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5.巨头“美孚”浮出水面

标准公司不择手段的采用各种方法打击、压迫那些竞争对手,并因此而恶名昭著,越来越多的各界人士反对垄断的呼声日渐高涨,至此,反托拉斯运动拉开帷幕并愈演愈烈。矛头直指标准石油公司,但老谋深算的洛克菲勒早有对策。

1882年1月,标准石油合并了全美炼油企业成立了托拉斯。受托委员会利用折扣大联盟和强迫收买等方式,吸收了72家炼油企业股分。这种垄断结合体,还可以购买其它公司的股份,可以说是一种彻底的中央集权制,增设一个炼油厂或废除一个炼油厂,这都是他们至高无上的权力。

洛克菲勒增加100万美元,在新泽西州设立炼油厂,此时标准石油公司已经拥有1000万美元资金了。

原来俄亥俄标准石油公司和宾州石油公司占重要地位,现在去成为炼油厂和地区性的销售公司。而由洛克菲勒主掌的纽约标准石油公司却拥有750万资金,为海外输出的据点。

洛克菲勒小心谨慎地观察和研究别的公司的成败得失,通过观察和与伙伴们商讨的结果,发现组建控股公司是一切办法中的佼佼者。于是,标准公司于1899年6月改组,将新泽西州的标准公司重新登记,令其有权交换属下20个公司的股份,资金由1000万美元增至1.1亿,发行100万股的普通股票和10万份的优先股。6月19日,董事会宣布,所有属下的20家公司与托拉斯已废除的股票都应换成新泽西公司的股票。于是,分散独立的公司又重新团结为一体,股票集中之后,标准石油公司一度而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富裕的公司。在1906年,公司的总资金是3.6亿,而每年的纯收入是8312万。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又称美孚石油公司,后改名为埃克森公司,至今仍然保持它的世界最大石油公司的地位。如此庞大的企业恐怕是当初谁也没有想象到的,也许只有洛克菲勒梦想过,而今却千真万确地摆在眼前。至此,标准石油成为石油集团企业的地位已坚不可摧了。

美孚公司神通广大,无所不知。对它来说,竞争对手每售出一桶石油,就像眼前掉下一只麻雀,看得一清二楚。

在垄断了炼油业务并控制了石油运输之后,美孚公司这条大鳄鱼立即钻进了石油交易市场的惊涛骇浪中。它将全国划分为几个区,它的分支机构开始按照划区派遣它们自己的装油马车深入到小城镇去,它们使用削价手段来消灭过去一直在那儿出售火油的厂商们。这样洛克菲勒的名字就变得家喻户晓了。

洛克菲勒在石油事业上决不是革新者。他服膺卡耐基的理论:“闯出新路子,是没有好处的。”在这点上,从下面这件事就可以看得清楚。1879年,海岸公司为了谋求打破洛克菲勒对铁路公用和石油销售方面的扼制,就铺设了一条长达110英里的输油管道,从石油区直铺到海边。尽管洛克菲勒叫他的代理人尽量买进路权,以阻断管道的路线,恫吓工人,甚至阴谋破坏这条输油管道,海岸公司还是成功地完成了这一工程。由于美孚的这次勾当未能得逞,它的股东之一阿奇·博尔德就以贿赂开路,渗入海岸公司,并且利用它们股东之间的斗争和其他问题向海岸公司围攻,直至它终于售出给美孚公司为止。不久,美孚公司就抄袭海岸公司的工程技术建造了它自己的巨大的输油管道系统。

美孚公司的每个股东人员虽然各有任务,但都在洛克菲勒严密控制下,每人主持一个委员会。洛克菲勒从来不允许哪个公司成为个人表演的橱窗,并在经营活动中逐渐灌输他所谓的“美孚精神”,他培育了一批新型的、忠诚不渝的企业管理人才。正是由于美孚高级职员的才干,公司才能够充分利用时机,使它所开辟的各个领域沿着技术、地区以及工业各条战线,迅猛发展。

到了上世纪的最后几年,新兴的工业科学发展了几十种石油副产品的衍生物:石蜡、润滑油、凡士林,甚至还有口香糖。恰恰就在电灯泡即将使火油不再作为照明剂的时刻,内燃机——它将改变现代工业的能源基础并引起为争夺油源和供应而影响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斗争——即将把美孚石油公司推向甚至连洛克菲勒自己都梦想不到的财富和权势。1903年,美孚公司的代理商在基蒂霍克向赖特兄弟公司提供他们的汽油和润滑油。1904年,这些代理商的推销员建立了一个服务站,供参加第一届纽约——巴黎国际汽车比赛的竞争者使用。

洛克菲勒始终不懈地致力于托拉斯的发展——即使当时谁也料想不到石油会有这样了不起的前景——这就使美孚在充分利用未来可能出现的一切机会方面处于一种优越的地位。其时,国际上一场新的斗争正方兴未艾。

虽然美孚公司在争夺海外市场时,既无后台撑腰,也不能指望得到任何方面的支援,只能孤军作战;但是,美孚公司的心狠手快程度,也是远近闻名的。当时,俄国正在黑海开采巨大的巴库油田,美孚在国际石油市场的垄断出现缺口。到1883年,通往黑海的铁路已经建成,沙皇邀请了诺贝尔兄弟以及罗思柴尔德家族去协助开采这些巨大的石油财富。到1888年时,俄国在生产原油方面超过了美国,数年前默默无闻的俄国火油已垄断30%的英国市场,并且正在向欧洲其他地区扩展。

在这种危急情况下,美孚公司的智囊团于百老汇大街二十六号开会,着手采用削价战术进行反攻。它决定消灭那些以前利用过的欧洲进口商号,而建立起一套国外分支机构的系统来取而代之——如英美石油有限公司(在英国)、德美公司等。它派遗约翰·阿奇博尔德出国同罗思柴尔德家族进行秘密交谈,其着眼点是所谓欧洲市场“合理化”的问题;它谋求收买对手,同时通过秘密购买股票的办法打进它们中去。它取得的成就给予人们深刻印象,但也并未取得彻底的胜利。从1884年到1899年,美国出口到欧洲的石油增长5倍,但美孚公司最多也只能保持欧洲市场的60%而已,这种情况直到1914年世界大战时才完全改变石油斗争的局面。 bmEYxbd1GqgvAU9Tu7n+joLIGZV6hr6GDP3U0JKFfahoRmWoOj4MYlY++Hckmu5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