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一般内科病症

1. 发热

正常人的体温是比较恒定的,保持在37℃上下的范围内(口温36.2℃~37.2℃),不因外界温度的差异而有所改变。由于进食、活动等所致的代谢变化影响,一日内的体温有一定幅度的波动,一般不超过1℃~1.2℃。

当口温高于37.3℃或肛温高于37.6℃,或一日间的体温变动超出1.2℃时,即可认为有发热可能,此时应重复测量体温,以明确是否有发热。低热(38℃以下的发热)的诊断更不能根据一次体温测量的结果,需作长期观察。

测体温的操作方法必须正确。测温前应休息10分钟,至少半小时内未作剧烈运动。测口温时,半小时内不能进食或饮水,口唇应紧闭,测温时间为3分钟。测腋温时先擦干腋窝,时间不得少于6~7分钟。测肛温时采取屈膝卧位,测温时间3分钟。肛温较口温高0.3℃~0.5℃,口温比腋温高0.2℃~0.4℃。

汞温度计为常规使用的体温计,电子和化学药品温度计价格较贵,两者适用于不能合作的病人和儿童。应用液晶测量前额皮肤温度的结果不可靠。

发热性疾病一般可分为两大类: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细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病毒、真菌(霉菌)、螺旋体、原虫(如疟原虫)、蠕虫(如血吸虫)等病原体侵入人体后,由于病原体本身、病原体的毒素或代谢产物,以及病原体与人体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病变皆可引起发热。感染所致的发热最为常见,也可见于非感染性疾病,包括血液疾病(如白血病)、恶性肿瘤(如肝癌)等。甲状腺功能亢进、抽痉、癫痫等疾病持续发作,可使身体产生热量增加而导致发热。广泛的皮肤病或皮肤疤痕以及心脏病伴有心力衰竭时,可使身体散热发生障碍,体温上升。脑部的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到损害时,也可出现发热,而且一般多为高热。此种情况可见于中暑、中风(脑溢血)、颅骨骨析和体温调节中枢附近的肿瘤等疾病。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低热也属于非感染性发热。

发热有高热(39℃以上)和低热(38℃以下)之分。高热主要见于各种急性传染病,如肺炎、败血症等。引起低热的原因很多,如慢性肝炎、结核病、风湿病或其他结缔组织病、慢性肾盂肾炎、慢性盆腔炎、副鼻窦炎等。由植物神经紊乱所致的功能性低热是长期低热常见的病因,多发生于女性,除低热外尚伴有乏力、头晕、心跳、气短、多梦、失眠等神经衰弱症状。低热可于每年夏季出现,也可终年持续,而于夏季加剧。热度一般在下午较高,劳累后更为明显,休息后则可降低或消失。低热常连续数年,但病人一般情况较好也是功能性低热的特征之一。

发热的类型有以下几种:稽留热。体温常在39℃以上,每日波动范围不超过1℃。见于伤寒、斑疹伤寒、大叶性肺炎等;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但每日波动甚大,体温可降至常温以下,亦称消耗热或败血症热。见于败血症、脓毒血症、脓肿等;间歇热。发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见于疟疾、淋巴瘤等;回归热。高热骤起,持续数日后骤退,间隔无热数日,高热又出现,可反复数次。见于回归热;波状热。热度逐渐上升,达高峰后又逐渐下降,以后再度上升和下降,呈波浪状,见于布氏杆菌病;双峰热。一日间热度上升、下降、上升又下降,每次升降相差1℃左右。见于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黑热病、急性血吸虫病;不规则热。每日热度高低不等,呈不规则波动。见于阿米巴肝脓肿等。

根据发热热程的长短可分为短期发热和长期发热。短期发热多见于各种急性感染性疾病,如麻疹、水痘、风疹、猩红热等出疹性急性传染病,以及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肝炎、痢疾、某些细菌性食物中毒、尿路感染等。中暑、药物热、异性蛋白性发热等非感染性发热皆属短期发热。短期发热多为一周左右,也有短至1~2天者。长期发热指热程在2周以上者,见于伤寒、结核病、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白血病、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病等。

发热常伴有其他症状。若伴有头痛、呕吐、昏迷等神志改变时,应考虑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如流行性乙型脑炎、各种细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真菌性脑膜炎等;若伴有咳嗽、咯痰、胸痛或气急时,应想到肺、胸膜等疾病;若伴有腹泻,有菌痢、细菌性食物中毒等肠道感染的可能性;若伴腹痛时,要考虑肝胆系统的感染;若伴有腰痛、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时,提示有尿路感染的存在。

发热伴有黄疸时,指示肝胆系统感染或全身性感染。皮肤或粘膜的出血点多见于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血液病。发热伴淋巴结肿大多见于某些急慢性感染、肿瘤和血液疾病。应注意它们的大小、部位、坚硬度和出现日期,是局限性还是全身性淋巴结肿大,淋巴结和周围有无压痛、肿胀、发红、化脓或窦道形成以及与周围组织有无粘连等,皆有助于鉴别诊断。当遇有原因不明的发热时,应对全身各器官和组织,如口腔、中耳、乳突、副鼻窦、胆囊、前列腺、盆腔器官等加以详细检查,以发现局部病灶和炎症。

实验室检查对发热病人来说是必需的。发热病因诊断的确立常依赖实验室检查结果。血常规检查简而易行,且具有重要诊断价值。白细胞增多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见于化脓球菌感染、败血症、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白细胞正常或减少,多见于病毒性或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以及某些原虫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流感、病毒性肝炎、麻疹、伤寒、布氏杆菌病、疟疾、黑热病等;白细胞计数高度增高者,见于各种白血病;淋巴细胞增多见于百日咳、结核病和某些病毒感染;嗜酸粒细胞增多见于寄生虫病和过敏情况,如急性血吸虫病、丝虫病、结节性多动脉炎、过敏性肺炎、药物热等。何杰金病病人的嗜酸粒细胞亦见增多。嗜酸粒细胞在急性细菌感染中大多显著减少或消失,其出现或计数若正常一般可以排除严重细菌性感染如各种败血症、伤寒、细菌性肺炎、化脓性脑膜炎等。

疟疾和回归热的诊断,需依靠血涂片中找到疟原虫或螺旋体。尿和粪便检查要注意红、白细胞,同时在粪便中要仔细寻找阿米巴原虫和各种虫卵。血、骨髓、尿、粪便、脑脊液等其他体液和咽拭培养(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皆可酌情选用。以明确病原学诊断、免疫学检查、X线、超声波、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放射核素扫描等皆为辅助诊断的方法。

由于造成发热的原因甚多,因此对发热病人不可贸然应用退热剂、肾上腺皮质激素或抗菌药物治疗,以免改变原有热型或其他症状,使诊断困难,延误必要的治疗。

发热病人应及时就医,进行必要的检查,明确诊断,然后按病因作相应治疗。高热病人,疑为感染性发热,而且病情严重时,可在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各种培养标本采集后,根据临床拟诊,使用相应的抗菌药物治疗。发热原因不明、热度不高、病人一般情况尚好时,不一定要用退热剂,更不要滥用抗生素。在重症中暑、婴幼儿高热、手术后高热或高热伴有谵妄等情况,降温应列为紧急措施。降温有物理和药物两种方法。常用的物理降温法为冷敷,以冰袋、冷水袋或冷水毛巾置于前额、腋窝或腹股沟部。酒精或盐水擦浴也有较好效果,在处理重症中暑时,可将病人浸入冷水或冰水浴盆中,擦洗皮肤,以加速散热,同时可加用电风扇吹风、冰水灌肠等。药物降温应谨慎,退热剂可使体温突然下降,大量出汗而导致虚脱。退热剂宜多次小剂量用服,并多饮水或静脉补液。小剂量退热剂作穴位注射既可降温,又可避免体温突然下降和大量出汗,值得应用。对长期低热病人除结核病或局灶性感染(如馒性尿路感染)外,不能无指征地滥用各种抗感染药物,应先进行检查,寻出原因,再作相应治疗。属功能性低热不伴感染者,也无需应用抗感染药物。

2. 头痛

头痛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症状,一般是颅底部以上头颅内部疼痛的感觉。但常与颜面和颈部疼痛相互联系和影响。诱发的原因各种各样,虽然头痛可以是严重器质性疾病的早期症状,但大多数头痛并非器质性疾病,一般预后良好,在发作早期应用镇痛剂可使头痛缓解。只有很少数突然发作的剧烈头痛,伴有危险信号者,应当及时找神经专科医师处理,避免可能发生的严重后果。

