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学龄前时光是最美好的亲子时光

几乎所有的妈妈都会在孩子“长大”后的某个时间节点对某一段亲子时光生出怀念之情,感慨万千。

在这段美好的亲子时光里,孩子更愿意牵着妈妈爸爸的手,寸步不离,孩子也会因为妈妈爸爸看着自己做事而开心。而若我们能和他一起行动,他就会更加兴奋。他委屈的时候、高兴的时候、遇到问题的时候、需要帮助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是妈妈,不管什么事都要和我们一起分享——有事找妈妈,当然有时候也会找爸爸,但更多的还是找妈妈。

因为孩子从小就跟妈妈有一种天然的联结,跟妈妈的联结比跟爸爸的联结要亲密得多。所以在孩子的眼里,妈妈的地位要比爸爸的高,可能高出很多。

不管做爸爸的是否愿意,孩子情感的真相就是如此。要想改变这个局面,就要多跟他一起玩耍、多深度地陪伴他。

其实在孩子的眼里,谁跟他玩耍、谁陪伴他多,谁就是他心中的“好人”,就是他情感依赖的对象。所以,爸爸要努力成为孩子喜欢的那个人。让孩子像喜欢妈妈一样喜欢爸爸,那才是最好的感觉。

在孩子看来,有妈妈爸爸在的地方就是自己的全部世界,他不会计较吃什么、穿什么、在哪里,只要有妈妈爸爸陪在身边,他就觉得很幸福。

当然,这段时光带给我们的回忆也都是非常美好的。

学龄前——我们也可以用这样一个比较专业的称呼来定义这段时光。没错,学龄前这段时间,正是孩子与我们最亲密的时光,因为在这期间,他几乎是完全“属于”我们的,从有形的身体到无形的心理,他小小的“信仰”就是要和妈妈爸爸在一起。

就如昙花之所以美丽,正是因为它花期的转瞬即逝一样,学龄前的亲子时光之所以美好,也正是因为它的短暂。短短五六年,与孩子漫长的人生相比,也称得上是“转瞬即逝”。而这种感觉,等这段时光逝去后,我们可能才会更加深有体会。

如果你的孩子现在正处于学龄前,而你却感觉自己处于“水深火热”“焦头烂额”的状态之中,那你大概是没有意识到孩子身上出现的所谓的“各种问题”,正是他成长的正常心理与行为表现。所以,千万不要把原本的“幸福感”给生生地挤掉。而当有一天你的孩子长大了,上学了,你可能就会感叹当年真的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真的是满满的遗憾!

就像辅导孩子写作业,不少父母认为这件事简直是一种煎熬,呵斥、吼叫、打骂孩子的行为也屡见不鲜,甚至有的妈妈已经因为辅导作业而气得生病住院。但有的妈妈(过来人)并不这么认为,比如有一位妈妈在看了众多“吐槽”辅导孩子写作业的朋友圈文章后,就悠然地说:“好想再生个孩子,天天辅导他写作业,哪怕累点,哪怕他天天气着我。”这是“过来人”的心里话,而非矫情。

可能我们天天盼着孩子长大,快点上幼儿园,快点上小学、初中、高中……但有一天一纸“通知书”把孩子从我们身边召唤到远方的时候,我们并没有真正轻松起来,反而是怅然若失——好像突然间少了很多东西,很不适应。对当年的各种累却有着各种怀念,甚至会感慨“哪怕孩子跟自己抬杠拌嘴,也是一种求之不得的幸福”。

刚才跟着“过来人”游走了一番。现在,我们再回到“现实”中,是不是有一种不一样的感觉了呢?当下的幸福与美好,的确值得好好珍惜。

实际上,“当下的幸福与美好”阶段并不会太长。太小的孩子还诸事不懂,所以只能是我们全身心地对他付出,换来的是他的不断成长。等到他可以和我们交流,能说出自己的想法、情绪或者情感时,也要到他三四岁了。可这般光景却持续不了多久,转眼间他便到了入学的年龄,他的注意力就会被学校里的新事物逐渐拉去,他会遇见更多的伙伴,会学到更多的知识,他慢慢地接触了社会,慢慢地想要自己独行……

如此算来,那么短暂却又美好的一段时光,又怎么能不被我们珍惜?

