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模式即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是一种建立在实践基础上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理论化的方法体系。“绿十字”最大特点是组织运作的灵活性、工作思维的创造性,以及通过对农村基层社会现状和农民意愿的了解而做出的与之适当的反应,因而其乡村建设的模式也具有独特性。
“绿十字”从关注乡村生态环境和乡村传统文化价值观入手,将新农村建设定位为“乡村生态文化”建设,并以此提出了“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这一目标定位之所以具有独特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 以独特的视角看到了目前农村的问题所在
纵观近年来的新农村建设,给人总的印象是不少地方或多或少都有一种城市建设的味道,把“新农村建设”变成了“城市建设”的翻版,使新农村建设脱离了农村的实际,脱离了农民现实的紧迫需要,成为“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工程。这些问题的出现,除了受理论、体制、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外,更重要的一点是由于缺乏对农村的了解、缺乏对农民实际需求的认同。
应该说,当今农村的问题,不仅仅是经济发展滞后的问题,还有一个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而后者的严重性远甚于前者。因为生态环境是一个系统的问题,它牵涉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以及自然内部各“肌体”之间诸多因素的相互作用,它的修复是一个长期艰难的过程,它的破坏是综合、全面和巨大的。同样地,当今的农民问题不仅是农民物质生活贫穷的问题,还有农民精神生活贫乏的问题,保守、自卑和缺少文化依然是束缚农民改善生存状态的最大的阻力。因此,作为解决当今“三农问题”重要举措的新农村建设,也不仅仅是物质状态的改变过程,更是乡村自然环境的修复,以及农民的观念、文化、信仰等精神层面的改变过程。
农村问题用城市方法去解决,肯定不行;自然生态用园林方法去管理,更不行;女人问题用男人思维去解决,那叫添乱;科学问题用抓阄解决,是胡闹。“绿十字”认为在三农问题上就是用希望去剖解,乡村问题找村主任去化解,生态矛盾用生活与生产方式去破题,稳定问题与信仰以民约来对待,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2.以独特的视角突出了乡村的多样性和传统文化价值观的重要性
基于农村、农民问题的新特点变化,“绿十字”了解了真实的农村现状和农民的真实需求,改变了如今一些地方常用的城市建设式的乡村建设思维方式,将“绿十字”的新农村建设目标定位为“乡村生态文化”建设。
所谓生态文化,是指建立在生态学基本观点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态度去观察现实事物、解释现实社会、遵守事物客观规律的一种文化形态。
生态文化体现的是不同民族在特殊的生态环境中多样化的生存方式,它更强调由具体生态环境形成的民族文化的个性特征。事实证明,在人类今后的社会改造活动中,如果不彻底改变征服自然的态度,不改变以牺牲生态环境来开发自然的生产方式,不改变奢侈浪费的生活方式,不改变损害生态环境的社会制度,则不可能长期有效地阻止自然生态环境的加速退化,最终可能导致人类由于不适应生态环境而从地球上消失。
新农村建设也是这样。改变农村生产条件、发展农村经济、让农民获得更大程度上的物质需求的满足固然十分重要,但这种乡村经济的发展,这种基于生产条件改善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能再走城市发展的道路,不能再以牺牲乡村生态环境、传统文化价值为代价,而是要从生态学的观念,把维系乡村生态的多样性和保留乡村传统文化价值的特殊性作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纳入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中去。这是“绿十字”具有独特性和前瞻性之处。
3.以独特的视角赋予新农村建设全新的目标内涵
“绿十字”提出的“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是一个非常具有哲理性的学术观念和实践方法,是“一个很适合中国农村发展的理念”,重点强调了农村形态的连续性和乡村文化价值观念的认同感。农村的改造与建设,不是对农村固有属性和原有形态的全盘否定,也不是对乡村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念的剥离与消弭,而是一种选择上的继承与更新,是在保留农村固有属性和基本形态的基础上,用现代化的发展理念和城市化的生活元素去改变乡村中原有的、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环境。按孙君的话,就是在强调现代化的发展理念和城市化的生活元素的同时,“保护旧村,保护历史,保住民间文化,保住农民的朴实无华和真诚勤劳,就是未来新农村的最大希望”。
新农村建设的提法只是一种时代的流行语,严格地说不太科学,今天是新农村,那过30年后又变成了旧农村,无论新农村还是旧农村,其目标都是让乡村文化与民风更加淳朴,道德与孝道能够延续。尤其是随着城市文明的加速,乡村文化、田园风光渐渐变成了城市人的梦想,这种梦想也渐渐地脱离城市、抛弃城市。是什么力量让城市人逆反入乡呢?是文化、是土壤,更是具有血浓于水的乡村社会。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正是因为如此,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就成了未来中国农村文化复兴的标杆。
