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消化系统疾病

1. 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病,是由于胃粘膜受到各种致病因子的持续侵袭而发生的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或萎缩性病变。本症一般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萎缩、慢性糜烂性胃炎和慢性肥厚性胃炎四种。

慢性胃炎的诱发病因常与下列因素有关:长期进食或服用刺激性食物、药物;细菌感染;中枢神经功能失调,使胃粘膜的保护功能低下及营养障碍,导致慢性炎症;胆汁返流,可破坏胃粘膜屏障而引起炎症;免疫因素可能是萎缩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原因。

慢性胃炎患者在进食后上腹部不适或疼痛,亦可有无规律的阵发性或持续性上腹疼痛。并可伴有食欲不振、恶心、腹胀及嗳气等。慢性萎缩性胃炎除上述症状外,可伴有疲乏、痞满、贫血、腹泻、舌炎、指甲脆弱等。一般有上腹部轻微压痛,萎缩性胃炎可有消瘦、皮肤粘膜苍白及舌光滑等。

本病的治疗分西医药治疗和中医药治疗。

(1)西医药治疗。

①一般治疗:饮食疗法是慢性胃炎的必要治疗措施,饮食宜易于消化的食物,避免刺激性,进食应细嚼慢咽以达到少刺激、易消化的目的。停服刺激性药物、戒除烟酒、治疗口咽部慢性感染等也是必要的治疗措施。

②对症治疗:腹痛时可给予抗胆碱能药物,如阿托品0.3毫克,每日3次;或普鲁本辛15毫克,每日3次。返酸、胃酸分泌较高者可用碱性药物,如氢氧化铝凝胶10毫升或碳酸钙0.5克,每日3次。消化不良、胃酸分泌缺乏者可服用1%稀酸盐3~5毫升,每日3次,或胃蛋白酶合剂10毫升,每日3次。贫血时可口服铁剂及肌注维生素B 12 。胃镜下有胆汁返流时可用胃复安(灭吐灵)10毫克,每日3次。

③抗菌治疗:适用于有局灶性感染或幽门螺杆菌检查阳性者。链霉素0.25克,每日4次;痢特灵0.1克,每日3次;甲硝唑0.25克,每日3次;呋喃唑硐0.1克,每日3次。可选择其中1~2种服用。

(2)中医药治疗。

①脾胃湿热:胃脘胀痛明显,嗳气,嘈杂,口中粘腻,或口苦口臭,大便不畅,胸闷痞塞,纳差,食后胀痛痛甚,舌质稍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治宜清热泄浊、和胃消痞。

方药:苍术、厚朴、藿香、木香、半夏、陈皮各10克,檀香、砂仁、甘草各3克,白豆蔻5克。

②肝胃蕴热:胃脘灼痛,痛势急迫,连及两胁,烦躁易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疏肝和胃、泄热止痛。

中成药:牛黄清胃丸。

③肝胃气滞:胃脘胀满攻撑作痛,痛连两胁,胸闷嗳气,善太息、呕吐,有时泛酸或苦水,心烦易怒,大便不畅,或便溏或便秘,舌质淡红,苔薄黄或薄白,脉弦。治宜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中成药:舒肝和胃丸,左金丸。

④脾胃阴虚:胃脘隐隐灼痛,烦渴思饮,口干咽燥,胃中嘈杂灼热,大便干结,食少、纳呆,乏力,苔少或薄黄,脉弦细或细数。治宜养阴益胃。

中成药:麦味地黄丸。

⑤胃络瘀血:胃脘刺痛或痛有定处,按之痛甚,日久不愈,大便色黑,舌质暗红或紫暗,有瘀斑,脉弦涩。治宜活血通络、化瘀止痛。

方药:炒五灵脂、当归、红花、柴胡各10克,三七5克,赤芍、乌药、元胡、甘草、香附、枳壳、川芎各6克。

⑥脾胃虚寒:胃脘隐隐作痛,绵绵不断,喜暖喜按,得食则减,呕吐清水,纳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治宜:益气温中、健脾和胃。

中成药:附子理中丸。

2. 急性胃炎

急性胃炎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胃粘膜,甚至胃壁(粘膜下层,肌层、浆膜层)的急性炎症。本病的主要病因为细菌和毒素的感染、理化因素的刺激、肌体应激反应及全身疾病的影响等。根据病因的不同可以分为急性外周性胃炎(包括急性单纯性胃炎、急性腐蚀性胃炎、急性糜烂性胃炎)和急性内周性胃炎(急性感染性胃炎、急性化脓性胃炎)。临床一般以急性单纯性胃炎较为常见。

本病的症状因病因不同而表现各异,常见的症状是上腹部不适、疼痛、恶心、呕吐、吐血、便血等。

本病的治疗分西医药治疗和中医药治疗。

(1)西医药治疗。

①一般治疗:首先去除外因,即停止一切对胃有刺激的饮食和药物,并酌情短期禁食,或进流质食物。急性腐蚀性胃炎除禁食外,还应适当禁洗胃、禁催吐,立即饮用蛋清、牛奶、食用植物油等。再去除内因,即积极治疗诱发病,如急性感染性胃炎应注意全身疾病的治疗,控制感染,卧床休息等。

②抗菌治疗:急性单纯性胃炎有严重细菌感染者,特别是伴有腹泻者可用抗菌治疗。常用药:黄连素0.3克口服,每日3次;氟哌酸0.1~0.2克口服,每日3次。急性感染性胃炎可根据全身感染的情况,选择敏感的抗菌素以控制感染。急性化脓性胃炎,应予大量的有效的抗菌素治疗。急性腐蚀性胃炎亦可选用抗菌素以控制感染。

③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对于吐泻严重及脱水的病人,应增加病人饮水,或静脉补液等。

④止血治疗:急性胃炎导致的消化道出血者属危重病症,可予冷盐水洗胃,或冷盐水150毫升加去甲肾上腺素1~8毫克洗胃,适用于血压平稳,休克纠正者。对出血量较大者,适量输血。

⑤对症治疗:腹痛者给与解痉剂,如颠茄8毫克。恶心呕吐者,可用胃复安5~10毫克,或吗叮林10毫克,每日3次。

(2)中医药治疗。

①外邪犯胃:发热恶寒,胸脘闷满,甚则疼痛,恶心呕吐,或大便泻泄,苔白腻,脉濡缓。治宜疏邪解表、化浊和中。

中成药:藿香正气软胶囊。

②饮食停滞:脘腹胀满拒按,嗳腐吞酸,得食愈甚,吐后症减,泻下臭秽,舌苔厚腻,脉滑实。治宜消食导滞。

中成药:加味保和丸。

③痰热内阻:脘痞恶心,吐泻频作,其气臭秽,心烦口渴,还可伴发热,舌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利湿、和中止泻。

中成药:加味香连丸。

④瘀血阻络:胃脘疼痛频作,持续不减,或痛如针刺,痛有定处,呕血黑便,舌质紫暗或有瘀癍,脉弦涩。治宜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中成药:云南白药。

3. 胃下垂

本病是指站立时胃位置下移,胃下缘达盆腔,胃小弯弧线最低点降至髂嵴连线以下者。本病多见于女性、瘦长无力体形者,其发病与膈肌松驰有关。

以往生育过多的妇女和无力、瘦长体形的人及慢性消耗性疾病卧床少动者,往往因腹肌张力下降、膈肌吊力不足和胃肝韧带松驰而引起,常伴全身脏器下垂。

轻度下垂多无症状,中度以上者常可出现上腹不适、易饱胀、痞满、嗳气、厌食、恶心、便秘等,有时腹部有深部隐痛感,常于餐后、久立及劳累后症状加重,平卧后常可减轻。也可伴有全身脏器下垂的表现,或晕厥、心悸、低血压。

具有以上典型症状,加上检查时出现以下结果者:如饮水超声波试验发现胃下缘移入盆腔内,X线钡餐检查发现胃小弯弧线最低点在髂嵴连线下,无张力型胃,十二指肠第二部位于幽门管后面,球部向左多等,其中一项存在即可确诊。

本病主要是积极治疗各种慢性消耗性疾病,纠正不良的习惯性体位,加强体质锻炼和腹肌锻炼,增加腹肌力。对于出现嗳气、腹胀、腹痛、厌食、恶心、便秘等症状时,应对症处理,可用中药辨证施治及体操疗法。

一般来说,胃下垂预后良好,但可因患者体质、慢性疾病的程度及治疗不及时而发生慢性胃扩张、胃扭转、直立性晕厥、心悸、低血压等病症。

4. 胃扩张

一般所说的胃扩张,是指由于胃扩大了总想多吃的人而言。但是这种扩张没有任何症状,并不是病,只是健康和胃功能旺盛的一种表现。

胃扩张有急性与慢性之分。

急性胃扩张的特征是:胃的紧张和运动突然消失,胃的排出能力消失,同时胃液的分泌异常增加,大量的液体积存在胃里,使胃扩张到了极限状态。

一般认为手术后长时间仰卧、肠系膜的血管压迫十二指肠、胃壁的神经和肌肉变化,以及血液循环障碍等可引起急性胃扩张,由于胃急剧高度扩张,所以腹部隆起,有轻微的疼痛感,同时会反复大量呕吐。呕吐物的颜色由黄绿色到褐色,在这个过程中意识出现朦胧、呼吸很弱而陷入休克状态,也可因过度衰弱而致死。