可还是会有“世事难料”这一情况出现的,学龄前的孩子,到底还是孩童心性,顽皮自不必说,日益扩大的探索范围也会吸引他去接触更多他想要了解的事物,更别说他会渐渐形成相对较为独立的自我思想意识,会有自己的见解,会执拗,会叛逆,会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而做一些令人始料未及且大跌眼镜的事情……这就是前面提到的可能会让你身处“水深火热”“焦头烂额”状态的源头所在。

这个时期,在很多妈妈爸爸看来,是“快乐幸福并痛苦着”的,因为眼前这个“小不点”有着左右我们心情的“大本事”。

所以才说,学龄前的孩子很“难教”,既然如此之难,怎么办?现代家庭中的解决办法无非两种:

第一个办法,交给我们的妈妈爸爸,也就是老一辈人去带,他们有经验,有时间,更有爱心。

第二个办法,交给有经验的保姆去带,她们受过专业的培训,而且颇有带孩子的好经验。

而一些妈妈自己呢?要么趁此时赶紧消遣娱乐,要么用最快的速度返回工作岗位。

难教不是借口,再难教那也是我们自己的孩子。至于说赶紧返工挣钱养家,这可能也不是借口,因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比挣钱更重要。当然,没有基本的物质做保障也是不行的,但如果仅仅是挣得很多金钱,却没时间去陪伴孩子而失去了亲子共处的美好时光,让孩子生活在隔代亲爱或无爱可亲之中,他与我们的感情就会越来越淡漠,我们可能就真的因小失大了。

我们若此时为了图轻省而放弃与孩子相处的时间,那么未来的日子将再也难以找到与孩子这般亲密的时光,而孩子也可能会因为这段亲密时光的缺失而变得性格孤僻,变得不那么容易相信人,变得胆小,变得没有自信,变得不再活泼……

有的妈妈总觉得自己的孩子表现得不那么优秀,那多半是他在应该和妈妈爸爸好好相处的这段时间里失去了亲密感导致的。没有了亲密感,孩子就会缺乏安全感,而缺乏安全感,他的探索认知、学习成长、与人交往等能力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失灵。

最重要的一点,孩子与我们的疏远恐怕是日后很长时间都难以弥补的。

孩子与我们的情感培养是需要基础的,与孩子建立深厚的感情,是我们不能放弃的责任,不是说一句“我是你妈妈(爸爸)”就能将我们与孩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需要的是我们对他更深层次的情感付出与全身心陪伴。

也就是说,那段美好时光的出现,不是一个必然的程序,不是说时间到了场景自然就有了。与孩子相处的美好时光,不仅要有孩子,也要有我们,全家一起创造才能让这段时光变成真正美好的记忆。

时间本就不留情,一分一秒都停不下来,孩子的成长也是“无情”的,不会因为任何人的不舍而倒退。孩子总是要长大成独立的人的,他总会在某一天不再需要我们的扶持与帮助。就像蒲公英,再怎么不愿意,一阵风吹来,它还是不得不随风抖动身躯,让孩子们远离自己,去寻找更适合它们成长的天地。

所以,不要等孩子已经远离了才想起来要和他好好相处,不要等他已经很难再愿意与我们相依偎了才想要获得他带来的小小的温暖。在他正依赖我们的时候,做他身边最坚实的依靠;在他正需要温情与爱的时候,给他所需要的全部。

留住美好时光,给自己日后留下美好的回忆,其实主动权全握在我们的手里。相信自己,你可以的!加油! ZZYKdUjfDy/4c9HjHia7BtwkadcltH7sUpeeyl8bdkv5mJcU7o6HkS/R9iAX40h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