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看一位妈妈的“抱怨”与进一步的发现和反思:
孩子被称为家里的“用纸大户”,家中的抽纸用得非常快。除了帮他擦手、擦身上各处弄脏的地方,他总会平白无故地浪费抽纸。经常一不留心,他就已经从纸包里抽出了两三张。
我们总是在他刚把纸抽出来的时候就拦下他的动作,从他手中夺回抽纸,同时开始训斥他,觉得他是在捣乱,是在浪费。可孩子却似乎不在意这样的训斥,或者说,对这个训斥表现出了疑惑和不理解。
后来有一天,我看到孩子又一次抽出了两张纸,不过这次我决定看看他到底想干什么。我以为他会撕着玩,但他却蹲在地上,用纸擦起了地面,而擦完地的纸他竟然也好好地将其丢进了垃圾桶。至于另一张纸,则被他拿来擦了手和脸,尽管他的脸干干净净的,没有口水也没有食物残渣,可他还是认认真真地擦了一遍,然后才心满意足地把擦完的纸揉成团,也丢进了垃圾桶。
我仔细想了想,孩子擦地、擦脸的动作是在模仿家里人,他在用自己的方式学习,而且他学的是好习惯。而我们,一边阻拦他学习,一边却还在他面前做着他想要学的动作,这的确会引起他的疑惑。在那一瞬间,我觉得我们这些成年人变成了一条和孩子平行的线,虽然打着“教育孩子”的旗号,但却很少真正了解他的行为与需要,所以不停地误解他,也在不停地对他进行着错误的干涉。
说白了,犯下这样的错误,还是出于我们对孩子的不理解。孩子想要做什么,他想了些什么,他有什么原因,我们都没有用心去了解,甚至都没想到要去了解。
就拿“抽纸事件”来说,我们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认为孩子的表现是捣乱、浪费,可孩子的实际行为却给出了完全不同的“解释”。
我们的教育有错吗?应该没有。孩子有错吗?也没有。我们与他,果然也就像平行线,不管靠得多紧密,却始终没有交集。
不过要认真分析起来,这错还是在我们,孩子只是很真实地将自己的情绪、态度、需求表现了出来,只不过是我们不了解罢了。
我们理解错误,或者说压根儿也没真正地好好去理解孩子,反倒只是感觉孩子有问题。而对于孩子的要求,我们也总觉得都是微不足道的。如此一来,孩子想要的得不到,我们给他的他又不一定需要,没有交集的生活和教育,又怎么可能令双方都安心?
孩子的生活处在一个频道,那个频道单纯、直接,让孩子可以真实地感受自己的需求,并且毫无隐晦地将其表现出来。在孩子的这个频道里,任何一件小事都可能成为重要的存在,他不仅自己会关心,也希望我们能和他一样关心。
而我们明显生活在另一个频道,这个频道有固有的社会规则,利益需求似乎决定了一切,世俗观念也能轻易左右我们的判断。重点是,对于孩子看重的一切,我们却总是习惯用利益的眼光去衡量,总是觉得孩子在和我们对着干。
其实,要解决这个矛盾很简单,就是调一下频率,让两个频道合二为一。孩子需要的是我们高质量的陪伴,他希望我们能和他有更深层次的心灵联结。而所谓高质量的陪伴,无非就是我们放下自己,真正从内心去感受孩子的需求,并为此付诸行动。
那么,怎么“调频”才合适呢?
第一,体谅孩子的“少见多怪”。
几乎所有孩子都有“少见多怪”这个特性,孩子会因为接触到一个之前没碰到过的事物而变得很惊讶,甚至很惊喜。可对于他的这种表现,有的妈妈却反应平淡,或者嘲笑孩子。
我们是成年人,见过的事物自然要比孩子见过的多,孩子才刚开始他的人生,见识少也不是他的错,我们何必用成年人的标准来衡量孩子呢?正因为见得少,所以他才要努力接触大千世界,正因为不认识的东西多,所以他才会对所有他不能掌握的事物表现出惊奇。这个时候我们要有耐心,也要加以体谅,最好是和他一起感受,顺应他的情感需要。
第二,尊重孩子的每一次“小题大做”。
有些小事我们不在意,但孩子却会将其看成大事,在我们看来,孩子的表现难免有些“小题大做”。但这个小题大做是应该的,正是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孩子才能意识到不同事情的发生和处理方式都是怎样的,如果孩子能认真对待每一件事,那么他的经历也会越来越丰富。
我们只需要理智且耐心地应对,不管事情多小,只要孩子认真地在做,我们就要做个好的陪伴者,配合他的行动,回应他的互动需求,理解他的感受,必要时也要和他分享心情。
第三,允许孩子进行“自我建设”。
每个孩子都应该成长为独特的自己,他的成长过程就是他进行自我建设的过程,所以我们才要顺应他的成长,而不能强迫他顺应我们的要求。也就是说,即便要“调频”,也应该是我们去调整,孩子只要保持自然成长的状态就好。
否则,如果我们用成人世界的规则干扰孩子,强迫他接受我们的安排,在我们的授意下去做某些事情,就可能会引导孩子进入复制成人生命的过程。
孩子的成长应该是独立的,不能依附在我们身上,他完全可以创造更美好的人生,所以不要太强势地干涉他。在孩子6岁前,只要在安全的范围内,只要不违背基本的道德原则,我们就尽可能顺应孩子的心理,允许他自由成长,给他一个完整成长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