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天帝是古代神鬼体系中最为尊贵、最有威权的主宰神,其他的神鬼如风伯、雨师等只是它的臣工,人间的帝王也是上天的儿子,因此祀天之礼是古代最为隆重和庄严的典礼。
加之当时人们把天地未分、浑沌初起之状称“太极”,太极生两仪就划出了阴阳,分出了天地。古人把由众多星体组成的茫茫宇宙称为“天”,把立足其间赖以生存的田土称为“地”,由于日月等天体都是在周而复始、永无休止地运动,好似一个闭合的圆周无始无终。
而大地却静悄悄地在那里承载着我们,恰如一个方形的物体静止稳定,于是“天圆地方”的概念便由此产生,并衍生出了圜丘这种祭天的场所。
圜丘,是一座圆形的祭坛。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所以把祭天的处所做成圆形,以象征天的形象,所以,圜丘配祭就顺理成章成为了祭祀天的一种礼仪。
在周礼中规定,圜丘建于国都南郊,于每年冬至之日在此举行祀天大典。先秦时期,祀天礼就已成为祭祀中最隆重的礼仪。圜丘祀天礼在《周礼》中占有显要地位,体系完备,是《周礼》所载诸祭祀礼仪中最具代表性之礼。
《周礼》中所记载的圜丘祀天礼,也就是先秦时期文献中所说的郊天礼。周代天子举行祀天礼时并不一定在国郊,也不一定筑坛,只是择地势较高处祭祀。周代祀天时间的常制当在周历四月、夏历二月。周人祀天以后稷配天,以日为主神,以月为配。王即使遭遇丧事,对天神的祭祀也要如期举行。
圜丘祀天礼所涉饮食器及食物数量种类众多。盛食的鼎有正鼎和陪鼎之分,镬除在祀天时烹煮牲体外,还要实水以洗涤牲肉及供王盥洗之用,俎是祀天时陈置牲体的食具,和鼎一样是盛装煮熟的牲体。
周代祀天时用正鼎九、陪鼎三,用镬与俎的数量与正鼎数相同。在《周礼》中豆为礼器,是豆、笾、登的通名。笾、豆形制相同,只是材质不同。祀天礼所用为26个豆,笾数当与豆数同。
簋是古时装盛黍稷稻粱等主食的器具,西周中期以后,簋是以鼎为核心的食器使用制度中与鼎搭配的重要礼器,祀天所用的鼎簋组配制度为九鼎八簋。饮酒器的使用以爵为主,祀天时所用一升之爵为献爵,献爵所实为齐酒。
祀天中礼神时所用为苍璧,燔柴祀神之时所用为四圭有邸,一祭之中兼用圭璧。所用乐器主要是钟、磬、鼓。
在圜丘祀天之前,有着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工作要做。首先是天子亲自在藉田中服冕穿朱纮,举行耕种仪式。第一次省牲,即选牲,对于合乎要求的牺牲要交由允人,系之于牢而加以饲养3个月。第二次省牲时,对系养3个月的牺牲再一次进行全面彻底检查。
其二是告庙卜,祀天用牺牲的数量、毛色、大小、牝牡、是否阉割等,都需用卜筮来决定。龟卜时所用的燋,指燃烧不灭以待用的火种。凿龟甲用的器物叫“契”,即“楚焞”,指灼龟时所用的薪材。
其三是誓戒择士斋戒,太宰掌百官之誓戒,时间是前期10日。卜吉就要斋戒,天子在泽宫中以射择士。
其四是戒具陈设省视,太宰亲视,宰夫省视涤濯,大宗伯帅诸执事视涤濯,莅玉鬯,省牲镬,小宗伯及肆师佐之,充人省视祀天之牲,肆师助之。
大宗伯在祀天之日总管其事,负责监督检查各官是否尽职,肆师佐大宗伯小宗伯省视。最后是天子于祀天之晨,皮弁朝服听小宗伯关于祭祀用品准备情况的汇报,然后服大裘参加祭祀。
圜丘祀天礼正祭之前的燔柴,升烟不用牲,在实柴时用牲,用玉当用一小圭。祀天升气之后为荐血,荐血时只杀一牲而且不肢解,即全烝而荐。在荐血、荐腥之后,牲体肢解为7块体,但所燔者只是其中一体。之后复有实柴之礼,在7块体中取其贵者加于柴上而燔燎。