急性胃扩张时,为了尽快减轻胃的负担,可向胃内插入导管继续将胃内容物吸出。为补充水分可通过点滴注射大量的林格氏液和食盐水。此外,为补充营养可点滴注射葡萄糖和维生素。严重者须手术治疗。

慢性胃扩张症是指,因幽门附近发生的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所形成的斑痕而引起的收缩以及胃癌等,使胃的出口变窄,导致胃出现继发的扩张状态。

慢性胃扩张虽因狭窄的程度和期间而异,但是在饭后胃部出现膨满感、烧心、打嗝等狭窄严重时,可反复出现恶心和呕吐,食欲也减退。这种状态继续下去,会引起脱水症状和营养不良。

慢性胃扩张症除用手术将狭窄部位切除以外,别无它法。当然,如果是由癌引起的狭窄,预后不好。

5. 胃扭转

胃扭转是因胃扭劲而引起的疾病。由胃先天性易于移动以及因肠内的气体的压迫和粘连等引起。

胃扭转有急性和慢性之分,其症状各异。急性者,上腹部突然出现剧烈的疼痛、恶心、呕吐、打嗝等,有时可见吐血。另外,上腹部有胀满;慢性者,上腹部有钝痛、食欲不振、打嗝、反复出现烧心、饭后上腹部胀满。此外,不管急性还是慢性,饭后都出现心跳,有时易与心脏疾患混淆。这是由于横膈膜上升而压迫了心脏的原故。

在急性胃扭转中,当症状严重时,可通过手术使其复位。在慢性胃扭转中,有不少可自行复位。

无论急性还是慢性胃扭转患者都要少量多餐、通便,不使肠内积存气体。因粘连而引起的器质性扭转,要进行手术治疗。

6. 胃酸过多

胃酸过多症,即指胃液中盐酸的酸度高以及胃分泌增加的状态。胃液的酸度和分泌量因人而异,也因年龄而异,只是胃酸过多还不能说是疾病。当出现症状以后才能算是疾病。

由于胰脏和胆道等疾病也会引起与本病同样的症状,故要加以区别。特别要与伴有胃酸过多的糜烂性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等相区别。

真正的胃酸过多症完全是功能性的疾病。发生时胃运动也表现亢进,胃的紧张度有所提高,容易受精神影响而加剧胃液分泌和胃的运动,致使症状恶化。不仅对精神刺激敏感,对食物的刺激也容易发生反应。

胃酸过多症是植物神经不稳定的状态,而且其特点是症状因精神的紧张而出现或者消失。一般多见于年轻人。

胃酸过多,也有不少情况是由体质原因引起。另外,由胃的幽门附近分泌的促胃泌素的激素可以促进盐酸的分泌。为此,促胃泌素分泌细胞的数量和功能也对胃液的酸度有极大的影响。即胃酸过多是迷走神经兴奋和促胃泌素分泌亢进两个因素在发挥重要作用。

在大部分十二指肠溃疡中都可见胃酸过多,而在胃溃疡中胃液的酸度和分泌并不很高,甚至也有低下的。

胃酸过多的症状有:烧心。自古以来就有胃灼热感和反酸的说法。如果出现这种症状,可认为是胃酸过多的证据。不过,自从胃酸的酸度低的人也发生以后,其重要性就有所下降了;口腔内麻木感。酸性胃液经食道逆流上升而使口腔粘膜发生麻木感以及使舌头麻木时,可以说确实是胃液的酸度高。但是,当很苦的液体逆流到口腔时,与其说是胃液不如说是胆汁,故与胃液的酸度无关;嗳气。胃里的气体经食道逆流到口腔的状态叫做嗳气。在胸骨后方和心窝等处感到有烧灼一样的感觉,就是烧心。这些症状在胃酸过多时确实容易发生,但在胃液的酸度低或者分泌少时也可发生;疼痛。随着胃液酸度上升和分泌的亢进而引起胃紧张和运动亢进以后,常常引起疼痛。其特点是,疼痛尤其在空腹时发生。另外,当酸度高的胃液反流而引起食道炎以后,有时在心窝的上方整个胸部都感到疼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好转。胃酸过多症的症状并不固定,而是时有时无。特别会因暴饮暴食、精神紧张、失眠、过劳而恶化。此外,在年轻时症状较重,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好转。

发生胃酸过多后,需要抑制胃液的分泌、胃运动的亢进,但没有必要住院。

要养成有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在空腹时出现疼痛时,可以喝牛奶。不要喝咖啡、红茶、绿茶。要避免精神过劳和失眠,保持心身的安静。

为了中和胃液中的盐酸,可服用碱剂。服用以后症状会立即消失而感到轻松。

抗胆碱剂(副交感神经阻断剂)有抑制迷走神经的作用,在减少胃液分泌的同时,可使胃运动减弱。另外,由于还可消除胃壁的痉挛,所以还有镇痛、镇痉挛作用。不过,由于唾液分泌减少会引起口渴,以及因抑制瞳孔的调节作用而引起视力不好,还有头痛、心跳、便秘等,故要引起注意。

7. 胃肠功能紊乱

胃肠功能紊乱是由于神经功能紊乱所引起的胃肠分泌和运动功能障碍,是一组胃肠综合征的总称。本病因情绪因素、饮食、药物或激素均可促发或加重病情发作。包括原因不明的消化不良、神经性嗳气、神经性呕、神经性厌食、癔球症、肠道激惹综合征、胃肠运动障碍(贲门痉挛,幽门痉挛)等。

本病除有厌食、反酸、嗳气、恶心、呕吐、食后饱胀、上腹不适与疼痛、咽有异物感、腹痛、腹泻、肠鸣或有便秘等消化道症状外,常见的非特异性症状有恶心、头痛、疲乏、抑郁、焦虑及注意力不集中等。

本病的治疗分西医药治疗和中医药治疗。

(1)西医药治疗。

①精神治疗:患者应了解疾病的性质,起病的原因,以解除顾虑,树立治愈的信心。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和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减轻应激反应,利于胃肠道的功能恢复。

②药物治疗:

镇静剂:为了稳定神经功能,保证睡眠,可适当选用安定2.5~5毫克,每日3次;谷维素10~20毫克,每日3次;利眠宁10毫克,每日3次;氯丙嗪12.5毫克,每日3次;苯巴比妥15毫克,每日3次。

抗胆碱能制剂:用于缓解肠痉挛及腹痛。如颠茄8毫克,每日3次;普鲁苯辛15毫克,每日3次;阿托品0.3毫克一次口服或阿托品0.5毫克肌注。腹泻患者,可服易蒙停2~4毫克。

胃动力制剂:可有效地增强胃排空,抑制胃肠道逆蠕动。如胃复安10毫克,每日3次,饭前服;或胃复安10毫克肌注。吗丁啉10毫克,每日3次。抗组织胺药具有止吐作用,如乘晕宁50~100毫克,每日3次。

(2)中医药治疗。

①肝气郁结:脘胁胀痛,痛无定处,脘闷嗳气,腹胀纳呆,或呕吐呃逆,善太息,苔薄腻,脉弦。治宜疏肝理气、解郁和中。

中成药:舒肝丸。

②气郁化火:脘胁灼痛,嘈杂吞酸,口干而苦,大便秘结,性急易怒,伴头痛、目赤,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治宜清肝泄火、行气解郁。

中成药:加味逍遥丸。

③痰气交阻:咽中如有物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胸闷胁痛,舌苔白腻,脉弦滑。治宜理气化痰、降逆解郁。

方药:半夏、厚朴、茯苓、紫苏、香附、枳壳、佛手、旋覆花各10克,代赭石12克(先煎)生姜3片。

④脾胃虚弱:饮食稍多即作呕吐,胃纳不佳,食入难化,胸脘痞闷,面色少华,倦怠乏力,口淡无味,大便时溏时泻,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治宜温中健脾、调和胃肠。

中成药:参苓白术丸。

8. 胃穿孔

胃穿孔最常见的原因是消化性溃疡。由于溃疡不断加深,穿透肌层、浆膜层,最后穿透胃或十二指肠壁而发生穿孔。穿孔后可发生几种不同后果,如穿孔前溃疡底己与胰、肝等邻近脏器发生粘连,形成穿透性溃疡,此为慢性穿孔,少数病例溃疡底与横结肠粘连,穿孔后形成胃结肠瘘。以上两种情况大多发生在胃、十二指肠后壁溃疡穿孔;如溃疡穿孔后迅速与大网膜或附近脏器发生粘连,则可在穿孔周围形成脓疡。

急性的游离穿孔是溃疡病最严重的并发症,穿孔部位大多在十二指肠第一段的前壁及幽门前区,因穿孔发生很快,局部未发生粘连,胃内容物直接漏入腹腔,形成弥漫性腹膜炎,此时须急救。

无腹膜炎发生的小穿孔,可采用保守疗法:禁食,放置具鼻管抽吸胃内容物,输液补充水与电解质,应用抗菌药物预防腹腔继发感染。饱餐后穿孔,常有弥漫性腹膜炎。需在6~12小时内进行急诊手术;慢性穿孔,进展较缓慢,穿孔至毗邻脏器可引起粘连和瘘管,亦常需外科手术治疗。

