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2.教师心理障碍的防治

从前老师是备课、上课、改作业、管学生“四面出击”,现在还有迎检查、参加培训等工作,耗费情感和精力不断增多,工作负荷量也逐年增长。诸多因素使得他们容易出现头晕、失眠、早醒等焦虑症状以及抑郁情绪。北京某体检中心早先对159名教师的一项调查显示,心理焦虑的占46.2%,人际关系轻度异常的占40.7%,抑郁的占33.6%,强迫症状占15.5%。其中,女性异常比例高于男性。

心理障碍症状

现在教师的心理问题越来越普遍。压力大是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除了在教育制度上做根本改革,变应试教育为真正的素质教育外,最重要的是关心老师的心理健康,在教师中普及心理卫生知识,教他们学会疏泄不良情绪的方法。

一些老师常常有心悸、胸闷等症状,其实是典型的心理疾病。还有一些教师,神经衰弱、失眠等严重干扰着他们的工作生活。如果平常都有长期失眠、头痛、心情压抑悲观,或紧张、焦躁不安、情绪易激等症状,可以做个简单心理测评。同时,与心理医生交流,也会学到更多的调节心情、舒缓压力的方法,不仅自身受益,也能更好地教书育人。

心理障碍预防

首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注意劳逸结合,参加体脑交替、动静交替的活动,如乒乓球、羽毛球运动。多欣赏音乐、文艺演出,观赏艺术作品或花卉奇石。一些年轻教师的成长道路比较平坦和顺利,因而承受挫折和失败的心理能力比较脆弱,所以要多迎接一些困难和挑战,同时业余时间参加一些登山、长跑、游泳,或障碍跑、越野跑,进行象棋、围棋的对弈,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意志。如果实在觉得心里难受,不妨找心理医生咨询一下。 E2BgJSp9djKL7inB0c/HYWBax+FfpfxA6A9zWxkTN0WKVFASNLE2QKQMp6upopE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