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特定穴

特定穴是指十四经穴中具有特殊治疗作用,并按特定称号归类的腧穴。这些腧穴在十四经穴中不仅在数量上占有相当的比例,而且在针灸学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方面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五输穴

(一)基本概念

《灵枢·九针十二原》把经络之气在人体的运行变化以自然界的水流现象做比喻,将十二经脉在四肢部的5个腧穴,分别命名为井﹑荥﹑输﹑经﹑合,合称“五输穴”(见表2-9﹑表2-10)。五输穴的记载首先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即“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俞,所行为经,所入为合”。

表2-9 手足六阴经五输穴及其与五行关系

表2-10 手足六阳经五输穴及其与五行的关系

(二)分布特点

五输穴按井﹑荥﹑输﹑经﹑合的顺序,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井”穴多位于手足末端,喻作水的源头,是经气所出的部位;“荥”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喻作水流尚微,是经气流经的部位;“输”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喻作水流由小而大﹑由浅入深,是经气渐盛,由此注彼的部位;“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喻作水流变大,畅通无阻,是经气正盛,运行经过的部位;“合”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喻作江河水流归入湖海,是经气由此深入,进而汇合于脏腑的部位。

(三)临床应用

根据古代文献和临床实际,五输穴的应用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根据五输穴主病特点应用 五输穴是十二经脉之气出入之所,具有治疗十二经脉﹑五脏六腑病变的作用。《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载“荥输治外经”,指出荥穴和输穴主要治疗经脉循行所过部位的病证,与下合穴“合治内府”的特点相对而言。《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载:“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合。”《难经·六十八难》补充云:“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结合临床实际,五输穴的具体应用如下。

井穴:根据五输穴理论,井穴是阴阳交会﹑气血流注的起点,主要作用可归结为以下两点:①开窍泻实:凡经脉中气血失畅,气机闭结所致的中风猝倒﹑不省人事﹑昏厥﹑癫狂等证,以及急性热病﹑烦满躁动﹑咽喉肿痛﹑经脉所过之处红肿热痛等病,皆可施用泻法,刺井出血,有开窍醒神﹑清泻实热的作用。因脏之所藏者,精神气血魂魄也,井穴又为脏腑经脉之气循行交接之处,故刺之可通贯经脉脏腑之气,而治急症﹑热病。②通经宣痹:凡血少不荣,气虚不煦而见肢体麻木不用﹑乳汁不通﹑溲涩不畅等,可施以井穴放血,针刺﹑艾灸也有一定疗效。如大拇指麻木不仁,可点刺少商少量出血等。井穴运用范围较广,虚实寒热皆可施针,阳经井穴主要在于泻实祛邪,阴经井穴则尚能助气﹑行血﹑补虚。如涌泉之治虚喘﹑喑不能言,隐白之治妇人漏血不止﹑足寒不能温等。

荥穴:“荥主身热”,荥穴可主治一切热性疾病,包括实热和虚热。如外感肺热﹑咳喘颊赤,可刺肺经鱼际;阴血不足引起的掌中发热及全身虚热,也可刺肺经鱼际。

输穴:可治疗寒湿留滞而经气不畅所致的一切肢体疼痛,时好时甚的各种疼痛疾病及由于气虚而水湿不化引起的肿满﹑倦怠﹑咳喘﹑溏泄﹑遗溺等一类证候,即所谓“输主体重节痛”。如上肢内侧痹痛,可取大陵﹑太渊;下肢痹痛,可取太冲﹑太溪等。

经穴:主治肺经受邪引起的寒热咳喘及风寒入客经脉引起的身寒不温﹑经血不畅﹑妇人月事不通﹑血痔﹑诸节作痛等病证。另外,根据“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的原则,各经病变累及某一脏器时,也可取该经经穴治疗,以调整其偏盛偏衰。如脾脉上连舌本,散舌下,所以本经发生的舌本强痛可取本经经穴商丘疗之;三焦火盛﹑胁痛目赤﹑大便不通者,可刺泻本经经穴支沟,以清泻三焦,通腑降逆。所谓“经主咳喘寒热”是指经穴主治范围的代表证候。

