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出典】

杜甫《蜀相》。

【原作】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诗中常自称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属湖北),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属河南)。杜审言之孙。自幼好学,知识渊博,颇有政治抱负。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天宝三载(744)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后寓居长安(今属陕西)将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的黑暗政治有较深的认识。靠献赋始得官。及安禄山军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寻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往秦州、同谷。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一说死于耒阳。

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继承和发展《诗经》以来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起着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羌村》、《北征》、《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等诗,皆为人传诵。但有些作品也存在着较浓厚的“忠君”思想。有《杜工部集》。

【故事】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成都郊外有诸葛亮的祠庙。有一天,风和日丽,杜甫独自一人步出成都城外,走了一程路,路上见到一位老人,便走上前去问道:“请问武侯祠还有多少路?”

那老人向前一指说:“前面那座有许多茂密高大的柏树的院落就是武侯祠了。”

杜甫怀着兴奋的心情,加快步伐走到那里。武侯祠年久失修,游人稀少,虽然石阶旁碧绿的芳草,呈现着盎然的春色,藏在深密的树叶后面的黄鹂千啼百啭;那棵据说是诸葛亮种的柏树枝叶茂盛,蓊蓊郁郁,然而一丛丛的草色,一阵阵的莺声,更加显出这里的荒凉、寂寞。诗人徘徊在祠堂的庭庑间,遐想着诸葛亮的一生业绩:他辅佐刘备联合孙权,北抗曹操,西取刘璋,开创基业;后又辅佐刘禅,屡次出兵伐魏,希望统一天下。诗人仿佛听到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披露自己的一片忠心:“我本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在南阳地方耕种田地,只想在那动乱的年代勉强保全生命,没想过要在诸侯那里求什么名,得什么官,先皇帝(刘备)不因为我卑贱,三次亲自到我的草庐来访问,征询我对当时天下大事的意见,我万分感激,就答应为先皇帝出来奔走效劳。先皇帝在临终的时候,又把复兴汉朝的大事托付给我。自从接受遗诏以来,我日夜担忧慨叹,深怕不能把受托付的事情办好……”

这样想着,杜甫以深沉的感情吟了这首《蜀相》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就是这首诗中的名句。

【赏析】

诸葛亮一生雄才大略,对蜀汉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无奈天不助人,他积劳成疾,出师未捷,却已先死,壮志未酬,遗恨千古,这是杜甫流英雄之泪的原因。“出师来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其中既有对诸葛亮的赞颂,又有对他。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惋惜,更有对丞相祠堂今已荒芜,人们对这样一位伟人已逐渐淡忘的感慨。

千百年来,使多少壮志未酬的英雄豪杰为之击节,为之长叹。据说宋代名将宗泽,有感于抗金救国大业未成而已衰老,临死前曾吟诵此两句名句而终。 5GCgVxjxwCigYhvh2tleZ82HN7Eaciu5Sv5W/zh753kbI0ZFDWmLFuYMfjVE+Xr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