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是由经脉与络脉相互联系﹑彼此衔接而构成的体系。其中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及其难以计数的浮络﹑孙络等。经络系统的组成,见表1-1。

一、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即手三阴经(肺﹑心包﹑心)﹑手三阳经(大肠﹑三焦﹑小肠)﹑足三阳经(胃﹑胆﹑膀胱)﹑足三阴经(脾﹑肝﹑肾)的总称,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故又称为“正经”。

(一)十二经脉的名称

十二经脉的名称由手足﹑阴阳﹑脏腑三部分组成,是古人根据阴阳消长所衍化的三阴三阳,结合经脉循行于上肢和下肢的特点,以及经脉与脏腑相属的关系而确定的。十二经脉分别隶属于十二脏腑,各经都用其所属脏腑的名称,结合其循行于手足﹑内外﹑前中后的不同部位,根据阴阳学说而给予不同名称。如将其中隶属于六脏﹑循行于四肢内侧的经脉称为阴经;将隶属于六腑,循行于四肢外侧的经脉称为阳经;并根据阴阳衍化的道理分为三阴经三阳经,形成了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等十二经脉名称。

(二)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规律

十二经脉在体表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贯全身。以正立姿势,两臂下垂,拇指向前的体位为标准,十二经脉中6条阳经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其中上肢的外侧是手三阳经,下肢的外侧是足三阳经;6条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和胸腹,其中上肢的内侧是手三阴经,下肢的内侧是足三阴经。手﹑足三阳经在四肢的排列是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手三阴经在上肢的排列是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足三阴经在小腿下半部及足背,其排列是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上8寸处足厥阴经同足太阴经交叉后,足厥阴循行在足太阴与足少阴之间,便成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表1-1 经络系统的组成

(三)十二经脉表里属络关系

十二经脉“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在体内与脏腑有明确的属络关系。其中阴经属脏络腑主里,阳经属腑络脏主表。手太阴肺经属肺络大肠,手阳明大肠经属大肠络肺,足阳明胃经属胃络脾,足太阴脾经属脾络胃,手少阴心经属心络小肠,手太阳小肠经属小肠络心,足太阳膀胱经属膀胱络肾,足少阴肾经属肾络膀胱,手厥阴心包经属心包络三焦,手少阳三焦经属三焦络心包,足少阳胆经属胆络肝,足厥阴肝经属肝络胆。

十二经脉除与脏腑有着密切的联系,相互之间也存在着表里配对关系。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相表里,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相表里,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相表里。互为表里的经脉在生理上密切联系,病变时相互影响,治疗时相互为用。

(四)十二经脉循行与交接规律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十二经脉的交接是:①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如手太阴肺经在手食指与手阳明大肠经交接,手少阴心经在手小指与手太阳小肠经交接,手厥阴心包经在手无名指与手少阳三焦经交接,足阳明胃经在足大趾与足太阴脾经交接,足太阳膀胱经在足小趾与足少阴肾经交接,足少阳胆经从足跗上斜趋足大趾丛毛处与足厥阴肝经交接。②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如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交接于鼻旁,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在目内眦交接,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少阳胆经均通于目外眦。③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中交接,如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交接于心中,足少阴肾经与手厥阴心包经交接于胸中,足厥阴肝经与手太阴肺经交接于肺中。十二经脉的交接见表1-2。

表1-2 十二经脉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

(五)十二经脉气血流注规律

十二经脉的气血流注顺序有一定的规律。经脉运行气血,而气血是通过中焦受纳﹑腐熟水谷,化生水谷精微而产生,所以十二经脉气血源于中焦。气血的运行,有赖于肺气的输送,所以十二经脉气血流注从手太阴肺经开始,由肺经逐经相传,形成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将气血周流全身,使人体不断地得到营养而维持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具体的流注次序是:气血流注始于手太阴肺经,然后交手阳明大肠经,再交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继交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自肝经上注肺,再返回至肺经,重新再循环,周而复始,见图1-1。

图1-1 经脉气流注

(六)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的联络

十二经脉除了与体内的五脏六腑相属络外,还与其循行分布部位的其他组织器官有着密切的联络,临床上辨证分经与循经取穴多以此为依据。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的联络,见表1-3。

表1-3 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的联络

二、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即别道奇行的经脉,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共8条,故称为奇经八脉。

(一)奇经八脉的命名与分布概况

奇经之“奇”有两个含义。一读为qi(音骑),指奇特﹑奇异,不同于一般的意思。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除任﹑督外又无专属穴位,且“别道奇行”,故称“奇经”。一读为ji(音基),单也。因奇经没有表里配合关系。

