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是由于眼球内压力(眼压)间歇或持续升高,引起视神经乳头损害、视野缺损和视力下降的一种常见严重眼病。有明确的全身或眼部疾病引起的眼压升高,称为继发性青光眼;反之则称为原发性青光眼。
(1)原发性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致盲眼病,其发病率占全民1%,占40岁以上人群2.5%。可分为开角型和闭角型两种,发病率为1:5~7,而且闭角型以老年人居多。
正常眼球内充满房水,房水的产生和排出有一条循环通道,处于动态平衡,使眼底保持在1.33~2.79千帕(10~21毫米汞柱)。一旦动态平衡失调,房水产生过多或排出通道受阻,眼压就会升高,导致青光眼的发生和发作。老年人在年龄增长后,眼球有所缩小,角膜直径变小,前房浅、房角窄,加上晶状体增厚、前凸、前移,当瞳孔中度散大(处于暗处),周边虹膜与房角相贴,使房水正常排出通道(位于房角)受阻,促使眼压升高。少数患者前房角始终开放者即为开角型青光眼。
(2)闭角性青光眼根据发病急缓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前者发病急,来势猛,症状重,不及时治疗,多很快失明,是眼病急症。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有以下特点:患眼剧烈疼痛伴同侧头痛、虹视(夜间看灯有虹彩样的彩圈)、视力急剧下降,重症仅能分辨手动和光感;有恶心、呕吐,不同程度畏寒发热,有时还有腹泻、便秘;眼压升高,一般在6.67~10.67千帕(50~80毫米汞柱),眼睑水肿,结膜充血、水肿,呈毛玻璃状雾状混浊,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瞳孔呈青绿色反光,前房变浅,前房有关闭状态。此时应采取紧急措施,降低眼压,不然病眼可能在24~48小时内失明。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症状,虽与急性型前驱症状相同,但程度轻微或无症状而与开角型的症状相似。
青光眼形成的根本原因尚不十分清楚,目前普遍认为与眼睛的遗传、发育、解剖结构和老化有关。其发作与日常生活中诱因相关,应尽量避免和减少这些发作诱因:
(1)注意稳定情绪,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刺激。不宜过劳,戒烟酒。
(2)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饮水每日不超过500毫升。
(3)不在暗房及弱光条件下工作或停留过久(包括看电视、电影),不宜长时间阅读和书写。
(4)禁用阿托品、654-Ⅱ类药物,慎用安定、异丙嗪、苯海拉明等。
(5)定期去医院测量眼压,检查视野和眼底。
本病的治疗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激光治疗。
①1%~2%毛果芸香碱(匹罗卡品)滴眼,可缩小瞳孔,开放房角,排出房水,降低眼压,可酌情每日滴3~4次。
②以0.25%~0.5%噻吗心安眼药水滴眼,每日1~2次;或口服醋氮酰胺(乙酸唑胺)125~250毫克,每日2~4次。此类药可减少或抑制房水生成。急性发作者应急诊就医。
手术治疗的目的是:疏通房水排出通道,建立一条新的眼外排出通道;建立新的眼内排水通道;应用透热凝固、冷冻等使睫状体减少房水生成。
应用激光作手术,常用的有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激光小梁成形术。方法简便,操作较易,没有切口,无感染,恢复快,痛苦少,效果好,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