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农村建设中,明确乡村建设的定位与规划、设定好乡村建设的目标与方向至关重要,这决定了乡村建设的路径方法、实际成效以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绿十字”根据其自身组织机构的特点,提出了具有“绿十字”乡村建设特色的定位与目标设定,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乡村发展规划理念。
要开展乡村建设,首先要了解乡村建设的主体——乡村和农民的特性,其次要清楚乡村建设的目的和方向,即要给乡村建设一个明确的定位。“了解中国就要先了解农民,做好新农村建设就更要了解乡村。农村建好了,农民日子好过了,用乡村的文明来影响城市,用城市的文化来回馈农村,社会和生活就会更美好。”
1. 对中国乡村社会和农民的判断
要建设乡村,首先是要了解中国的乡村和农民,要对其现实与历史的情况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和正确的判断。
第一,对中国传统的农村社会和农民的判断。
经过多年的乡建实践,“绿十字”对中国乡村有非常清晰的认识,包括:传统的中国农村是一个熟人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就靠熟人的概念来维系;农民是一个组织松散的群体,可是情感在大是小非面前是凝聚的,又是一致对外的;农民们喜欢有情、有义、有本事的人,他们做人的原则和交朋友的原则简单而且原始;城乡的价值观相差甚远等。这是“绿十字”对中国传统农民一些典型特征的判断与概括。
因此,“绿十字”认为,中国的乡村建设只能依据中国乡村的实情和中国农民的特性——农村是一个道德的自律社会,可是农民多是一个以自己利益为上的个体。农民、市民和公民三个身份中,农民身上有较多的公民色彩,他们在道德、爱心、互助三个方面比市民有责任感……了解中国就必须了解农民,做好新农村建设就更要了解乡村。中国农民史就是一部“中国史”的缩影,农民日子好过了,中国就有希望了。采用适合于建设乡村的方法——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从改变人们的观念和生活环境入手,而不是用城市建设的大拆大建、大开大合。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新农村建设预期的目标。
第二,对乡村建设中的新农村、新农民的判断。
客观地讲,所谓新农村或新农民并非是一个新的概念,它是在中国新的乡村建设时期相对传统的农村和农民而衍生出来的一个概念。对此,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有着不同的判断和解读。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将“新农村”定义为一个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与全面进步的农村,即通常所说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农村。新农民则是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认为,所谓新农村,是指生产力有新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有明显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明显加强、农村的社会事业有明显的发展以及农村基层的民主政治建设继续向前推进的农村。原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现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对新农村、新农民有更详细的解读,他认为,新农村应包括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五方面:即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完善基础设施,道路、水电、广播、通信、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在环境卫生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新农民是指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新风尚就是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对于新农村或新农民,“绿十字”也有自己的判断和解读:所谓新农村,就是农民满意并参与新农村建设,并进一步解释:所谓新农村,从精神层面来说就是农民新的希望,从形式上来说农民支持、农民参与、农民自律、农民能受益的就是新农村。新农村是建立在旧农村基础之上的,应该对旧农村好的传统进行继承和发扬,这里涵盖了这个村的历史、文化、村庄的民风、村庄的精神沉淀,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建设的新村,就会有血有肉,就会继往开来。在精神层面上,新农村还要包括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价值观,如理念和道德、文化与希望。今天我们做新农村建设,要把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同步进行, 只有这样,我们的新农村才能有前瞻性、复制性、思想性。
正是基于对新农村建设中新农村和新农民的判断和解读,“绿十字”在其乡村建设的实践过程中认为培养新干部、新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并把转变乡村干部的思想作为实现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法。
2.对乡村建设内涵与实质的判断
乡村建设作为一种乡村社会发展的策略、一种以改造乡村社会为直接目标的实践性社会运动,反映的是乡村社会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更替过程。它是在乡村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受到严重冲击、农村和农民的问题变得尖锐和复杂化时的一种乡村变迁的过程。正确理解乡村建设的内涵和实质,对于乡村建设目标的设定和路径的选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乡村建设运动的认识和判断。乡村建设与任何其他的社会运动一样,也有其特定的内涵与实质。不同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它的判断与解读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作为新时期乡村建设的参与者,“绿十字”对何为乡村建设提出自己的判断和解读:“乡村建设,是一种文化与理念的传播,是农耕文明的修复,也是现代文明的融会。”所以,在乡村建设实践的过程中,他们认为作为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在新时期的乡村建设实践中,所承担的工作不再是呼吁和理念,更多的是行动与实践。正是基于这种对乡村建设运动的内涵与实质的判断,“绿十字”在乡村建设实践中,提出了“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农民参与、合作共赢”的参与式乡村建设理念与实践路径。
