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的眼部要保持清洁,每次洗脸前应先将眼睛擦洗干净,平时也要注意及时将分泌物擦去。如果眼部分泌物多,可滴氯霉素眼药水,每眼每次滴药1滴,每日4次。在滴眼药水前一定要先看清眼药瓶上的标记,核对药名、浓度,把手洗净,轻轻分开新生儿上、下眼睑,滴入1~2滴眼药水后,将眼皮轻轻向上提一下,以便药液在眼内停留片刻,同时应及时清除外流的眼药水,以防流入耳内。
出生后3个月左右,孩子在早上起床时,有时眼角或外眼角有眼屎,或眼睛里总是泪汪汪的,这多是因睫毛倒向眼内,触到眼球的缘故。倒睫毛刺激了角膜,所以流泪或有眼屎,对此不必太紧张,用手将眼皮轻轻拨开,使眼睫毛离开眼球就行了。半岁后,孩子面部不再过于丰满时,这种现象就会自然消除。
新生儿只能用鼻子呼吸,一旦及时堵住就会影响呼吸,严重的可能造成呼吸困难。要经常注意孩子的鼻孔,及时为他(或她)取出鼻垢和清除鼻涕,要用手固定好孩子的头部,用棉签轻轻在鼻腔里转动清除污物,不要过深。遇到固结的鼻垢和鼻涕,不可硬拨、硬扯,而应设法吸出,可滴1滴奶水进鼻腔,待鼻痂软化后用棉签粘出,切不可碰伤孩子的鼻腔黏膜。
耳道内的污垢要采用棉签旋转的方法取出,但不能插进过深,防止损伤鼓膜和外耳道。
很多父母喜欢在给孩子洗澡后或洗臀部后擦上一些爽身粉或松花粉,并且在腋下、大腿根部等身体皱褶处还要多擦些粉,认为这样可以保护婴儿皮肤。其实这样做适得其反,因为小婴儿代谢快,出汗多,尿也频,过多的粉遇到汗水或尿能结成块状或颗粒状,当孩子活动时,身体皱褶处的粉块或颗粒摩擦小婴儿娇嫩的皮肤,引起皮肤红肿糜烂,因此不主张用爽身粉或松花粉。为防止孩子皮肤红肿糜烂,应经常给孩子洗澡,大小便后要洗臀部,洗后特别是身体皱褶处一定要用干毛巾擦干。如孩子皮肤有潮红,可用煮沸冷却后的植物油或红霉素软膏涂擦。
婴儿的脐带残端是个创面,无皮肤覆盖,脐部又凹陷,易积水、积垢,不易干燥,容易感染。脐炎如扩大感染,通过血管可发生败血症,通过腹壁能发生腹膜炎。
新生儿的脐带常在生后5~7天脱落,脐带未掉以前,要注意避免沾湿或污染,不要随便打开看。洗澡时要避开脐部,尿布最好不要盖在脐带上,以免湿尿布上的尿液污染脐带。如果脐带包布已经沾湿,必须更换,并先用消毒棉花蘸2.5%碘酒消毒,用75%的酒精擦去碘酒,另取无菌纱布重新包扎。处理时,碘酒不可沾着小儿皮肤,以防止灼伤。
新生儿脐带脱落后,根部有痂皮,应让它自行剥离。痂皮脱落后,如果脐孔潮湿,或有少量浆水渗出,每天用75%的酒精将脐带孔擦净,滴2%的龙胆紫,数天后即愈。如果脐孔有肉牙组织增生,可用75%的酒精消毒后,再用10%的硝酸银液或硝酸银棒点灼,点灼后用盐水洗净再涂上龙胆紫消炎粉。如果脐部周围红肿,并有脓性分泌物,这是脐炎表现,应及时找医生治疗。每个初当母亲者要护理好婴儿,不要使婴儿脐带感染。