9. 食管炎

食管炎是食管粘膜发生炎症而溃烂的疾病。由于食管粘膜有极强的防卫能力不容易溃烂,而此病能够使这个粘膜受害,说明情况很严重。

食管炎有由机械和化学刺激而突然引起的急性食管炎,以及多发病于嗜酒和吸烟人的慢性食管炎。此外,作为特殊的食管炎有反流性食管炎和腐食性食管炎等等。

(1)急性食管炎。一般由胃X线摄影、食管镜检、手术后插入的胶管以及误吞的鱼刺等所引起的机械刺激,以及酒喝得过多的化学刺激等所致。此外,还有特殊的由伤寒等严重传染病和晚期癌等疾病使食管壁腐败的急性食管炎。因食管镜检和鱼刺等损伤了食管壁以后,细菌由损伤部位进入,从而使食管周围以及整个纵隔发生炎症。

一般较轻的急性食管炎在消除机械刺激或者化学刺激之后,通过禁食或者摄取流食,使食管得以休息便可痊愈。

(2)慢性食管炎。若用食管镜观察,连续几十年天天晚上喝相当量的烈性酒的人的食管,可见整个粘膜肿胀,多处剥落而出血。即使食管炎好转,可由于刚刚开始好转每天晚上又喝酒,也就没有彻底痊愈的可能。同样,如果继续摄取刺激物、热的和硬的食物等,也可导致慢性食管炎。患者可有胸骨后方疼痛、异物、灼热、烧心等症状。

慢性食管炎患者首先要使食管休息,消除病因(如戒酒和刺激物等),以流食、软食为主,以保护食管粘膜。也可内服药物。

(3)反流性食管炎。是胃液和肠液在食管中反流,消化了食管壁而使其溃烂的疾病。

在因胃癌和胃溃疡等而切除了贲门部以后使食管和胃,或者食管与肠相连,这样就破坏了贲门部防止反流的功能,使胃肠的消化液反流而导致严重的食管炎。此外,在老年人中,也有因横膈膜疝等疾病而引起。特别是夜里睡觉时,因重力关系容易引起倒流而出现强烈的疼痛、烧心和灼热感。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夜里睡眠时可将上半身抬高,不要过食和吃有刺激性的食物,要连续服用粘膜保护剂。

在进行贲门切除后,食管和胃吻合(即缝合)时,因神经作用有时会使胃的出口(幽门)继续痉挛。为了防止这一点,一般要同时进行幽门成形手术。否则就会使胃液和食物在胃中积存时间延长而导致反流。

除了手术后引起本病,如果有横膈膜癌等异常,也要进行治疗。另外,由胃酸过多引起的患者较多,可同时服用抑制胃酸的抗酸剂和食管粘膜保护剂。

(4)腐蚀性食管炎。是由于误服药品,或者是为了自杀而服用烈性药物,而使食管受伤溃烂,以后引起严重痉挛的疾病。

在喝了强酸、强碱后就会引起该病。喝的量大时可出现全身中毒症状而死亡。而且即使抢救过来,也会留下严重的食管狭窄,有时连水也难以吞咽。

当不幸喝了上述药品以后,应立即去医院服用中和剂或解毒剂进行急救。但在到达医院之前,要让患者大量喝水或者温水以稀释药物使其流出体外。也有的外行者打算中和药物,但结果却让患者喝强酸和强碱反而加重了病情。

对已经引起食管狭窄的患者,首先可向胃内插入胶管以补充营养,然后再进行各种扩张疗法或者将狭窄部分切除。然后进行肠移植术进行食管再建。

10. 返流性食管炎

返流性食管炎是指胃和(或)十二指肠内容物(特别是胃液中的胃酸)返流至食管,并引起食管粘膜的炎症。此病多见于老年人,常见的症状是上腹部或胸骨后有烧灼痛,可上达咽部,常在饱餐后发生,其他尚有反胃、吞咽疼痛、吞咽困难等病理反应,一般食管粘膜损伤的程度与临床症状相关,但不一定平行。因返流物对咽部经常刺激,或返流物误吸入呼吸道,可引起咽部异物感、发音嘶哑、呛咳、哮喘样发作等临床症状。单纯的胃食管返流较返流性食管炎更为常见,约为返流性食管炎的5~10倍。经临床观察证实,肥胖,饱食后弯腰、平卧,多食某些食物如脂肪、巧克力、浓咖啡等,吸烟,有些药物如钙通道拮抗剂、抗胆碱能药物、X-肾上腺素拮抗剂、茶碱等,均可加重胃食管返流。

胃食管返流病的防治,首先是调整生活方式。肥胖者减轻体重,一般轻症患者可使返流症状好转;避免弯腰动作,尤其在饱餐后;夜间临睡前不宜进食,晚上睡觉,床头应抬高15厘米(即在头侧的床脚下放木块);平时穿宽松衣服,饮食不宜过饱,忌食高脂肪、巧克力、浓咖啡、柑桔类水果、胡椒粉等食物;避免应用诱发或加重返流的药物,如钙通道拮抗剂、抗胆碱能药物,X-肾上腺素拮抗剂、茶碱等;戒烟、酒。

用以上方法无效,可加用药物治疗。对单纯胃食管返流,首选促胃肠动力药,目前常用的有吗丁啉,每次10毫克,每日3次,饭前服用;最近推出的西沙必利为一种全胃肠道促动力药,如伴有便秘者,更适用于用本药治疗。如症状未好转,可加用止酸药物,如中和胃酸的碱性药物,或抑制胃酸分泌的H 2 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泰胃美0.4克/片)、雷尼替丁(150毫克/片)、法莫替丁(20毫克/片)、尼扎替丁(150毫克/片)等。大家喜欢选用H 2 受体拮抗剂,因为它有疗效好、服用方便(早晚各服1片)、副反应少等优点。如有返流性食管炎者,有人主张首选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20毫克/片)、兰索拉唑(30毫克/片),每日1片,疗效可靠。必要时与促胃肠动力药联合应用,可增强疗效。对内科治疗无效的,特别是年轻患者,可做胃底折叠术,在腹腔镜下也可做此手术。如因食管裂孔疝引起者,肉科治疗无效时,也可做食管裂孔修补术,根治本病。

11. 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密切相关,因为发生的部位多在胃和十二指肠,故又称为“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消化性溃疡除发生在胃及十二指肠外,少数可发生在食管下段,胃⁃空肠吻合口、美克尔憩室等处。本病是一种多病因疾患,遗传、地理环境、精神、饮食及药物等因素均与本病的发生有关。

本病有长期周期性发作的节律性上腹部疼痛,可伴有泛酸、流涎、恶心、呕吐、嗳气等,还可并发出血、穿孔及幽门梗阻等。溃疡活动期有上腹部局限性压痛,溃疡相应部位的皮肤可有疼痛性敏感区。胃溃疡的压痛位置偏中,一般在剑突下;十二指肠溃疡常在上腹部偏右。

消化性溃疡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保持情志舒畅。饮食宜温软,定时,并戒烟酒,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服药要遵医嘱,足疗程。如遇天气变化,生活节律变化、紧张焦虑,或出现溃疡病症状时,应及时服药,避免复发。

本病的治疗分西医药治疗和中医药治疗。

(1)西医药治疗。

①一般治疗:溃疡活动期应注意休息,生活有规律,平时亦要注意劳逸结合。饮食应少食多餐,定时定量,易于消化和注意营养,避免刺激性饮食。溃疡活动期以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主,随着症状的改善可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

②药物治疗:主要是中和胃酸和抑制胃酸分泌。合理选择制酸药物、胃粘膜保护剂、抗胆碱能药物及H 2 受体阻滞剂。制酸药物常用氢氧化铝凝胶10毫升,每日3次;或碳酸钙0.6~1.2克,每日3次;或三矽酸美0.6克,每日3次。抗胆碱能药物可用阿托品0.3毫克,每日3次;或普鲁本辛15毫克,每日3次,或胃疡平1~2毫克,每日3次。H 2 受体阻滞剂如甲氰咪胍,常用量为200毫克,每日3次;每晚临睡加服400毫克。胃粘膜保护剂如硫糖铝1克,每日3次,饭后2~3小时服用。

③抗生素:抑制甚至杀灭幽门螺旋杆菌可选用庆大霉素4万u,口服,每日3次(三餐前1小时)10日为1疗程,共3个疗程,疗程间休息4日;痢特灵0.2克,口服,每日3次,服7日,后改为每次0.1克,每日3次,服7日,2周为1个疗程。

(2)中医药治疗。

①肝胃气滞:胃脘胀痛,两胁胀闷,因嗳气或矢气则舒,善怒而太息,胸闷食少,泛吐酸水,口苦眩晕,舌苔薄白,脉弦。治宜理气行滞、疏肝和胃。

中成药:气滞胃痛冲剂。

②肝胃热郁:胃脘痛势急迫,有灼热感,食入痛无明显缓解,或食少易痛,口苦而干,喜冷饮,吞酸,嘈杂,烦躁易怒,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或数。治宜清胃泄热、舒肝理气。

中成药:加味左金丸。

③瘀血阻络:胃痛如刺如割,痛处不移,有呕血或黑便史,舌质紫黯或有瘀斑。治宜活血化瘀、通络和胃。

中成药:云南白药。

④脾胃虚寒:胃痛隐隐,喜按喜暖,空腹痛重,得食痛减,食后腹胀,倦怠乏力,神疲懒言,畏寒肢冷,大便溏薄,呕吐清涎,舌质淡嫩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或迟。治宜健脾和胃、温中散寒。