在天子、皇尸、牺牲出入之际,均有金奏之乐以示迎送。迎尸时奏降神之乐,尸食饭时演奏钟鼓以为俏食。在荐豆笾等祭品之时奏乐歌诗,使行礼者合于乐节,符合威仪。在馈熟前后合乐兴舞,以娱天神。祀天所用之尸即配帝之尸,也就是后稷之尸,扮演后稷之尸的人是“三公”。
祀天中迎尸工作主要由大祝和小祝负责,小祝迎尸浇水为尸盥洗,大祝令奏钟鼓之乐,引领尸出入祭坛,明其起坐,并助尸行礼。
降神仪节结束后,天子下坛迎牲升坛,大宰等跟随其后,佐助天子执币牵牲。在大宰、大司徒等佐天子迎牲的过程中,由封人“歌舞牲”。牺牲升坛后,天子要向神行“告杀”之礼。在名义上,牛、羊、豕诸牲都是作为主祭者天子象征性地以弓矢射杀。
祀天礼中体现出周人“天神崇拜”的观念。周王明确宣称自己是天之长子,这很可能是在立国之后刻意模仿商王“帝立子生商”之说,为君王增加宗法凝聚力和宗教敬畏感。冬至日这天,周天子在大清早就得早早起身,率百官来到南郊。周天子身穿大裘,内着衮服,头戴旒冕,腰插大圭,手持镇圭,面西而立。
然后鼓乐齐鸣,通知天帝临坛受祭。接着,天子牵着献给天帝享用的牺牲牛、猪、羊,称为“太牢”,将之宰杀,和其他祭品如玉圭、缯帛等一齐堆放在柴垛上,天子亲自点燃柴垛,让烟气升腾于天,使天帝闻嗅其味,这即“燔燎”,也称“祀”。
接下来,由活人装扮成天帝化身的“尸”登上圜丘,代表天帝接受祭享。先向尸敬献牺牲的鲜血,再依次进献5种酒,称为“五齐”。献酒过程中再穿插献上全牲、大羹肉汁、羹加盐的菜汁、黍稷等,尸也用3种酒答谢祭献者,称为“酢”。这些程序完成后,天子与舞队同舞“云门之舞”,以答谢天帝。
最后,与祭者分享祭祀用的酒醴,并由尸赐福于天子,称为“嘏”,后世也叫做“饮福”。祭祀用过的牲肉,因为沾有天帝的恩泽,也由周天子郑重其事地将之分赐给宗室臣下,称为“赐胙”。
周礼的这一套祭天程式,为后世所继承,程式中变化较大的,是用神主取代了活人装扮的尸。南北朝时期郊祀制度也有一些变革。少数民族政权祭天虽采汉制,但常有民族传统礼仪掺入。
圜丘坛外建造屋宇,作为更衣、憩息之所。旧制全用临时性的帷帐,南齐武帝在483 年开始用瓦屋。隋唐时期的圜丘制度与东汉时期相似,隋代将祭祀昊天上帝、日、月、皇地祇、神州社稷、宗庙定为大祀,祭星辰、五祀、四望等定为中祀,祭司命、司中、风师、雨师、山川等定为小祀。唐代祀天一年4次。
宋代圜丘合祀天地后,要在皇城门楼上举行特赦仪式,赦免囚徒,改日,要到景灵宫祖宗神像前行“恭谢礼”。
元代初期有蒙古民族的拜天礼,元宪宗蒙哥时曾在日月山拜天,而且合祭昊天后土。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代才在大都丽正门东南建祭天台。成宗大德时建圜丘,南郊祀天。
明代圜丘祀天的礼制有所变化。朱元璋1377年,在南郊建大祀殿,以圆形大屋覆盖于祭坛之上,于此合祀天地,祭祀的时间定于每年的孟春正月。
嘉靖皇帝即位后,认为合祭天地不合古礼,便于1530年,在大祀殿之南另建圜丘,单独祀天。圜丘后改称“天坛”,坛分上下3层,每层拦板望柱和台阶的数目均为天数,即9或9的倍数。祭祀的时间仍恢复为冬至。
清代沿袭明制,我们见到的北京天坛古建筑群,就是乾隆皇帝时在明制基础上改修而成的。它包括4组建筑,祭天的圜丘,祈求丰收的祈年殿,皇帝斋宿的斋宫等。清人祭天除采用汉制外,还保留了本民族入关前“谒庙”之礼,入关后改称“祭堂子”。
知识点滴
在汉高祖时期,祭祀天地主要交由祠官来负责。武帝初年,行“三年一郊”之礼,即第一年祭天,第二年祭地,第三年祭五方帝,每3年轮一遍。
公元前32年,汉成帝刘骜在长安城外昆明故渠之南建圜丘。第二年春天,正月上辛日祭天,同祭五方上帝,这是汉代南郊祭天之始。后汉在洛阳城南建圜丘,坛分上下两层,上层为天地之位,下层分设五帝之位,坛外有两重围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