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文明标志的商周时期饮食

到了商代,人们在饮食、烹饪方面的有了一定的规律,食品种类和烹饪方法都呈现出多样性;人们同时对食品保健功能和烹饪的色香味提出了更高要求。

此时,出现了一位伟大的厨师伊尹,后来又从厨师一跃成为我国商代的第一位宰相,更为这位厨师增添了传奇色彩。

原来,在商王朝首都朝歌附近,有一个名叫“空桑”的小村庄。空桑村原来叫莘口村,夏朝时期归属有莘部落。有莘部落女子在村头采桑时,听到一棵老桑树的树洞中传出婴儿的啼哭声,就从空桑洞中将婴儿抱走并把他交给一个庖人即厨师抚养,庖人就给这个婴儿取名伊尹。后人为了纪念这件事,便将莘口村改为空桑村了。

后来,庖人教伊尹厨艺,伊尹经过刻苦学习,厨艺逐渐远近闻名。商汤听到伊尹的厨艺高超的名声,就三次派人向有莘氏求婚,这使得这个小邦之君十分高兴,不仅心甘情愿地把女儿嫁给了商汤,而且还答应让伊尹做了随嫁的媵臣,使商汤达到了目的。

商汤郑重其事地为伊尹在宗庙里举行了除灾去邪的仪式:在桔槔上点起火炬,在伊尹身上涂抹猪血。

伊尹刚到商汤宫里的时候,仍做厨师。由于他通五味调和之道理,烹饪技术十分高超。有一次,伊尹用天鹅精心制作了一道“鹄羹”,商汤品尝后非常高兴,便决定向他询问烹饪之术。

到了第二天,商汤正式召见伊尹,伊尹开口就从饮食滋味说起。他说只有掌握了娴熟的技巧,才能使菜肴达到久而不败,熟而不烂,甜而不过,酸而不烈,咸而不涩苦,辛而不刺激,淡而不寡味,肥而不腻口……他向商汤仔细介绍了自己的烹调理论,商汤十分赞赏。

在伊尹的说辞中不仅列举了四面八方的饮食特产,更重要的是“三材五味”论,道出了我国商汤早期烹饪所达到的水平。伊尹通过在商汤身边的耳濡目染,听君臣讨论国家大事,总结出治理国家和烹饪的道理大有相同之处。

伊尹以烹饪之道讲述治国之理,他提出治理国家也和做菜一样,既不能太急,也不能松弛懈怠,只有恰到好处才能把事情做好。

伊尹认为:“凡当政的人,要像厨师调味一样,懂得如何调好甜、酸、苦、辣、咸五味。首先得弄清各人不同的口味,才能满足他们的嗜好。作为一个国君,自然须得体察平民的疾苦,洞悉百姓的心愿,这样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

伊尹强调说:“美味好比仁义之道,国君首先要知道仁义即天下的大道,有仁义便可顺天命成为天子。天子行仁义之道以化天下,太平盛世自然就会出现了。”

伊尹的这一通宏篇大论,不仅说得商汤馋涎欲滴,而且使得这位开明之君的思想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他很受启发,从此以后,伊尹经常以烹调作为引子,分析天下大势,讲述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自从听到了伊尹的高论,更坚定了商汤攻伐夏桀推翻夏王朝的决心。

商汤多次与伊尹交谈,发现他不仅是一位烹饪高手,而且还具有治国安邦之才,于是决定任命他为宰相。伊尹主持政务,辅佐商汤发展农耕,铸造兵器,训练军队,使商部落更加强大。伊尹看到夏朝气数已尽,就用“割烹”作比喻,向商汤建议“讨伐夏桀、拯救人民”,最后辅佐商汤推翻了残暴的夏朝。

伊尹是中华饮食文化的鼻祖,被尊为“烹饪之圣”。而且他辅佐商汤灭掉了夏朝,成为我国有史料明确记载的第一位宰相,被称为“华夏第一相”。因为他出生在莘地,长大后当了官,戴上了官帽,成为了商朝的宰相,所以“宰”字就是“莘”字上面去草加官帽。据说宰相的“宰”字就是由此而来。

到了西周,统治者接受商王朝倾覆的教训,严禁饮酒。我国战国时期的最早的史书《尚书·酒诰》记载了周公对酒祸的具体阐述。他说上天造了酒,并不是给人享受的,而是为了祭祀。周公还指出,商代从成汤到帝乙20多代帝王,都不敢纵酒而勤于政务,而继承者纣王却不是这样,整天狂饮不止,尽情作乐,致使臣民怨恨,“天降丧于殷”,使老天也有了灭商的意思。