中成药:虚寒胃痛冲剂。

12. 急性胃肠炎

急性胃肠炎为夏秋季的常见病、多发病,多由于细菌及病毒等感染所致。其主要表现为上消化道病状及程度不一的腹泻和腹部不适,随后出现电解质和液体的丢失,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严重者可致脱水、电解质紊乱、休克等。

本病的治疗分西医药治疗和中医药治疗。

(1)西医药治疗。

①一般治疗:患者应尽量卧床休息,口服葡萄糖-电解质液以补充体液的丢失。如果持续呕吐或有明显脱水,则需静脉补充5%~10%葡萄糖盐水及其它相关电解质。增加摄入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食品,以防止脱水或治疗轻微的脱水。

②对症治疗:必要时可注射止吐药,肌肉注射氯丙嗪,每日25~100毫克。解痉药,颠茄每次8毫克,每日3次。止泻药,思密达每次1袋,每日2~3次。

③抗菌治疗:对于感染性腹泻,可选用黄连素0.3克口服,每日3次或庆大霉素8万u口服,每日3次等。但应防止抗菌素的滥用以免延误治疗及加重病情。

(2)中医药治疗。

①肠胃湿热:病起急骤,恶心频发,呕吐吞酸,腹痛阵作,泻下急迫,便行不爽,粪色黄褐而臭,口渴欲饮,心烦,尿短赤少,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治宜清热化湿、理气止泻。

方药:葛根、黄芩、木香、车前子、白扁豆、荷叶各10克,茯苓12克,薏苡仁15克,生甘草、黄连各6克。

②寒湿阻滞:呕吐清水,恶心,腹泻如水,腹痛肠鸣并伴有畏寒发热,颈项或全身关节酸痛,苔薄白或白腻,脉濡。治宜散寒除湿、和中止泻。

中成药:藿香正气水。

③食滞胃肠:恶心厌食,得食愈甚,吐后反快;腹痛,泻下秽臭,气迫不爽,泻后痛减,苔厚腻,脉滑实。治宜消食化滞、和胃降逆。

中成药:保和丸,香连化滞丸。

④脾胃虚弱:禀赋不足,素体脾虚,饮食稍有不慎即易吐泻,大便溏薄,呕吐清水,且时作时休,面色不华,倦怠乏力,舌淡,脉濡弱。治宜健脾理气、和胃止泻。

中成药:人参健脾丸。

13. 黄疸

黄疸是指血中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增高,使巩膜、皮肤、粘膜以及其他组织和体液发生黄染现象。临床上常以巩膜和皮肤发黄,或尿呈浓茶色而被发现有黄疸。正常血清胆红素不超过18毫摩尔/升(1毫克/分升),如血清总胆红素超过正常值,而肉眼尚未能察见巩膜、皮肤黄染,称隐性或亚临床黄疸。黄疸不是一个独立疾病,而是许多疾病的一个症状和体征。按黄疸发生的机理,分为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梗阻性黄疸、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溶血性黄疸由各种急、慢性血管内溶血所致。其黄疸的特点为血清总胆红素增高,常为轻或中度增高,其中非结合胆红素占80%以上,尿中尿胆原强阳性,胆红素阴性。

肝细胞性黄疸由各种原因使肝细胞受损所致。其特点为血清总胆红素增高,其中结合胆红素增高,占30%以上,尿中胆红素阳性,尿胆原亦为阳性,常伴有肝功能试验异常,特别是血清转氨酶明显增高。

梗阻性黄疸由肝内或肝外胆管阻塞所致,特别是肝外胆管被各种病变阻塞。其黄疸特点为血清总胆红素增高,其中结合胆红素占35%以上,甚至高达60%,尿内胆红素强阳性,尿胆原消失或减少。

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多因肝细胞对胆红素代谢发生先天性缺陷,引起非结合胆红素增高或结合胆红素增高的各种综合征,这些先天性黄疸多有一定家族史,除黄疸外,其他症状和体征不明显,无需特殊治疗,预后良好,往往需作肝活检来确诊。

在出现黄疸时,首先要弄清其性质、程度、原因、障碍的部位等,进而检查全身状态有无合并症,再进行适宜的治疗。通常治疗分外科疗法和药物疗法两种。

(1)外科疗法。

在治疗时,对食欲下降、恶心、腹部发胀、瘙痒等症状进行治疗固然很重要,但对引起黄疸的原因进行治疗才是最主要的。特别是要及早确诊是内科性黄疸还是外科性黄疸。如果是外科性黄疸就要不失时机的通过手术消除原因使胆汁能顺利通过。由于做不出诊断而总是进行反复的检查,就会坐失良机。所以当怀疑外科性黄疸时,一定要做出确切地诊断,并立即进行手术。

(2)药物疗法。

当外科性黄疸不能进行手术时,也要进行内科治疗。这种治疗,也同一般胆病一样,安静和饮食疗法是最重要的。在黄疸严重时,大都没有食欲,所以也可通过静脉注射以补充营养和水分。此外,由于脂肪的吸收也受影响,所以应予以限制。

药物有利胆剂。利胆剂分排胆剂和催胆剂。有黄疸的人在使用时,需要检查一下其作用。当胆囊和胆管有活动性炎症时,若使用利胆剂反而进一步刺激炎症,而使症状恶化。所以,在急性期的活动性状态过去以后再用就没有问题了。另外,当胆道的阻塞严重时,也有反而使黄疸恶化的情况,所以需要注意。

当由药物性肝损害、慢性活动性肝炎、重症肝炎、肝昏迷等而引起的肝内胆汁郁积性黄疸时,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另外,由胆道疾病引起的黄疸,并伴有炎症时,可使用各种抗生素。

14. 消化不良

人群中的20%~40%的人有上腹不适的感觉。非溃疡性消化不良不是一个独立疾病,而是一组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症候群。病人具有消化不良的症状,但未检查出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肿瘤,并能排除肝、胆、胰及食管等器质疾病存在。

本病的发病原因有:上消化道运动功能紊乱。胃电活动异常,引起胃收缩及胃排空活动异常,即可发生消化不良症状。吞气症、胃食管返流等胃肠道运动功能障碍,也与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有密切关系。慢性胃炎伴活动性炎症时,尤其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粘膜活动性炎症,与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有关;十二指肠炎常引起消化不良症状,与非溃疡性消化不良关系密切。许多研究证实,精神过度紧张、处在受刺激或处在应激状态下,可导致非溃疡性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的症状包括上腹痛、上腹不适、早饱、腹胀、胃烧灼感、胸骨内痛、泛酸、嗳气、恶心、呕吐及喉头异物感等。当病人出现上述症状并通过胃镜、X线、B超及其他实验室检查排除了胃及十二指肠糜烂、溃疡、肿瘤及肝、胆、胰器质性病变时,可诊断为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本病临床表现常不一致,有些症状较顽固,有以下5种分类:

返流样消化不良:以胃烧灼感、胸骨后不适、泛酸及食物返流为主。

运动障碍样消化不良:以上腹饱胀不适、早饱、恶心、并常有肠易激综合症表现为主。

溃疡样消化不良:以上腹痛、可呈间歇性指点痛或周期发作痛,进食及服抗酸药可缓解,经检查排除溃疡病的存在为特征。

吞气症:特点为反复嗳气且不易缓解,可伴有恶心等症状,常发生于应激状态下及特定的时间。

特发性消化不良:此型症状不典型或病人对自身症状描述不确实而无法归类。

根据上述临床表现并经胃镜、X线、B超检查排除食道、胃、十二指肠、肝、胆、胰等器质性病变后,可初步诊断本病的存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作同位素胃排空、十二指肠胃返流试验、胃电图检查及B超作胃排空功能测定检查来确诊。症状轻的病人经改变生活习惯、如饮食习惯和偶而服用促胃肠动力药即可缓解。较重的病人视类型不同选择治疗方案。

(1)返流样消化不良:避免刺激性饮食,戒除烟酒,避免弯腰及夜间进食过量;适量应用抗酸剂和H 2 受体拮抗剂,大部分病例得到缓解。

(2)运动障碍样消化不良:避免吃能诱发症状的食物,避免进餐时间过长。使用促胃肠动力药物,如胃复安、吗叮林和西沙必比利药物。

(3)溃疡样消化不良:用抗酸剂和H 2 受体拮抗治疗。

(4)吞气症:本病治疗有一定难度。首先是心理治疗以解除精神刺激,其次是给镇静剂及抗焦虑药物等对症处理。将舌尖置于上下门齿之间可暂时制止吞气。

(5)特发性消化不良:本型治疗有一定难度。应积极处理诱发因素,如应激、营养不良、酗酒、隐性忧郁症等。对症治疗给抗酸剂、促胃肠动力药、抗幽门螺杆菌药物等治疗。

15. 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食管、胃、十二指肠、上段空肠以及胰管和胆道的出血,是内科临床常见的急症。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为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胃炎、肝硬化合并食道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胃癌、应激性溃疡等。