八脉中督﹑任﹑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称为“一源三歧”。其中督脉之“督”有总督之意。督脉行于腰背正中,上至头面。任脉之“任”有妊养的意思。任脉循行于腹胸正中,上抵颏部。冲脉之“冲”为要冲。冲脉与足少阴肾经相并上行,环绕口唇。带脉之“带”为腰带。带脉起于胁下,绕行腰间一周。维脉之“维”,有维系﹑主持之意。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沿腿股内侧上行,至咽喉与任脉会合。阳维脉起于足跗外侧,沿腿膝外侧上行,至项后与督脉相会。跷脉之“跷”有足跟﹑跷捷之意。阴跷脉起于足跟内侧,随足少阴等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阳跷脉会合。阳跷脉起于足跟外侧,伴足太阳等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阴跷脉会合,再沿足太阳经上额,于项后与足少阳经会合。

(二)奇经八脉的作用与临床意义

奇经八脉交错地循行分布于十二经之间,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统率﹑主导作用。奇经八脉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达到统率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如督脉督领诸阳经,统摄全身阳气和真元,为“阳脉之海”。任脉妊养诸阴经,总调全身阴气和精血,为“阴脉之海”。冲脉起于胞中,与督脉﹑任脉﹑足阳明﹑足少阴等经关系密切,故有“十二经脉之海” 和“血海”之称,具有涵蓄十二经气血的作用。带脉约束了纵行躯干部的诸条经脉。阳维脉主一身之表,阴维脉主一身之里,具有维系一身阴经和阳经的作用。阴阳跷脉主肢体两侧的阴阳,调节下肢运动与寤寐。二是沟通﹑联络作用。奇经八脉在循行分布过程中,与其他各经相互交会沟通,加强了十二经脉之间的相互联系。如手足三阳经共会督脉于大椎;任脉关元﹑中极穴为足三阴经之交会;冲脉加强了足阳明与足少阴经之间的联系;带脉横绕腰腹,联系着纵行于躯干的各条经脉等。三是蓄积﹑渗灌的调节作用。奇经八脉纵横交错循行于十二经脉之间,当十二经脉和脏腑之气旺盛时,奇经加以储蓄;当十二经脉生理功能需要时,奇经又能渗灌和供应。奇经八脉循行分布和功能,见表1-4。

表1-4 奇经八脉循行分布和功能

续表

奇经八脉中的任脉和督脉各有其所属的腧穴,故与十二经相提并论合称“十四经”,其他6条奇经的腧穴都寄附于十二经脉与任督脉之中。

三、十五络脉

十二经脉和任脉﹑督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共15条,称为十五络脉,分别以其所别出处的腧穴命名。

(一)十五络脉分布概况

十二经脉的别络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本经络穴分出后,均走向其相表里的经脉;任脉的别络,从胸骨剑突下鸠尾分出后,散布于腹部;督脉的别络,从尾骨下长强分出后,散布于头部,并走向背部两侧的足太阳经;脾之大络,出于腋下大包穴,散布于胸胁部。全身络脉中,十五络脉较大,络脉中浮行于浅表部位的称为“浮络”。络脉最细小的分支称为“孙络”,遍布全身,难以计数。

(二)十五络脉的作用与临床意义

四肢部的十二经别络,加强了十二经脉表里经之间的联系。络脉对十二经脉的表里配属关系起着紧密联系的作用,沟通分布于肢体的表经和里经。其中阴经络脉走向阳经,阳经络脉走向阴经,阴阳经的络脉相互交通连接。十二经脉通过络脉的双重联系,进一步加强了表里两经的关系。

十五络脉为大络,具有统属全身浮络﹑血络﹑孙络的作用,从而使十二经脉气血由线状流行逐渐扩展为面状弥散。十二经的络穴部位,即是各经络脉脉气的汇聚点和枢纽;任脉之络,有统属腹部诸阴经络脉的作用;督脉之络,有统属头背部诸阳经络脉的作用;脾之大络对人体全部血络均有统属能力。

络脉具有输送营卫气血﹑渗灌濡养周身组织的作用。《灵枢·本脏》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循行于经脉中的营卫气血,正是通过络脉而布散全身,以温养﹑濡润所有组织,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络脉理论为经络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针灸临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根据络脉病候和络脉沟通表里两经的特点,可选用络穴治疗相应的络脉病变和表里两经的病变。络脉理论还用于诊察疾病,如诊察络脉颜色的变化,可测知脏腑经脉有关方面的病变;指导针刺放血,可治疗相应疾病,如刺络拔罐以放出少许血液,可祛除络脉中的瘀积,达到通畅气血﹑治疗疾病的目的。

四、十二经别

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由于经别均是由十二经脉分出,故其名称也依十二经脉而定,即有手三阴﹑手三阳经别和足三阴﹑足三阳经别。