周公因此制定了严厉的禁酒措施,规定周人不得“群饮”“ 纵酒”,违者处死。包括对贵族阶层,也要强制戒酒。

禁酒的结果反而造成了列鼎而食。酒器派不上用场了,所以西周时的酒器远不如商代那么多,而食器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当时的食器有簋和鼎等。这些鼎的形状、纹饰以至铭文都根据贵族的等级而定,有时仅有大小的不同,容量依次递减。这就是“列鼎而食”。

列鼎数目的多少,是周代贵族等级的象征。用鼎有着一整套的严格的制度。据《仪礼》和《礼记》的记载,大致可分别为一鼎、三鼎、五鼎、七鼎、九鼎等。

与鼎相配的是簋,形似碗而大,有盖和双耳。西周的铜簋下面带有一个中空的方座或三足,那是用于燃炭火温食的。用簋的多少,一般与列鼎相配合,如五鼎配四簋,七鼎配六簋,九鼎配八簋。九鼎八簋,即为天子之食,算是最高的规格。

周代天子的饮食分饭、饮、膳、馐、珍、酱六大类,其他贵族则依等级递减。据后世编撰的《周礼·天官·膳夫》记载,王之食用稻、黍、稷、粱、麦、苽六谷,膳用马、牛、羊、豕、犬、鸡六牲,馐共百二十品,珍用八物,酱则百二十瓮。

这些大多指的是原料,烹调后所得馔品名目更多。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著作《礼记·内则》所列天子和贵族们的饮食中,有饭8种、膳20种、饮6种、酒两种、馐两种。

天子之馐多至百二十品,不可枚举。还有“庶羞”,枣、栗、榛、柿、瓜、桃、李、梅、杏、楂、梨、姜、桂等瓜果。

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我国最早的用独特方法制作的风味馔品,称为“八珍”。八珍是在我国周代时期精心烹制的8种食品,其烹调方法完整地保存在《礼记·内则》中,是古代典籍中所能查找到的最古老的一份菜谱。

八珍可以看作是周代烹饪发展水平的代表作,无论在选料、加工、调味和火候的掌握上,都有一定的章法,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模式,奠定了中华民族饮食烹饪传统的基础,后世所食用的诸多馔品都是在八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在西周时,王室已总结出一些饮食经验:面对丰盛饮食,不能胡乱吃喝一通。并制定了一些主食与副食的配伍法则。宫廷内专设“食医”中士二人,主管此事,他们负责时常提醒天子。配餐原理,非医道而不可谙,有食医把关,天子自可放心地去吃了。

食有所宜,亦有所忌,周代时已有了许多经验之谈,《礼记·内则》说:“凡食齐视春时,羹齐视夏时,酱齐视秋时,饮齐视冬时。”讲的是饭要温时食用,以春天来作比方,肉羹则要趁热吃;热如炎夏时,酱类则要吃凉的;凉如秋风饮料又要冷饮为宜。

不仅如此,周代对于烹饪所用的作料,也规定了一些配伍法则,表明当时的饮食生活已建立在相对科学的基础上,这些是宫廷厨师们不断探索的结果。

例如做脍,规定作料“春用葱,秋用芥”;而烹豚,则“春用韭,秋用蓼”。烹调牛羊豕三牲要用兹,以散肉毒,调味用醯。如是野兽类,则取梅调味。又如烹雉,只用香草而不用蓼。

早在商代之时,调味品主要是盐、梅,取咸、酸主味,正如《尚书·说命》所言“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到周代之时,调味固然也少不了用盐梅,而更多的是用酱,这种酱便是可以直接食用的醯醢。

周天子不仅馐有百二十品,酱亦有百二十瓮。百二十瓮酱中包括醢物六十瓮、醯物六十瓮,实际是分指“五齑、七醢、七菹、三鯈”等。其中三鯈为鹿鯈、麋鯈、麇鯈,均为野味。鯈为带骨的肉块,有骨为鯈,无骨为醢,二者烹法相同,均用于肉渍麴和酒腌百日而成。