合穴:主治脏腑病,尤其善治脏腑功能失调所致的胀满﹑逆气﹑结滞﹑泄泻﹑遗精﹑早泄﹑遗尿等。如尺泽﹑委中主治急性吐泻;足三里治疗恶心呕吐﹑胃脘胀满﹑疼痛;阴陵泉有利水通便的作用。《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合治内腑”,说明合穴对于六腑疾患具有特殊的治疗作用,详细内容见下合穴。

2.根据五输穴五行属性应用 主要体现于“补母泻子”法。《难经·六十九难》根据五行相生规律,提出“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五输穴选穴及针刺补泻原则,这就是临床上常用的“补母泻子法”。 五输穴分别配属五行,即五输穴由阴经井穴属于木﹑阳经井穴属于金开始,按五行相生规律依次排列(见表2-9﹑表2-10)。具体运用时,包括“本经子母补泻法”和“他经子母补泻法”。本经子母补泻法,就是辨脏腑之虚实而在脏腑归属之经取其“母穴”或“子穴”治之。例如,肺在五行中属“金”,肺经的实证应“泻其子”,“金”之子为“水”(金生水),故可选取本经五输穴中属“水”的合穴尺泽;肺经的虚证应“补其母”,“金”之母为“土”(土生金),可选取本经五输穴中属“土”的输穴太渊。他经子母补泻法,则是实证“泻其子”用子经子穴,虚证“补其母”用母经母穴。例如,肺经实证可选取水经水穴“泻其子”,即肾经(肾属水)属水的合穴阴谷;肺经虚证可选取土经土穴“补其母”,即脾经(脾属土)属土的输穴太白穴。每一经的虚实病证均可按子母补泻取穴,见表2-11。

表2-11 子母补泻取穴表

3.其他 五输穴还可根据四时季节和经气深浅而应用等。

二、原穴、络穴

(一)基本概念

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部位的腧穴,称为“原穴”。原穴共有12个,合称“十二原”(表2-12)。 原气,又称元气﹑真气﹑真元之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以三焦为通道输送到全身,原气所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就是原穴。阴经所属六脏之原穴,就是五输穴中的“输穴”,即“阴经以输为原”。阳经的脉气较阴经盛长,故在“输穴”之外另立一原穴。原穴名称首载于《灵枢》。《灵枢·九针十二原》记载了五脏原穴,《灵枢·本输》记述了六腑原穴,《针灸甲乙经》又补充了心之原穴神门。

络脉从经脉分出的部位各有一个腧穴,称为络穴。十二经脉各有一个络穴,加上躯干前面的任脉络穴﹑躯干后面的督脉络穴和躯干侧面的脾之大络,合称为“十五络穴”(见表2-13)。络穴名称首载于《灵枢·经脉》。

表2-12 十二原穴表

(二)分布特点

十二经的原穴均分布在腕﹑踝关节附近。手六经的原穴分布在腕关节附近,足六经的原穴分布在踝关节附近。

十二经的络穴均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任脉络穴鸠尾分布在胸部,督脉络穴长强分布在尾骶部,脾之大络大包位于侧胸部。

(三)临床应用

首先,原穴和络穴都可以单独应用治疗疾病。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之处,因此对诊断和治疗脏腑病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五脏病证。如太溪主治肾不纳气之虚喘证及肾虚腰痛﹑阳痿遗精等。

络穴单独使用可主治络脉病证,如手太阴肺经络脉,实则手掌发热,虚则气短﹑小便频数或遗溺,皆可取其络穴列缺来进行治疗。其余各络穴主治可参看《灵枢·经脉》。又因十二经脉的络穴从经脉别出联系表里两经,可以疏调表里两经的经气,因此既能治疗本经的病证,又能治疗与其相表里之经脉的病证,对于表病及里或里病及表的相表里两经之病证有独特疗效。如足太阴脾经络穴公孙,既能治疗腹痛﹑泄泻﹑多饮水肿之脾经病证,又能治疗胃疼﹑呕吐﹑饮食不化﹑发狂妄言之胃经病证。

