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心血管病患者的饮食要求

1.控制热量、保持理想体重:保持体内热量平衡防止多余热量转化为脂肪,导致肥胖,加重心脏负担。要控制脂肪摄入量,限制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将膳食中脂肪的热量控制在占总热量的25%以下,脂肪摄入量应少于50克,并尽量使植物油与动物脂肪的比例控制在2∶1;胆固醇的摄入,每日控制在300毫克,即可维持体内代谢平衡;尽量避免食用含胆固醇高的动物脑髓、脊髓、内脏、鱼子等,但不要禁食鸡蛋,一般每天吃1~2个鸡蛋较为适宜。

2.保证有足够量的蛋白质:蛋白质的摄入最好以每日每公斤体重1.2克为宜。应多食优质蛋白,可适量选用动物蛋白,约占总蛋白量的20%~30%,最多不超过50%。动物蛋白的选择以多吃鱼、少吃肉;多吃禽类肉、少吃畜类肉。植物优质蛋白以豆类食物最佳。多吃富含精氨酸的食品,如海参、泥鳅、鳝鱼、芝麻、山药、银杏、豆腐皮、葵花子等。

3.提供含丰富维生素的食品:每日吃500克新鲜蔬菜,即可满足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应多选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及维生素E的食物,多吃含叶酸的食品,对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有重要作用。富含叶酸的食物有红苋菜、菠菜、芦笋、豆类、酵母、苹果、柑橘等。富含维生素B6的食物有豆类、核桃、香菌、玉米、红薯、香蕉、胡萝卜、禽蛋、猪肝等。

4.补充适量的无机盐和微量元素:无机盐中的钾、钙、镁和微量元素锌、铜、锰、硒、铬、碘等均对心血管有好处。要增加含钾、钙、镁丰富的食品,其中含钾较多的有菠菜、油菜、芹菜、大葱、青蒜、土豆、西红柿、胡萝卜、豌豆、青豆、黄豆、绿豆、黑豆、蚕豆、南瓜、萝卜、海带、紫菜、鸡肉、牛奶、杏、柑橘、香蕉、葡萄、柚、芒果、桃、草莓、甜瓜以及玉米面、荞麦面等;含镁较多的食物有菠菜、茄子、萝卜、土豆、豌豆、蚕豆、葡萄、香蕉、柠檬、桔子、海参、黑鱼等;含钙丰富的食物有牛奶(脱脂)、海带、紫菜、发菜、虾皮、豆类、芝麻酱等。

5.多食富含卵磷脂的食物:如大豆及其制品、禽类、鱼类等,因卵磷脂是一种强乳化剂,能使血中胆固醇颗粒变小,并保持悬浮状态,从而有利于环脂类透过血管壁为组织所利用,可使血中胆固醇下降,有利于防治高血粘症及高脂血症。

6.戒烟少酒:少量饮酒有益心脏的观点已被人接受,尤其饮少量葡萄酒和啤酒对心脏有益。但是心血管病的患者饮酒应慎重,尤其不能饮烈性酒和过量饮酒。过量饮酒,会使血红细胞受损,影响血红细胞的粘合力而引起血栓。

7.常饮茶:对心血管有益,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因为茶中含有丰富的茶色素,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其中茶色素已被证实有降血脂、降血粘度的作用;茶中还含有丰富的黄烷醇,能改善血液胆固醇与磷脂的比例,减少冠状动脉硬化斑块的形成;所含儿茶素与咖啡碱,可使血管壁松弛,保持足够的弹性,增加血管腔径,保持心脏的供血量。

8.保证充足的饮水:中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水分逐渐减少,如不及时补充充足的水分,造成体内水失去平衡必然引起血液中水分减少,使血液粘度增高,血流缓慢,血流不畅,机体各组织获得的氧和营养物质减少,体内废物也难以排出。尤其夏季人体排汗多,是血粘度最高的时期。因此,夏天为预防心血管病更应多饮水,防止血粘度增高。

9.对心血管病有益的食品有:

(1)鱼:含有极其丰富的优质蛋白,富含甲硫氨酸、赖氨酸、脯氨酸及牛黄酸等,具有改善血管弹性、促进钠盐排泄的作用。鱼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不饱和脂肪酸,有抑制血小板凝集和降低胆固醇的作用。鱼油能降低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低密度脂蛋白和胆固醇的水平。冠心病患者每周吃两次鱼大有裨益。大量吃鱼的日本千叶岛渔民和爱斯基摩人,患冠心病的极少。

