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4. 茶室建筑与室内设计

茶室建筑发展史

“Sukiya”这个词最初表达的意思是“风雅之屋”,同时由于茶师对茶室的意境有着不同的理解,于是他们也开始称呼茶室为“空之屋”或者“不圆满之屋”。日本茶室建筑由茶室本身、水屋、门廊、连接门廊和茶室的雨道(露地)组成,其外形与日本农家的草庵相似,且只使用土、砂、木、竹、麦秆等自然材料,外表也不做任何修饰。日本茶室包括许多特有的构造,如壁龛、须跪行而入的小入口、墙底窗、连子窗和不对称的结构体系等,这些独特的设计手法也各自蕴含着深刻的禅意。

镰仓时期,饮茶活动由寺院逐渐普及到民间,但此时的饮茶活动还是主要集中在贵族阶层,他们多在自己的府邸中饮茶,而其府邸多为寝殿造建筑,因此当时的饮茶场所主要以寝殿造建筑为主。室町初期出现的“斗茶”是武士阶层以饮茶为主题的游艺活动,斗茶场所称为“会所”( 会所功能繁多,斗茶只是其一)。会所的建造为柱式网格门窗结构,将每个房间间隔开来,地上铺有榻榻米,人们席地而坐。

茶室入口。任何官阶的人进到这里都要弯成一样的姿态才进得去,体现出“人间皆平等”的观念。摄影:663highland

与一般日式建筑为利于建筑本身通风而将整个建筑体略为架高的做法不同,茶室地基采用全着地建筑法,并在茶室底部的四周逐一塞上不加切磨的自然形态的石头

室町末期,出现了由平民百姓所组织,使用粗茶并伴随酒宴等活动的饮茶会“云脚茶会”,“云脚茶会”是日本民间茶活动的开始。在饮茶文化大众化的潮流中,奈良的“汗淋茶会”是典型代表,“汗淋茶会”派生于“云脚茶会”,“汗淋”为夏天大汗淋漓之意,是供下层民众饮茶的活动。汗淋茶室的房顶由柏树皮修葺而成,以竹子作为柱子的建造材料,室内的棚架也是原木的。茶会活动在住宅的客厅中举行,有时也将茶席摆放在室外举行。室内布置设有屏风、悬挂的画轴、桌面上摆设花、茶具等装饰,这种纯朴简练的风格奠定了“草庵风”茶室的基调。

茶道建筑最终成型于日本的安土桃山时期,经村田珠光、武野绍鸥、千利休三位茶人不断的改造与革新,分别有“珠光式茶室”“绍鸥式茶室”和“千利休式茶室”这几类。“珠光式茶室”呈现出最为古朴的风格,其面积成为日后茶室的标准——四叠半榻榻米,外部建造材料为木、竹和稻草,屋顶由木板拼成,窗户由细竹棍搭成,围墙糊白纸,内有壁龛,悬挂禅语并首创性地将日本农家的地炉引入茶室,用于烧水点茶。脱胎于“珠光式茶室”的“绍鸥式茶室”设计更为简素,取消了墙壁四周的白纸,木条窗楞被细竹窗楞取代,把涂有油漆的壁龛前沿改为少量油漆和白木。

集茶道之大成的千利休进一步简化了室内装饰,将茶室缩小至两叠半甚至一叠半大小,称为“小草庵”并将室内的装饰精简到极致,使茶道的精神世界最大限度地摆脱了物质因素的束缚,使茶道更易于为一般大众所接受。由千利休亲自设计的待庵就是非常著名的草庵风茶室,面积为两叠半榻榻米。后来,千利休的后人继承了其茶风,创造了三千家流派茶室建筑,如表千家的正统风格不审庵、里千家又隐,以及武者小路千家官休庵等,均是三千家流派具有代表性的茶室建筑。

江户时期,品茶之风开始向整个日本弥漫,不仅皇家与武家在自己居所内设立茶室,连僧人也多在寺院中建造茶室和茶庭。古田织部的弟子小堀远州,创造了茶道远州流,在继承草庵茶庭风格的基础上,将枯山水与池泉式茶庭结合起来,将茶室和茶庭巧妙地安排在禅院边缘空间的不同位置。其设计作品有京都大德寺孤篷庵茶庭、京都南禅寺大方丈庭园等。

