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肯定对方微不足道的进步

湖南台有一档名为《少年说》的节目很受欢迎,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小女孩上台喊话:“妈妈,你为什么总是拿我和别人家的小孩做对比?”这一幕让很多人感同身受,如同回到了小时候,无论自己做得多好,却总是战胜不了“别人家的小孩”。

当女孩这样喊话时,她母亲的回答亦如同大多数父母:“让你和别人比,是为了让你从中吸取不足,然后找到属于自己的方法。”

女孩委屈得哭了,她问母亲:“我知道别人很厉害,可是为什么我一直在努力,也一直在进步,可你就是看不见呢?你从来都没有给过我一句肯定,一句赞扬。有时候我觉得自己的努力都是白费,因为根本不可能获得你的认同。”

“我知道我一直在打击你,因为我了解你的个性,要是不打击,你可能就有点飘。”母亲是这样回答的,她觉得自己的夸赞和肯定会让孩子自我膨胀,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很多原本可以很优秀的孩子在父母不断地打击中,慢慢丧失了奋斗的动力。那种没有尽头的努力,慢慢地会让孩子破罐子破摔,真正变成一个不如“别人家孩子”的孩子。

我记得自己小时候也是在这种打击中成长的,为了获得爸爸妈妈的肯定,每天努力学习,努力听爸爸妈妈的话。我觉得自己已经做得很好了,我的名次从全班倒数一路飙升到前三,当我兴高采烈地把考卷拿回家的时候,父母给我的永远都是这句话:“你看谁谁谁多厉害,你怎么就比不过他呢?你看谁谁谁考试能得第一,你怎只能考个第三呢?”

久而久之,我觉得自己在父母心里就是那么差劲,永远不如别人。父母的夸赞和肯定慢慢成了奢望,我也不再拼了命去往前奔跑,成绩慢慢趋于稳定,徘徊在全班中上游。每当进步一两个名次,还能看到父母脸上的一点笑,对此我很满足。

长大后,从别人口中我才知道自己在父母心里多么耀眼,每次我考了好成绩,他们都会得意扬扬地跟邻居炫耀:“我家孩子这次考了全班前三呢,比上次又进步了好几名,没准下次就能得第一了。”

我听完后鼻子有些酸涩,小时候我是多么盼望听到爸妈的这句夸赞,可惜我到现在才知道自己在父母心里并没有那么差劲。如果当时知道爸妈这么评价我,我想我拼了命也会往第一名的位置闯一闯吧……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感受:为什么我一直在努力,甚至有时候我已经进步了,可是父母却看不见。

慢慢地,我们也变成了这样的家长,看不到孩子的努力和进步,甚至看到了也只会将喜悦压在心底,然后对孩子说:“你看别人考了100分,为什么你只考了98分。”

我发现自己不自觉地开始要求别人,并且以无视别人成就的方式去激励对方进步。

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你看别人都怎么做的,再看看你自己。”

当我在电视上听到小女孩的喊话时,才恍然大悟,原来我已经慢慢变成了那样的人,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

我认真反省了自己,明白了肯定对方微不足道的进步,才是促进对方前进的动力。

无论是在亲子关系中,还是任何一种需要互动的社会关系中,大多数人都渴望自己的努力被看到并且被肯定,哪怕做得不尽如人意,但这时候的肯定会让人产生愉悦感,然后朝着目标前进。

而面对一味打击的孩子,就会像喊话的小女孩那样没有自信,有时甚至会生出逆反心理。“你们总是这样打击我,我自然会觉得自己很差,也不会有自信做得更好,甚至觉得自己和那些优秀的人永远有距离,这让我觉得自卑。”

网上的论坛里,很多人描述小时候怎样受到父母的打击,从而导致自卑的心理。

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好,甚至在工作中也总害怕出错,不仅严重拖慢了工作进度,还会“越害怕越出错”。

小静是个个性很内向的人,从进公司的时候就不怎么说话,和别人说话时双眼也总是不敢直视对方。有时候大家会笑话她说话是说给自己听的。小静也很苦恼,可是生性内向且有点自卑的她总是放不开自己。工作上她小心翼翼,一份简单的数据她要做一下午,生怕自己做得不对,又不敢问别人,只能不断地按自己的想法修改、核对。大家都说如果她一直是这个工作效率,肯定试用期都过不了。

这天,小静将做了很久的数据交给主管,刚放下就被主管叫住了。尽管表面上很平静,可是小静觉得自己的心都快跳出来了。

“你做得非常好,相较上一次你提前了半个小时。而且你的数据是我们所有人里面最准确的。这说明你做事很细致。”

