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研制返回式卫星相机

航天相机的研制成为中国航天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来自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杨秉新开始了中国第一代航天相机的研究。

杨秉新是东北人,1939年冬天出生在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家庭的困境练就了他坚忍不拔的性格,也让他从小就保持了优秀的学习成绩。上到高中二年级,他就被保送到长春光机精密机械学院光电仪器专业学习。就在那时,杨秉新有一个非常纯朴的想法,一定要努力学习,报答党的培养之恩。

在那里,杨秉新有幸接触到了王大珩、薛鸣球、潘君骅等老一辈专家。也就在这个时候,他开始认识了光学,开始接触到国内外光学领域的前沿技术。从此他与中国航天照相机结下了不解之缘。

1963年,杨秉新毕业被分配到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在王大珩院士的领导下,开始了光学仪器研制工作。

当中国航天相机排上日程之后,杨秉新从长春来到了北京,开始在某工程组进行航天相机研制。那一年,杨秉新28岁,风华正茂。

航天相机是集光学、精密机械、电子学、热控和航天技术于一体的对地观测遥感仪器,广泛应用于资源普查、地质调查、矿藏勘探、大地测绘和国防研究等领域,航天相机的水平高低决定了遥感卫星能力的大小。

当时,面临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一没有图纸资料,二没有仪器设备。在这种条件下进行航天相机的研制,真可以说是困难重重。

面对困难,杨秉新没有退缩。在自己的老师王大珩的指导下,杨秉新毅然踏上了我国第一代返回式卫星相机的研制道路。他和其他同志一起,自力更生,不断摸索,为了中国第一台航天相机,经历了无数次设计、试验、修改完善、再试验的过程。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杨秉新他们的不断努力下,终于突破了航天相机的最关键技术,即空间对地观测和定位技术。这项技术的突破,表明他们离成功已经不远了。

1969年,我国第一台模样相机终于问世。但就在接受模拟卫星发射力学环境试验时,相机被震坏了。然而,这丝毫没有动摇杨秉新一定要造出首台中国航天相机的信心。

经过改进后的相机再次送上了振动台,再次接受考验。当经过各种方向振动后,完好的相机呈现在大家的面前时,杨秉新的眼角挂满了激动的泪花。

中国第一代胶片型航天相机终于研制成功了,我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航天相机研制技术的国家。

这是我国航天遥感技术的重大创新,开创了我国航天观测的新局面,为国家提供了极有效的现代化观测手段。为此,杨秉新荣立部级一等功,他负责研制的可见光全景相机和定位相机,分别荣获国防科技重大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

航天相机首次从试验阶段转为应用阶段,杨秉新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负责5颗卫星相机的总体和结构工作,突破了提高相机照相质量和提高传输相片的可靠性等关键技术,相机首次拍摄到了大量彩色照片,在国土普查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杨秉新和他的战友们没有因为眼前的光环而停下脚步,而是又一次应国家急需,认真探索问题,总结经验,提出了新型全景相机研制方案。

后来,杨秉新又担任了我国第二代返回式卫星副总设计师兼相机主任设计师,参与研制我国第二代返回式卫星航天相机系统。

该相机技术指标先进,相机的焦距长、扫描角大、胶片宽、分辨率高,技术难度也大大增加。但杨秉新攻克了10项关键技术,解决了诸如对卫星姿态干扰等难题,还在该相机上首次成功实现了用固定遮光罩消除杂光,提高了可靠性,后来这项技术在中国航天领域被广泛采用。

第二代航天全景相机一次飞行获取的信息量比第一代航天相机增加了13倍,分辨率大幅度提高,是我国当时幅宽最大的航天相机,其性能达到国际同类普查型相机的水平。

杨秉新带领课题组不仅以最快的速度圆满完成了相机的研制,还促进了卫星立项,走出了一条有效载荷先行、推动卫星立项的新路子。

杨秉新特别注意跟踪国外航天相机的发展动向、最新技术,同时结合中国的技术基础和经济基础不断开拓创新、提出新的研究项目。为提高中国航天遥感器研制水平,他没有停止过创新的脚步,研制一代、探索一代、创新一代,向更高峰努力攀登。

从1963年参加工作,杨秉新一直从事航天一线科研工作,不断研发国家急需的航天相机,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多次立功受奖,为我国的航天遥感事业做出了系统的、创造性的贡献。 kvz+XrouWYBWiLO/zcCnpckqQg+WTWp11nOln1qhn0tnsO3cUdLwbMff13sWPO1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