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

中医认为什么是糖尿病

中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在世界上是最早的,远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一书就有论述,并认为糖尿病与生活富裕、饮食丰美密切相关。后世又不断补充和发展,如隋唐时期的中医书籍就指出糖尿病应重视饮食疗法和体育锻炼。中国医生最早指出糖尿病病人尿甜并用于该病的诊断。中医学对糖尿病的症状及其并发症等均有详细的记载,根据其临床症状表现,中医认为糖尿病属于“消渴”病的范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或尿浊、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病证。糖尿病早期病理变化以阴虚燥热为主,如果病变早期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则阴损及气,燥热伤阴耗气,同时由于人体脏腑功能失调,产生痰浊瘀血,从而使气血运行受阻,因此糖尿病中期病理变化为气阴两虚,痰瘀阻络。如病程迁延日久,阴损及阳,以致形成糖尿病后期阴阳两虚的病理变化。

糖尿病主要是由阴虚燥热所致,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往往又互为因果,相互影响,燥热甚则阴虚,阴愈虚则燥热愈甚。病变脏腑关系到肺、胃、肾。燥热在肺,阴津受伤,则口渴多饮。热郁于胃,消灼胃液,则消谷善饥虚火在肾,肾精亏虚,封藏失职,则多尿稠混。肺、胃、肾三者虽然各有重点,但三脏之中又以肾为主,因为肾为水脏,内藏真阴,为脏腑阴液的根本,肾阴亏虚,必然影响到肺胃之阴不足,而肺燥胃热,久必及肾,可见这种脏腑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是复杂的。

消渴病的病机具有以下特点: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气阴两伤,阴阳俱虚;阴虚燥热,变证百出:如肺痨(结核)、白内障、雀目、耳聋、疮疖、痈疽、中风偏瘫、水肿、昏迷等。

中医认为糖尿病的病因

中医学认为,现代医学的糖尿病因肺、胃、肾等脏腑燥热阴虚,水谷输布失常所致的口渴多饮、消谷善饥、尿频量多或尿浊而有甜、形体逐渐消瘦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疾病,与人体的先天禀赋、后天饮食、情志、劳欲、药物等诸多因素有关。

先天禀赋不足,五脏虚弱;后天饮食不节、积热伤津(伤津即伤阴);情志失调,郁火伤阴;劳欲过度,肾精亏损;脾胃虚弱、气虚下陷;瘀血内阻,瘀久化热;痰湿互结,化燥伤阴;外感六淫。化热伤阴;过服温燥药物、耗伤阴津等等,这些因素可单一存在,又可同时致病。

先天禀赋不足

先天禀赋不足,五脏虚弱,是消渴病发病的内在因素。古今医学家特别强调肾脾两脏亏虚在消渴病发病中的重要性。肾与脾又由于医学家的见解而成为两种病因说。肾虚说:以肾虚为最,肾为先天之本,五脏六腑之精藏于肾又赖肾精以濡养,肾精亏少,阴液不足则发为消渴,治疗上重在补肾。近年国内对糖尿病患者补肾治疗观察表明,采用补肾益气调补阴阳的中药治疗后,肾虚症状明显改善,血糖明显降低。脾虚说:脾虚是消渴病的病理基础,脾胃升降失调是消渴病的病机,应当指出的是,中医学中脾脏的生理功能,基本上包括了现代医学中胰腺的生理功能,中医学所认识的与消渴病发病密切相关的脾虚病理,实质上包括了胰腺的病理改变。

饮食不调

《素问·奇病论》中说:“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辛燥刺激食物,损伤脾胃,脾胃运化失司,或积于胃中酿成内热,消谷耗液,损耗阴津,津液不足,脏腑经络皆失濡养,发为消渴。

情志失调

长期过度的情志刺激造成精神紧张、烦郁。怒而伤肝,肝气郁结,郁久化火,肝火旺盛,耗伤肾阴,阴津亏乏,化生不足,不能上输肺,致肺之敷布无源,通调水道无力,三多之症随之而起,引发消渴。忧思过度,思则气结,脾胃因此失其健运,五脏失去水谷精微之濡养,久之亦可形成阴虚燥热之消渴。

情志因素不仅可诱发糖尿病,还可使症状加重,许多糖尿病患者,发病前均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的症状,发病后心理负担加重,精神抑郁紧张或情绪不稳定,造成病情加重。

劳欲过度

劳倦过度,损伤脾气,脾为后天之本,主水谷之运化,脾气虚损,则脾失健运,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输布利用,肌肉失其濡养,则日久必见消瘦;五脏六腑失其濡养,则气血津液虚损,燥热内生而成消渴。

安逸过度,则气血不畅,气虚体胖,气滞不畅,脾胃运化变缓,气血津液化生自然不足,加之气滞日久,多成郁化热,耗伤津血而成消渴之证。

房事不节,劳逸过度,肾精亏损,虚火内生致“肾虚肺燥胃热俱现,发为消渴”。

脾胃虚弱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赖之以生存。若脾之气阴不足,则脾气不升反降,气虚下陷,运化失司,水谷精微无以化生,则上不能奉心肺则燥热,下不能滋肝肾则阴虚。阴虚燥热又可伤及脾阴而不能化生津液,成为消渴。

