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苏东坡用梅花喻爱人

在北宋时期,著名诗人、豪放派代表词人苏东坡对梅花也特别喜爱。在他看来,并不是梅如人,而是人似梅,梅花是他心中另外一个人的化身。

公元1071年,苏东坡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贬为杭州通判。一天,他与几位文友同游西湖,宴饮时招来一个歌舞班助兴。歌舞班中有位名叫王朝云的歌伎引起了苏轼的注意。

王朝云因自幼家境清寒而沦落在歌舞班中,当时已经是西湖有名的歌伎了。她天生丽质,聪颖灵慧,能歌善舞,虽混迹烟尘之中,却独具一种清新洁雅的气质。

在悠扬的丝竹声中,数名舞女浓妆艳抹,长袖徐舒,轻盈曼舞,而舞在中央的王朝云又以其艳丽的姿色和高超的舞技,尤其引人注目。舞罢,众舞女入座侍酒,王朝云恰恰转到苏东坡身边。

这时的王朝云,已经换了另一种装束,洗净浓妆,黛眉轻扫,朱唇微点,一身素净衣裙,清丽淡雅,楚楚可人,别有一番韵致,仿佛一枝凌寒的梅花般娇嫩别致。

此时,本是丽阳普照、波光潋滟的西湖,由于天气突变,阴云蔽日,山水迷蒙,变成了另一种景色。湖山佳人,相映成趣,苏东坡灵感顿至,为这位如梅花一般的歌伎挥毫写下了传诵千古的、描写西湖美景的名诗佳句: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当时的王朝云刚刚12岁,虽然年幼,却聪慧机敏,由于十分仰慕东坡先生的才华,而且受到苏轼夫妇的善待,十分庆幸自己与苏家的缘分,决意追随苏东坡先生终身。

后来,王朝云与苏轼共同生活了20多年,特别是陪伴苏轼度过了贬谪黄州和贬谪惠州这两段艰难的岁月,但一直没有享受到苏轼夫人或妻子的名分,一直等他们到了黄州后,她的身份才由侍女改为侍妾。但是,她一向从容淡泊,之前从未争过名分。

苏东坡先后出任颍州和扬州知府。后来,他续娶的王夫人已逝,宋哲宗也已亲政,并任用章惇为宰相,因此又有一大批持不同政见的大臣遭贬,苏东坡也在其中。

在当时,苏轼被贬往南蛮之地的惠州,这时的他已经年近花甲了。眼看运势转下,难得再有复起之望,苏轼身边众多的侍儿姬妾都陆续散去了,只有王朝云始终如一,追随着苏东坡长途跋涉,翻山越岭到了惠州。

对苏轼来说,朝云就是花丛中的梅花。出身于贫寒之下的她不争艳,不扭捏,却自有清香迷人之处。处在胜景之下的人想赏遍万山红花是件非常容易的事,但在困境之中还能为他绽放芬芳的也只有梅花一般的王朝云了。

可惜好景不长,王朝云在惠州时遇上瘟疫,身体十分虚弱,终日与药为伍,总难恢复,苏东坡只好四处拜佛念经,寻医煎药,乞求她康复。但从小生长在山水胜地杭州的王朝云是花肌雪肠之人,最终耐不住岭南闷热恶劣的气候,不久便带着对苏轼的不舍与依恋溘然长逝了,年仅34岁。

为了怀念王朝云,苏东坡在惠州西湖上刻意经营,建塔、筑堤、植梅,试图用这些熟悉的景物唤回那已远逝的时日。但是佳人已逝,音容不再,苏轼在彻骨的悲伤中,从盛开的梅花中寻找到了王朝云的踪影,因此他作了《西江月·梅花》一词: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惠州的梅花虽然生长在瘴疠之乡,却不怕瘴气的侵袭,这是因为她有冰雪般的肌体和神仙般的风致,玉洁冰清的她怎么会在意这些瘴雾呢?

在苏东坡看来,梅花的仙姿艳态,引起了海仙的羡爱,海仙还经常派遣使者来到花丛中探望。这个使者,原来就是倒挂在树上的绿羽小鸟。

苏东坡看出了,岭南梅天然洁白的容貌,是不屑于用铅粉来妆饰的。施了铅粉,反而掩盖了她的天生丽质。岭南的梅花,花叶四周皆红,像是用了胭脂的少女一样,即使她洗去妆饰,唇红还是未褪,素面之下仍然是绚丽多姿。

苏东坡心心念念最爱的梅花已经随着她去往了天空,想必自己是不是会像王昌龄那样,会做个窥见梨花云那样的梦了。

苏东坡这首词明为咏梅,暗为悼亡,词中所描写的惠州梅花,实则是王朝云美丽姿容和高洁人品的化身。

在苏轼眼中,王朝云是梅,梅也是王朝云,而无论是哪一个,梅花都是他眼中独一无二的美景。

知识点滴

在黄州有一个传说:苏东坡初到黄州,住在定惠院,每天夜里在窗下读书,必定有一位漂亮女子在窗外听。苏东坡觉得奇怪,便问那女子:“你是谁家姑娘?”

那女子回答说她是花又不是花。苏东坡说那一定是花魂,并问她是什么花魂。那女子却说是梅花魂,还问苏东坡喜不喜欢梅花。苏东坡说喜欢梅花。那女子答应送他一株。第二天上午果然有一老人给苏东坡送来一株梅花。 tmj0Ls5ohglLChQhm+3dV9ANtNPbeLChFY299fm/+N4vA1l370KgQrzrhc2ZBrI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