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生殖系统的生理

1.各阶段的生理特点

女性一生要经过6个时期,即新生儿期、儿童期、青春期、性成熟期、更年期、绝经期。这是一个由出生到衰老的渐近发展过程,每一个时期都有一定的生理变化和特有的征象。

(1)新生儿期:指婴儿出生1个月以内的时期。女性胎儿出生前,由于在母体的子宫内受到雌激素的影响,出生后可能出现阴道少量血性分泌物和阴道粘液,乳房隆起,甚至有少量乳汁分泌的现象。这种现象大约持续2~3周,然后自行消失。

(2)儿童期:指新生儿至10岁以前的时期。在此期间,儿童的身体发育很快,但性腺和生殖器官则维持幼稚状态。阴道狭长,其黏膜上皮薄而无皱襞,阴道内酸度较低,容易感染。子宫小,子宫颈占全子宫长度的2/3,子宫肌层薄。输卵管细。卵巢狭长,卵泡成批生长和发育,但无成熟的卵泡。到了10岁以后,丘脑下部和垂体的激素分泌量开始逐渐增高,刺激卵泡进一步发育并分泌少量性激素。在孕激素的作用下,乳房和内外生殖器官开始发育,脂肪分布也逐渐呈现女性特征。

(3)青春期:女性的青春期约在13~18岁之间,此时生殖器开始发育,性功能也逐渐成熟,卵巢已开始发育长大,它所产生的激素进入血液,被送至全身,于是生殖器的各部分从幼稚形变为成人形。阴毛和腋毛开始生长,乳房发育增大,全身皮下脂肪增多,臀部和胸部更为显著,出现女性所特有的体形,同时出现音调变高,乳房膨隆,乳房增大,并且月经开始来潮。在此期间,少女的思想情绪和心理状态往往不稳定而易变,家长应加以注意和关心。

(4)性成熟期:女性从月经初潮到绝经时期,一般需持续35年左右。在25~30岁之间为卵巢功能最旺盛时期,产生了周期性月经和排卵。此时也是女性生育能力的高峰阶段。

(5)更年期:女性的生殖功能由旺盛时期转向衰老期的过程即为更年期。一般从月经紊乱开始,到月经停止来潮(绝经)结束。历时因人而异,一般在45~50岁之间。此时卵巢机能逐渐消失,生育机能减退,内分泌功能紊乱,故而表现出月经不调,少数妇女可出现面部潮红、烘热、汗出、心悸、失眠、头晕、目眩、血压忽高忽低、情绪容易激动、肢体麻木等症状,即所谓“更年期综合征”,甚者可影响工作和学习。

(6)绝经期:女性进入绝经期,卵巢功能进一步衰退,表现出卵巢萎缩,月经停止,生殖器官萎缩。由于物质代谢变得迟缓,有些女性开始有发胖迹象。此外,由于骨代谢失常而引起骨质逐渐脱钙而疏松,易造成骨折或骨质退行性病变。为了防止骨质疏松,可以服用小剂量的雌激素和钙片,若一旦发生病变将很难复原。

2.体内的性激素

参与调节生殖功能的激素称为性激素,也叫性荷尔蒙。女性体内的性激素有3种,即雌激素、孕激素和雄激素,由卵巢和肾上腺皮质合成,维持着性器官的发育及生育机能。

(1)雌激素:雌激素主要由卵巢合成。它的作用是促进第二性征发育,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并使子宫内膜增生。保持女性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2)孕激素:孕激素亦主要由卵巢分泌,由卵巢的黄体细胞合成。因此只有排卵后才分泌孕激素,它与雌激素协同发挥作用,使已增生的子宫内膜呈周期性改变,以适合胎儿生存。在妊娠期,体内雌、孕激素很多,能够抑制排卵,防止再次受孕。

(3)雄激素:雄激素主要由肾上腺皮质合成,由卵巢分泌的量较少。女性体内的雄激素能促进肌肉、骨骼及毛发生长,所以也是不可缺少的性激素。

3.月经机理与生理

我国中医学理论认为,月经的产生是脏腑、经络、气血、天癸共同作用于胞宫的生理现象。《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也就是说肾气旺盛、天癸成熟、冲任通盛,对月经产生具有重要的直接作用。其中所论述的生理功能与现代医学所揭示的丘脑—垂体—卵巢—子宫的环路相对应,月经周期性的出现,主要是丘脑下部、垂体、卵巢及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的表现。

祖国医学认为,天癸是影响和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一种物质基础,它源于先天,藏之于肾,受后天水谷之精微的不断滋养,而逐渐趋于成熟。但必须是在肾气旺盛的前提下,否则便不能蓄积而生,发挥其作用。

当然,月经的产生,与冲、任、督、带4脉及脏腑、气血也有密切关系,而且与肾气的充盛、冲任二脉的通盛关系更为密切。

肾中元阴之气通于任脉,在天癸作用下任脉所司精、血、津、液旺盛充沛,与冲脉相资。冲脉又得肾精充实,聚脏腑之血,按时满盈,溢于胞宫,经血才能来潮。除此之外,月经的产生还与督脉的调节、带脉的约束有一定关系。