头痛发生的原因是多样的:诸凡引起颅内外血管扩张、牵引等刺激因素均可引起头痛;颅内脑组织炎症、受压、牵拉可引起头痛;头颅、颈部的神经、肌肉组织受压、牵拉、挛缩等可引起头痛;神经和精神活动障碍可引起头痛;颜面部五官(眼、耳、鼻、喉)疾病扩散和放射也可引起头痛。

从发病情况来看,头痛又有下列不同区别:

(1)急性发作性头痛,一般指初次出现的剧烈头痛,多数由器质性病变引起。如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溢血、高血压脑病等颅内血管疾病;脑炎、脑脊髓膜炎等颅内炎症;也可由急性青光眼、副鼻窦炎、三叉神经痛引致。

(2)恶急性头痛,病程经过数日、数周甚至数月,逐渐加重,多由器质性疾病引起。病因与急性发作性头痛大致类同,表现和演变过程迁延时日。

(3)慢性持续性头痛可持续数月或数年,多由病情较平稳的慢性疾患引起,如肌紧张、高血压、颈椎病、脑动脉硬化、慢性肺疾患。有时则为心理因素引起的心源性头痛。

(4)慢性反复发作性头痛,三叉神经痛、血管紧张性头痛、偏头痛在老年较少见。

(5)一过性头痛往往由全身急性病诱发,如发热、醉酒、一氧化碳中毒等。

头痛发作的部位往往能反映出其病因所在:颜面部的青光眼、副鼻窦炎表现为脸面部头痛;后头部头痛可见于肌紧张、颈椎病、高血压、颅内出血或肿瘤;偏侧性头痛可见于患侧三叉神经痛、中耳炎、颞动脉炎;两侧弥漫性头痛多为心源性、肌紧张性头痛;头痛呈跳动性,往往是血管性头痛的特征;束缚样持续头痛可见于心源性和肌紧张性头痛;剧烈头痛可见于三叉神经痛或颅内出血。

头痛有时是一种危险信号。下述症状应引起重视,及时就诊。

(1)突然发作的剧烈头痛,尤其是初发。

(2)进行性加重头痛。

(3)伴随意识障碍和神经系统体征,如复视、抽搐、癫痫样发作、全身发热等。

(4)早晨或夜间头痛引起易醒或醒后头痛,伴有高血压者。

(5)1~2月前有头部外伤(轻度摔倒等)出现头痛,伴精神症状或半身不遂等。

(6)眼部、耳朵或单侧颞部到颜面部剧痛,应注意青光眼、耳部疾病或颞动脉炎、三叉神经痛的可能。

引起头痛的病因众多,治疗可分为对症治疗和对病因治疗。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头痛,应根据病因治疗其原发疾病。对日常多数的功能性障碍头痛,可采取对症措施,解除痛苦。

(1)一般治疗:轻度头痛可用阿司匹林1~2片或百服宁1~2片口服,也可加上一杯咖啡。其他止痛剂,如扑热息痛、去痛片、安乃近等均可用。剧痛时口服可待因30毫克,或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曲马多、强痛定等。

(2)肌肉紧张性疼痛或心源性头痛:针对病人顾虑,解说本病的性质,取得病人配合,建立信心。对枕部、颈部肌肉可按摩、热敷、理疗和针灸(取风池、风府、肩井、天柱、太阳、合谷、外关、足三里等穴)。必要时加用镇痛剂。

(3)偏头痛:可服用阿司匹林、百服宁等止痛剂。或可待因30毫克口服。也可用麦角胺咖啡因制剂,每次1/2片至1片口服,需要时隔半小时后重复一次。麦角胺类药物如果剂量过大时会引起心脏冠状血管的收缩,故老人服用此药时应注意心脏情况。

3.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有流行性,可以散发或流行。其流行特点是突然发生,发病率高,迅速蔓延,流行过程短并能多次反复。流感病人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带有流感病毒的涕、痰液通过咳嗽、打喷嚏等排出体外,在易感人群中传播。当带有病毒颗粒的飞沫吸入呼吸道后,可破坏呼吸道表面的纤毛上皮细胞,使之变性、坏死和脱落,产生炎症反应和全身毒血症样反应。

流感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组的人群,男女发病无差异。一般情况下预后良好。

流行性感冒的常见症状为:起病急,病程短,有接触史。常有发热,体温有时高达39℃~40℃,一般持续2~3天后渐退,发热常伴畏寒、乏力、头痛、全身酸痛。不同程度的鼻塞、流涕、打喷嚏、咽痛、干咳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也可与高热畏寒同时出现,部分轻型流感可仅有上感症状。胃肠型流感以恶心、腹痛、腹泻、呕吐等胃肠道症状为主要表现。

本病的治疗分中成药疗法和饮食疗法。

(1)中成药疗法。

①风寒型:恶寒发热、头痛、肢体酸痛、无汗或少汗、鼻塞打喷嚏、流清涕、咳痰稀白苔薄白,脉浮紧或浮数。治宜辛温解表,宣肺散寒。可服用风寒表实感冒冲剂、川芎茶调口服液、柴胡饮冲剂、杏苏二陈丸、杏苏止咳冲剂等。

②风热型:发热、微恶风寒、汗出、头痛咽痛、口干欲饮、鼻塞涕浊、咳痰黄稠、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滑数。治宜清热解表,化痰止咳。可服用风热感冒冲剂、感冒退热冲剂、银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银黄口服液、清金止嗽丸、羚羊清肺丸、板蓝根冲剂、菊蓝抗流感片等。

③湿困脾胃型:多发生于夏秋之季。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重、口淡无味、胸闷纳呆、或恶心呕吐、腹泻或大便干,苔腻,脉濡数。治宜解表清暑退热。可服用暑湿感冒冲剂、霍香正气丸、藿香正气水、暑热感冒冲剂、清凉冲剂、千金茶、甘和茶、万应甘和茶等。

④虚证感冒:发热但热势不甚、阵阵恶寒、甚至蜷缩寒战、四肢不温、全身乏力、语音低怯、自汗,苔白,脉浮无力或沉细无力。治宜扶正解表。可服用防感片、参苏防感片、参苏理肺丸、屏凤丸、荆防败毒丸、复芪五汗冲剂等。

(2)饮食疗法。

①姜糖饮:生姜10克,切细丝,沸水冲泡并加盖5分钟,小火熬3分钟,加红糖,频服。或生姜5片与紫苏叶9克,水煎服。

②葱豉姜汤:鲜葱白5节,淡豆豉、生姜各9克,水煎服。

③葱豉粥:淡豆豉10克,粳米50克,葱白若干。先煎豆豉,去渣留汁,加米煮粥,临熟下葱白,空腹食。

④神仙粥:糯米50克,生姜5片,加水同煮,沸后加带须葱头7个、醋少许,再煮至熟烂后服食。

⑤葱豉豆腐汤:豆腐250克,淡豆豉12克,葱白15克,豆腐先略煎,与淡豆豉同煮汤,葱白最后放,调味后饮服。

⑥桑叶、菊花各5克,苦竹叶、白茅根各30克,薄荷3克。文火略熬2分钟,加白糖适量,频服。

⑦银花、桑叶、淡豆豉各9克,芦根15克,用布包煎后去渣,加粳米60克煮粥,服食。

⑧薄荷粥:粳米50克先煮粥,临熟加入薄荷5克,空腹食。

⑨大白菜根3个,切片,与菊花15克共煎为汤,加白糖适量,频服。

⑩扁豆花、藿香、佩兰、银花各9克,水煎片刻,加白糖适量,频服。

粳米30克,先煮至将熟,入鲜藿香30克,略煮,空腹食。

防风10克,葱白2根。先煎去渣取汁。将粳米100克如常法煮粥,将熟时加药汁,熟后服食。

荔枝肉厚者5枚,煮酒一盅,服之。

上方①~④适用于风寒型感冒,⑤~⑧适用于风热型感冒,⑨~ 适用于湿困脾胃型感冒, 适用于虚证感冒。

4. 胃痛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胃脘部疼痛为主的病症。此病的发生多与过度劳累、外受风寒、情志刺激、饮食失调及脾胃不和等因素有关,现代医学中急、慢性胃炎及消化道溃疡、胃痉挛、胃神经官能症、胃粘膜脱垂症等均可出现胃痛的症状。

中医学将胃痛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1)风寒伤胃:胃脘冷痛,呕吐清水痰涎、胃寒喜暖、得热痛减、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脉浮紧且弦。