脐带脱落后,有的婴儿会发生脐疝,脐孔处的肌肉鞘未能很好合拢,而形成一个薄弱的部位,当孩子哭闹时,腹腔压力增高,腹腔内的肠子便从脐部薄弱地方突出来,形成脐疝。脐疝直径可大可小,小的只有0.5~1厘米,大的可有2~3厘米,触摸脐疝可以有囊性感觉,稍用力可把脐疝回纳到腹腔中,并有“咕噜、咕噜”的声音。脐疝一般不会引起什么不舒服,如果脐疝很大可以有消化功能不良的表现。
小的脐疝一般随年龄增长而自愈。只要少让患儿啼哭,腹腔压力不高,脐疝可以慢慢消失。如果脐疝超过1厘米,脐疝自愈的可能性较小,可以用“蝶形膏布”粘贴法来矫治。具体的做法是:用二块胶布剪成6厘米×9厘米左右,一块中间剪个长方形的孔,另一块在两边各剪两个小口后折叠,形成一个工字,然后两块相串叠成“蝶形”,在婴儿安静状态下,暴露脐部,将蝶形膏布放在脐疝部位,这时的“工”型胶布和“口”型胶布分别有一面靠近皮肤,另有一面在上,将两块靠皮肤的一面先贴在皮肤上,然后把脐疝推入腹腔内,再将蝶形膏布的另两面侧拉,让胶布下的皮肤皱褶将胶布贴牢,注意胶布要贴平,不起皱。小脐疝持续粘贴1~2个月可愈合,大的需2~3个月。胶布如有脱落应及时重新剪膏片粘贴,不能中断。有些家长用钱币压在脐孔中包扎,这样效果不好。有些大脐疝经粘贴后仍不消失,就要去诊治了。
①男婴生殖器的护理。男婴睾丸内产生精子和雄性激素的组织结构尚未发育完全,抗病能力也较弱,一旦遭受损伤,会影响成年后的生育能力。所以父母不要抱孩子到有物理辐射、放射线及有害化学物质等污染的地区去,并应预防各种微生物(如细菌)感染。
男婴阴茎包皮长而且外口较狭小,包皮内层的分泌物和尿液容易存在包皮内,使细菌在此处繁殖,发生感染。父母应经常为孩子清洗,一旦发现孩子患有睾丸炎、包皮龟头炎等生殖器疾病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诊治。
清洁男婴外阴部,可用一块温布或棉球把残留在龟头内的尿液清除,从大腿皱褶向阴茎的方向清洁,不要将包皮往后拉。
用一只手握住婴儿双腿,并提起来,清洁其臀部,直至干净。握小儿双脚时注意,要用一个手指垫在他的两足跟之间,以防他的两内踝相互摩擦。
如果尿布弄脏要换,可先用尿布干净处尽量将粪便擦掉,使用棉球蘸上洗剂或油擦拭。棉求用完要扔掉,不能重复用。擦后要洗手。
②女婴生殖器的护理。女孩子的尿道较短,如果不注意卫生,细菌可以经较短的尿道进入膀胱,引起泌尿系统炎症,而阴道口也时常留有少量分泌物,若不加清洗,将为细菌繁殖创造有利条件,引起生殖器官炎症。
女孩清洗外阴部一般在就寝前或者大便后进行,具体方法是:备一盆温水,用湿毛巾自前向后清洗,即先清洗尿道口、阴道口,最后清洗肛门口。如果方向相反,由后向前,很容易将肛门部粪便残渣中的细菌带入尿道口或阴道口,引起尿道及阴道部的炎症。外阴部一般用温水清洗即可,但如伴有湿疹,则应在温水中加入少许高锰酸钾(溶化后成淡红色)或者洁而阴作局部清洗或坐浴10~15分钟,以达到消炎的目的。但注意不宜用热水洗外阴部皮肤及黏膜,因为水温太高容易烫伤,同时,虽可暂时止痛,但刺激了炎症反应,反而使湿疹加重。有条件的应将洗脚布与洗外阴布分开,母亲的用具和女孩的用具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