(2)牛奶:能抑制人体内胆固醇合成酶的活性,从而降低体内胆固醇的合成。牛奶中含有较多的钙质,也可减少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经过发酵的活性乳酸菌含有丰富的抗胆固醇因子,有降低血脂的作用。

(3)鸡蛋:过去认为鸡蛋含胆固醇多,多吃易患冠心病。现代研究证实这是误解。事实上鸡蛋含有卵磷脂,是一种很强的乳化剂,能使胆固醇和脂质保持悬浮状态,而不沉积在血管壁上,并可透过血管壁为肌体所利用,从而有效降低血脂水平。鸡蛋中还含有保护动脉和强壮心脏的微量元素硒、锌、铬。因此,每天吃1~2个鸡蛋,血中胆固醇不会增高,无需忌食蛋黄。现在许多发达国家医学界已经取消了心血管病人忌吃鸡蛋的禁令。

(4)蜂蜜:含有丰富糖类、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有机酸等,能降血压、营养心肌防止血管硬化。

(5)牛肝:含铜元素极丰富,铜是人体胶原酶的主要成分,胶原酶又是促进心血管基质及胶原弹性硬蛋白合成的必需物质,而基质胶原的作用是将心血管肌细胞牢固地连接起来,弹性蛋白又可保持血管弹性,故常吃一点牛肝,可保护心血管。

(6)深海鱼油:含有亚麻酸,即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维持人体细胞膜的正常代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深海鱼油可降低血液的粘稠度,减少血小板聚集,从而减少血栓形成。深海鱼油还能增强细胞的变形能力,EPA在体内可以增强血管舒张能力,因此,深海鱼油具有抗血栓、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对防治冠心病、心律不齐、心肌梗塞、脑栓塞等有帮助。

(7)海带:含有丰富的牛磺酸,可降低胆固醇;含褐藻酸,也可抑制胆固醇的吸收,促进其排泄;海带的钙不仅抑制胆固醇吸收,还可降低血压。

(8)大豆:是迄今发现最有效降低胆固醇的食品,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磷脂和维生素E,有较好的降脂作用;大豆蛋白质进入人体能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生成,使血清胆固醇下降,而且体内胆固醇越高,大豆降脂效果越大,不会使高密度脂蛋白下降;可遏制对人体有害的甘油三酯的升高。因此,大豆制品是一种“抗心血管病的利器”。有心血管病的人应多吃大豆、少吃肉。每天约食用大豆蛋白质60~100克,约有90%的高胆固醇患者明显好转。

(9)燕麦:为高营养粮食之一,含有极丰富的亚油酸和丰富的皂甙素、卵磷脂和B族维生素等。对人体内分泌紊乱和营养失衡形成的高脂血症有显著降脂效果,可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β-脂蛋白,并可清除沉积在血管壁上的低密度脂蛋白,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我国农科院品种资源研究所与北京18家医院合作进行几年的研究,证实燕麦对高血压有防治效果。患者每天早餐食用50~100克燕麦粥,两个月后胆固醇可下降14.5%、甘油三脂可下降17.3%、低密度脂蛋白下降159.7%毫克。国外研究人员还发现燕麦能降低血糖,因燕麦内含有多糖物质—葡萄聚甙糖,溶解后产生高粘滞性,粘附在肠壁上,阻止糖分吸收。

(10)玉米:含有丰富的钙、磷、硒等元素和卵磷脂、维生素E,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

(11)西红柿:含有番茄红素,是抗氧化剂,可保护机体细胞免遭破坏,具有结合人体胆固醇代谢产物生物碱的作用,从而阻止动脉硬化、防止冠心病的发生。

(12)洋葱:含有前列腺素A,有舒张血管、降低血压的功能;还含有二烯丙基二硫物及少量硫氨基酸,除降血脂外,能增强纤维溶解酶的活性,可促使血凝块溶解。动物实验表明,吃洋葱后能使粥样硬化斑块消除一半左右。冠心病患者常吃洋葱对健康有益。

(13)大蒜:含有挥发性辣素,可消除积存在血管中的脂肪;大蒜素对血小板聚积有抑制作用,常吃大蒜,有化淤抑栓、预防心肌梗塞的作用。每天吃3克大蒜,可使血脂、胆固醇明显下降。日本专家称大蒜是“人体清道夫”,能预防动脉硬化。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大蒜中含有15种以上抗氧化剂,可以修复动脉损伤,使动脉硬化逐渐消失,其中分离出一种比阿司匹林抗血栓效果更为显著的物质,可以对抗血栓的形成。