《礼记·曲礼》说“献孰食者操酱齐”,孰食即熟肉,酱齐指酱齑。吃什么肉,便用什么酱,有经验的吃客,只要看到侍者端上来的是什么酱,便会知道能吃到哪些珍味了。

每种肴馔几乎都要专用的酱品配餐,这是周代贵族们创下的前所未有的饮食制度。孔子的名言“不得其酱不食”,正是这种配餐原则最好的体现。

酱的制作离不了盐,东汉泰山太守应劭所著《风俗通义》说“酱成于盐而咸于盐”。最初是煮海造盐,后来还有池盐、井盐、末盐、崖盐等。盐大都出自人力,也有纯为天然者,在一些河水中、大漠下,都有天然盐块可取用。

《礼记·礼运》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礼仪产生于饮食活动,饮食之礼是一切礼仪的基础。至迟在周代,饮食礼仪形成了一套相当完整的制度。饮食内容的丰富,居室、餐具等饮食环境的改善,促使高层次的饮食礼仪产生了,与礼仪相关联的一些习惯也逐渐形成。

周代的饮食礼仪,经过儒家后来的精心整理,比较完整地保存在《周礼》《仪礼》和《仪记》中,主要包括客食之礼、待客之礼、侍食之礼、丧食之礼、进食之礼、侑食之礼、宴饮之礼等。

如果作为客人,首先,赴宴时入座的位置就很有讲究,要求“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古时席地而坐,要坐得比尊者长者靠后一些,以示谦恭;而饮食时则要尽量坐得靠前一些,靠近摆放馔品的食案,以免食物掉在坐席上。

宴饮开始,馔品端上来时,客人要起立。在有贵客到来时,客人都要起立,以示恭敬。如果来宾地位低于主人,必须端起食物面向主人道谢,等主人寒暄完毕之后,客人才可入席落座。

在享用主人准备的美味佳肴时,客人不可随便取用。须得“三饭”之后,主人才指点肉食让客人享用,还要告知客人所食肉食的名称,细细品味。所谓“三饭”,指一般的客人吃三小碗饭后便说吃饱了,须主人再劝而食肉。宴饮将近结束,主人不能先吃完饭而撇下客人,要等客人食毕才停止进食。

及至仆从摆放宴席,也有很多具体的礼节和要求。仆从安排筵席,对于馔品的摆放有严格的规定,例如带骨的肉要放在净肉的左方,饭食要放在客人左边,肉羹则放在右边。脍炙等肉食放在外边,醯酱调味品则放在靠人近些的地方。酒浆也要放在近旁,葱末之类可放远一点。如有肉脯之类,还要注意摆放的方向。

仆从摆放酒尊酒壶等酒器,要将壶嘴面向贵客。端出菜肴时,不能面对客人和菜盘子大口喘气。仆从回答客人问话时,必须将脸侧向一边,避免呼气和唾沫溅到盘中或客人脸上。

如果上的菜是整尾的烧鱼,一定要将鱼尾指向客人,因为鲜鱼肉从尾部易与骨刺剥离。干鱼则正好相反,上菜时要将鱼头对着客人,干鱼从头部更易于剥离。冬天的鱼腹部肥美,摆放时鱼腹向右,便于取食。夏天的鱼鳍部较肥,所以将背部朝右。

陪长者饮酒时,酌酒时须起立,离开座席面向长者拜而受之。如果长者一杯酒没饮尽,少者不得先饮尽。长者如有酒食赐予少者和僮仆等低贱者,他们不必辞谢,以示尊敬。

侍食年长位尊的人,少者还得先吃几口饭,谓之“尝饭”。虽先尝食,却又不能自个儿先吃饱肚子,必得等尊长吃饱后才能放下碗筷。少者吃饭时还得小口小口地吃,而且要快些咽下去,准备随时能回复长者的问话,谨防有喷饭的事发生。

凡是熟食制品,侍食者都得先尝尝。如果是水果之类,则必让尊者先食,少者不能抢先。古来重生食,尊者若赐给你水果,吃完这果子,剩下的果核不能扔下,须“怀而归之”,否则便是极不尊重的了。如果尊者将没吃完的食物赐给你,若是盛食物的器皿不易洗涤干净,得先倒在自己用的餐具中才可食用。

丧食之礼是国丧时的饮食之礼。如果是亲人死去,家里3日不做饭,而由邻里乡亲送些粥来给家属吃。如果是君王去世,王子、大夫、公子、众士3日不吃饭,但以食粥服丧。大夫死了,家臣、室老、子姓都是只能吃粥。

鲁悼公死后,季昭子问孟敬子道:“为君王服丧,该吃什么?”