本病主要症状为呕血与黑便,可伴有相关病症的临床表现。

本病的治疗分西医药治疗和中医药治疗。

(1)西医药治疗。

①一般治疗:加强护理,密切观察,安静休息,大出血者禁食,一般则给予流质饮食。

②补充晶体液及胶体液(中分子右旋糖酐,宜慢滴,每日不超过1000毫升),临床以先补胶体液为宜;中度以上出血。

中度以上出血,根据病情需要适量输血。

③根据出血原因和性质选用止血药物。炎症性疾患引起的出血可用H 2 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200毫克,加小壶,每日2次),质子泵抑制剂(洛赛克20,加小壶,每日1~2次)。亦可用冰水加去甲肾上腺素洗胃;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用三腔管压迫止血,同时以垂体后叶素10单位加小壶,再以10单位加入200~500毫升葡萄糖或糖盐溶液中静点,维持4~6小时,再重复,直至血止。高血压病及冠心病患者慎用;凝血酶元时间延长可以静脉注射VitK110毫克,每日1次,连续使用3~6日;安络血10毫克,肌注或经胃管注入胃腔内,每2~4小时用1次。以适量的生理盐水溶解凝血酶,使成每毫升含50~500单位的溶液,口服或经胃镜局部喷洒,每次常用量2000~20000单位,严重出血者可增加用量,每1~6小时用1次。

④内镜下出血可行食管静脉曲张硬化剂注射,或5%~10%孟氏液50~100毫升,局部喷洒,具有强烈收缩作用,能使血液凝固和血管闭塞,少数患者可出现暂短的恶心、呕吐及上腹不适等副作用,或高频电凝止血、淤阻胃络。激光止血、微波组织凝固止血、热凝止血、经保守治疗,活动性出血未能控制,宜及早考虑手术治疗。

(2)中医药治疗。

①胃中积热:吐血紫暗或成咖啡色,甚则鲜红,常夹有食物残渣;口臭口苦,心烦不安,大便色黑如漆,舌红苔黄,脉滑数。治宜清胃泻热、降逆止血。

方药:生大黄、黄连、黄芩、生地榆、紫珠草、茜草根各10克,血竭5克,生甘草6克。

②肝火犯胃:吐血鲜红或紫暗,口苦目赤,胸胁胀痛,心烦易怒,失眠多梦,或见赤筋红缕、桅积痞块,舌边红苔黄,脉弦数。治宜清肝泻火、凉血止血。

方药:龙胆草、山栀、牡丹皮、黄芩、生白芍、茜草、炒地榆、紫珠草各10克,夏枯草8克,生地黄15克。

③脾不摄血:病程日久,时发时止,吐血暗淡,黑便稀清,腹胀纳差,面色萎黄,头晕心悸,神疲乏力,口淡或口泛清涎,或胃寒肢冷,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治宜健脾益气、摄血扶中。

方药:黄连、炒地榆各12克,白术、茯苓、当归、炒蒲黄、血余炭、干荷叶各10克、三七、炙甘草各6克。中成药:人参归脾丸。

④淤阻胃络:便血或伴吐血,血色紫黯,或有血块;胃脘疼痛,痛有定处,痛如针刺;舌质紫或有淤点,脉细涩。治宜祛淤止血、活血行淤。

方药:生蒲黄、川楝子各10克,五脂灵6克,茜草、花蕊石各12克,延胡索8克,三七5克,旱莲草15克。中成药:云南白药。

16. 下消化道出血

下消化道通常指回盲部、结肠、直肠和肛门。广义地说,还包含十二指肠悬韧带以下的空肠和回肠。便血一般是下消化道出血的表现。在上消化道出血较大时,除一部分病人发生呕血,更多则积血向下运送,同样表现为便血。积血停留在肠腔内8小时以上,血液由鲜红、紫红色转变为黑色,故出现黑粪。

观察血便的颜色十分重要,便血的颜色因胃肠内出血部位的高低、出血量的多少、出血的速度及血液在肠管内停留的时间久暂而各不相同。出血部位邻近肛管、直肠,或出血量大、出血速度快,血液较快地排出体外,则血便呈鲜红颜色;反之,出血部位愈邻近上消化道,积血在肠内停留时间久,血便往往为黑粪或柏油样便。有时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后,血液迅速进入小肠和结肠,加上肠蠕动增加,排出血便除柏油样便外,也可呈紫红色,甚至是鲜血。

造成便血的原因主要有:

(1)肛门和直肠疾病。表现为鲜血或粪块外面鲜血,如痔疮、肛裂、直肠外伤、息肉等较为多见;类癌和非特异性直肠炎等较为少见。直肠癌在老年人发病率高,有增多趋势,应加强警惕。

(2)结肠疾病。系下消化道出血疾病最多见的部位,范围较广,包括升结肠、横结肠和降结肠。疾病有如各种病因(菌痢、阿米巴痢、血吸虫病等)引起的急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缺血性结肠炎等,此外还有憩室炎、息肉病等。结肠癌是老年人多发病,亦是防治的重点。

(3)小肠(包括空肠、回肠)病。如急性出血坏死性小肠炎、食物中毒、小肠息肉症、肿瘤和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

(4)全身性疾病。便血是全身疾病的一部分,其中有的是急性感染和传染病,如败血症、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暴发性肝炎等。有的为血液病和血管性疾病,如白血病、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有的为代谢、中毒性疾病,如尿毒症、食物中毒、维生素C和K缺乏症等。

老年人消化道出血有90%来自壶腹以上的上消化道;胃、十二指肠消化性溃疡出血占老年人消化道出血的50%,10%为呕血,其余均为黑粪和柏油样大便;老年人服药机会多,药品种类复杂,不少可引起胃粘膜糜烂、出血,尤其是阿司匹林和非类固醇(甾体)抗炎药(治疗骨、关节痛)。以上几点说明,在老年人消化道出血除注意下消化道出血(尤应注意结、直肠癌出血)外,不应忽视更多见的上消化道出血。

下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基本与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相同,主要为药物止血和手术止血,手术必须由经过专门训练的医师操作。

17. 胆囊炎

胆囊炎为胆囊粘膜发生的一种常见炎症疾病。而胆囊炎又有急、慢性之分,本病多为急性胆囊炎治疗不当迁延而致。因急性胆囊炎首次发病时,症状常不典型,其后经反复发作,变为慢性胆囊炎。在患慢性胆囊炎的基础上出现急性发作,是比较常见的。临床上常引起胆囊炎的急性发作是由胆结石所致,互为因果,造成恶性循环。本病多发于30~50岁的人,以中青年为主要患病对象。

临床症状主要是常见右胁胀痛,而且放射右肩肿下区,恶心呕吐,胃灼热,嗳气、嗳酸等消化不良症状。急性发作可见有发热、畏寒或寒战等。

胆囊炎急性发作或急性胆囊炎必须立即送往医院治疗,如非急性发作,可作一般性救治,让患者卧床休息、禁食,右上腹热敷。服消胆胺,成人每次5克,每日3次,饭前服用;胆维他,成人每次1片,每日3次,口服,但胆道阻塞者忌用;消炎利胆片,成人每次4片,每日3次,口服;土霉素,成人每次0.5克,每日4次,口服。另外,也可采用手术治疗。

在饮食方面,宜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严格控制食用肥肉、油炸食品、含油脂多的干果、子仁类及蛋黄、动物内脏、鱼子等。平时饮食亦应进易消化、少渣滓食物,以避免产生气体。禁忌饮酒及吃刺激性食物。急性发作期宜予低脂、易消化食物。胆囊炎病人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劳,更应避免情绪激动和精神紧张,以防诱发。半年至一年复查2次B超或胆囊造影,病情反复发作时可酌情增加,并应复查肝功等。严重化脓性胆囊炎,对抗菌素有耐药性者,应及时施行手术治疗。

18. 直肠炎

直肠炎指在直肠膨大部(肛门上方的变宽处)发生的炎症。有急性和慢性之分。

急性直肠炎多因肛门周围化脓波及到上方或者在灌肠之际误用药品等所引起。

慢性直肠炎由老年人和身体衰弱的人的便秘、某种寄生虫、阿米巴痢疾和结核等所引起的溃疡,以及作为癌的附属疾病所引起。

在妇女中,由生殖器所感染的梅毒、淋病、第四性病等所引起的炎症,或者进行子宫癌的放射疗法以后使直肠壁,特别是其前端发生炎症所致。

另外,也有因各种疾患而长期使用抗生素,使霉菌和酵母菌繁殖而引起的。

急性直肠炎肛门深部持续出现灼热感、疼痛等。另外,总有便意,排出血液、脓、粘液等。慢性直肠炎肛门内部有钝痛、强烈的不快感,即使有便意也只能排出少量的便。有时还引起狭窄,便中夹杂有粘液和血液,这时要与癌区别开来。另外,也可能不光是限于直肠的溃疡性大肠炎。

诊断须用肛门直肠镜等去观察直肠内部,还要进行大便的细菌检查和显微镜检查。

一旦有上述临床症状出现,要立即送往医院诊治。如由性病、结核、细菌感染而引起的直肠炎可以使用抗生素,但当狭窄严重时,有时可剖腹制造人工肛门。

19. 胰腺炎

胰腺炎症一般指急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如果急性胰腺炎得不到及时治疗,病情可能继续恶化,胰腺可能有广泛的出血、坏死,还可能有急性弥漫性腹膜炎,间或形成胰腺脓肿,这都是严重威胁病人生命的急症,即使得到救治,也会遗留有胰腺囊肿与纤维组织增生,并可能演变为慢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的病人经常腹泻、腹胀,消化功能下降,中年人患有这种病,常常难以胜任自己的日常工作。因此,急性胰腺炎应该得到及时的早期治疗。