(14)胡萝卜:含有胡萝卜素和B族维生素,有较好的降压功效。

(15)茄子:含较多维生素P,能增强细胞粘着力、促进细胞新陈代谢、保持机体正常功能、保护血管弹性、提高微循环功能,对防治高血压、动脉硬化有一定作用。茄子还含有维生素E,能加强细胞膜的缺氧化作用,抗拒自由基的破坏,防治动脉硬化和心脑血管病。

(16)蘑菇:常吃蘑菇能给人体补充硒,硒能起到调节心肌中辅酶Q维持在适当水平上的作用,若缺乏辅酶Q,心肌产生的能量就会下降。因此,血液中硒保持一定量,可以修补心肌、防止心肌梗塞。

(17)黑木耳:可抑制血小板凝聚、抑制血栓素A2形成。冠心病患者常吃黑木耳,可改善脂质代谢、降低血脂,减少冠状动脉血凝块的形成。黑木耳中的活性物质是水溶性、低分子量的,在小肠可完全吸收,又能抑制血小板凝集的腺苷。因此,可防治脑血栓的形成和心血管疾病。

(18)生姜:含有一种油树脂,具有明显的降血脂和胆固醇的作用。动物实验证明,姜可抑制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使血清胆固醇降低。

(19)葡萄:能阻止血栓形成,葡萄汁比阿司匹林能更好地阻止血栓形成。因葡萄中含有黄酮类物质,能减少血小板凝聚的活性。科研人员试验,每天喝一杯紫葡萄汁,能使血小板粘度下降约40%。

(20)桔子:含有大量维生素,常吃可降低毛细血管的脆性、防止小血管出血;可提高肝脏的解毒能力,加速胆固醇转化,降低血清中胆固醇和血脂的含量。

(21)香蕉:含有较多的镁,有辅助降压作用,对胆固醇高的人也有益。

(22)苹果:含有丰富的类黄酮,是天然的抗氧化剂,能抑制低密度脂蛋白氧化;类黄酮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粘度、防止血管栓塞,发挥抗动脉硬化、抗血栓的作用,对防治冠心病有益。

(23)菠萝:含有一种酶,可抑制人体血管内血凝块的形成,而且可使血凝块消散,国外研究人员试验发现,菠萝可防治心脏病。

(24)柚子:通过降低胆固醇可预防心脏病。柚子含有果胶,是一种粘性物质,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减少动脉壁的损坏。

(25)红枣:含有尼克酸和维生素P,有降血压、降血脂和防止血管破裂的作用。

(26)山楂:含有黄酮类物质、柠檬酸、甙类及维生素C。山楂能清除脂质、软化血管、扩张冠状动脉,具有加强和调节心肌、增大心脏收缩幅度、增加心脏供血量的作用。

(27)坚果类:所含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酸,尤其含有人体必需的亚油酸、亚麻酸等,可降低体内胆固醇。核桃、板栗等坚果含有丰富的镁,人体缺镁时,很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肌梗塞。

(28)花生:有抑制血小板在血管内堆积和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具有抗氧化作用。最新研究发现花生含有白藜芦醇化物,有助降低心脏病的发病率。

(29)菊花:含胆碱、腺嘌呤、菊甙、挥发油、黄酮、氨基酸等,有降血压、降血脂、扩张冠状动脉、减慢心率、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血输出量的作用,可预防心脑血管缺血和血栓形成。中老年人应经常饮用菊花茶,尤其对患有心脑血管病的患者更为有益。

(30)醋浸泡食品:祖国医学记载,醋有散淤、止血、解毒等功效。现代医学发现醋浸泡的食物有防治疾病的效果。尤其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肥胖症、糖尿病有特殊作用。如醋泡花生,可减少胆固醇堆积、降低血压、软化血管;醋泡黄豆,可防治高血压,降血脂、胆固醇,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31)巧克力:科学家研究证实,巧克力可帮助动脉血管壁避免栓塞,减少患心脏病的危险。研究人员发现巧克力含有苯酚物质,这种物质可防止血液中的脂蛋白发生氧化,沉积在血管壁上。因此,可预防心脏病。虽然螃蟹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但含胆固醇甚多,食用会加重心血管病的发展,所以心血管病人不宜吃螃蟹。 EVzi+77xNd4uGKozPfIj/ygqHpA2gratwL3vOG4kr2PyzxPd3o5XRSotN9Hld5+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