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道德的本质体现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由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恩格斯说:“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所以,经济关系对道德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在一定的经济关系基础上,必定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道德,也必定体现其本质。关于道德的本质问题,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有着几种不同的见解。

一是把道德的本质归之为人的先天固有善良或邪恶的意志,这是主观唯心主义。我国古代的代表性观点有孔子、孟轲“人之初,性本善”的“性善说”,荀子的“人之初,性本恶”的“性恶说”等。

二是把道德的本质归之为“神的启示”,这是客观唯心主义。我国古代的代表人物有董仲舒,他有“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道之大源出于天”之说。

三是旧唯物主义者反对从神出发,而从人出发,反对神道主义,主张人道主义,认为道德的本质是人性的自然表现,是人的真实的、健康的“本性”,而恶行、罪过只不过是人性的歪曲。它把道德从虚幻的天国拉回到了世俗的人间,但他们所说的人的本性是抽象的人性,脱离了社会关系的永恒的人性,因而最终与唯心主义殊途同归。

道德的本质是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和反映。社会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了道德的历史类型和性质,决定了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经济基础的变化和发展迟早会引起道德的相应变化与发展。

道德除了受经济基础决定外,还受到其他社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这些社会因素有科学技术的发展,有政治、法律、教育、文化、艺术、宗教等其他上层建筑,还有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社会心理和民族传统习惯等。总的来说,道德的本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经济决定社会道德

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关系,就相应地有什么样的社会道德。历史上出现的各种道德体系都是从当时的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利益关系引申出来的。

迄今人类历史所经历的五种社会经济关系类型,即原始社会经济关系、奴隶社会经济关系、封建社会经济关系、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关系和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关系,就决定了有五种社会道德与之相适应。

社会经济基础变化了,由它所决定的物质利益关系必然也会发生变化,作为调整利益关系的道德规范和原则也就必然发生变化。一旦旧的社会经济关系完全被新的社会经济关系所代替,新的社会道德便或迟或早地会取代旧的道德而居于社会的主导地位。

就是在同一社会经济形态里,经济关系发生的局部变化,也会相应地引起社会道德的某些变化。人类道德的发展史,就是道德随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的历史。那种认为道德是永恒的、不变的观点是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

(二)阶层利益决定阶层道德

各个阶层的利益不同,决定了各阶层道德观念、道德原则和道德标准的不同。在现实社会中,由于各个阶层都生活在同一社会经济结构中,处于同一生态环境下,就必然会有共同的生活准则和道德要求。如讲文明礼貌、遵守公共秩序和保持环境卫生等。

我们在道德的共性和个性问题上,必须坚持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既不能因为存在不同社会阶层的不同社会地位和利益而否认共同的道德。

(三)道德是积极的实践精神

道德是一种十分积极的社会实践精神,这是道德的深层本质。道德需要促使人类结成相互满足的价值关系,推动人们改善这种关系,调节人与人的交往与协作,完善人的人格,形成人类特有的实践精神。

道德是有目的的社会活动。目的性是人类活动的最基本特征,也是人类精神能够进入实践的主要依据。道德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道德是理想与现实的统一体。道德作为实践精神,以其理想性、目的性指引着人们的行为,将理想不断地转化为现实。

总之,人们在社会经济关系中所处的不同地位与利益,直接决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道德为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并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离开了社会经济关系去认识道德,就不可能揭示道德的根源和本质。但是,我们不能对社会经济关系决定道德作绝对化的理解,因为道德在形成发展过程中,还要受到社会生产力、人类共同的心理和感情的需要等因素影响,因此还有更加深刻的内涵。 k4F3JBE0YpbTnx2sVRCkf02F8e8dKbypkU2C8GgUPIWtVK8Gkk6GI39eR0BVXIb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