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4.冰箱易引起的疾病

冰箱头痛

刚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食品,若快速进食,可刺激口腔黏膜,反射性地引起头部血管痉挛,产生头晕、头痛、恶心等一系列症状。

冰箱肺炎

冰箱如果平时不经常擦洗,在冷冻机的排气口和蒸发器中就很容易繁殖真菌。这些真菌随尘埃散布至空气中。过敏性体质者吸入这种带菌空气后,极可能出现咳嗽、胸痛、寒颤、发热、胸闷和气喘等症状。

冰箱胃炎

这是一个非正式的医学名词,由于饮用过量过冷饮料所致。症状是饮后半小时后出现恶心、头晕、腹泻、全身打颤等症状;幼、少儿更能造成咽喉平滑肌痉挛,发生喉梗阻、呼吸障碍;老年人可引起胃肠功能下降甚至应激性冠状动脉痉挛、心绞痛、心肌梗塞。原因是夏天人体全身血管处于扩张状态,饮用过量冷饮、冷食后,胃肠受到冷的强烈刺激,血管骤然收缩,而流量减少,导致一系列生理功能失调。

冰箱肠炎

很多人不清楚冰箱不具备灭菌功能,只能推迟食物腐败变质,而把它错当成了食品的“消毒柜”、“保险箱”。盛夏,箱门启闭频繁,箱温骤变,为细菌大量繁殖创造了适宜环境;很多家庭使用电冰箱很少进行过认真的清洗、消毒,更为细菌的繁殖创造了条件。吃了这种被细菌污染,而又未煮透的食物,就会染上“冰箱肠炎”,其症状为恶心、腹疼、腹泻,并伴有发热,极容易误诊为阑尾炎。

冰箱性腹痛

盛夏季节,天气炎热。人们爱吃刚从冰箱里取出的水果、冷饮,但有时吃后半个小时左右,常常感到剧烈腹痛。严重时还会出现恶心、呕吐、头痛、腹泻、全身冷颤等症状。这种腹痛是由于吃了冰箱里存放的食物引起的,故起名为“冰箱性腹痛”。

出现冰箱性腹痛,首先要喝一些热汤或热水,温暖一下胃肠,再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腹部,如果腹痛不止,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镇痛解痉药,如阿托品等。

要防止“冰箱病”,必须做到:冰箱内存放的食品一定要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污染;冰箱内取出的不能再加热的食品,宜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再食。老人、小孩如患有慢性胃病、心脏病和高血压者应慎食或禁食过冷食品;存放时间不宜过长,存放的熟食、瓜果一定要加热煮沸或洗涤干净后再吃。 eNbfCIYeP5x+v4IGQF9OaoWKXa4eE7gT4F0VXiNFO3GqrC/L1Gw0VVgkfmdh+xR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