(2)胃中实热:痛势急迫、胃脘部有烧灼感而拒按、吐酸嘈杂、心烦口苦、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3)食滞内停:胃痛且胀,嗳酸厚腻或呕吐不消化的食物、吐后则痛减、舌苔厚腻、脉滑实有力。

(4)肝气犯胃:胸胁胀痛、胃脘痞满且痛、嗳气频作、恶心呕吐、逢情志抑郁则疼痛加重、舌苔薄白、脉象弦数。

(5)阴虚胃痛:胃痛隐隐、灼热不适、嘈杂似饥、饥不择食、口干口渴、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

(6)脾胃虚寒: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四肢欠温、胃痛缠绵、喜温喜按、空腹为甚、或呕吐清水、大便稀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7)气滞血瘀:胃痛如遭针刺或刀割、痛无定处、拒按或兼有呕血及黑便、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弦涩。

胃痛患者日常应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饮食起居有节有度,忌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避免感受风寒,以防复发;保持情志畅达,避免情绪剧烈波动。

5. 咳嗽

作为一种生理现象,咳嗽是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和进入气道内的异物的保护性反射动作,但如果持续、频繁的咳嗽,则为病理现象,指肺气上逆作声,咯吐痰液等现象。西医中的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病,常以咳嗽为主要症状,与中医学的咳嗽概念相合。

中医认为,外邪侵袭和内伤皆可引起咳嗽。外邪侵袭所致之咳嗽又称外感咳嗽,有寒热之分,其主要特征是:发病急,病程短,并常可并发感冒。风寒咳嗽的临床症状为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薄色白等;风热咳嗽的临床症状则为咳嗽频剧、气粗、咽痛痰稠等。内伤咳嗽的特征是:病情缓,病程长,皆由五脏功能失常所致。内伤咳嗽又可分为痰湿咳嗽、痰热咳嗽、阳虚咳嗽及阴虚咳嗽4种。痰湿咳嗽的临床症状为咳嗽痰多,痰出咳平,咳痰色白或呈灰色等;痰热咳嗽的临床症状为咳嗽痰多,咯吐不爽,质粘厚或稠黄等;阳虚咳嗽的临床症状为咳嗽反复发作,痰涎清稀,心悸,畏寒等;阴虚咳嗽的临床症状为干咳少痰,痰中挟血等。

咳嗽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1)急性咳嗽是由细菌、病毒(外邪)引起的,治疗时应首先控制感染,而单纯镇咳不利于排痰。只有结合消炎或无痰干咳时方可选用镇咳药。

(2)外感咳嗽忌油烟及吹冷风。

(3)忌食生冷食物。

(4)不吸烟,多喝热茶。

(5)减少房事。

(6)忌食酒酿、蟹、海鲜等。

(7)忌食肥肉以及过甜、过咸的食物。

6. 休克

休克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临床疾病,它是一组由于血压下降(收缩压在90毫米汞柱以下)导致人体重要器官灌流量不足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和肢端紫绀,浅表静脉萎陷,脉搏细速、神志迟钝,尿量减少。

根据病因的不同,休克可分为下列4类:

(1)低血容量性休克。可因出血(如胃肠道出血引起的呕血、便血、黑粪、产后大出血、动脉瘤破裂出血等)、失水(如严重腹泻、频繁呕吐、发热、大量出汗、利尿剂应用过度而大量排尿)、烧伤、大手术等原因引起人体有效血容量减少。也可因应用麻醉剂、脊髓损伤等引起血管张力降低,致使大量血液积于毛细血管中,引起血容量减少。有效血容量减少时,回心血量减少,心脏心搏量因此而减少。心输出量的减少和心搏量与心率有关,心搏量的减少主要由于有效血容量减少或心肌收缩力下降。故而以上改变可引起心输出量的减少而发生休克。

(2)心源性休克。广泛急性心肌梗塞、严重心肌炎、急性心力衰竭等可产生心脏收缩力减弱引起心输出量减少。急性大量从包积液或积血、心室率太快等因素可使心室充盈不足、回心血量减少,故心输出量减少,而发生休克。

(3)感染性休克。它可因细菌感染引起的败血症,也可因霉菌、病毒感染引起。它是由外周血管张力降低,血管扩张,血液大量淤滞于毛细血管内,使有效血容量减少而发生休克。

(4)过敏性休克。各种因素引起的过敏,可使毛细血管扩张引起休克。它和低血容量性休克相似。蛇毒中毒、中暑发生休克的原理与此相同。不同原因引起的休克,其症状基本上相同,休克早期的低血压通过机体代偿机制使血压有所恢复,重要器官得到足够的血液供应。此时休克症状可不明显,如能早期诊断,治疗最为有效。如果此时休克未能纠正,则可出现重要器官灌注不足的各种表现,如神志迟钝、脉搏快而弱、少尿、皮肤发冷、肢端紫绀。如休克仍不能纠正,则心输出量进一步减少,可发生血压继续下降最后导致昏迷和死亡。

休克是可以预防的,对上述一些引起休克的病因如能及时进行治疗,即可避免发展为休克。例如,大量流血时,及时的进行止血和输血,就可避免休克。近年来最常用的引起过敏性休克的药物是青霉素,但要注意使用之前必须作皮肤过敏试验。

大多数休克是可以治愈的,但是必须争取早期治疗,所以一发现休克即应尽快地将病人送往医院。对失血、创伤等所致的休克,治疗主要是止血、静脉内输血、输液、适当地应用升血压药物。对感染、中毒、过敏和心源性休克,主要应用升血压药物,以增强血管的紧张度,并且积极治疗引起休克的病因,如控制感染、去除过敏原和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过敏反应等。

7. 胸痛

胸痛的原因有外伤、炎症、机械性压迫、组织缺血缺氧等。它不仅见于呼吸系统疾病,亦可以生于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疾病以及胸壁组织疾病。不同器官和不同疾病引起的胸痛,在部位、性质和发生时间上不尽相同。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辅以X线心电图等特殊检查,可以得出正确诊断。引发胸痛的常见原因有:

(1)胸壁病变。胸壁软组织损伤及炎症,有局限疼痛和压痛。肋间神经炎疼痛沿肋间神经分布,在脊柱旁、腋部和胸骨旁常有压痛点。带状疱疹引起的胸痛可以相当剧烈,但与咳嗽和深呼吸无关。肋骨骨折,除压痛外还有骨裂声,挤压胸部时疼痛加剧。肋骨骨髓炎有局限性疼痛、周围肌肉痉挛和发热,晚期有骨坏死和脓窦。癌肿转移到肋骨,则出现剧烈难忍的胸痛和局部压痛。

(2)胸膜及肺部病变。干性胸膜炎患者胸膜表面有纤维素渗出及附着,呼吸时两层胸膜互相摩擦发生疼痛。其性质多为刺痛,于胸廓扩张幅度较大的部位(如胁部)最显著,随呼吸和咳嗽而加剧。自发性气胸及胸膜腔出血均刺激胸膜引起疼痛,常伴有气急。胸膜恶性肿瘤的胸痛持续而剧烈,常合并大量血性胸水。肺部疾病,当病变影响壁层胸膜时可引起疼痛,多位于病变邻近部位,随咳嗽和深呼吸加重。

(3)心血管疾病。常见于冠心病、心包炎、胸主动脉瘤等。冠心病的心绞痛多位于心前区或胸骨后,可向左肩及臂部放射,常因体力活动、饱食和情绪激动而诱发。休息或应用硝基甘油可迅速缓解。

(4)纵隔病变。纵隔气肿或纵隔炎时胸骨下有强烈的疼痛,可因吞咽而增剧。急性食管炎为胸骨下灼痛,亦随吞咽而加重。

(5)膈肌及膈下病变。如膈疝、膈胸膜炎、膈下脓肿、肝脏疾患等。疼痛一般位于胸廓下部,可放射至肩背部或上腹部。

胸痛的治疗首要的是治疗引起胸痛的疾病。疼痛剧烈者可选用镇痛药。若疼痛与呼吸运动有关,则可在胸廓贴以胶布固定,以减少胸廓活动,缓解疼痛。

8. 腹痛

引起腹痛的原因有:腹腔内脏器疾病,占腹痛病因的绝大多数,如消化性溃疡、阑尾炎、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等,其腹痛的部位往往相当于病变器官的部位;胸腔内脏器疾病,如急性胸膜炎、大叶性肺炎、心肌梗塞等引起的反射性腹痛,一般为上腹部痛,比较少见;脊髓病变或下胸椎病变,如结核、肿瘤压迫神经根部所致的腹痛,其疼痛部位多按神经分布;全身性疾病,如中毒、过敏等(如铅中毒、过敏性紫癜等)也可引起腹痛。