敬子说:“那当然是吃粥,吃粥为天下之大礼。”

贵族们在进食时,往往讲究宴饮之礼,有庞大乐队奏乐,以乐侑食,口尝美味,耳听妙乐。地位越高,乐队的规模也就越大。

这类“饮食进行曲”令人陶醉,使整个宴饮过程变得庄重而有韵律,在音乐所造就的艺术氛围中,不会出现狂呼滥醉的不和谐场面。

击鼓撞钟、以乐侑食的“钟鸣鼎食”场景在战国铜器上有生动的刻画,大约也能反映出西周时的一般情形,仅以图像观之,已是十分壮观了。

如果年景不好,遭逢饥荒,则要变食止乐。《礼记·玉藻》说:“年不顺成,则天子素服,乘素车,食无乐。”

吃饭时不仅免了奏乐,而且不食鱼肉,须“稷食菜羹”,自戒自贬。或国有灾难,大臣伤亡,均按此例。逢外寇入侵,以至斩决罪犯的事,国君都不可一面欣赏歌舞,一面大吃大喝。

周代礼仪之谨严,在宴饮活动中表现得最为充分。在《仪礼》的各篇中,对相关的饮食礼仪,有着严格的规范。

如“乡饮酒”之礼,乡学三年大比,按学生德行选其贤能者,向国家推荐,正月推荐学生之时,乡里大夫以主人身份,与中选者以礼饮酒而后荐之。整个乡饮酒程序,大约分27个步骤:

首先,乡大夫请乡学先生按学生德能分为宾、介、众宾3等,宾为最优。大夫主持大礼,告戒宾、介互行拜答之礼。

接着是陈设,为主人及宾、介铺垫座席,众宾之席铺的位置略远一些,以示德行有所区别。在房前摆上两大壶酒,还有肉羹等。摆设完毕,主人引宾、介入席,入席过程中,宾主不时揖拜。

饮酒开始,主人拿起酒杯,亲自在水里盥洗一过,将杯子献给宾,宾拜谢。主人接着为宾斟酒,宾又拜。酒肉之先,照例要祭食。

席上设俎案,放上肉食,宾左手执爵杯,右手执脯醢,祭酒肉,然后尝酒,拜谢主人。席间有乐工4人,二人鼓瑟,二人歌唱,另有乐师一人担任指挥。所歌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小雅》之《鹿鸣》《四牡》《皇皇者华》。《鹿鸣》为君臣同燕、讲道修身之歌,《四牡》为国君慰劳使君之歌,《皇皇者华》为国君遣使者之歌。

末了,主人请撤去俎案。宾主饮酒前都曾脱了鞋子上堂,现在要去把鞋子穿上,又是互相揖让,升坐如初。燕坐时,主人命进馐馔如狗肉之类,以示敬贤尽爱之意。最后,宾、介等起身告辞,乐工奏乐,主人送宾于门外,拜别。

又如“大射”之礼,将饮食活动引进到娱乐游戏之中,增添了几多活泼的气氛。诸侯王在将举行一次祭祀之前,要与臣属一起射矢观礼。射靶及格者方得与诸侯同祭,否则就没有同祭的资格。这本是极简单的射击比赛,却被赋予了繁复礼仪教条,经过多种程序,这大射礼才算完成。

这种射礼的场面不仅见于儒家经典的描述,更见于东周时代的一些图案纹饰,从中可以极清楚地找到劝酒、持弓、发射、数靶、奏乐的活动片段,生动具体地再现了当时的饮食文化。

知识点滴

古代的饮食礼仪过于繁复,例如食物,符合礼仪规定的食物并不一定都爱吃,如大羹、玄酒和菖蒲菹之类。另外想吃的食物,却又因不符合礼仪规定而不能一饱口福。不用于祭祀的食物都不能吃,而用于祭祀的食物却未必全都好吃。贾谊《新书》载:周武王做太子时,很喜欢那闻着臭吃着香的鲍鱼,可姜太公就是不让他吃,说是鲍鱼不适于祭祀,所以不能用这类不合礼仪的东西给太子吃。 kaTBMGc5CSLX6tmggEEVLwYgpDqxaJgeGqvPdnRNomRSk8EhO8nWbBpmefuRVsL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