急性胰腺炎病人多平素有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多发生在酗酒、饱餐(尤其是高脂餐)以后,手术后发病者也不少。典型的急性胰腺炎,以剧烈的腹痛为首发,有放射痛及刀绞样痛。病人还可能有呕吐、发热、上腹部压痛、白细胞升高等以及特异性的淀粉酶升高。重症病人,还可能有消化道出血、脱水、休克及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甚至有发生昏迷者,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有猝死的危险。

急性胰腺炎是常见的一种急腹症,应以急诊治疗。胰腺是人体的一个外分泌腺,它分泌的胰腺中含有淀粉酶、脂肪酶和蛋白酶,对进入人体的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正常情况下,胰腺中因有这些酶的抑制物同时存在,它们只是以酶原的形式存在而不具消化作用,如果因为各种原因,致使胰液由胰管漏入胰腺及其周围组织,因无酶的抑制物的限制,酶原可被激活,从而对胰腺本身起了自身消化的作用,这样胰腺即可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胆道疾病及其他一些感染性疾病、腹部手术后的损伤均可使胰液外溢,尤其是暴饮暴食、酗酒以后,可促进胰液的大量分泌,胰管的压力增高,胰腺泡常可破裂,亦可使胰液外渗,这是导致急性胰腺炎发作最为常见的诱因。

急性胰腺炎病人,应该尽快送往附近条件较好的医疗单位治疗。病情严重或呕吐剧烈者,首先要禁食。对腹胀、剧吐病人,要准备做胃肠减压,并要尽快控制症状,减轻疼痛(当诊断不明确时,不宜冒然应用止痛药)。选择适当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等,适量输液,调整体内水、电解质的平衡。由胆囊炎、胆石症引起者,有时须急诊手术。当上腹疼痛伴呕吐时,可针灸内关、足三里、上脘、中脘等穴。诊断明确时,解痉止痛药可选阿托品0.5毫克皮下注射,或度冷丁50毫克肌肉注射,必要时,两药联合应用。

慢性胰腺炎的防治,主要在于去除病因,严禁暴饮暴食,戒烟禁酒,忌食辛辣、刺激性食品,平时饮食要清淡、易消化,一般要求高蛋白、低脂肪、高糖的饮食。当出现消化不良时,选用些助消化药,如酵母片、胰酶片等;当并发糖尿病时,应给予相应的治疗;出现腹泻便秘时,亦作对症处理;急性发作时,按急性胰腺炎治疗;反复发作的顽固病例,应考虑手术治疗。有人建议经常服用山楂、神曲、麦芽煎剂,可望改善症状,还可应用中医中药辨证施治。

20. 缺血性结肠炎

动脉粥样硬化症是老年人血管一种常见的病理过程。缺血性损害较多地累及脑动脉和冠状动脉,累及肠管的缺血损害较少,腹主动脉有三根较大的动脉分支可相互交通,故能充分地供应血液。但在动脉粥样硬化相当广泛时,特别是70~80岁以上的老年人,小肠或大肠动脉如有重度动脉粥样硬化,也能出现急性或慢性肠缺血性损害。

本病的病理基础是肠血管闭塞,临床上通常称老年人缺血性结肠炎。称之为“肠缺血症或缺血性肠病”可能更为确切。因为病灶虽然常侵袭结肠脾曲及其相邻的横结肠与降结肠,但亦可同时累及结肠和小肠,故称“缺血性肠病”更能确切地说明病变的全貌。

造成本病的病因有以下几方面:

(1)肠系膜动脉发生血栓形成或栓塞。老年心脏病发生心衰、房颤、心肌梗死、细菌性心内膜炎等并发症时,即可发生上述病理变化。

(2)全身血管性疾病。如结节性动脉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脉管炎等,同时累及肠系膜血管。

(3)各种原因引起低血压,如心梗、肺梗、出血性胰腺炎、败血症、持续心律失常,都能引起肠系膜血流量显著下降或血管痉挛而出现肠壁缺血。

根据上述的诱发病因,本病的发病机理可分为两种。

(1)阻塞型。主要是肠系膜上动脉和下动脉主干及其分支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腔狭窄,发生栓塞或血栓形成,阻止了肠壁血供而发病。

(2)非阻塞型。少数(不到半数)的病人,肠动脉内没有阻塞,只是由于心衰、休克等引起心排血量不足,动脉痉挛,使肠壁相对的血供不足而发病。

临床发病有急性发作或慢性缺血。多数病人先出现腹胀、腹泻接着腹痛,严重者即发生便血。病变主要侵犯肠系膜上及下动脉侧枝循环相聚合、血供较少的结肠脾曲及其邻近的横结肠和降结肠,但很少累及乙结肠和直肠。其病变范围可长可短,可局限于一处,或节段分布,可只累及结肠,或结肠与小肠均累及;轻症只引起肠粘充血,坏死,粘膜脱落而出血,重症者可累及粘膜层、肌层和浆膜层的全层肠壁。根据病情轻重,病程缓急,有或无并发症等现象,临床类型可分为急性环疽型、一过性肠炎型和肠腔狭窄型。

急性坏疽型:急性缺血引起肠壁主干动脉血液循环完全阻塞或缺血,粘膜大面积坏死和溃疡,深达肌层和浆膜层,个别出个穿孔或并发腹膜炎,这种急性肠壁梗死(很类似急性心肌梗死)预后凶险,死亡率高。

本型起病急骤,脐周、左下腹、两季肋部剧烈腹痛与阵发性绞痛。初起排水样便或稀薄便,每日数次或十余次。接着排出紫红色、暗红色或鲜红色血便。出现毒血症、大出血、腹膜炎、休克等急剧病情。

一过性肠炎型:属轻型发病,在肠动脉末梢血管发生轻度血供障碍,血供一过性不足,引起小范围节段性肠粘膜出血、水肿、浅表坏死或溃疡。临床上有腹痛、腹泻和一时性血便,经补充血容量,对症治疗后,于数日或10天左右逐步恢复。一般不复发,无后遗症。

肠腔狭窄型:起病缓慢,病程较长,病情慢慢稳定,肠壁坏死的粘膜和肌层在修复过程中,出现纤维增生,疤痕收缩,致使肠壁僵硬,肠腔狭窄。未被累及的肠段则正常,与病变部位界线分明。轻者无明显症状,或只有轻度腹胀、腹泻或阵发隐隐腹痛。重症有便血,显著狭窄的出现部分性肠梗阻。

本病的治疗,对于急性坏疽型采取及早诊断和外科手术也许可抢救一部分病人而降低死亡率,而对于一过性肠炎型、肠腔狭窄型,一般则采用内科治疗:

(1)补充液体,扩充血容量,输葡萄糖液、低分子右旋糖酐,或706代血浆。

(2)预防和治疗休克,可应用扩血管、解痉药如罂粟碱或抗凝剂、纤溶剂,以解除血管痉挛,溶解血栓,重建肠血流。

(3)治疗诱发因素,如不用利尿剂,防止脱水。纠正心律失常,慎用洋地黄等。

(4)控制继发感染。预防和治疗革兰阴性杆菌继发感染。

21. 急性腹膜炎

急性腹膜炎是腹腔细菌感染引起的腹膜急性炎症病变,可分为原发性腹膜炎和继发性腹膜炎。原发性腹膜炎较少见,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下的肝硬化、肾病综合症伴有腹水患者;继发性腹膜炎较为多见,特别是由腹腔内脏器急性穿孔所致者更为常见。

急性阑尾炎、消化性溃疡、急性胆囊炎、伤寒所致的肠溃疡、胃及结肠癌、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肠结核、肠阿米巴溃疡、肠道憩室炎等穿孔所致的急性腹膜炎,大多为弥漫性腹膜炎;如穿孔前病变的脏器已与毗邻组织或大网膜发生粘连,则为局限腹膜炎。其他尚有腹腔内脏器急性感染的扩散,而非穿孔,亦常为局限性腹膜炎。

急性腹膜炎感染的细菌,大多为肠道细菌的混合感染。脏器急性穿孔所致的弥漫性腹膜炎一般仅有原发病的症状,发生穿孔时,突然腹痛加剧,呈全腹痛,腹肌紧张,反跳痛,常伴有恶心、呕吐、腹胀、发热,血白分增高,有时可伴休克、血压下降、脉细速等虚脱现象。如为消化性溃疡穿孔者,腹部X线平时片常显示有横膈下游离气体,腹部叩诊,肝浊音界消失,这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诊断很有帮助。

原发性腹膜炎的治疗以抗生素为主,而继发性腹膜炎一般应尽早采用手术治疗,包括切除原发病灶或修补穿孔,吸尽或引流腹腔脓液。对起病已超过48小时的急性腹膜炎,如腹痛有所减轻,压痛范围手术或暂缓手术,患者均应暂时禁食和作胃肠减压,并接受抗生素和补液等治疗。

22. 幽门梗阻

幽门梗阻常是溃疡病的合并症,其中80%是十二指肠溃疡所致,其次见于幽门近侧溃疡。这种梗阻的形成因长期溃疡由大量瘢痕所致者,称器质性幽门梗阻;若由于溃疡活动,溃疡周围炎症、充血、水肿及幽门肌肉痉挛所致者,称功能性幽门梗阻。少数幽门梗阻亦可由胃癌引起。

