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走了后,季凤来立刻召集心腹,派了五十个飞狼队精英,易了容扮成西宛人,一个个高鼻子深眼窝,凌晨到达钟山府所辖的月亮镇,突袭了月亮镇。
月亮镇是钟山府的贸易城市,虽然不大,但人口密集,商铺众多。
两军对阵这么久,双方都尽量避着百姓多的地方。
他们悄悄潜入,屠杀了那里所有的守军一百二十人,切下头颅,挂在镇子入口处的大槐树上!
抢走了驻地的粮食,抢不走的都烧了,烧了驻地房子和部分百姓的房子,抢了路边的商铺。
后来西兴派大部队赶过来,他们才撤走。
整个月亮镇一片火海!
西兴皇上元凛大怒,西宛国如此兽行,其心可诛!
管叔却劝他冷静:“西宛国虽然疯狂,但白尔斯为何挑了现在进攻我们?”
“当然是趁乱。”
“对,所以他既攻击元澈,又来攻打我们,是不是有些蠢?”
梁魏道:“那这是怎么回事?”
管叔道:“两种可能,一是真的是西宛国的人,估计没有分清月亮镇是谁的地盘,还有一个原因,也可能是有人假扮。”
“肯定是有人假扮的!百姓一个没伤,杀的都是官兵!”蒋明亮的声音。
元凛恍然大悟。的确,白尔斯再蠢,也不可能同时进攻元澈和自己。他只想趁乱侵犯。
他已经得到西宛国入侵的消息,他当然不会看着西宛国入侵大兴,但必须让元澈出出血,消耗一下实力,到时候再出兵。
上一次在云城差一点刺杀他成功,可惜了。损失的两个卧底他并不心疼,因为元澈早就盯上了,暴露了也不可惜。
只是,估计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大顺元年十月二十五凌晨,西宛国军队突然进攻了大兴边境小镇红山城。
这次攻城手法老辣残忍,用的三弓床弩,又称“八牛弩”,箭矢以坚硬的木头为箭杆,以铁片为翎,大小如同标枪,射程可达3000尺以上,名副其实的大杀器。
西宛军队用了一个时辰攻破了城。
进了城的西宛士兵开始屠城,到处杀人放火,奸淫妇女,劫掠物资,整个红山城血流成河。
领兵的西宛将军库尔班将整个红山城以及附近的宫殿、宗庙、府库等大批建筑物全部焚火烧毁。
整座小城只留下少数年轻貌美的女人,老幼和男子全部被杀死,血腥味持续了十几天。
当天下午,西宛国军队入住红山城。
第二天中午,大兴皇帝元澈发了讨伐战书:西苑贼子狼子野心,屠我大兴百姓!人人得而诛之!即日起执干戈以卫社稷!
这就是著名的红山城侵略之战。
历史上另有记载,十月二十六日凌晨,西苑人袭击了刚刚建立的西兴国钟山府属地月亮镇,屠杀了镇守的士兵,割了头颅挂在镇前的大树上。烧杀抢掠,妄想屠城,被闻讯赶来的西兴大军击退。
但西苑国大王白尔斯否认了是自己派人干的。有野史记载,这次袭击月亮镇的并非西宛国人,而是东兴人假扮的。
否则为何一个百姓也没有杀?这不合常理。然百姓们义愤填庸,一致要求停止内战,共同反击外寇!
这两次战争,让大兴国如火如荼的内战停了一天。
双方都在分析研究西宛国的入侵和目前的形式,寻找对自己更有利的方法。
是继续内战,还是先反击西宛国。
凌子安这边倾向于趁机抢地盘,此时应对西宛国的必然是元澈。趁他们顾头顾不了腚,攻下临渊城。
同样,元澈已经两天没有合眼。
大兴军队的战斗力现状让他震惊。红山城如此轻易就被攻下!
以前的大兴,先帝扬文抑武,武将不被重视,军费也一直缩减,很多驻地战士多年没有实战经验。
北疆驻地的队伍是他亲自训练的,因为常年面对靺鞨人,战斗力是整个大兴最强的。但北疆的那支队伍不可能守护了整个大兴!
他做皇帝一年多的时间了,刚刚理顺了朝政,又有凌子安造反,整个军队的战斗力他看着都着急!
潘劭因为上次大伤,身体刚刚恢复,元澈不想让他立刻上战场,让他负责招兵训练,给队伍输送合格的战士。
季凤来负责镇守临渊城,看着凌子安,杨勇负责整个云城的安全,飞将军阮子豪镇守北疆。
阮子豪是原来季凤来副将,善于排兵布阵,有谋略。北疆交给他,元澈放心。
杨彦是兵部尚书,从黄雷手里接过兵部的时间并不长,这一年事又特别多,他手里能用的大将也不多。
而西宛国这次公然进攻大兴,手段残忍,定是图谋已久。
元澈思量再三,将自己手中的王牌李晟派了出去。李晟原是飞鹰队的队长,现封为征西大将军,赐龙符,可以调动三军。
李晟只从飞鹰队挑了十个精英带走了,带着大部队开始了和西宛国的战争。
元澈没日没夜操劳的这段时间,每天晚上都会喝到一碗汤,用黄色南瓜形状的砂锅盛了,炭火温着,热乎乎的。
有时候是羊肉山药汤,有时候是老鸭汤,昨晚是鸽子汤,汤里加了党参枸杞和杜仲,味道鲜美清淡,非常合他的口味。
这是他熟悉的味道。虽然他从没有问过这是谁送的汤,但他知道是江晚月。
凌子安攻打临渊城失利后开始进攻临渊城周围的城,季凤来开始派人攻打梅城。
互相牵制。
他相信季凤来,和凌子安的战争,他交给了季凤来。
他盯着西宛国。
西宛国民风彪悍,但资源贫乏,也就比靺鞨好一点,草原多,沙漠多。白尔斯的野心,是要吞并了大兴啊。
西宛大军势头正盛,昨日又夺了图门,仍旧是屠城。
想到这里,元澈的脸色凝重起来。
如何来抗击凌子安和西宛国的双重打击?如何用目前的兵力来抗衡这些?
招收的新兵战场上经验不足,作战能力有限。
他今日有些倦怠,早早结束了议事,大臣们离去,他在阅文殿等着那碗汤。
景科神色凝重地走进来,低声在元澈耳边说着什么,元澈听了,微微皱眉道:“知道了,她们现在在哪?”
“长信宫外面的花园。”
“好好盯着。”
“是。”
景科走了,元澈坐在那里愣了一会,李福悄悄问:“皇上,今天尚早,要到哪里用膳呢?”
元澈想了想道:“到长信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