为了实现“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的目标,“绿十字”提出了“先生活后生产”的理念作为其乡村建设实践的切入点和基本路径。
1.“先生活后生产”理念的提出
客观地讲,最早提出“先生活后生产”这一理念的是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的龚益教授。从2003年开始,“绿十字”来到湖北省谷城县的五山镇,开始“绿十字”真正意义上的乡村建设实践活动。当时的五山镇作为一个欠发达地区的山区乡镇也和其他类似的乡镇一样,在经济发展优先的大潮中,原有的生态环境遭到巨大破坏,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状态、身心健康,降低了农产品的品质与价值,影响了当地乡村两级组织招商引资的环境,制约了经济的发展。所以,尽快改变人居生活环境、恢复原有生态植被,应该是乡村建设实践中应优先考虑的问题。
龚益教授作为“绿十字”的“五山模式”的倡导者之一,在参与对“绿十字”五山镇的堰河和田河等村的考察时,针对当时农民的实际生活状态,结合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时机,为“绿十字”有效开展乡村建设实践提出了“先生活后生产”的建议。对此,孙君在《农道》一书中记述:“‘先生活后生产’并不是什么新概念,而是人类在自然界长期生存中总结出来的一种最简单的规律。”关注生态环境是“绿十字”重要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有开展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所以,龚益教授的想法一经提出立刻得到了“绿十字”的认同和响应,最终成为“五山模式”的核心理念。就此,孙君这样叙述:“五山项目的第一阶段(2003年至2006年)是做生态环境整治,先生活后生产;第二阶段(2006年至2009年)是把茶叶做出品牌,边生活边生产;第三阶段(2009年之后)做旅游,先生产后生活。可以说,这是把常态的发展模式颠倒过来了。当我们把生态做好之后再回过头来做工业,这时候的工业是现代化、高科技的,少了很多污染。”这一理念在随后的乡村建设实践中被不断检验,成了“绿十字”乡村建设实践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和实践方法。
2.“先生活后生产”的内涵
“先生活后生产”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它是一种乡村建设实践方式的逆向思维。通常的观念认为乡村建设应该从解决生产方面的问题入手,如生产基础设施、生产装备(技术、工具)以及市场体系等,再解决生活方面的问题。但在“绿十字”看来,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引发的环境的问题,使得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只有先有了良好生态的生存环境,才能为人们提供一个更加宽松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环境。正如孙君所言,倡导“先生活后生产”的理念,整个实践都是围绕着农民的生活进行的。通过生活与生产方式的转变,把环保潜移默化到生产经营和生活习惯之中,与东方安居乐业的理念相对应。使垃圾和粪便彻底资源化,做到垃圾不出村、污水不入河。让农民养成勤剪指甲、洗脚、晒鞋垫、晒被子、喝豆浆、保持卫生间和厨房卫生、正确使用抹布、将垃圾分类等良好习惯。点点滴滴地逐步积累,把保护农村的土壤生机和水源清洁变成了他们的生活方式。所以,“绿十字”提出从关乎生活环境垃圾分类入手,来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第二,它是一种经济的、便利的、快速的发展模式。在新农村建设中,地方政府起主导和组织作用,通常情况下,项目的选定、实施的运作、项目建设过程管理都是来自于地方政府。“绿十字”在新农村建设中极力去推动地方政府(主要是乡村两级组织)在项目的选定上从农民生活入手,选择花钱不多、见效又快的建设项目,如垃圾分类。这样,一方面农民易于接受,另一方面又能让农民很快感受到建设带来的好处,从而让农民重新建立起对政府的信心。这种经济的、便利的、快速的发展模式,是解决当前乡村干群不协调关系的绝佳选择。
第三,它是确保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因为现在的乡村生产活动不再是一种简单的农业劳动,它是工、农、商、服务一体的综合性生产活动,不仅需要劳动者强健的体力,还需要有良好文化素养与判断能力等精神层面的东西,也就是说要有一个良好的物质与精神环境,尤其是良好的精神状态。“先生活”是为了更好地生产。通过“先生活”的理念,来改变人们传统的生产生活思维模式,从改造农民身边的生活环境、农民的精神面貌入手,促进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促进乡村生产力的发展,进而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生活与生产的和谐统一,即“在安居乐业的顺序下愉快地生活、愉快地生产,在生活、生产的过程中时刻关怀生态”,最终实现乡村社会经济的快速、可持续的发展。
3.“先生活后生产”的实践路径
那么,在新农村建设中“先生活后生产”的实践路径是什么呢?