临床上患者常感上腹饱胀,伴食欲减退、嗳气、泛酸等症状,尤于饭后更甚,进而发生呕吐,吐出隔顿或隔日的食物,这对诊断很有帮助。病人可因长期多次呕吐和进食减少致体重减轻。因呕吐丢失氯、钾等电解质,可发生代谢性碱中毒,四肢乏力,烦躁不安,甚至发生手足搐搦症。空腹时上腹部饱胀和逆蠕动的胃型,以及上腹部振水音,是幽门梗阻的特征性体征。

治疗时可放置鼻胃管抽吸胃内潴留物,持续胃肠减压2~3天,改每日晚间行胃灌洗,以解除胃潴留,恢复胃张力。如胃潴留液已少于200毫升,表示胃排空已接近正常,可拔除胃管,给予流质饮食。在胃管吸引及灌洗期间,静脉输液,纠正水与电解质,并给予一定的营养体液;营养极差者,及早给予全胃肠外营养。静脉给予H 2 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可用促胃肠动力药,如吗西啉、西沙必利,但禁用抗胆碱能药。器质性梗阻者应外科手术治疗。

23. 急性黄疸型肝炎

急性黄疸型肝炎的黄疸前期可有畏寒、发热,并伴有头痛、全身不适、四肢肌肉、关节酸痛等上呼吸道症状。发热多在38℃左右,但也有高达39℃至40℃者,持续约2~7天后消退。此期消化道症状很突出,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和恶心,可有厌食、厌油等。

黄疸期黄疸多先从巩膜开始,次见于颜面,不久全身皮肤均可见黄染。黄疸程度不断加深,于出现黄疸后5~15天达到高峰。此时全身皮肤和巩膜呈深黄色,略带红色。病人可有皮肤瘙痒,粪便颜色变黄或呈灰白色。

恢复期黄疸已退,尿色较清,食欲多已恢复,患者自觉症状好转;肝脏压痛和叩击痛减轻,肝脏肿大缩小。

无黄疸型肝炎发病率比黄疸型为高,其症状与黄疸型相似,但程度较轻,整个病程中不出现黄疸。起病徐缓,常无恶寒、发热。主要症状为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全身无力,可有腹胀、排气和肝区痛,多数有肝脏肿大。

重型肝炎又称暴发型或恶性型肝炎。由肝脏发生急性或亚急性坏死所致。起病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以后加重,如未及时抢救可在短期内发展至肝功衰竭。本病有以下特点,应引起警惕:

全身症状,如厌食、无力等呈进行性加重,可有严重鼓肠、顽固性呕吐、肝臭、发热等;黄疸迅速加深,肝脏不再能触及(此时肝脏发生坏死、萎缩),可迅速出现腹水;有较广泛的出血倾向,如皮肤瘀斑、鼻衄、消化道出血等;出现神经精神症状时,往往为肝昏迷的前兆,如性格改变、嗜睡或失眠、定向力障碍、思维能力障碍、躁动等。

本病的防治应注意以下事项:

(1)切断传播途径。

(2)管理传染源,对与肝炎患者有密切接触者应定期检查;对怀疑患肝炎者,不得从事或暂停从事饮食或保育员工作,进行医学观察40天。从事饮食或保育员工作的肝炎患者出院后,1年之内不得从事原职工作,1年后经检查确定痊愈者才可恢复工作。

(3)对已与肝炎接触的易感者,特别是幼儿,可肌肉注射丙种球蛋白作为被动免疫预防。

24. 药物性肝炎

药物性肝炎即指由于用药不慎而引起的对肝的损害。有关统计资料表明,目前约有11类200余种药物可不同程度地对肝脏有损害作用。临床症状可有肝区不适、腹胀、食欲减退、恶心、乏力等,实验室检查,最早最常见的为血清转氨酶增高,亦可发生黄疸、血胆红素增高,其他尚有血碱性磷酸酶、Y-谷氨酸转肽酶增高。

药物性肝炎的临床表现很像急性病毒性肝炎,如果不注意病人用药情况,误诊为病毒性肝炎住入隔离病房者屡见不鲜。由此可见,病人在服药期间应密切观察,一旦出现上述肝炎征候,应考虑药物性肝炎的可能。如服用对肝有损伤作用的药物时,服药期间务必注意两点:

(1)用药剂量不宜过大,必须严格遵守医嘱,不要道听途说自行买药服用。

(2)注意观察不良反应,如需长期服用,还应定期随访肝功能试验,以便及早发现肝损。早期发现肝损害,及时停用有关药物,极大多数病人可望恢复,只有很少的药物性肝炎可演变为慢性肝炎。

25.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复杂的内科或传染科的疾病,其病理特点为肝炎病毒所致的以肝脏实质细胞变性、坏死为主的炎症,以及机体对其损伤而出现的生理、生化、临床等方面的一系列反映,一般明确诊断是医生在了解病人的症状、体征等临床情况后,还必须结合肝功能检查、病原学等方面的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才能确定。

病毒性肝炎的初起症状为发热、困倦、乏力,经休息不能缓解。病人食欲减退,不想吃东西,厌油腻,进一步出现恶心、呕吐、腹胀及大便溏滑、肝区不适、胀痛等症状。

本病急性期早期卧床休息是重要的。一般急性肝炎患者在临床症状消失后,仍应休息1~3个月,恢复工作后应定期复查1~2年。

急性期患者饮食宜清淡,应多食富含维生素B和C的食品。慢性期采用动静结合的疗养措施。可适当进食高蛋白,避免过高热量饮食,也不宜进食过多的糖。可用一些非特异性护肝药物,如维生素族类、促进解毒功能的药物(如肝泰乐等)、促进能量代谢药物(肌苷、辅酶A、ATP等)及促进蛋白质合成的药物(如复方氨基酸水解蛋白等),但不宜滥用。另外,还可适时选用阿糖胞苷、干扰素辅酶Q 10 、云芝等。重型肝炎应加强支持和对症治疗,使病人渡过危险期,以便肝脏能有机会进行修补与再生。

26. 慢性肝炎

肝发生炎症及肝细胞坏死持续6个月以上称为慢性肝炎。慢性肝炎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可毫无症状状、有轻微不适直至严重肝功能衰竭。常见的症状为乏力、全身不适、食欲减退、肝区不适或疼痛。肝炎的病因最常见的是慢性病毒感染,可由乙型、丙型及丁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另外,药物和毒物及自身免疫因素均可引起肝炎,按病理学分为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小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前两者经适当休息可逐渐好转,预后一般良好,无需特殊治疗;慢活肝是较严重的一种类型,易发展为肝硬化以致肝癌。

本病的治疗,活动期需住院治疗,卧床休息,给予多种维生素,严禁酒类,妇女应避免妊娠。常用药物有干扰素(隔日肌注(3~5)×10 6 单位,连续6个月)、阿糖腺苷(每日10~15毫克/千克,7日后减至每日5~8毫克/千克,一般用3日)、肾上腺糖皮质激素、阿甘洛韦以及免疫调节剂如转移因子、胸腺肽、左旋米唑。护肝药物有水飞蓟素,可口服3~6个月。中医药对改变症状及肝功能有较好疗效,对病毒作用尚未肯定。

27. 肝囊肿

比较常见的肝囊肿大多是非寄生性、单发和多发的孤立性肝囊肿,与先天性的多囊肝有所不同,后者常伴有肾或其他脏器的多囊症,约50%伴有多囊肾,多囊肝的囊肿可满布肝脏,有些病人常以上腹肿块为首发症状,终末期可出现腹水、门脉高压等肝功能不全的症候。

单发或多发孤立性肝囊肿多为良性疾病,预后良好。囊肿大小不等,大者直径可达数十厘米,内含2000毫升以上囊液,小者只数毫米。多数病例囊肿发展缓慢,或发展至一定程度即停止。大多数无临床症状,在体检做B超时偶然发现。如囊肿较大,或有合并症,或囊内出血、继发感染,可有肝区疼痛或上腹痛及发热等感染症状。因囊肿过大压迫邻近器官,也可有腹痛、呕吐、黄疸等症状。大多数肝囊肿无需治疗,如囊肿过大出现压迫症状,可采用B超指引下囊肿穿刺抽液、减压,缓解压迫症状,为了预防内科囊液再次发生,可在囊内注射无水酒精硬化治疗。

28. 肝硬化

肝硬化是多种肝脏损伤的终末期,并以肝纤维化为其最初特征。任何破坏肝脏内环境稳定的过程,尤其是炎症、毒性损害、肝血流改变、肝脏感染(病毒、细菌、螺旋体、寄生虫),先天性代谢异常的物质累积疾病,化学物质和药物如酒精、异烟肼、甲基多巴、乙胺磺呋酮,长期胆汁阻塞和营养不良,均为本病发病原因。其中慢性肝炎及长期酗酒是发病的最常见病因。

肝硬化患者常有肝区不适、疼痛、全身虚弱、厌食、倦怠和体重减轻等症状,也可以多年没有症状。若胆流受阻可出现黄疸、瘙痒、黄斑瘤等。营养不良常继发于厌食、脂肪吸收不良和脂溶性维生素缺乏。更常见症状是门静脉高压引起痔、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导致消化道出血,亦有表现为肝细胞衰竭,出现腹水或门体分流性脑病。

