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孔子创立儒家精神养生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正是春秋末期,孔子出生在鲁国,即山东省的曲阜县。孔子父亲叔粱纥,母亲颜徵在。孔母怀胎前,曾听闻尼山神颇为灵异,所以,与孔父至山神庙,拈香祷告,乞求早生贵子。

■孔子画像

孔母尼山祝祷归家后,果然怀孕。待10月怀胎时,忽然梦见一位垂髫的仙女,手牵着一只满身龙麟的独角兽,背上坐着一小孩。仙女说道:“此兽名叫麒麟,专为送子而来。”

麒麟 简称“麟”,是我国古籍中记载的一种动物,与凤、龟、龙共称为“四灵”,是神的坐骑,古人把麒麟当作仁兽﹑瑞兽。雄性称“麒”,雌性称“麟”。麒麟是吉祥神兽,主太平、长寿。民间有麒麟送子之说,麒麟是龙头,马身,鱼鳞。

颜氏就解下腰间的绣纹,向麒麟角上缚住。麒麟“霍”地张口狂鸣,吓得颜氏从梦中惊醒过来。颜氏将梦境告诉孔父,孔父说:“相传文王出生时,他母亲也梦麒麟送子,想来是吉祥之兆。”

不久,孔子诞生了,孔父发现婴儿的头盖骨与众不同,好像四周高中间低的样子,所以取名“丘”,字仲尼。

孔子在出生时,混浊的黄河水忽然清澈见底,这就是“圣人出而黄河清”的典故。相传孔子出生时,天上传来奏乐声,同时有5个仙翁,从云彩中冉冉下降。其中一个说道:“天生圣人,天降音乐。”

孔子一生大部分时间不得志, 经历了许多政治纷扰,生活纷扰,可是他仍活了73岁。人生七十古来稀,应该说,孔子在那个时代就是长寿的,这与他晚年有一套养生术有关。

■孔子雕像

首先表现在孔子心胸开阔以养性。孔子曾以“三十而立……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概括他一生几个阶段的特点。这其实就是很深刻的养生经。人到了老年,自己的行为能把握得住,也能放得开,进入一个人能“解脱一切”的状态,这时,不为世事所困扰,对一切顺境、逆境都看得很开,变得眼界高超,虚怀若谷。

但这又不是看破红尘,消极避世,而仍然是积极进取,追求理想,享受生活乐趣。所以孔子晚年还致力于编撰《春秋》,不倦地学习《易》,以至“韦编三绝”,还继续给弟子上课。

■孔子讲学图

有一次,楚国大夫叶公问孔子的学生子路:“你们的孔夫子是个怎样的人?”子路一时不知怎样回答人。孔子知道了这件事后对子路说:“孔子这个人啊,发愤时可以忘了吃饭,高兴时什么忧愁都扔掉了。他啊,连快要老了自己还不知道。”应该说,正是这种开阔的心境使孔子获得了长寿。

子路 名仲由,子路是其字,又字季路,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性格爽直率真,有勇力才艺,敢于批评孔子。孔子了解其为人,评价很高,认为可备大臣之数,做事果断,信守诺言,勇于进取,曾任卫蒲邑大夫、季氏家宰,是孔子“堕三都”之举的最主要合作者之一。

孔子思想的中心就是“仁”,他指出“大德必得其寿”,即做人要有高尚道德修养,要乐观豁达,心胸坦荡,终日无私,宽厚待人,无忧无虑,处此状态,必能长寿。如果不讲文明,自私自利,不讲道德,整天财迷心窍,为非作歹,惶惶不可终日,怎么可能神安意定、健康长寿?

孔子的“仁者寿”是流传千古的名言,即以仁为做人的道德基础。与人为善,乐于助人,待人坦诚,有无私奉献精神和正确人生观的人必能长寿;反之,心术不正,图谋不轨,巧取豪夺,慑于法律和道德,整日提心吊胆,忧心忡忡,朝不保夕,岂能长寿?