此外,原穴和络穴也可配合应用,称为原络配穴法,或主客配穴法,属表里(阴阳)配穴法的范畴,是临床常用的配穴方法。其法以原发疾病经脉的原穴为主,以相表里的经脉的络穴为客,一主一客,二穴配合,能通达内外﹑贯彻上下,对内脏与体表疾患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如太渊配偏历,主治咳嗽﹑气喘﹑上肢浮肿;合谷配列缺,主治外感咳嗽﹑偏正头痛;冲阳配公孙,主治胃痛呕吐﹑肠鸣腹痛;太白配丰隆,主治胸腹胀闷﹑痰饮咳嗽;神门配支正,主治怔忡﹑惊悸﹑癫痫﹑目眩;腕骨配通里,主治头项强痛﹑舌强不语;京骨配大钟,主治头腰背痛﹑目疾﹑足痛;太溪配飞扬,主治头痛咽肿﹑咳嗽目眩;大陵配外关,主治胸肋疼痛﹑心烦吐血;阳池配内关,主治胸胁胀痛﹑头痛发热;丘墟配蠡沟,主治少腹疝痛﹑胁肋胀痛;太冲配光明,主治肝胆火旺﹑目赤肿痛等。

表2-13 十五络穴名称及部位

三、郄穴

(一)基本概念

“郄”,有空隙﹑间隙的含义。郄穴是十二经脉﹑阴阳跷脉及阴阳维脉在四肢部脉气深聚的部位。十二经脉﹑阴阳跷脉及阴阳维脉各有一个郄穴,合称为“十六郄”(见表2-14)。郄穴的名称和位置首载于《针灸甲乙经》。

表2-14 十六郄穴表

(二)分布特点

郄穴多分布在四肢部,除足阳明胃经的郄穴梁丘在膝上外,其余均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

(三)临床应用

郄穴常用于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及所属脏腑的急病﹑重病以及顽固性疾病和出血性疾病。如肺病咳血,取孔最;胃脘疼痛,取梁丘;心胸疼痛,取郄门﹑阴郄;地机,治疗顽固性痛经;养老,治疗急性腰扭伤;筑宾,治疗月经过多﹑功能性子宫出血与肾绞痛;中都,主治崩漏﹑疝痛﹑少腹急痛;水泉,主治心胸闷痛﹑足跟肿痛;温溜,主治头痛﹑面舌肿痛﹑疔毒;外丘,主治头项强痛﹑胸胁胀痛;金门,主治小儿惊风﹑癫痫﹑耳聋;会宗,主治手臂酸麻﹑胁肋疼痛等。一般阴经郄穴多治血证,如中都治崩漏等;阳经郄穴多治急性疼痛,如颈项痛取外丘等。此外,当某脏腑有病变时,可按压郄穴进行检查以协助诊断。

四、背俞穴

(一)基本概念

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称为“背俞穴”,简称“俞穴”(表2-15)。背俞穴首见于《灵枢》,《灵枢·背腧》载有五脏背俞穴的名称和位置。《脉经》明确了肺俞﹑肾俞﹑肝俞﹑心俞﹑脾俞﹑大肠俞﹑膀胱俞﹑胆俞﹑小肠俞﹑胃俞10个背俞穴的名称和位置,《针灸甲乙经》补充了三焦俞,《备急千金要方》又补充了厥阴俞,始至完备。

表2-15 脏腑俞募穴表

续表

(二)分布特点

每个脏腑各有一个背俞穴,都位于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的第一侧线上,大体依脏腑位置而上下排列,即脏腑在上者,其背俞位置高,脏腑在下者,其俞位置低,分别冠以脏腑之名。