一方面,要立足农村实际,从农民迫切需求的地方入手。在“绿十字”看来,虽然目前大多数乡村的农民温饱问题已得到解决,但资金不足依然是困扰农村发展的最大瓶颈。所以,新农村建设应结合农村的实际,按照农民的可承受能力,解决农民眼前的迫切需要。于是,提出了“从垃圾分类入手,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通过转变观念、修复环境,建立一种以自然为中心的生物圈,来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的乡村建设理念,来实现“先生活后生产”的目标。
高椅村资源分类中心
另一方面,要克服城市发展中急功近利、急躁冒进的情绪。在“绿十字”看来,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要记住城市发展的教训,再也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要改变传统的从生产入手、从经济发展入手的乡村建设观念,而是从“垃圾分类”入手,从解决乡村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入手。只有农民生活得到了改善,农民的精神面貌才能得到改变,才能重塑农民的信仰,培养农民的自信力和自主力,也才能激活农民生产的创造力和积极性,从而为农村社会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生产环境,以此促进农村生产的发展。而农村生产发展,又能促进农民生活的进一步的改善。如此往复,形成一个生活—生产—再生活—再生产的良性循环发展轨道。
“绿十字”的乡村建设实践之所以在一定范围内产生很大的影响力,很大程度上与其特有的参与方式有关。
1.“绿十字”身份的特殊性
“绿十字”作为非政府组织形式的乡村建设实践团队,其参与本身就是一个特色,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对非政府组织都还需要一个认识、认可的过程,尤其是像新农村建设这种牵涉到乡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改造活动,对非政府组织的参与,政府更是十分谨慎,使非政府组织的每个行动都显得十分艰难而缓慢。但非政府组织的公益性、民间性、志愿性和非营利性的特点以及思想、理念的不断创新,既满足了改革开放后农民对新事物、新思想和新观念的渴望与好奇,也弥补了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不足和弱势。因此,政府和社会对非政府组织的参与又有某种审慎的期待。
正是看清了政府和社会在非政府组织参与新农村建设上的矛盾心理,“绿十字”以独特的方式和身份加入了新农村建设的大潮中,并逐渐得到了参与地区的政府和乡村社会的普遍认同和一致认可。
2.合作方式的独特性
作为非政府组织,由于它所受到的社会挑战和持续性的社会质疑,以及社会资源相对于政府的明显不足等多方面的缺陷,使得“绿十字”在参与乡村建设的过程中,以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优势、克服非政府组织的不足为出发基点,提出了具有“绿十字”特点的新农村建设参与方式,即“农民参与,三方合作(亦称‘农民参与,合作共赢’)”的参与式合作的乡村建设理念,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新农村建设三个主要方面——农民(包括农村精英)、地方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以及企业、专家、学者和志愿者的能力。
正如孙君所言,“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全社会支持与参与的项目,企业融资、农民出工、专家支持、政府服务和非政府组织参与,以合作和多赢的方式建立新的城乡市场关系。”与此相比,当今很多地方的乡村建设实践是由政府主导、农民参与的乡村建设模式,其弊端在于政府因受其常规观念和行为方式以及社会资源有限的制约,很多新农村建设项目基于宏观层面,而乡村弱势者的诉求一般难以考虑到,这也使得农民因对当地政府的不信任,导致错失了很多乡村建设发展的时机。而“绿十字”的人文关怀理念和公益性特征,相对政府更容易获得村民的好感和信任,这也正好弥补了政府的不足,使“绿十字”这样的非政府组织成为政府和农民之间联系的桥梁,也有更多的机会集合政府、农民及其他社会力量参与到今天的新农村建设中,从而使“绿十字”的参与式合作的理念成为现实。
3.参与式合作方式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绿十字”参与式合作的乡村建设理念,既符合农民的想法,也满足了地方政府的需求,在其参与乡村建设的大部分地方很快得到人们的关注和推崇。正如原五山镇镇委书记、现襄阳市鱼梁洲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所言:“北京‘绿十字’是一个以实践为主体的非政府组织。从2003年底与‘绿十字’合作之后,我们在观念和工作上有一种全新的感觉。比如垃圾分类这项工作,原先政府也做了,文明办、宣传部等做了很多年,就是推不动,当然城市也是如此。可是‘绿十字’来了,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推动了这项工作,垃圾分类变成了农民自己积极参与的工作。我们看到今天的农民,已把这项如此艰难的工作变成了生活习惯!这种农民观念的变化深深地引起我的反思,这种反省在工作上、生活方式上和社会责任感上,给我们基层党组织带来了一阵春风。面对这样的一个组织,不仅是我们镇政府、市委、县委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孙君先生还被谷城县政府特邀为顾问。”作为“五山模式”的政府层面的核心推动者之一,余宝军的评价可谓是对“绿十字”参与式合作的乡村建设理念的最好注解。
“绿十字”的乡村建设实践,无论其规模大小和影响深远与否,对于今天乃至今后的中国乡村建设实践都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的借鉴与应用价值,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1.促进了乡村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改善了乡村生态环境