在月经产生的机理上,气血不但是最根本的物质,而且它们之间又是互相资生、互相为用的关系。因为月经的成分主要是血,而血的运行和统摄又有赖于气的调节,同时气又要靠血的营养。

气血来源于脏腑。脏腑之中,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胃主受纳腐热,与脾同为生化之源;肾藏精,精化血;肺主一身之气,朝百脉而输精微。因此五脏安和,气血通畅,则血海按时满盈,经水如期而至。由此可见各脏腑在月经产生的机理上都有重要作用,尤以肝、脾、肾更为重。

总之,虽然肾气、天癸、冲任督带、脏腑气血在月经产生的过程中各有不同作用,但它们之间却是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的,从而保证了月经的正常生理活动。

月经是性功能成熟的一项标志,每一个健康的成熟女性都会有月经,这是女性特有的生理现象。

(1)月经初潮:青春期第一次月经来潮称为“月经初潮”。初潮的年龄大约在13~15岁,但早到12岁以前或迟到18岁也属正常现象。其早晚与环境、气候、营养状态、身体情况及遗传等有关。如果超过18岁以上,月经仍未来潮有可能是闭经,应及早去医院检查治疗。

(2)月经周期:指上次月经的第1天到下次月经来潮间隔的天数。提前或错后在3~7天之内仍属正常现象。但若提前或延后7天以上,均属异常,应及早检查诊治。

(3)月经表现:月经一般持续3~7天结束。月经期第1天经量稍少,第2、3天较多,第4天后逐渐减少,总量约为30~50毫升。经色多为暗红色,开始时较浅,继而逐渐加深,最后又为淡红。一般不稀不稠,不凝固,无血块,无特殊气味,亦可略有血腥味。

月经期大多数无明显不适感,但也有部分在经行前后出现轻微的腰酸,小腹坠胀,乳房胀痛,或情绪变化等现象,月经过后诸症自行消失,不属病理反应。

少数少女由于卵巢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在月经初潮以后,有时不按周期而来,有的则间隔一段时间后再次行经,中医认为这是由于肾气未充之故,待身体发育成熟后,便可逐渐正常来潮。

除此之外,也有身体无病而月经定期2月来潮1次者,此种现象称为“并月”;若3月一行者,称为“居经”或“季经”;1年一行者,称为“避年”;一生不来月经,而能受孕者,称为“暗经”;受孕以后,月经按月而行,但经量少于以往的月经量,无损于胎儿者,称为“激经”,又称为“盛胎”或“垢胎”。以上情况皆属个别的生理现象,不属病态反映,无需忧虑。

4.白带生理

白带是从阴道内流出的白色粘液,为白色稀糊、半透明状,稍有腥气味,量少。一般发生在月经前期或在两次月经之间以及妊娠期间,带下量稍增多,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正常白带属于人体内的一种阴液,来源于饮食的精微部分,经脾的运化而成,藏之于肾,由任脉所司,受带脉约束,不断敷布于胞中,下注于阴道,起到保护阴道和润泽阴道的作用。

5.雌激素生理

促进包括女性附性器官的发育并维持其成熟状态,促进副性征出现,是雌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大量雌激素能抑制腺垂体分泌促卵泡刺激素。

(2)促进阴道上皮增生、角质化并合成大量糖原。糖原分解的产物可被阴道内的细菌化为乳酸,降低阴道内的pH值,从而抑制病菌的生长。

(3)增强输卵管和子宫平滑肌收缩,从而影响卵子和精子的运输,还能提高子宫肌对催产素的敏感性。

(4)促进肾脏对水和钠离子的重吸收,增加细胞外液量。某些妇女在月经前浮肿,可能与此有关。

(5)促进乳腺导管上皮增生、导管延长和刺激与维持女性副性征。

(6)增加宫颈粘液的分泌,使粘液变得稀薄,有利于精子通过宫颈管。

(7)促进子宫生长和发育,使子宫内膜增生肥厚,并使其中的血管和腺体增生。

6.孕激素生理

孕激素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保证受精卵着床和维护妊娠,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刺激机体产热,使月经周期后半期基础体温升高。

(2)刺激乳腺腺泡发育。

(4)大剂量的孕激素有抑制黄体生成素分泌的作用。

(3)使子宫和输卵管平滑肌的活动减弱,减慢卵子的运行,从而有利于受精卵着床,并使已着床的胚胎不至于被子宫排出。

(5)减少宫颈粘液分泌量,使之变得粘稠而不利于精子穿透。

(6)在雌激素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使子宫内膜和其中的血管、腺体增生,并引起腺体分泌,为受精卵着床提供良好条件。

7.腺垂体生理

腺垂体在青春期之前,由于发育尚未成熟,对下丘脑分泌的刺激不敏感,所以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很少,还不足以引起卵巢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到了青春期,腺垂体发育成熟,月经来潮的周期性变化便会表现出来。女性到45~50岁左右,由于卵巢对腺垂体促性腺激素反应性降低,卵泡停止发育,雌激素、孕激素分泌减少,子宫内膜不再呈现周期性变化,因此月经不再来潮,而进入绝经期。 r1dFYDlqTNjsJ3NLJmlbT14cuo2L740+E6uLl/aEbaZt2I8nGRjdOgaArtTr1xg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