第二,中国新时期乡村建设的意义。乡村建设一直伴随着中国的历史延续至今,只是内容和形式的不同而已,在某种程度上是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即所谓的“三农问题”)变得突出和尖锐时的一种乡村改革的选择,今天的新农村建设也是如此。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化的目标体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性的社会工程,不只是追求乡村社会的单一的或某一方面的成功,而是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乡村发展。所谓新农村建设,并不是全部要建新的房子,也不是指村干部和村民要接受新的文化、科技、环保、有机农业理念。而乡村的传统美德、历经风雨的旧房子和历史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文化源头,新农村要有新的文明行为、美丽的村组环境、和谐与稳定的人与人的关系、先进的观念和文化,宗旨是建立“常规心态的新农村、新农民、新思想”。
就开展乡村建设的必要性,“绿十字”有着独到的见解。正如孙君所言,三农不是问题而是希望,今天的农村和农民发生了很大变化,“永远的批判不能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而正确的态度是“我们现在要做的只是如何帮助农民开启他们的智慧,规划未来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建设新农村”。在这个过程中,要始终以积极的态度,与有问题的乡村和政府一起找寻答案。每到一处,“绿十字”不再只是讲问题,而是告诉他们:这里的问题充满机遇和挑战,我们一起去面对。问题与希望,因为不同的心态而出现不同的结果,心态决定结果。
第三,新农村建设有效路径的判断。虽然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但是在如何开展乡村建设、其有效路径又是什么等问题上,在人们的建设实践过程中却存在很大的歧见。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认为,“新农村建设的落脚点(焦点问题)依然是农民的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具体地讲,一方面要以坚持发展农村生产力和经济发展为中心;另一方面要加快完善乡村体制机制建设,使其与农民的要求和承受能力相适应;同时要通过城乡统筹,解决农民最无奈、最无法解决的问题以及建设一个好的农村环境。乡村建设的重点是在现有基础上的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农民只有组织起来,才能有效地应对市场。
想要在新农村建设中取得成功,不仅要知晓中国的乡村社会和农民的历史与现实情况,还要明确新农村建设的目标、确定新农村建设的方向,即有一个明确的乡村建设目标定位。
针对于此,不同的组织机构从各自不同的目的出发有着不同的目标定位。“绿十字”根据自己的组织特性和实践理念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新农村建设不能千篇一律、照抄照搬,要结合各村实际,大力探索适合本村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如环境整治、有机农业、培育新农民、新的文明行为,以此来培育美丽的乡村环境、和谐稳定的人际关系、先进的观念和文化等;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在生活、生产、行为、环境、社会性上突出乡村田园特色,打造开发村庄特有的市场价值。
1.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
“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既是“绿十字”乡村建设理论的核心思想,也是“绿十字”乡村建设的目标定位,孙君所著的《农道》一书就新农村建设方向性问题开宗明义地提出,所谓“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就是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在引入现代化元素的同时,也不能摒弃农村固有的本质属性和优良的传统乡村文明。这是一个既有现代城市文明意识又有农村传统文化特点,即“新村与旧村并存,城市文明与乡村文化共融,绿色与产业相结合”的新型农村。对农民来说就是树上有鸟,河里有鱼,粮食能增产,住上好房子,孩子能上好学,干群和谐,邻里互助。
之所以提出“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一方面,新农村是为农民而建的,所以满足农民的日常生产生活便利化需求,应该是新农村建设的首选目标。而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性,把新村建在现在的自然村,对农民的生产生活而言是最为便利的。另一方面,新农村建设是为了给农民提供公共基础设施,是为了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因此,一些地方采取大拆除、大搬迁的方式有违新农村建设的本意。同时,青山绿树、鸟语花香、稻麦阡陌、鸡犬相闻是农村的固有属性,如果新建的农村到处是水泥、高楼、工厂、商厦,那只是城市而非农村。所以,我们的新农村建设应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应该恢复农村本来就拥有的人文传统和自然环境,让农民生活在一种温暖、和谐的社会之中,同时也让那些精神紧张、不堪污染的城里人被农村田园诗般的意境所吸引。正如孙君所言,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这是一个很适合中国农村发展的理念,在未来的发展中,特别是现在的农村,已是城市发展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不能再把农村建设得村不村、城不城。保护旧村、保护历史、保住民间文化、保住农民的朴实无华和真诚勤劳是未来新农村的最大希望。
那么,如何才能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