分析腹痛病因时要考虑下面几点:

(1)腹痛部位和压痛点往往相当于病变器官的部位。

上腹痛。消化性溃疡:典型的消化性溃疡腹痛具有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与饮食关系密切等特点。疼痛和压痛一般在中上腹部。消化性溃疡活动期可有持续性剧痛。后壁穿透性溃疡可有后背部放射痛;胆囊炎和胆石症:右上腹疼痛,并可放射至右肩部。在胆囊部位有压痛,也可有腹肌痉挛。胆囊炎的疼痛多呈持续性,而胆石症者多呈绞痛样;胆道或肠道蛔虫症:多见于儿童,成人也可发生。胆道蛔虫症的疼痛多在上腹部剑突下,常呈突然发作的、阵发性加剧的绞痛,并可有钻顶感,疼痛间歇期可完全不痛。肠蛔虫症的疼痛性质与胆道蛔虫症相似,但多位于脐部。二者均可有呕吐,有时还可呕出蛔虫。粪检多可检到蛔虫卵;胰腺炎:急性胰腺炎呈剧烈而持续性疼痛,常可放射至背部。体检时在中上腹或偏左部位有压痛,并可有腹膜刺激征。常伴有发热、恶心、呕吐和血液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血清淀粉酶检测有助于确诊;急性胃炎和急性胃肠炎:常伴有频繁呕吐,上腹疼痛随呕吐而减轻;急性胃肠炎则多伴腹泻,并有不洁饮食史;肝炎、肝脓肿、肝癌和充血性心力衰竭时,肝脏迅速增大,肝包膜被扩张,可引起持续性右上腹疼痛及肝区叩触痛。

脐周或全腹痛以肠道病变最多见。急性肠炎或胃肠炎:呈绞痛样,常伴有呕吐和腹泻;肠梗阻:可由肠蛔虫症、肠套迭、嵌顿性疝、肠粘连、肠扭转和肠肿瘤等引起。以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常呈绞痛,并伴恶心和呕吐;腹膜炎:各种原因所致的弥漫性腹膜炎均有全腹持续性锐痛,稍咳嗽或震动均可使腹痛加剧。此外,可有腹胀、腹肌强直、腹壁压痛和反跳痛,以及迅速出现的休克征象;腹腔内出血:主要原因有宫外孕、肝脾破裂等。腹痛常骤然发生,并自出血部位起向全腹扩展,呈持续性胀痛,多伴急性失血症状和腹部进行性膨胀、弥漫性压痛等;结核性腹膜炎:其腹痛常较轻,但发生肠粘连时和部分性肠梗阻时,也可有剧痛,腹壁可有柔韧感及压痛,且常伴有长期发热、体重减轻等症状和其他部位的结核病灶(如肺结核和生殖道结核等)。

下腹痛。急性阑尾炎:往往先有上腹部和脐周痛,以后转向右下腹痛,疼痛呈持续性而有阵发性加剧。阑尾部位有压痛,局部炎症严重或有穿孔时,可有反跳痛和腹肌紧张;宫外孕:停经1~2个月以上的育龄妇女,突然出现一侧下腹部剧痛,并迅速出现腹腔内出血现象;急性输卵管炎:表现为下腹疼痛、发热、耻骨上两侧均有压痛及反跳痛,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阴道分泌物增多。常见于流产或产后。妇科检查可以确诊;卵巢囊肿扭转:病人可突然有一侧阵发性下腹剧痛,持续较久,并可在患侧下腹部发现压痛及反跳痛,伴发热,有时尚可扪及肿块。妇科检查可查到囊肿;急性或慢性结肠炎:疼痛及压痛多局限于下腹部,常伴有腹泻;急性膀胱炎或膀胱结石:在排尿时有耻骨上区疼痛,并向外生殖器放射。前者常伴有尿频、尿急,尿液检查可见白细胞增多,后者则见肉眼血尿或尿检发现红细胞增多。

侧腹痛。肾结石时常有突然发作的剧烈绞痛,自一侧腰部沿输尿管向膀胱和外生殖器放射。同时可伴有恶心、呕吐、血尿等症状。在急性肾盂肾炎时也可有类似症状,但常伴有发热。

(2)腹痛性质和程度。阵发性绞痛者往往表示腹腔内空腔脏器的痉挛,如急性肠炎、胆囊炎等。持续性疼痛者往往表示腹腔内实质性脏器的病变,如肝脓肿、腹膜炎。持续性剧痛伴阵发性加剧者,多为炎症伴管道痉挛或结石嵌顿,如胰腺炎、胆石症等。

(3)放射痛。胆囊及横膈病变常放谢至右肩部;肾脏病变向腰背部放射;输尿管病变向耻骨上及外生殖器放射;胰腺病变则向背部放射。

(4)伴随症状。如泌尿系统疾病常伴有血尿、尿频、尿急;肝胆系统疾病常伴有黄疸;内脏出血时往往伴有休克;急性炎症则常伴有发热及血液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高等。

腹痛常是各种重危疾病的共同症状,一旦发生应及时就医,切莫乱服止痛药而耽误病情。如果腹痛尚能耐受时,应尽可能在作出初步诊断后,根据不同病因选用止痛药物。如果腹痛难以耐受者,可先用针灸疗法或注射阿托品解痉。在诊断未确定前,一般应禁用吗啡、度冷丁等麻醉药,以免掩盖病情,腹痛伴反复呕吐、腹泻者,应适当补充液体。部分病人在腹痛早期就诊时,典型症状和体征可能尚未出现,需要经一定时间的观察方可确诊,所以必须严密观察和随访。当腹痛缓解后,病人准备回家休息时,仍必须与医生保持联系,以便继续观察病情变化。

9. 眩晕

眩晕是由于平衡器官病变或功能紊乱所导致的一种异常的旋转运动感觉,并通常伴有平衡功能的丧失。

患者可感到自己在围绕着周围环境运动,或者感到周围环境在围绕自己转动,同时伴有步态不稳,不能直线行走,行走时持续偏向一侧及眼球震颤等。眩晕是常见的临床症状,可见于多种疾病。

(1)美尼尔氏病:多于中年起病,其病理改变为膜迷路积水,主要表现为发作性眩晕,波动性听力减退及耳鸣。表现为发作突然,并伴有恶心和呕吐;听力减退和耳鸣通常累及一侧;一次发作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

(2)前庭神经元炎:多发生于上呼吸道感染后,表现为突起眩晕,恶心,呕吐,无耳鸣及听力损害。眩晕症状持续数周,然后逐渐缓解。

(3)急性化脓性迷路炎:多为中耳乳突炎的并发症。眩晕骤起,伴恶心呕吐,有自发性眼震和剧烈耳鸣,1~2日内患耳听力完全丧失。

(4)中枢性眩晕:椎⁃基底动脉系统的短暂脑缺血发作,表现为发作性眩晕,伴构音障碍、吞咽困难、复视、共济失调等,症状在24小时内完全缓解。累及脑干、小脑的病变均可产生眩晕,但其眩晕持续时间较久,听力障碍不重,并有脑干、小脑受损的其他神经系统体征。

此外,头颅骨折、复视、脑炎、癔病、癫痫、多发性硬化、晕动病、血液病等均可有眩晕的症状表现。

本病的治疗分西医药治疗和中医药治疗。

(1)西医药治疗。

①美尼尔氏病的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

东莨菪碱0.6毫克口服或肌注,每4~6小时1次,可以减轻胃肠道症状;倍他司汀4~8毫克,每日3次,可以改善内耳血液循环,解除迷路积水;美克洛嗪25毫克,每日3~4次,可抑制前庭系统,减轻症状;安定2~5毫克口服,每6~8小时1次,可以解除焦虑。

如发作次数频繁,症状严重,经药物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破坏迷路或切断前庭神经。

②其他类型的眩晕在进行病因治疗同时,应进行对症治疗。卧床休息,或选用茶苯海明(晕海宁)50~100毫克口服,每4~6小时1次,或盐酸敏克静25毫克口服,每日3次。

(2)中医药治疗。

①肝阳上亢:眩晕伴面红目赤,口苦易怒,重者肢麻震颤,眩晕欲仆,头痛,语言不利,恶心呕吐,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平肝潜阳。