(三)临床应用

背俞穴主要用于诊断和治疗相应脏腑的疾病,尤其是五脏病证,同时背俞穴还能治疗与五脏相关的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病证。如肝俞治疗肝病,又能治疗目疾﹑筋脉挛急等;肾俞治疗肾病,也可治疗耳鸣﹑耳聋﹑阳痿及骨病等。同时,背俞穴还可用于脏腑病的诊断,当脏腑有疾时,在相应的背俞穴处可出现阳性反应区﹑阳性反应点及反应物等,诊察﹑按压背俞穴可以协助诊断脏腑疾患。

五、腹募穴

(一)基本概念

脏腑之气结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为腹募穴,简称“募穴”(表2-15)。腹募穴始见于《素问·奇病论》,《脉经》具体记载了期门﹑日月﹑巨阙﹑关元﹑章门﹑太仓(中脘)﹑中府﹑天枢﹑京门﹑中极等十个募穴的名称和位置,《针灸甲乙经》又补充了三焦募石门,后人又补充了心包募膻中,始臻完备。

(二)分布特点

募穴的分布,有在本经者,有在他经者,有系双穴者,有为单穴者,但均处于所募脏腑的表面。单穴都分布于任脉,有心包募膻中﹑心募巨阙﹑胃募中脘﹑三焦募石门﹑小肠募关元﹑膀胱募中极;双穴分布在两旁各经,即肺经的肺募中府,胆经的胆募日月﹑肾募京门,肝经的肝募期门﹑脾募章门,胃经的大肠募天枢。

(三)临床应用

腹募穴主要用于诊断和治疗相应脏腑的疾病,特别是六腑病证。

虽然背俞穴与腹募穴在主治上有所区别,前者以五脏病证为主,后者以六腑病证为主,但由于脏腑之气与俞﹑募穴都是相通的,所以临床治疗脏腑病,经常俞穴与募穴同时取用,称为“俞募配穴法”。如肺病喘咳多取肺俞;肾虚腰痛﹑阳痿遗精多取肾俞;胃病多取中脘;大肠病多取天枢等。俞募穴相配,除了能治疗脏腑本身的疾病外,还可以治疗病理上与内脏器官相关联的疾患。如肝俞配期门,主治一切肝病﹑胁肋痛﹑呕吐吞酸﹑黄疸﹑寒热往来等;心俞配巨阙,主治心痛﹑怔忡﹑惊悸﹑癫痫﹑失眠等;肺俞配中府,主治肺病﹑咳嗽﹑哮喘﹑咯血等;脾俞配章门,主治脾病﹑腹胀﹑水肿﹑胁痛﹑肠鸣﹑泄泻﹑黄疸等;肾俞配京门,主治遗精﹑白带﹑肾虚腰痛等;胆俞配日月,主治胀满﹑胁痛﹑呕吐﹑黄疸等;小肠俞配关元,主治小便癃闭﹑遗尿﹑消渴等;大肠俞配天枢,主治大便秘结或泄泻﹑腹胀﹑水肿等;膀胱俞配中极,主治小便不通或尿频﹑遗尿﹑五淋等;胃俞配中脘,主治胃脘痛﹑恶性呕吐﹑消化不良等;三焦俞配石门,主治水肿﹑小便不利;厥阴俞配膻中,主治胸膈气闷﹑呼吸困难等。

六、下合穴

(一)基本概念

下合穴又称六腑下合穴,是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6个腧穴。《灵枢·本输》指出,“六府皆出足之三阳,上合于手者也”,说明六腑之气都通向下肢,在足三阳经上各有合穴,而手足三阳经又有上下相合的关系。《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详细记载了6个下合穴的名称和所属经脉,见表2-16。

表2-16 下合穴表

(二)分布特点

胃﹑胆﹑膀胱的下合穴就是本经五输穴中的“合穴”,而与人体消化有关的大肠﹑小肠的下合穴位于足阳明胃经上,与人体水液代谢有关的三焦下合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上。