第一,保护传统的农村和农民的特殊性。土地、农民、农业产业和血缘家族秩序是传统农村即孙君常说的“旧农村”的固有本质属性,中国传统的农村文明,集儒家文化和各类文化信仰为一体,形成独特的文化内容和特征,这是中国农村的特殊性。“建设新农村,就一定要了解旧农村,更应该了解农村社会的特殊性。”“绿十字”认为,农村不是城市,农村也不是园林。中国的农村有悠久的历史,农村还有近8亿的农民,村庄、农民、动物(家禽)、土地四者之间形成了完整的农村元素,这四者分离后就不是农村,特别是农民如果没有土地那就不能再称为农民,而且这四大元素相互依存,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村组依附于土地和自然,生存于四季之中,活在天和地之间,只有这样做,农民才知道可以生存下来。几千年来农民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地走进了自然的世界,熟悉了自然的性格,与自然有了深厚的感情。同时,也对自然有了敬畏之心,这就是我们真实的农村特点。所以,我们的乡村建设实践,不能轻易地去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去让农民过城市人的生活模式,这不可能,也会出问题。因此,今天的新农村建设,应该非常清楚农村与城市的特殊性,否则就会出现城不像城、村不像村。
第二,要找准乡村建设的方法。“绿十字”认为,乡村和城市本来就是两种不同社会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的社会,乡村与城市的改造和建设的方法也应是两种不同的方法。在乡村建设中,如果用城市的“西医疗法”去建设乡村、改造乡村,虽然一些地方可能在短期内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那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措施。要解决中国乡村目前存在的问题,就要像中医一样从它的“根”上去寻找解决的办法。所以,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组织架构的重组、是一种文化素质的提升、是一种观念的改变,更是一种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2. 构建乡村价值体系,重树城乡市场定位
这是“绿十字”提出的具有前瞻性和思想性的乡村建设理念,既是中国未来的改革与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全局性的社会问题,也是新乡村建设所要解决的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
第一,从社会学和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乡村和城市是两种不同社会结构和社会功能定位的组织形态,它们有各自的价值体系和市场目标。首先,乡村人口密度低、聚居规模较小,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基础,社会结构相对较简单,由具有类同特点的人居生产群落构成,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具有特定的经济社会和自然景观特点的地区综合体。即它不仅是一个综合的经济实体,也是一个包括经济以外的政治、文教、风俗等所有活动的社会,一个以道德和诚信为价值核心的“熟人社会”。如孙君所言,“乡村以自然为中心的生活方式与城市截然不同。城市是工业化的规模性经济,农村是家庭式的个体性经济,城市与乡村在对生活、生产、文化、道德甚至时间的认识上都不一样。乡村是城市的梦想,是城市最后的心灵家园。”而城市是一个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生活方便、教育先进、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集群区域,通常是周围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城市是具有相当面积、经济活动和住户集中,以致在私人企业和公共部门产生规模经济的连片地理区,是各种经济市场——住房、劳动力、土地、运输等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网状系统,是一个以法律和制度为价值核心的“公民社会”。
第二,乡村的价值体系和市场目标受到严峻的挑战。中国的改革对原有的乡村价值体系和市场目标的挑战是不言而喻的,而且这种挑战因为城乡差距的加大变得越来越严峻。这表现在:一方面,人们在求富上变得更加急功近利,使农村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另一方面,人们尤其是青年人呈现出少有的极端与偏激,导致人心的离散与道德的迷失以及乡村秩序和组织治理能力的弱化。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构建乡村价值体系,重树城乡市场定位”不仅是十分重要的乡村建设理念,而且也非常紧迫和重要。明确我们到底想要保留什么,要改变什么,这一点在新农村建设中非常重要。
3. 让农民生活更方便,让农村社区更和谐
建设一个便利的生产生活环境、一个和谐优美的社区,既是乡村现实发展的需要,也是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因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就是要建设一种低消费,高福利的生活方式,就是要在温饱问题已经解决的前提下,通过改善人与人、人与自然环境、人与自己内心世界的关系,通过挖掘中国传统中天人合一的智慧,通过提高生活质量,而非提高消费数量的办法,建立以人为本的新的生活方式。这也是“绿十字”在其乡村建设实践中提出“让农民生活更方便,让农村社区更和谐”理念的根本原因。按孙君的话就是:让垃圾不出村,让污水不入河。一有五不做:一张农民能看懂的图,不靠路、不填塘、不劈山、不占田、不砍树。简单说来,就是建立一个既有现代城市建设元素——环境干净、垃圾分类,又有乡村田园风光——河里有鱼、树上有鸟、地上有虫的新型农村。
要实现这个理念,首先就要改变乡村干部新农村建设的思维方法和农民的生活方式。按孙君的话就是“还民于真实、简约于生活”。一方面,要从农民的具体生活入手,进行公众生态教育,提倡公众参与,帮助农民获得环境保护的知识,树立新的生态伦理观、环保意识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责任感。让农民在关心自身生活的同时,关怀周边的环境。另一方面,要完善农村社会制度,构建和谐的农村社会。在今天的农村,与农业经济问题相比,农村的社会问题更令人担忧。所以在新农村建设中逐步建立起比较符合农村实际的社会保障体制,逐渐把在城市中已经相对过剩的社会文化资源引向农村,适当地引入外来志愿者为农民提供一些卫生知识、文艺知识等,帮助农民把各种社会文化组织发展起来,比如成立老年协会、妇女协会。这些工作做到位了,就能率先在农村达成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是实现农民生活更方便、农村社区更和谐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