、解剖、主治、操作、配伍、现代研究,最后列表论述其他腧穴的代码、定位、主治、操作。基础理论的阐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力求有利于学生学习、归纳知识点,理解经络、腧穴的内涵,了解现代研究进展。

中篇刺灸技法,每章正文前设导学,后设思考题。本篇对毫针刺法、灸法、拔罐法、三棱针法等14种疗法分别详细论述其器具、种类、作用特点、操作方法、适用范围、注意事项、异常情况处理等,毫针刺法、灸法还介绍了部分现代研究进展。该篇着重提出消毒方法及医疗废弃物处理。刺灸技法的阐述立足于临床应用的标准性、规范化,力求达到使学生深刻理解各种刺灸法的作用及特点,熟练掌握主要刺灸法的基本技能,全面了解临床刺灸方法。

下篇针灸治疗,每章前设导学、后设思考题。本篇介绍了针灸治疗的原则、作用、诊治特点及处方,内科病证、妇儿科病证、皮外伤科病证、五官科病证、急症等121种病证的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戒断综合征、肿瘤放化疗反应、美容等纳入内科病证中。脑卒中后附假性延髓麻痹,慢性疲劳综合征后附衰老,高血压后附低血压,胃痛后附胃下垂,糖尿病后附肥胖症。中医病证与西医疾病具有较单一的对应关系,或西医病名无相应的中医病证名,或临床治疗方案通常针对西医疾病者,以西医病名作为题目介绍,论述其西医疾病名称概念、中医病证名称、病因病机、病位、辨证要点、治疗、医案选录、按语。多个西医疾病对应一种中医病证名称,或临床治疗方案通常针对中医证、症为主者,以中医病证名称作为题目介绍,论述其中医病证名称概念、病因病机、病位、西医相关疾病名称、辨证要点、治疗、医案选录、按语。病因病机精炼论述。中医名称中包含多个西医疾病,且西医疾病治疗方案不同者,疾病治疗方案分述。如题目为痿证,下列急性脊髓炎、吉兰-巴雷综合征、重症肌无力、运动神经元病、周围神经损伤和外伤性截瘫6种疾病。辨证要点先列主症,再根据兼证分述证型。治疗方案根据针灸临床实际,基本治疗根据病因病机,一般设立1个或2个主方,再辅以辨经、辨证(病)、辨症配穴,其他疗法简要论述名称、腧穴、方法。医案选录选择教材、现代文献中具有代表性的治疗验案。按语论述疗效、预后、注意事项等。针灸治疗的阐述厘清中医病证与西医疾病的关系,紧密结合临床,理论、医案互参,力求使学生学习的内容可直接应用于临床实践,提高教学质量。

索引设四部分,即名词术语索引、穴位名称索引、穴位代码索引、疾病名称索引。索引词提取严谨、实用、方便,以利于查阅。

本教材相关内容依照《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针灸学通用术语》(GB/T 30232-2013)、《腧穴名称与定位》(GB/T 12346-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腧穴主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针灸技术操作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等相关标准。

本教材的绪论由梁繁荣编写,经络总论由陈骥编写,腧穴总论由路玫、刘迈兰编写,经络腧穴各论由路玫、郑美凤、崔瑾、王燕平、刘迈兰编写,毫针针刺的基本技法由刘自力编写,灸法由付勇编写,拔罐法由王瑞辉编写,其他针法由王瑞辉、赵仓焕、付勇、郝吉顺、黄银兰编写,针灸治疗总论由高树中编写,针灸治疗各论中内科病证由王卫、史慧妍、林咸明、尹洪娜、于岩瀑、李艺编写,妇儿科病证由穆艳云、尹洪娜编写,皮外伤科病证由龚标、林咸明编写,五官科病证和急症由赵仓焕编写,全书现代研究部分由朱冰梅、林咸明编写,附篇由史慧妍编写。全书由梁繁荣、路玫、王瑞辉、高树中、陈骥统稿,陈骥、史慧妍、于岩瀑担任学术秘书,梁慎平、吴滨江、高木健、刘雨星、Chris Zaslawski 提供了部分建议,石学敏、郝吉顺、朱勉生、陈春生做了最后的审定。书中上篇第二章、第三章经络腧穴方面的图百余张,由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睢明河提供,在此特别表示感谢!

在编写过程中,本教材编译力求体现出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规范性、启发性、适用性,达到学生知识积累、能力提高的同步性。限于水平所限,书中错谬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各位读者提出宝贵建议和意见,以便再版时修订。

《针灸学》编委会
2016年8月 nx3DM1pUgUALg2cHGLjkHSrwLQ5tc1q3t82xXUOKUKV+PB+d1lgu+1/istKMRov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