(一)十二经别分布概况

十二经别的循行分布具有离﹑入﹑出﹑合的特点,多从四肢肘膝关节附近正经别出(离),经过躯干深入体腔与相关的脏腑联系(入),再浅出体表上行头项部(出),在头项部,阳经的经别合于本经的经脉,阴经的经别合于与其相表里的阳经经脉(合),由此将十二经别按阴阳表里关系汇合成六组,称为“六合”。

足太阳﹑足少阴经别从腘部分出,入走肾与膀胱,上出于项,合于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足厥阴经别从下肢分出,行至毛际,入走肝胆,上系于目,合于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足太阴经别从髀部分出,入走脾胃,上出鼻 ,合于足阳明胃经;手太阳﹑手少阴经别从腋部分出,入走心与小肠,上出于目内眦,合于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手厥阴经别分别从所属正经分出,进入胸中,入走三焦,上出于耳后,合于手少阳三焦经;手阳明﹑手太阴经别从所属正经分出,入走肺与大肠,上出于缺盆,合于手阳明大肠经。

(二)十二经别的作用与临床意义

由于十二经别从其同名经脉分出后,其阴经经别多走向阳经经别,并与之会合,从而使十二经脉表里属络关系又增加了一重联系。同时,进入体腔以后,绝大多数经别都循行于该经脉所属之脏腑,特别是阳经经别全部联系到余其本经有关的脏和腑,这样,就使体内脏腑的配合以及表里两经在内行部分的联系更加密切,也为临床常用的表里配穴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十二经脉中,循行于头面部位的主要是阳经,阴经一般不上头部。只有足厥阴肝经上达颠顶,手少阴心经上连目系。十二经别不仅阳经经别到达头部,阴经经别也合于头面。由于经别加强了十二经脉对头面的联系,从而突出了头面部经脉和穴位的重要性及其主治作用,为手足三阴经穴位之所以能治疗头面和五官疾病,以及近代发展起来的头针﹑面针﹑耳针等奠定了理论基础。

通过十二经别的分布循行,使经脉对肢体﹑内脏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更加趋向周密。十二经脉脉气所没有分布到的某些部位和脏器,经别则把它联系起来,这样使机体增加了联系径路,密切了人体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如十二经脉中足阳明胃经没有联系到心脏,手少阴心经也没有循行到胃腑,而足阳明经别的循行是属于胃,散络于脾,又上通于心,沟通了心与胃之间的联系,从而为中医和胃气以安心神的治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又如足太阳膀胱经的承山穴之所以能够治疗与本经循行无直接联系的肛肠部位的疾患,也是足太阳经别“别入于肛”的缘故。

五、十二经筋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附属十二经脉的筋肉系统。十二经筋皆隶属于十二经脉,并随所辖经脉而命名。

(一)十二经筋分布概况

十二经筋的循行分布,与其所辖经脉体表通路基本一致,其循行走向均从四肢末端走向头身,行于体表,不入内脏。十二经筋在循行分布过程中有结﹑聚﹑散﹑络的现象。结聚多在关节及肌肉丰厚处,并与邻近的他经相联结。其中足三阳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外上行结于 (面部);足三阴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内上行结于阴器(腹部);手三阳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外上行结于角(头部);手三阴经筋起于手指,循臑上行结于贲(胸部)。前阴是宗筋所聚之处,足三阴与足阳明经筋都在该处聚合。散,主要在胸腹;络,足厥阴肝经除结于阴器外,还能总络诸筋。此外,经筋还有刚筋﹑柔筋之分。刚(阳)筋分布于项背和四肢外侧,以手足阳经经筋为主;柔(阴)筋分布于胸腹和四肢内侧,以手足阴经经筋为主。

(二)十二经筋的作用与临床意义

经筋的作用主要是约束骨骼,利于关节屈伸活动,以保持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经筋为病,多为转筋﹑筋痛﹑弛纵等,针灸治疗多局部取穴,且多用燔针劫刺。

六、十二皮部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在皮肤所散布的部位。

(一)十二皮部分布概况

十二皮部的分布区域,是以十二经脉体表的分布范围为依据的。

(二)十二皮部的作用与临床意义

由于十二皮部居于人体最外层,又与经络气血相通,故是机体的卫外屏障,起着保卫机体﹑抗御外邪和反映病证的作用。

皮部理论的临床应用相当广泛,各种外治法都离不开皮部理论的指导,临床诊断辨证上也常常以皮部理论为依据。作为针灸临床随时都要涉及的腧穴定位及各刺法操作,也都离不开皮部。特别是各种灸法﹑挑刺﹑拔罐﹑药物穴敷以及近代兴起的各种皮肤针法等,跟皮部的关系更加密切。 wOAKIYW1iWhda1ZvLu7p09vrFQLst9b/FMPGzrjbaHNtbYhQffbKqVmZKU9cuMB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