方药:石决明、生牡蛎(先煎)、代赭石(先煎)各30克,天麻、钩藤、川牛膝、益母草、黄芩、山栀、杜仲各10克,桑寄生、茯神各12克。

②痰浊中阻:眩晕伴头重昏蒙,胸闷乏力,纳呆,或时吐痰涎,苔浊腻,脉滑。治宜祛痰健脾。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橘红、茯苓各10克,生姜2克,大枣、甘草各6克。

③瘀血内阻:眩晕伴头痛,痛有定处,心悸烦闷,疲倦乏力,唇舌紫暗或舌有瘀斑,脉弦涩或细涩。治宜活血祛瘀生新。

方药:当归、生地各15克,桃仁、红花、赤芍、柴胡、桔梗、川芎、牛膝、天麻各6克,枳壳10克。

④气血亏虚:眩晕在活动后加重,神疲气短,面色无华,纳差,舌质淡胖,脉细或虚大。治宜益气养血健脾。

方药:人参15克(另煎兑入),黄芪25克,当归、白术、川芎、白芍、地黄、牛膝各12克,肉桂6克,茯苓、炙甘草各10克。

10. 惊厥

惊厥或称“抽风”,表现为意识不清,四肢抽动。一般概念认为惊厥与癫痫有相同处,也有不同处。癫痫大发作与惊厥是相同的,但癫痫小发作与精神运动发作则不称惊厥。引起惊厥的原因很多,大致归为脑部本身疾病与全身性疾病两大类。

惊厥可见于脑部疾病的急性期,亦可为其后遗症。如脑炎、脑膜炎、脑脓肿、产伤、颅脑外伤、脑肿瘤、中风、脑寄生虫病、脑先天性畸形、脑发育异常、脑退行性变等都可发生惊厥。

全身性疾病中窒息或一氧化碳中毒引起的低血氧、胰岛细胞瘤、胰腺癌;胰岛素分泌过多所致的低血糖、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低血压、高血压、脑病、尿毒症、肝昏迷、妊娠毒血症、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腺炎、肺炎等发生高热时;中毒性菌痢、肺炎、败血症等所伴发中毒性脑病、恶性疟疾;胶原疾病如风湿性心脏病、红斑性狼疮;铝、砷等中毒均可发生惊厥。诊断应注意既往有无脑炎、脑膜炎、产伤、颅脑外伤、高热昏迷、抽风及寄生虫等病史,并了解智力及躯体发育是否迟缓。如上述一系列过去病史中有阳性发现而现病史及体检中无阳性发现,则可设想此惊厥患者为症状性癫痫,可暂按症状性癫痫处理。儿童或青年的习惯性惊厥,在过去史、现病史及系统检查中均无阳性发现者可考虑为原发性癫痫。惊厥发生时,可将患者扶住卧倒,身体偏向一侧以防止舌后坠堵住气管,并且可使口腔内分泌物自动流出口外,不致流入气管致呼吸道堵塞,以毛巾或压舌板嵌于臼齿间,以防咬破舌头。四肢抽动时,应防止碰伤,同时应送医院检查和治疗。如惊厥患者为症状性癫痫或原发性癫痫,应以抗癫痫药物治疗。全身性疾病引起的惊厥,应在控制抽风的同时治疗其病因。在全身疾病治疗之后,无需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

11. 便秘

便秘是指大便次数减少,或排出困难,也指粪便坚硬或排便不尽的感觉。根据有无器质性病变可分为器质性便秘与功能性便秘两种。器质性便秘可由多种器质性病变引起,如结肠、直肠及肛门病变;老年营养不良、全身衰竭、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等均可引起便秘。功能性便秘则多由功能性疾病(如肠道易激综合征),或滥用药物及不良的饮食、排便、生活习惯所致。

便秘的主要表现是大便次数减少,间隔时间延长;或间隔时间正常,但粪质干燥,排出困难;或粪质不干,排出不畅。可伴见腹胀、腹痛、食欲减退、嗳气反胃等症。

本病的治疗分西医药治疗和中医药治疗。

(1)西医药治疗。

西医药物有些不宜久服,最好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使用。

①润湿剂:辛丁酯磺酸钠,口服,每日50~200毫克。运用于粪便坚硬、排便无力、直肠疾患及术后患者。

②滑润剂:石蜡油,15~30毫升睡前服,适用于肛门疾患所致大便干结。

③刺激性泻药:酚酞,每次0.1~0.2克。蓖麻油,每次10~30毫升。波希鼠李皮,每次300~600毫克。

④容量泻剂:硫酸镁,每次10~20克;氧化镁,每次1~3克,适用于胃酸多并有便秘。镁乳,每次15毫升;山梨醇,口服每次5~10克,每日2~3次。60%乳果糖,每次10~30毫升,每日3次,适用于肝昏迷并有便秘者。甲基纤维素,每日1.5~5克。

⑤栓剂及灌肠法:甘油栓,每次1粒,纳入肛内。开塞露,每次1支,插入肛门并将药液挤入直肠。温盐水2000~3000毫升,温水500~1000毫升、肥皂水(75毫升加水至1000毫升)灌肠。矿物油或棉籽油200毫升保留灌肠,多用于临时清洁肠道。

(2)中医药治疗。

①热秘:大便干结,小便短赤,面红心烦,或有身热,口干口臭,腹胀或痛,舌红苔黄或黄燥,脉滑数。治宜清热润燥通便。

中成药:新清宁片。

②气秘:排便困难,大便干或不干,伴嗳气频作,胸胁痞满,腹中胀痛,舌苔白,脉弦。治宜顺气行滞。

中成药:开胸顺气丸。

③气虚:大便秘而不结,虽有便意,临厕努挣乏力,挣则汗出气短,伴见神疲气怯,肢倦懒言,舌淡苔白,脉弱。治宜益气润肠通便。

中成药:补中益气丸。

④血虚:大便干结,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健忘,唇舌色淡,脉细涩。治宜养血、润燥、通便。

中成药:润肠丸。

⑤阴虚:大便干结如羊屎状,伴形体削瘦,口干思饮,或有心悸,颧红,失眠,眩晕,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阴润肠。

中成药:增液口服液。

12. 心悸

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跳快速、加重或心律不齐。心悸是一种临床症状,不是一项独立的疾病。有的是生理现象,预后良好;有的是由病理变化引起的,其预后取决于引起心悸的原发性疾病,需要咨询医生,加以妥善处理。

引起心悸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生理现象。正常人大步奔跑、强烈的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都可出现心率增快、心搏动加强。患有神经功能症的病人,由于心理因素使交感神经处于亢进,故常有心跳快、搏动强的感觉。

(2)器质性心脏病。各种心脏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炎、心功能不全(心衰)等,心悸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各种类型心律失常包括心房颤动、频发早搏、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都会感到心悸症状。

(3)全身性疾病。发热、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甚至正常妊娠等,可因血液循环动力增高,促使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和心脏搏动增强,出现心悸症状。

(4)药物因素。咖啡因、麻黄素、氨茶碱、甲状腺素,甚至饮酒、吸烟都可增加心率,出现心悸。

当病人申诉心悸、心慌等症状时,可进行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常能分清是一般生理现象,全身性疾病或服药等因素引起,还是有器质性心脏病存在。

当心悸是一般性生理性因素引起的症状时,不需特别处理,向病人说明原因、稳定情绪,必要时给予镇静安定药,即可奏效。

如属全身性疾病为甲亢所致,并有多汗、心慌、手指震颤、食欲亢进,或出现突眼、甲状腺局部增大并有杂音,作血内T 3 、T 4 测定即可确诊并予特异治疗。

如属贫血的原因,血内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均有明显降低。老年人缺铁性贫血可给予补充铁剂或注射铁剂。

如属药物诱发,就应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

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心悸,特别是心律失常引起反复发作,或心动功能不全未能妥善控制,都应认真检查和给予相应治疗。忽略或贻误病情可导致严重后果。

13. 皮下出血

皮下出血的面积可大可小,细如针尖的称为瘀点,较大者称为紫癜,片状直径大于5毫米的称为瘀斑,俗称乌青块。因血液已从血管内溢至皮下,所以按之不退色,可略高于周围皮面。刚出现时颜色较鲜,2~3日后渐转为紫色、黄褐色,以至消失。皮下出血主要是血管因素或血小板因素异常所致。

