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趣味盎然的元宵节咏灯诗

元宵节张灯是我国人民的传统习俗。古往今来,不仅流传着大量脍炙人口的元宵咏灯诗,而且也留下了无数趣味盎然的元宵吟灯联。

不夜城中陆地莲,
小梅初破月初圆。

新年第一佳时节,
谁肯如翁闭户眠。

这就是正月十五闹花灯的热闹场景。

在闹花灯的海洋里,有灯谜让你竞猜,于赏灯中射虎添趣;有龙灯绕你狂舞,于翻飞中心动情欢;有灯笼让你投票,于评选中尽展风流;有汤圆让你饱尝,于赛吃中捧腹狂欢……这正是:“正月十五闹花灯,街衢断煞夜归人。”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历代文人墨客赞美元宵花灯的诗句数不胜数。

隋炀帝在《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一诗中就有这样的诗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唐代,元宵放灯已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唐代治世因社会升平,经济富庶,花灯更是大放异彩,盛极一时,活动规模相当浩大,观灯人潮万头攒动,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无不出外赏灯。

唐玄宗时,延续西汉的弛禁制度,京师长安更在元宵节前后三夜取消宵禁,扩大实施“放夜”,方便人们赏灯,唐以后花灯便成为元宵节的重要标志。

唐代诗人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诗中说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诗词描绘了元宵夜灯月交辉,游人如织,热闹非凡的场景。

李商隐的诗中写道:

月色灯山满帝都,
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
羞逐乡人赛紫姑。

值得称道的是我国唐代诗人崔液的《上元夜》:

玉漏铜壶且莫催,
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
何处闻灯不看来。

诗中虽没有正面描写元宵节的盛况,但却蕴涵着欢乐愉悦、热闹熙攘的场景。

此外,唐代诗人张祜的《正月十五夜灯》一诗意境也很不错:

千门开锁万灯明,
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
一进天上著词声。

两宋时期,国势虽然积弱,但是元宵节的灯文化因得到皇室的大力倡行而益加发扬光大,使宋朝成为花灯发展的另一重要历史阶段。

苏轼说“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范成大说“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影灯戏”;欧阳修说“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这些名人都把元宵节美景写得有声有色。

著名词人姜夔《诗曰》,让人读后如临其境:

元宵争看采莲船,
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
孤灯犹唤卖汤元。

元代诗人元好问的《京都元夕》,把京城各阶层的人们闹元宵的热闹场面描绘土家得恰到好处:

袨服华妆着处逢,
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
也在游人笑语中。

明代更加铺张,将元宵放灯从3夜改为10夜。唐寅曾赋诗盛赞元宵节,把人们带进了迷人的元宵之夜。诗中写道:

有灯无月不误人,
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
灯烧月下月似银。

满街珠翠游春女,
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樽开口笑,
如何消得此良辰。

明人李梦阳的《汴京元夕》也别具韵味:

中山孺子倚新妆,
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
金梁桥外月如霜。

清代元宵热闹的场面除各种花灯外,还有舞火把、火球、火雨等。阮元有羊城灯市诗写道:

海鳌云凤巧玲珑,
归德门明列彩屏,

市火蛮宾余物力,
长年羊德复仙灵。

月能彻夜春光满,
人似探花马未停;

是说瀛洲双客到,
书窗更有万灯青。

清代诗人姚元之写的《咏元宵节》诗写道:

花间蜂蝶趁喜狂,
宝马香车夜正长。

十二楼前灯似火,
四平街外月如霜。

这首诗写得更是生动、精彩、别致。

充满诗情和浪漫色彩的元宵节,往往与爱情连在一起。历代诗词中,就有不少诗篇借元宵抒发爱慕之情。

北宋欧阳修词中写道: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这首词抒写了对情人的思念之苦。

知识点滴

除了元宵诗词,还有一些歌谣流传。如闽南歌谣《元宵月正圆》写道:

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

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

热泪盈眶啥滋味?久别重逢分外喜!

闹元宵,煮汤圆,骨肉团聚满心喜,

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

这是一首企盼海峡两岸亲人团圆的歌谣,其殷殷期盼之情流溢于字里行间。 pJXLVxCSS4xQ8N6fdIcQ1IjvzH4F4EVt+SlRadjMRX9MbBJwpBZoHt6urfB/I6x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