早期肝硬化在一定意义上可以逆转,肝硬化的晚期通常不可逆转,多以对症治疗为主。治疗分西医药治疗和中医药治疗。

(1)西医药治疗。

①一般治疗:停用毒性药物,禁酒,注意营养(包括维生素的补充),处理并发症。适当补充血白蛋白,可用量20~40毫升,以5%葡萄糖稀释为5%溶液静点,每周2次。

②药物治疗:

抗脂肪肝药物:胆碱、甲硫氨基酸、肌醇或维生素B 6 。其它葡萄糖醛酸内酯有解毒作用;维丙胺有促使肝细胞新生的作用。

抗肝硬化或肝纤维化药物:皮质类固醇激素,具有降低前胶原MRNA水平和抗炎作用。可用强的松20毫克/日或强的松龙10~15毫克/日。

对于肝功能严重障碍,一般情况较差者,可用促进代谢的药物,如用ATP20毫克、辅酶A50单位、胰岛素12单位及10%氯化钾10毫克共同加入10%葡萄糖液500毫克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2~4周为1个疗程。

(2)中医药治疗。

①肝郁脾虚:胁痛走窜,胁下痞块,胸脘痞闷,体倦乏力,纳呆,面色苍白,便溏,舌淡苔薄,脉弦缓。治宜舒肝健脾、益气和中。

中成药:加味逍遥丸,肝脾康胶囊,和络舒肝胶囊。

②湿热困脾:胁痛,肢体困呆,乏力纳呆,粘腻口苦,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化湿热,渗湿解毒。

方药:厚朴、甘草各6克,猪苓、泽泻各15克,茯苓、龙胆草、鸡骨草、苍白术、陈皮各10克。

③气滞血瘀:胸胁胀满,走窜疼痛,右胁痞块,刺痛拒按,舌紫暗有瘀斑,脉细涩。治宜活血化瘀、理气散结。

中成药:大黄虫丸。

④寒湿困脾:腹大胀满,如囊裹水,胸腹满闷,神倦乏力,溲短便溏,口干不欲饮,苔白,脉缓滑。治宜温中运脾、化湿和中。

方药:厚朴、白术、车前子、木瓜、木香、大腹皮、制附子、泽泻、干姜各10克,茯苓15克,甘草6克。

⑤湿热蕴结:腹大坚满,烦热口苦,尿赤而短,大便秘结,或面目身悉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治宜清热利湿、解毒退黄。

方药:厚朴、枳实、黑白丑、泽泻、白术、生薏仁、赤芍各10克,茯苓、猪苓、茵陈各15克,栀子、大黄、黄连各6克。

⑥脾肾阳虚:腹部胀满,脘闷纳呆,神疲怯寒,尿少肢肿,腰膝酸软,舌淡体胖有齿痕,脉沉细。治宜温补脾肾、化气行水。

中成药:附子理中丸,人参健脾丸,参苓白术丸。

29. 脂肪肝

脂肪肝是由于过量脂肪在肝内持久积聚所致的疾病,主要由酗酒、肥胖、糖尿病、妊娠、肝炎及药物(如皮质激素)或毒物损伤肝脏所致。

临床表现为肝脏肿大,肝区疼痛或不适,食欲减退,脘腹痞胀,溏便,少数可有轻度黄疸。

本病的治疗分西医药治疗和中医药治疗。

(1)西医药治疗。

①一般治疗:祛除病因,如酒精引起脂肪肝需戒酒,药物毒性引起脂肪肝停止使用毒性药物,同时注意原发疾病的治疗。

②抗脂肪肝药物:利肝能粉剂,每日0.2~3.6克,或1~3片每日口服,或1~3毫升肌注;阿卡明,每日0.2克,每日3次口服;甲硫氨基酸,每日1克口服;肌醇,每日0.5~1克口服。

(2)中医药治疗。

①肝郁气滞:胁肋胀痛,胸脘不舒,时欲太息,恶心纳呆,腹胀乏力,大便不畅,舌质淡红、苔白,脉弦。治宜疏肝理气、健脾和胃。

方药:柴胡、白芍、山楂各12克,枳壳、香附、虎杖、陈皮、川楝子、郁金、莱菔子各10克,甘草6克。

②痰湿内阻:右胁隐痛,脘腹胀满,恶心欲吐,痰涎壅盛,头困身重,舌胖大、苔白腻,脉象弦滑。治宜化痰祛湿、理气和中。

方药:苍术、陈皮、皂角刺、胆南星、香附、草决明各10克,半夏、茯苓、柴胡、白芍枳实各12克。

③气虚血瘀:胁下刺痛,腹部胀满,气短乏力,神疲肢倦,红缕血痣。舌质淡紫、边有瘀斑,脉象细涩无力。治宜健脾益气、疏肝化瘀。

方药:白术、党参、黄芪各15克,柴胡12克,三棱、赤芍、丹参、枳实、虎杖各10克,三七粉3克,山楂30克。

30. 肝衰竭

肝衰竭是由各种原因导致肝细胞广泛坏死或肝功能急剧严重损害引起的凶险的临床征候群,是所有肝病重症化的结局。其预后凶险,病死率高,被列为难治性疾病之一。

不同病原所致暴发性肝衰竭后果不尽相同。除乙型肝炎外,甲肝暴发性仅占其0.2%~0.4%,占病毒性肝炎的1%~2%,存活率可达60%。丙型肝炎多重叠于乙型肝炎引起暴发性肝炎。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在妊娠后期的孕妇中病死率较高。有报道,乙肝导致肝衰竭虽然存活率仅20%~30%,但存活者肝组织可完全恢复。

防治肝衰竭首先要对导致肝衰竭的病因进行预防,如酒精性肝病戒酒;病毒性肝炎进行疫苗接种。

其次,要控制导致肝衰竭病变的进展,如病毒性肝炎规范的早期抗病毒治疗,去除诱发因素;早期诊断治疗代谢性肝病、自家免疫性肝病等,并尽力稳定体内代谢环境。

再次,要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严重并发症,如肝性脑病、出血、感染、肾功能衰竭等。

最后要适时考虑和准备肝移植。

31. 克隆病

克隆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肠道炎症性疾病。全胃肠道均可发病,但以回肠末端和邻近结肠为好发部位。本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青、壮年多见。病因可能为多种致病因素的综合作用,与感染、免疫异常和遗传因素似乎有关。此病的临床主要症状为腹泻、腹痛、腹部肿块、肛周病症,此外还有发热、营养障碍等肠外表现。

本病的治疗分西医药治疗和中医药治疗。

(1)西医药治疗。

①一般治疗:加强营养、纠正代谢紊乱、改善贫血和低白蛋白血症。必要时可输血、血浆、白蛋白、复方氨基酸,甚至要素饮食或静脉内全营养素(TPN)。

②对症药物:解痉止痛药有阿托品,每次0.3毫克,每日3次口服或0.5毫克肌肉注射,但应警惕诱发肠梗阻可能。止泻药有易蒙停每次4毫克,每日2~3次。

③治疗药物:水杨酸偶氮磺胺毗陡(简称SASP),活动期每日2~6克,分4次服用,3~4周可见疗效;维持量每日1~2克,疗程1~2年。有过敏时用小剂量,甚至每日1毫克开始逐步递增脱敏。肾上腺皮质激素和ACTH仅用于活动期,如每日口服强的松30~60毫克,连续服10~14日,以后减量以每日5毫克维持。6—甲基强的松龙开始每日给4~8毫克,逐渐减至每日12毫克,先后2年。不能耐受口服的,可用氢化可的松200~400毫克或120单位,静滴,14日后口服强的松维持。直肠病变则宜直肠保留灌肠或滴注,如倍他米松(5毫克)、氢化可的松掳用酸盐(20~100毫克)。灌肠时此类激素尚可与SASP、锡类散等药物合并使用。

(2)中医药治疗。

①脾胃湿热:脘痞腹痛,口苦,泻下臭秽,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消热利湿、解毒化浊。

方药:葛根、黄连、黄芩、连翘、木香、大腹皮、生薏仁、茯苓、萆藓各10克,甘草6克。

②热毒伤肠:发热振寒,腹痛剧烈,触及包块,腹胀便秘或肛门疼痛,舌苔黄,脉数。治宜清热凉血。

方药:金银花15克,野菊花、蒲公英各12克,白花蛇、舌草、赤芍、丹皮、大黄、厚朴各10克,积实6克。

③寒湿困脾:腹痛泄泻,脘腹痞满,口淡纳呆,或兼呕吐,四肢倦重,舌苔白腻,脉缓。治宜除湿散寒、运脾理中。

方药:苍术、厚朴、陈皮、猪苓、泽泻、白术各10克,干姜、肉桂、炙甘草、白豆蔻各6克,土茯苓12克,生薏仁15克。

④淤血积肠:腹内包块,按之坚积,疼痛固定,反复泄泻,面色黯黑,舌有淤斑,脉涩。治宜行气消淤、活血散结。

方药:柴胡、枳实、赤芍、红花、香附、川芎、当归、赤石脂、煅牡蛎(先煎)各10克,桃仁、甘草、生地黄各6克。 v6y/J2NwVEyxhg1tT604XalsKkKvzMbvuuL2DHjeH10lIyBi7jY4Xnx3Rtt9BBd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