血管因素指毛细血管壁的损害,使血液从血管内渗出到血管外而造成皮下出血。最常见的是过敏性紫癜。老年人皮下组织疏松,血管壁脆性增加,也容易发生皮下出血,称为老年性紫癜。一种原因还不清楚的血管脆性增加,常见于女性,出现紫癜可自行消失,亦无不良后果,称为单纯性紫癜。细菌或病毒感染、维生素C等营养缺乏时,可使血管壁受损引起紫癜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是一种血管壁变薄、病变部位易有出血的疾病。

血小板因素包括血小板减少和质的异常。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继发性血小板减少可因骨髓本身疾病致使血小板生成减少,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癌肿转移到骨髓;放射性物质、化学物品(苯、抗肿瘤药物)破坏巨核细胞而影响血小板生成。伤寒、败血症、麻疹、流脑等严重感染、药物奎尼丁等可使血小板破坏过多。脾功能亢进、红斑狼疮、尿毒症等也常使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质的变化是指血小板的数量虽然正常,但其功能有缺陷,统称为血小板功能障碍性疾病。血小板质的变化也会有出血表现,必须进行血小板功能检查才能明确诊断。

出现紫癜,特别是同时伴有其他部位出血,如牙龈出血、鼻衄、月经过多等,或伴有其他症状,如发热、苍白等,应及时就医。必须作血常规及血小板计数,血管因素方面的检查有出血时间、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压脉带试验)和毛细血管镜检查。血块退缩时间、血小板粘附试验和血小板聚集试验用于检测血小板功能。根据病史及初步检查结果,作出诊断或决定进一步检查的方法。

14. 咯血

咯血是指喉部以下呼吸道出血并经口腔咯出者,血色多为鲜红。

咯血与呕血都是经过口腔而出,所以有时易被患者相混淆,其鉴别方法为:呕血多呈暗红色,混有食物,易凝结成块,数天内常有黑便,并伴有恶心等症状;而咯血则为鲜红色,混有痰液,并伴有喉痒等症状。

咯血病因甚多,一般认为,下列疾病均可引起咯血:

(1)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癌,亦可见于肺瘀血、肺梗塞、肺炎、肺脓肿等。

(2)心、血管疾病:二尖瓣狭窄、急性肺水肿、房间膈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

(3)其他:血液病、急性传染病,如流行性出血热、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等。

临床观察表明,咯血常伴有发热、呛咳、胸痛、脓痰、皮肤粘膜出血等症状,患者可据此判断引发咯血的病因。

发热:见于肺结核、肺炎、肺脓肿、流行性出血热、肺梗塞;

呛咳:见于支气管肺癌;

胸痛:见于大叶性肺炎、肺结核、肺癌、肺梗塞;

脓痰:见于支气管扩张症、肺脓肿等;

皮肤粘膜出血:见于血液病、流行性出血热、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风湿病等。

此外,由于咯血及精神紧张,病人还可表现出贫血、乏力、出虚汗等症状。

咯血的治疗首先要心理治疗,因为鲜血往往引起精神紧张,而神经精神的不稳定又会促使咯血。咯血时要轻拍背部,让血尽量咳出,防止窒息,对大量咯血不停的急症患者,要求患者取头低脚高姿势,目的也是将已咯出的血吐出口腔外。常用的止血药有卡巴克络(安络血)、立止血、垂体后叶素等,均需按医嘱执行,必要时输入新鲜血。对严重而顽固性支气管扩张症,如系单侧损伤可考虑手术治疗,结核空洞、肺癌也有手术指征。心源性引起要针对心脏病因用药,如强心药、利尿剂。

15. 呃逆

呃逆俗称“打呃”,是由于迷走神经和膈神经受到刺激,反射性地使膈肌产生间歇性收缩运动,导致空气突然地被吸入气道内,同时伴有声带闭合,发出一种“呃”声。呃逆大多轻而短暂。正常人在进食过程中或食后不久,突然受寒或吸入冷空气,也会发生呃逆。呃逆可持续几分钟、几小时至几天。呃逆多见于健康人,但有时则是病情危重的一种临床表现。由疾病引起者,可归纳为中枢神经性呃逆和周围神经性呃逆两类。

中枢神经性病变包括脑部病变和中毒。脑炎、脑膜炎、脑溢血、脑血栓形成、脑瘤、中暑等引起的顽固性呃逆,常表示病变累及延髓呼吸中枢,预后严重。引起呃逆的中毒有尿毒症、肝性脑病前期、酒精中毒,严重感染伴显著毒血症者,如败血症、伤寒等。

周围神经性病变包括胃肠道、腹膜、胸膜、膈肌等器官的病变,可刺激迷走神经和膈神经而致呃逆。膈下病变如膈下脓肿、急性胃扩张、弥漫性腹膜炎以及各种原因所致的胃肠胀气;膈上病变如纵隔肿瘤、食管肿瘤、食管裂孔疝、食管贲门失驰缓症等。

偶发性呃逆大多不需治疗而能自行停止。持续性呃逆往往使病人感到不适,妨碍休息。除针对病因治疗外,也应加以对症处理。针刺和耳针是解除呃逆的简便而有效的方法。中药丁香柿蒂汤也常能奏效。安定及氯丙嗪肌肉注射,或选用氯仿水、复方碘溶液口服。将纸袋套于病人口鼻部,让病人重复呼吸纸袋中的气体,利用自己呼出的二氧化碳气,刺激呼吸中枢也可控制呃逆。如呃逆由胃肠充气所致者,可限制豆类、奶类等易发酵产气的食物。必要时可插置胃或十二指肠管,吸出积气和胃肠道内容物,进行减压。在由胃肠道麻痹引起的胃肠充气时,可肌注新斯的明,以刺激胃肠蠕动而促进气体的呼吸和排出;但在机械性肠梗阻时,则不宜使用。

16. 呕吐

呕吐是将食物及痰涎等胃内容物经口腔排出体外的一种病症。呕吐是机体的保护性反应,而频繁剧烈的呕吐可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及营养障碍。呕吐常见于西医学中的神经性呕吐、胆囊炎、胰腺炎、肾炎、幽门痉挛或梗阻以及某些急性传染病等。

中医学认为,呕吐乃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而致发,并有实证与虚证之分。实证多由外邪、饮食所伤,虚证多为脾胃功能减退所致。而二者又相互夹杂,实中有虚,虚中有实,故临床多运用扶正祛邪的方法以期达到治疗目的。

(1)实证。

①外邪犯胃:突然恶心呕吐,并可伴有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或兼有脘腹胀闷、肠鸣腹泻、舌苔薄腻或白腻、脉浮滑。

②饮食停滞:呕吐泛酸,脘腹胀满、食后加重、吐后则轻,厌食肠鸣,舌苔厚腻,脉濡滑。

③肝气犯胃:呕吐吞酸,郁怒而发,嗳气频繁,胸胁胀痛,口苦咽干,舌边红苔薄腻,脉弦滑。

④痰浊中阻:呕吐痰涎,脘闷纳呆,眩晕心悸,口干不欲饮,身体困重,大便不爽,苔白滑或白腻,脉濡缓或弦滑。

(2)虚证。

①脾胃虚寒:稍感凉即呕吐,四肢困重,脘腹冷痛,面色白,神疲乏力,喜热喜按,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脉濡弱。

②胃阴不足:呕吐反复发作,饥不欲食,口燥咽干,舌红少津或嫩红苔,脉细数。

呕吐病人应安静休息,消除恐惧心理。呕吐时,亲属应轻拍病人的背部,以免把呕吐物咽下,吐后应用温开水漱口。呕吐后病人不能立即进食。

食滞伤胃所致呕吐者,应使其胃中所停滞的宿食全部吐出,不宜单纯止呕。痰饮内阻及脾胃虚寒所致呕吐者,要忌食生冷油腻食品;肝气犯胃及胃阴不足所致呕吐者,应忌食烟、酒、葱、蒜、辣椒等辛辣刺激性食品。

呕吐日久或量多引起脱水时表现为口干舌燥、皮肤干燥弹性差、眼窝下陷等,胃阴虚者尤易发生此种情况,应注意遵医嘱补充体液。

17. 腹泻

腹泻又称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伴有粘液、脓血、未消化食物等。有急性腹泻与慢性腹泻之分。

起病急,病程在2个月以内者称为急性腹泻,常由急性肠道传染病、食物中毒、胃肠功能紊乱及饮食不当所致。起病缓慢,常反复发作,病程超过2个月者称为慢性腹泻,常由胃部疾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致胃酸缺乏、慢性肠道感染、慢性肠道疾病、肝与胆及胰腺病变、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神经功能紊乱等引起。腹泻严重者可造成胃肠分泌液的大量丢失,产生水与电解质平衡的紊乱以及营养物质的缺乏所带来的各种后果。