大德寺珍珠庵方丈东庭(七五三庭),传为村田珠光作

里千家,又隐

待庵

茶室建筑室内设计元素

整体而言,茶室建筑由茶室本身、水屋、门廊、连接门廊和茶室的雨道几部分组成,而茶室建筑本身按照功能分类则可以分为茶席和水屋两部分。现存的茶室建筑中大都配有水屋,水屋是供主人放置点茶、品茶器具的房间,内设置物架、橱柜、水池、排水槽、衣架挂钩、烧水炉等物,没有固定的尺寸与风格。茶席则占据着茶室建筑的核心地位,是当之无愧的茶室灵魂,茶席是进行茶事的主要场所,由茶道口、床之间(凹间、壁龛)、地炉、小窗等元素组成,具有禅宗道教的色彩。床之间作为室内的视觉中心,通常会悬挂字画和摆放装饰品等,床之间前面的位置留给最尊贵的客人,客人背对壁龛,体现主人的谦卑,床之间的地面为高约10厘米的地台,顶棚较低,地台上通常会设有一个矮几,地台或者矮几上面会陈列一些重要的艺术品,可以是一束花、一套茶具、一个香炉,也可以是一个陶碗。受禅宗思想的影响,茶室的外观和内部的构造都力求表现“空寂”和“不对称”之美。例如,茶室里只摆放一两件符合茶室主题的装饰品,且不摆放题材重复的装饰品,旨在用物质的极度精简来反衬内心精神的富饶强大。

传统茶室布置示意图

茶室的面积是通过榻榻米来计算的,通俗来说就是一间房间铺设几块榻榻米就是几叠茶室。茶室的规模一般以四叠半榻榻米为衡量标准,小于四叠半的则称为“草庵风茶室”。根据榻榻米摆放位置的不同将室内面积划分为贵人席、点茶席、踏入席、客人席几部分,贵人席处于壁龛的前方,点茶席是主人进行点茶技法表演的地方,客席是客人的坐席。

茶室的独特氛围与柔和的光线是分不开的,看似粗陋的茶室,通过大大小小的窗户,使光线可从各个角度射进来。日本茶室窗户的构造极具特色,大小和形状都避免重复,高低错落有致,尺寸也多有变化。茶室的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的过度也是通过窗体来实现,茶室一般都有三种窗体,即天窗、墙底窗和连子窗。屋顶开设天窗,晚间茶会若恰逢月光明亮,则须吹熄油灯,迎月光入室,主客举目望月,浑然忘我。墙底窗源于日本农家,由于茶室的墙壁由砂土掺稻秸抹成,内部须有一个由竹枝、苇茎组成的起固定作用的骨架作为墙底,抹灰时故意留下一部分形成的窗户称为“墙底窗”,这种窗户最为朴素。 另一种“连子窗”的原型由木条做成,被引入茶室后改用竹棍为材料,可开得比墙底窗大一些,用于茶室的大面积采光。另外,通常面积越小的茶室,窗户开得越多,这是为了给人一种开阔感,同时体现“将大化小,以小化大,力求中和”的茶道精神。

床之间悬挂着一副书法作品,地台上放着花瓶和香盒做装饰。摄影:Wicki

鹿苑寺夕佳亭(明治初期重建),开放式的三叠茶室。摄影:PlusMinus

如庵,江户时代初期。连子窗(中)墙底窗(右)

拥翠亭,小堀远州。摄影:Shinoda-tym

拥翠亭内部。摄影:Shinoda-tym

茶室内外质朴淡雅的色彩,需要从天顶到地板的所有材料都体现出其纯净的本色,这使茶室的天棚和地基也都与众不同。茶室的天棚由树枝、竹片做成,并设计得有高有低,高顶棚的下面是客人坐的地方,低顶棚的下面是主人点茶之处,以示对客人的尊重。有的茶室还直接利用房顶的原本结构,不另外加设顶棚,看起来更加质朴。

松风庄茶室。摄影:Gryffindor 9u+NkPXjNKx/RnCg/L8IGV1Du4GmhFZd+5Jk2X93McuS2ZUgg/9RGMqsAt2GHLV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