作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链上的一部分,乡村所承受的环境破坏的影响力更大。由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尤其是乡村经济发展方式未能很好地尊重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导致农村耕地面积逐年减少、水资源短缺和环境严重污染,进而导致农业效率的降低、农民生活质量的恶劣、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滞后。
正是看到了环境问题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绿十字”在乡村建设实践中提出倡导环保、重建生态的乡村建设口号,提出“求真务实、勇于践行”的要求。经过与乡村建设实践区域所在的农民、地方政府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协调努力,使当地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环境效益日益明显,郁郁葱葱的“新环境”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如提倡垃圾分类大大地减少了生产垃圾和生活垃圾带来的污染,有机肥的推广使用减少了工业化学肥料带来的土壤地力的破坏,而大范围的农户沼气的使用极大地降低了木柴的使用率,从而减少了树木砍伐,提高了森林的覆盖率,一个“长期的环境效益正逐渐呈现”。亦如孙君在随笔中多次描述的,所有进入堰河村的人都像进入了一个鸟语花香的世界,堰河村的未来更是一个垃圾不出村、污水不入河,生态环保、文明有序的新农村。
2.促进了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创造了新的收入机会
以优先生产发展为突破口的乡村建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改善农民物质生活匮乏的问题,但由此带来的对农村环境的破坏也不可小觑。“绿十字”乡村建设实践的最大特点之一,是在生产生活方式上的创新求变,“摒弃损人不利己的经济模式”,即从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入手,改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由过去单纯地追求经济增长和物质生活的满足而忽视农民生活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改为追求经济增长与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同步进行。在改善生活环境的过程中,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改善经济发展的融资环境,从而带动农村绿色环保产业和乡村旅游经济的成长,促进经济的发展,为农民增收创造更多的机会。正如孙君所言,生态文化建设减少了农户的经济支出,带来了新的收入机会,沼气池及“一建四改”让农户的生活成本大大降低,同时稳定了生猪的饲养条件;垃圾分类形成的良好卫生环境,带来了农户开辟新收入来源的机会。同时,通过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使乡村社会的经济活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一个以绿色环保产业为中心的乡村经济链,即“生态环境的优化—绿色农产品种、养殖—农家乐—旅馆—休闲娱乐设施—旅游业的兴起—
堰河村民居
形成致富经济链”,在“绿十字”开展乡村建设的地方逐步形成。
3.促进了乡村历史文化价值观的保护与传承,增强了农民的自尊感
在中国,每一个乡村都有其独有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观。正如孙君所言,庙宇、农田、村庄、农民、树木、牲口、赶集等这些人与物的交替,以及空间与四季的变化,在特定的时间和地域形成并演变成他们自己熟悉的习俗,这种习俗我们称之为文化,影响着他们过的日子。正是这种厚重的历史文化感和社会价值观,造就了中国乡村社会的多样性和民族繁衍的生命力。因此,“绿十字”乡村建设实践的另一个显著的特点是重视乡村历史文化和民俗、信仰等社会价值观念在乡村建设中的影响和作用,把保护和传承中国乡村传统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观念作为一个重要内容,纳入乡村建设实践的过程中。
同时,一个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改善,依靠的不仅仅是农村生产条件的改进和农民生产技能的提高,农民的社会价值观如民风民俗、文化信仰、道德规范以及农民的自信心、自尊感和主动性、创造性都对乡村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和作用。
“绿十字”这种把生态建设—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建设与文化建设—人与人的和谐关系建设综合起来的乡村建设模式,为乡村社会带来了极大改变。一方面,促进了乡村社会关系的改善,包括家庭内部关系的和谐和邻里关系的和睦,改善农民与乡村干部之间的紧张关系等。另一方面,增强农民的自信心和自尊感,在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的同时伴随着乡村的传统文化和社会价值观的回归,使农民找回了自信心、增强了自尊感。在“绿十字”看来,年轻人出门打工是正确的,也是客观的选择,留在家的人负责耕种、建设和维护,等若干年这些年轻人有了技能、了解了现代文明与教育之后,再回来村里,就会形成最有效的行动,这种行动是新文化与旧文化的融合,他们在把握着自己,又形成现今的民俗文化。这种发展的方式是需要付出和时间的,只有这样,自尊才会离农民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