中医学认为,腹泻是由于脾胃功能障碍、脾虚湿盛、传导失常而致的一种常见疾患。可根据感受外邪、饮食所伤、脾胃虚弱、肾阳虚等不同病因辨证施治。

腹泻的诊断步骤首先依靠病情、粪便次数、性状、伴发的症状等。粪便显微镜下常规化验是基本的,粪便培养对肠道感染性疾病是必须的。对其他病因的诊断要依靠纤维结肠镜及X线钡剂灌肠。

腹泻的处理,一是针对病因治疗,由细菌性引起的用抗生素,选择革兰阴性抗生素为宜,常用的有氟哌酸。如是炎症性肠病可用免疫抑制剂,但要在医师指导下选用。发现肠道肿瘤应予手术治疗。如脱水明显可适当静脉滴注生理盐水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如腹泻次数多可对症处理,略用收敛剂。肠激惹综合症可用调节肠道微生态的药物如培菲康等,近年推出的每特可调整肠道内分泌及功能而改善腹泻症状。慢性痢疾也可肛直肠局部用药,常用中草药灌肠,如蚂蚁草、红藤、马齿苋、地丁草、一见喜等。

18. 腹水

腹水是指腹腔内有液体的积聚,也叫做“水膨”、“膨胀病”或“水膨胀”。腹水可为全身性水肿的一部分,如见于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肝硬化伴门静脉高压、肾炎等;也可由腹腔内疾病如腹膜炎(尤其是结核性腹膜炎)、腹腔内癌瘤和腹膜转移癌等。

腹水的发生原理十分复杂,主要为:静脉压力增高。静脉压力增高时(如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特别是门静脉压力增高时(如肝硬化),血液中的液体成分可漏入腹腔而形成腹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肝细胞功能严重损害,引起白蛋白合成障碍;蛋白质摄入量不足,吸收不良,消耗过多(如各种慢性胃肠病、结核病、肾炎、肿瘤等慢性消耗性疾病),均可致血浆白蛋白降低,从而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并使血液的液体成分漏入腹腔而形成腹水;体内钠、水潴留,如肾脏排泄功能障碍和内分泌紊乱;腹膜血管壁受损(如腹膜炎、腹膜转移癌),血液的液体成分外渗,淋巴液漏出增多和回流受阻(如肝硬化、丝虫病、腹腔内淋巴瘤等),均可有腹水形成。

必须指出,在一种疾病中,腹水的形成可能同时与几个因素有关,如肝硬化腹水是门静脉高压、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肝脏淋巴液漏出增加、内分泌紊乱以及肾脏排泄功能障碍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由于引起腹水的原因不同,腹水形成的快慢及腹水量的不同,症状也不完全一样。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腹部膨胀感。大量腹水形成后,由于肾血流量的减少和肾静脉受压迫,可致尿量减少,蛋白尿产生。大量腹水时,由于横膈的抬高,可产生呼吸窘迫。胃肠道浸泡于腹水,也可致胃肠道功能障碍而引起肠胀气、胃纳减退、消化不良和腹泻等症状。

腹水患者的主要体征有腹部膨胀、腹部呼吸运动减弱或消失,以及移动性浊音和水波征。腹水还可因病因的不同而伴随出现各种不同的原发病症状,如结核性腹膜炎者可有乏力、发热、食欲减退、全腹不适或疼痛,以及消瘦等症状;充血性心力衰竭或缩窄性心包炎者,则可见心慌、气急、咳嗽、咯血、全身性水肿等症状。

如果腹水量少于1500毫升时,常难以断定是否有腹水存在,应多次随访复查,必要时可用超声波探测,当腹水量较多时,诊断并无困难。但要查出引起腹水的原因,则需要结合病史、全身体格检查和有关化验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才能作出最后诊断。

腹水的检验(如肉眼观察、细胞计数、蛋白质定量细菌培养、找癌细胞等)十分重要,因腹水产生的原因不同,其理化性质也各不相同。腹水可为澄清的黄色液体(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充血性心力衰竭、肾炎等),也可为血性的(如腹膜癌病等)、乳糜状的(如淋巴管阻塞、淋巴液漏出增加和回流障碍)和混浊的黄色液体(如结核性腹膜炎),甚至可是脓性的(如化脓性腹膜炎)。

腹部膨胀不一定表示有腹水存在,腹水征应与腹部胀气、巨大卵巢囊肿、妊娠、肥胖和巨大的腹内块物相鉴别。

腹水的治疗与处理需要针对病因,如由营养不良或慢性肾病引起要先治疗低蛋白血症;由腹膜炎病因引起要抗痨;由肝硬化引起要解除门静脉高压;由癌栓或腹膜癌所致可行抗癌治疗等。

腹水的治疗与处理还需针对病症,一般可采用利尿剂,口服、肌内注射或静脉用药均可,但要尊医嘱。病情急时还可行腹腔穿刺放水,以缓解腹水引起的不安情绪。肝硬化患者可采用腹水回输术。有时静脉滴注人体白蛋白并不能缓解腹水状况,因此,患者不可自做主张滴注,应由医生决定是否需要滴注,以防出现不良的反应,加重病情。

19. 失眠

失眠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是指睡眠时间不足,或入睡困难、睡得不深、不熟、易醒等表现。造成失眠的原因很多,常见的因素有:心理生理因素、抑郁症、感染、中毒及药物因素、酗酒及睡眠环境不良等。本症患者因夜眠不足,造成白天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胃纳不佳,一些人同时兼有耳鸣、健忘、手颤、头部昏胀沉重、烦躁易怒等症状。经常失眠,又容易引起心理失衡,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负担。

中医学称失眠为“不寐”、“不得眠”等,认为其成因很多,有“胃不和则卧不安”、“虚劳虚烦不得眠”等说,本病与心、肝、脾、肾功能失调及阴血不足密切相关。神经衰弱者多见此症。

失眠者患者应定时休息,入睡前避免兴奋和紧张的脑力活动,不喝浓茶、咖啡,避免饮酒。尽量改善睡眠环境条件,学会自我入睡和松弛训练。

医生应向患者解释失眠的原因以消除其疑虑,并给其发泄机会。由躯体疾病等伴发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20. 水肿

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潴留,称为水肿,可分为全身性水肿和局限性水肿。

全身性水肿,心脏性见于心力衰竭、缩窄性心肌炎;肾脏性见于急、慢性肾炎;肝脏性见于肝硬化、肝坏死;营养性见于高度贫血、癌症晚期;内分泌性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皮质醇增多症;药物性见于长期应用皮质激素。

局限性水肿,局部炎症性见于痈、疖、蜂窝组织炎;静脉阻塞性见于血栓性静脉炎或静脉血栓形成、妊娠或癌肿压迫静脉;淋巴回流受阻性见于淋巴管炎、丝虫病;变态反应性见于血管神经性水肿;物理性见于烧伤、冻疮。

诊断与鉴别水肿,首先要注意水肿出现的部位。一侧个肢体或局限性浮肿多为静脉或淋巴管阻塞。低蛋白血症多为全身性水肿。清晨眼睑或颜面浮肿多为肾性。水肿初发于低垂部位者多为心源性水肿。

其次要注意水肿的伴随症状及体征。水肿杂音及颈静脉怒张者多为心源性水肿。水肿伴有血尿、少尿、头晕、高血压者多为肾性水肿。水肿伴有恶心呕吐、腹胀、腹水、脾大或黄疸者多为肝原性水肿。水肿伴有代谢率降低的表现及非凹陷性水肿者,多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局限性水肿伴局部发紫者多为静脉阻塞。为明确诊断,可作尿常规、血浆白蛋白检查。

水肿是一种体征,对症处理可采用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塞)、呋塞米(速尿)等,但需注意钾离子丢失,中草药中车前子、白茅根、玉米须、冬瓜皮、葫芦瓢、马鞭草、河白草等亦有一定的利尿退水肿功效。饮食宜淡盐,水分较少摄入。全身性水肿大多数由疾病引起,故必须针对病因治疗。

21. 肝肿大

正常肝脏的上缘位于右锁骨中线第五肋间,其下缘隐藏在右肋缘后。肝脏的位置亦可因年龄、性别、体型、劳动方式以及妊娠和肺气肿等因素而异。因此,在右肋缘下扪及肝脏,并不一定表示肝肿大或有肝脏疾病。如在平静呼吸时,于右肋缘下1.5厘米处扪及肝脏,则表示肝右叶肿大。正常肝脏在剑突下常可扪及。