主管的肯定让小静瞬间抬起头,惊喜得有些局促,连笑容都有些尴尬。因为她太不习惯被人夸奖了,从小到大无论她多努力,父母总是可以挑出错来。

“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时间太久了。现在你已经有些经验了,保留你的细致并且加快速度,我相信你下次可以做得更好。”

离开办公室,小静无法形容自己的心情,但她能感觉到自己好像摸到了“自信”的边缘,原来自己也可以做得很好,自己也可以成为优秀的人。从那之后,她谨慎之余,办事效率也加快了。

一次又一次的肯定和赞扬,让小静慢慢自信起来,性格也开朗了很多。没过多长时间,小静就转正了,连身边的朋友都觉得小静像变了一个人,说话做事再也不像以前那样畏畏缩缩。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不过是一句夸奖,哪有那么大的力量。但对于很多人来说,一句小小的肯定也许就是改变人生的转折点。

当斥责无用的时候,可以试着去肯定一个人。

因为有时候我们习惯性去指责别人,却看不到对方的改变,变本加厉的指责只会让对方破罐子破摔,或者引起争吵。一个不太糟糕,但也不太优秀的人,会因为不断地指责和贬低而变得越来越糟。

试着换一种方式和角度去与人相处,或许我们会收获更多的惊喜和安慰。

小芋最近和丈夫徐越闹得越来越厉害,双方家长劝过,可是合好了没两天,他们又吵得鸡飞狗跳。最后连邻居都看不下去,敲门来劝。

“他总是这样,什么事情说了好多遍就是不记得,永远不改,永远是这个样子!”

“我怎么没改过,我也不是故意的,你就不能好好说话吗?”

“你改什么了?我说过多少次让你洗澡后把衣服脱了就翻成正面,你看看,你自己去看看,翻了吗?每次都要我给你翻,你能记住什么?”

“是,我记不住,反正我就这样,我改不了了,你看着办吧!”

“我看着办?我看这日子是过不了了,还不如离婚自己过!”

“随便你!”

这样的对话,几乎每天都会发生。从一件很小的事情吵起,再将过去的事情翻出来说,最后演变成大吵、闹离婚。

小芋气得离家出走,将门摔得震天响。

是不爱了吗?

其实也不是,冷静下来的时候小芋也会想到徐越对自己的好,可是一件件令人心烦的小事堆积起来就像爆发的火山,那些好全被燃尽。

在朋友家住了两天,徐越也不曾上门,只是打了电话拜托朋友照顾她。

这天她又和朋友抱怨时,朋友突然问了一句:“他真的一点也没有改吗?”

小芋愣了一下。

仔细回忆起来,也并不是没有改,或许是徐越改的速度太慢,慢到让她察觉不到。最初,他是有改变的,可是她总是不满意,还没来得及发现他改了这个毛病,就发现他的另外一个缺点,当时火就冒出来了,哪里还能好好说话。

“或许你可以试着夸夸他,没准家里的气氛会变得不一样。”

朋友的话,让小芋陷入沉思。或许真如朋友所说,是她的否定导致了徐越最后的“自暴自弃”。

回到家中,她发现衣服已经洗了,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结果到阳台一看,拖把还在桶里,脏水也没倒。

正巧徐越这时候回来,看到她站在阳台上吓了一跳,立刻解释:“我是要倒的,只是刚好……”

“你已经很棒了,从前我总以为你打扫不干净,可是没有想到你做得这么好。你看,这个角落我以前总忘记打扫,你比我还细致呢。”她不管徐越瞪大的双眼,继续微笑着说道,“我知道你不是故意不倒脏水,肯定是有事耽误忘记了。没事,我倒就行。”

突如其来的肯定让徐越震惊,甚至有点感动,他开始反思起来,以前自己可能确实做得不够好,才会引起小芋的不满。

后来,他发现小芋好像变了,自己做的一切改变小芋都看在眼中,放在心里。徐越也慢慢放下成见,有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都积极努力地去做。慢慢地,他们之间少了很多争吵,多了很多赞扬,两个人都学会了反省自己,并且第一时间肯定对方。以往的鸡飞狗跳变成了其乐融融,家里欢声笑语,夫妻感情也越来也好。

都说相爱容易相处难。

谈恋爱时我们看到的总是对方的优点,一旦组成家庭日夜相处之后,那些不曾发现的缺点就会在彼此眼中一一暴露。

没有人是天生为谁量身定做的,大家在不同的环境中成长,有不同的生活方式。

如果一味指责对方只会让整个家都笼罩在戾气之中,不如在肯定和鼓励中,让双方成长为对方喜爱的模样。 z0XFmFRskA8KPRkBbMLNICHplDCOwvGKwKyHgRsdgEivvG7uKXNZ0slHDor0cA/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