(三)临床应用

下合穴主要用于诊断和治疗六腑病。按照疾病所属内腑的不同,可取其相应的下合穴治疗。如足三里治疗胃脘痛﹑腹胀﹑饮食不化;阳陵泉治疗肝胆病之呕吐﹑黄疸﹑胁肋胀痛;上巨虚治疗大肠病之肠鸣﹑腹痛﹑泄泻﹑痢疾﹑肠痈等;委阳﹑委中主治气化不畅﹑水道不利﹑小便癃闭或遗溺等。

七、八会穴

(一)基本概念

八会穴指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会聚处的腧穴(表2-17)。八会穴首载于《难经·四十五难》:“经言八会者,何也?然腑会太仓(中脘),脏会季胁(章门),筋会阳陵泉,髓会绝骨,血会膈俞,骨会大杼,脉会太渊,气会三焦外一筋直两乳内(膻中)也。”

表2-17 八会穴表

(二)分布特点

八会穴的分布没有规律,多数分布在胸背﹑躯干部,少数分布在四肢部。

(三)临床应用

临床上,凡与脏﹑腑﹑气﹑血﹑筋﹑脉﹑骨﹑髓此八者有关的病证,均可选取相关的八会穴治疗。如章门主治五脏病,以肝脾病为主;中脘主治六腑病,以胃与大肠病为主;膻中主治气机逆乱之病,如胸膈胀满﹑呼吸不利﹑呕逆嗳气﹑噎膈﹑哮喘等;膈俞主治多种血证,如咳血﹑吐血﹑衄血﹑崩漏﹑尿血﹑便血﹑痔血及外伤出血等;阳陵泉主治筋病,如半身不遂﹑肢体抽挛﹑瘫痪﹑痿痹﹑疼痛等;大杼主治骨病,如周身关节疼痛﹑项背强急﹑角弓反张等;悬钟主治髓病,如下肢瘫痪﹑痿软﹑疼痛;太渊主治如脉症﹑心肺疾患等。

八、八脉交会穴

(一)基本概念

八脉交会穴指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脉气相通的8个腧穴。八脉交会穴原称“流注八穴”“交经八穴”“八脉八穴”,见表2-18。

表2-18 八脉交会穴表

(二)分布特点

八脉交会穴均分布于肘膝关节以下,大部分是十二经脉的五输穴和络穴。

(三)临床应用

由于此八穴所属的经脉与奇经八脉相会通,所以这些穴位既能治疗所属经脉的病证,又能治疗相会通的奇经病证,还可以上﹑下配合以治疗相合部位的病证。如公孙通冲脉,故公孙既能治足太阴脾经病,又能治冲脉病;内关通阴维脉,故内关既能治手厥阴心包经病,又能治阴维脉病。其余依此类推。临床上八脉交会穴常上﹑下配合应用,称为八脉交会配穴法。如内关配公孙主治心痛﹑胃脘痛﹑痢疾﹑腹部胀痛﹑胸闷心悸等;后溪配申脉主治颈项﹑肩胛及脊柱强痛,不寐等;足临泣配外关主治耳鸣耳聋,偏头痛,耳后﹑肩臂痛等;列缺配照海主治咳嗽﹑喘息﹑咽喉干痛等。此外,以八脉交会穴为主,还演变出“灵龟八法”和“飞腾八法”两种配穴法。

九、交会穴

(一)基本概念

交会穴是指两条以上经脉相交或会合处的腧穴。其中腧穴所归属的经脉称为本经,与之相交会的经脉称为他经。交会穴在《黄帝内经》中就有相关的记载,但绝大部分内容出自《针灸甲乙经》,后世医家又有所增补。

(二)分布特点

交会穴的分布没有规律,多分布在头面﹑躯干部位。

(三)临床应用

交会穴的主治特点是不但能治腧穴所在的本经疾病,而且能治疗所交会经脉的疾病。如三阴交为足三阴经的交会穴,不仅可治疗脾经(本经)病证,也可治疗足少阴肾经(他经)和足厥阴肝经(他经)的病证。 c3o4dTcAtQH0DBIoU1TlNoWn8NXX8mPoMFqpmBo9AA6sjwC0PrMG+kvT5wQ5zFk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