肝肿大的常见原因有:感染,如病毒性肝炎、阿米巴肝脓肿和细菌性肝脓肿、血吸虫病、华枝睾吸虫病、包虫病、败血症和疟疾等;各种类型的肝硬化(后期常缩小);肿瘤,如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淋巴瘤、白血病等;肝淤血,如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等;胆汁淤积,如各种原因所致的胆总管梗阻或肝内胆汁淤积等;中毒性损害,如砷、酒精、氯丙嗪、氯仿、四氯化碳和某些农药中毒,以及长期服用某些避孕药等;其他,如结缔组织病、营养代谢障碍性疾病(如糖尿病、肝豆状核变性)等。

肝肿大的病因诊断较为复杂,必须将下列诸因素综合起来考虑:

病史方面,如有长期大量饮酒史者,有可能得酒精性肝硬化;有输液、输血和输人血制品史者,有可能感染乙型肝炎;在血吸虫病流行地区,感染血吸虫病的机会较多;在牧区则应考虑有无感染包虫病的可能;有食生鱼或鱼粥史者,应考虑有可能感染华枝睾吸虫病。此外,有否病毒性肝炎病人的接触史、有否服用和接触损伤肝脏的药物和毒物史,均应考虑。发病年龄对肝肿大的病因诊断也甚为重要。因为感染性疾病以青、少年为多见;肝硬化以中年人为多;肝癌则以中年以上者较易发生。

症状方面,肝区疼痛表示具有痛觉的肝包膜因肝脏迅速增大而受夸张,或被肿瘤、炎症累及所致。肝硬化和营养代谢障碍一般无肝痛。肝淤血或病毒性肝炎常有隐痛或胀痛。肝脓肿和原发性肝癌常有较剧烈的肝痛。发热多表示感染。化脓性病变多为持续性高热。短期发热,继而出现黄疸,最可能是急性病毒性肝炎。肝癌病例常无发热,但由原发性肝癌引起的持久的、不规则发热,也不少见。黄疸多出现在急性病毒性肝炎的早期,一般约3周左右消退;肝肿瘤所致者则常在晚期出现,并呈进行性加深。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消瘦、乏力等症状,在严重的病毒性肝炎、肝脓肿、肝癌和肝硬化晚期最为显著。

体征方面,急性感染病例常呈急性病容,而消瘦不明显。癌肿和肝硬化晚期病例,往往明显消瘦或呈恶病质。蜘蛛痣、肝掌、腹壁静脉曲张、皮肤粘膜出血倾向等,均可提示为肝硬化。有颈静脉怒张、心脏增大、全身性水肿等充血性心力衰竭体征者,提示为肝淤血。肝脏肿大的程度,在病毒性肝炎轻度肿大,而原发性肝癌则可高度肿大。肝脏的质地,在急性肝炎时柔软;肝硬化时中等坚硬;原发性肝癌则可高度坚硬。肝脏的表面形态,在急性肝炎时平滑;坏死后性肝硬化时可有大小不等的结节;血吸虫病性肝硬化时,肝脏可呈分叶状;原发性肝癌时,肝脏可有结节和大块隆起;在包虫病时,肝脏表面平滑隆起,并可能有波动地震颤。肝硬化通常无压痛;急性肝炎和肝淤血时,肝脏可有轻度压痛,而在肝脓肿时,则有显著压痛。

实验室检查时,血液白细胞计数在肝脓肿时显著增高,而在病毒性肝炎大多正常或偏低;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时则显著降低。血清胆红素增高或尿胆红素试验阳性,提示有胆汁淤积或肝细胞的炎症和坏死,如急性病毒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和肝硬化活动等。锌浊度增高和球蛋白以及Y球蛋白的增高,多提示为慢性肝病或免疫功能紊乱有关的肝病,如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和结缔组织病等。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提示胆汁淤积、原发性肝癌或阿米巴肝脓肿可能。甲胎蛋白及Y—谷氨酰胺转肽酶活力的增高,则原发性肝癌和活动性肝病的可能最大。HB 2 Ag阳性提示肝肿大与乙型病毒肝炎有关。粪便检查如发现血吸虫卵、华枝睾吸虫卵或溶组织阿米巴,分别提示血吸虫病性、华枝睾吸虫病性或阿米巴性肝肿大的可能。胸部X线透视显示右膈面局限性隆起、运动受限制,提示位于肝右叶上部的原发性肝癌、阿米巴肝脓肿、肝包虫病或肝脏血管瘤可能。此外,肝脏的超声波检查、放射性核素扫描、腹腔镜检查、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和肝动脉造影,对确诊肝肿大的病因,均有重要价值。

对肝炎、肝硬化早期、药物性肝病、酒精性肝病的病人,日常生活中应忌酒,尽量少服对肝脏有刺激性的药物,如镇静药、麻醉药、抗生素、抗结核药等。此外尚应注意休息,多吃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保肝药可选用肌苷、维生素B、C、D、E等药物,千万不能乱服保肝药。

22. 脾肿大

正常情况下,脾脏在体检时摸不到(除极少数由于移位或下垂外),如在左肋缘下扪及者,均表示脾脏肿大。虽然脾脏本身的疾病很少,但继发于其他疾病的脾肿大则极为多见。

脾脏是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主要器官,与免疫功能密切相关,故在很多急性感染或慢性、反复感染过程中可见脾肿大。常见的急性感染,如败血症、伤寒、疟疾、急性血吸虫病、急性病毒性肝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全身粟粒性结核、钩端螺旋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慢性感染,如慢性血吸虫病、慢性肝炎、黑热病等均可见脾肿大。急性感染所致者,脾脏呈轻度肿大、质软、多数伴有压痛,在感染控制后短期内即可恢复正常;慢性感染所致的脾肿大,尤其是寄生虫或原来的慢性感染者有久居流行区的病史,脾脏多呈中度或重度肿大,质地坚硬,或可有切迹,一般不易恢复正常。

脾脏也可因门静脉高压而呈充血性脾肿大,其常见原因为各种肝硬化所致的门静脉高压。门静脉或脾静脉的炎症或血栓形成等,均可致脾肿大。充血性脾肿大常伴有肝硬化及门静脉高压的临床表现,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壁侧枝循环形成,腹水及消化道症状等。充血性脾肿大多呈中度或重度肿大,质地较实,常可伴有脾功能亢进。

某些造血系统疾病,如白血病、恶性淋巴瘤、骨髓纤维化、溶血性贫血等,由于骨髓造血,以及骨髓异常增生形成大量成熟或未成熟的细胞浸润脾脏,均可导致脾肿大。脾脏肿大程度不一,一般溶血性贫血仅有轻度脾肿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可致中度脾肿大;而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可致坚实的巨脾,甚者脾脏可达到盆腔。

其他疾病,如色素代谢障碍所致的血色沉着病,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脾脏淀粉样变、脾囊肿与肿瘤等,均可使脾肿大。

血液涂片、培养或血清学检查、骨髓涂片检查、肝功能试验、粪便孵化、血吸虫环卵试验以及乙状结肠镜检查等,对进一步确诊脾肿大的病因颇有助益。门静脉高压所致的脾肿大和脾肿大已致脾功能亢进者,可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23. 中暑

中暑,俗称发痧,是炎夏易发的疾病。轻者头昏脑胀、心慌、恶心、呕吐,重者突然昏倒、脸色青紫、出冷汗、脉快而弱、呼吸急促甚至停止。

中暑是由于较长时间在日光下曝晒或在高温、闷热的环境下引起的。预防中暑的办法是注意合理安排时间,早出工,晚收工,中午多休息,不要长时间在太阳下曝晒,不要在闷热的环境下工作、学习。野外工作时,最好穿浅色或白色的衣服,戴草帽,劳动一段时间后到树荫或凉棚下适当休息一会儿。注意多喝清凉饮料、凉盐开水、绿豆汤等,或者服些人丹、十滴水,也能起到预防作用。

发现中暑者,应尽快把病人抬到荫凉的地方,解开衣扣和裤带,把上身稍垫高,然后用温水敷头部及擦全身,或用酒精遍擦全身。同时给病人扇凉,按摩四肢及皮肤,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散热能力。也可针刺人中、曲池等穴位。重患者应尽快送医院。 oLcp9dc/TlTtkrhfw0PuXfRJuniUYeF1Q/PL+AwNyV0szTKb5t9ObMMcZQFAQn+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