孔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即选择有德行与才能的人出来任事,使老年人都有美好的晚年,中年人能实现抱负,青年人健康成长,残疾人有人照顾,男女各得其所;人们不计私利,诚实守信,和睦相处;社会风气良好,无盗贼作乱,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可谓天下太平。

为实现这一理想,孔子创建儒家教育事业,为国家培养、储备人才。他曾带领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不辞劳苦周游列国进行广泛宣讲。即使是年事已高,仍坚持著书立说,订礼乐,作春秋,不知老之将至。

礼乐 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乐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上,创造了人类的辉煌。传统的“礼乐文化”能起到提升人类道德,使人们达到自我完善,用以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礼乐文明在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发展史上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孔子最重视人的道德修养,他指出“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一生乐观豁达,心胸坦荡。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挫折,他从不怨天尤人。即使怀才不遇,得不到重用,也不气馁,能做到“哀而不伤”。

■孔子讲学图

■孔子周游列国

他带领弟子周游讲道时,虽屡遭围攻、讥讽,但仍不动摇泄气。一次走到陈、蔡两地之间,粮食断绝,跟随的弟子们都饿得走不动了,他却依然乐观地说:“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

孔子告诫世人:“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意即吃饱了饭,不动脑子,什么事也不干,也难成才,有什么出息呢?他认为,应找点有益于社会的事去做,又可活动脑筋。

孔子从小就学会了多种谋生技艺,如赶车、骑射、行礼、作乐。他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如爬山、游泳和驾车、打猎、射箭、钓鱼等。此外,他还特别喜欢音乐、唱歌、弹奏乐器、作曲。他认为,音乐可影响人的思维和情志,有益健康。他曾说:“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韶》 舜帝时代的一种优美的乐曲,传说用箫吹奏这种乐曲时,声音优雅动听,连凤凰都会飞来朝仪。在孔子时代,韶乐几乎失传。所以,他在齐国偶然听到韶乐时,便深深陶醉其中,以至于此后3个月里,吃肉都不香了。

在养生学方面,儒家具有代表性的学术思想和观点,从儒家许多经典中都可以发现。如强调精神调摄方面,《礼记·缁衣》说:“心以体全,亦以体伤。”养心与养形是养生的重要内容,然而精神与形体之间,具有统帅支配作用的是精神。

养生首先要强调精神调摄,而最好的方法是减少物质欲望,即所谓:“养心莫善于寡欲”。人生存在着欲望是正常的,然而只能在社会许可的条件下实现欲望,不可有过分的要求,这就需要遵循“礼”的原则。

正如《论语·颜渊》中所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还提出了君子三戒,即“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行则从礼、君子三戒等内容,即为寡欲。

注意身体护养也是儒家养生思想的一个方面。合理地安排生活、注意起居有时、劳逸适度、饮食有节等,是护养身体的基本原则。反之,如果不注意这些原则,“人有三死,而非其命也,已取之也。夫寝处不适,饮食不节,劳逸过度者,疾共杀之。”这些都是造成身体损害、不善养生的原因,是需要予以注意的。

另外孔子还指出:“居无求安。”意即居住环境和条件不可太安逸了,否则,容易使人变懒,意志消沉,事业荒废,身体衰弱,对健康不利。他按照四时节令气候变化调节居处和增减衣被,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阅读链接

儒家的养生思想,是极宝贵的养生经验,因而为历代养生家所遵循。时过千年,仍有其实用价值。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养生思想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养息”生学发展过程中。“仁者寿”、“智者寿”、“欲而不贪”是儒家。这种思想形成了一个静动结合的思维方式,贯穿在中医在养生道德理念上的重要思想。 32vFC+q6w/gsBcvIN7VqgSqP/JkIIrTnEYuQKmEsOFS0vl8/7o1yMMO4JeFtu62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