瘀血内阻

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情志不畅,肝气郁结,疏泄不利,造成气滞,气滞则血因之阻塞,血瘀则气亦不得通,影响水液敷布;瘀血内阻,瘀久化热,燥热伤阴,不能化生津液,则发为消渴。

现代研究表明,瘀血在糖尿病的发病中,既是发病因素,又是病理产物,可加重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并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痰湿互结

中医认为,形体丰满肥胖,过食肥美之品,可损伤脾胃,导致脾失健运,水湿内生,积聚成痰。痰湿互结,日久化热,湿热熏蒸于三焦或雍阻于肺,或留滞于胃,或停留于肝胆,阻遏气机的运行,进而阻碍津液的,出现消渴的症状。

外感六淫

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皮毛者,肺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肺气虚不能卫外,则六淫之邪犯肺,化热生燥。肺燥伤阴,肺阴不足,阴津不能敷布,则引发肺燥、胃热、肾虚等一系列病理变化,发为消渴。

过服温燥药物

长期服用温燥壮阳之剂,或快然纵欲,或意欲长寿,或久病误服温燥之品,致使燥热内生,阴津亏损,发为消渴。

纵观中医所述糖尿病之致病因素,多因伤阴所致,津、精、血统为中医阴之范畴,而热、郁、劳欲过度、瘀、痰湿、外感六淫皆可化热、化火、化燥而伤阴。

中医认为糖尿病的病机

阴虚为本、燥热为标

阴虚燥热是传统观点中的消渴病的病机核心。其基本病理变化为阴液亏耗,燥热偏盛,两者常互为因果。燥热邪气必然灼伤津液,久则伤阴;阴虚不能制阳,虚热内生,则燥热更甚。两者相互作用,便形成恶性循环。虽然导致阴虚燥热的原因可有多种,但消渴一旦形成,则殊途同归。其中阴虚,包含肺胃阴津与肾之阴精虚损,其燥热,多属胃火实热,亦有阴虚火旺之存在。肺胃津伤,不能润泽,故有口渴而多饮,饮水自救之理。胃火炽盛,热结阳明,火热消耗水谷精微,故消谷善饥,热结胃肠,耗伤津液,故大便燥结,水谷被热邪消耗,不养肌肉,故见消瘦。肾阴不足,气化无源,故失其职,开合失司,不能统摄,而尿频量多。所以,《临证指南医案·三消》指出:“三消一证,虽有上中下之分,其实不越阴亏阳亢、津涸热淫而已。”因燥热邪气较易除,津液则易复,而阴则难复,若阴不恢复,则虚火又生,故当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

诸脏同病,以肾为主

消渴病变所在脏腑以肺、胃、肾为主,可累及脾、肝,而以肾为关键。一旦发病,则肺、胃、肾三脏同时受累,互相影响。肺居上焦,为水之上源,主通调水道)。肺气宣发,可将津液输布全身,主肃降而将水液下输膀胱。如肺失通调之能,则肾无化源,胃失濡润。胃居中焦,若胃中有热,食入即化,不能化生津气,反助火热,则上灼肺津,下耗肾阴。而肾为先天之本,主水藏精,为一身阴气之根本,肾阴若充足,肺胃阴津虽受耗伤,尚可得肾阴之助。而肾阴不足,则必累及他脏,肺胃阴亏而不得补充。且肾阴不足,相火妄动,阴虚火旺,亦可上炎肺胃。肺、胃、肾三脏相互影响,终至肺燥、胃热、肾虚同时存在,故肾又居主要地位。所以《石室密录》说:“消渴之证,虽有上中下之分,其实皆肾水不足也。”强调了肾阴不足的重要性。

消渴病的脏腑病机除肺、胃、肾为主之外,脾与肝的病变也不容忽视。脾与消渴的关系在《内经》中已论及,后世也有不少医家认为脾脏病变是消渴的重要病机,如《证治要诀》即认为中消“缘脾经燥热”,李梃在《医学入门》中也强调脾气的重要性,谓“养脾则津液自生”。因脾位中焦,为气机枢纽,脾主运化,水谷精微须经脾气散精,才能上输于肺。若脾气不足,水谷精微不能运化吸收,则肺肾阴气皆失其补充,故可致肺燥肾亏。又脾主肌肉,脾虚则肌肉失于濡养而见消瘦乏力。脾虚水湿不运,湿邪内生,湿郁则化热,湿热交阻,阻碍中焦气机升降,又可反过来损伤阴津的化生。临床所见,气阴两虚之证占相当部分,而其气虚又多属脾气虚见证,可见脾气虚在消渴病机中的确不可忽视。

肝主疏泄,以气为用。若情志所伤,多可导致肝失疏泄,气机不畅,郁而化火。若火热炎上,则木火刑金消灼肺阴;若横逆克土,脾胃升降失常,胃火内升,则气阴被耗;肝郁化火日久,必损肝阴;乙癸同源,肝阴一伤,则肾阴不能自保,必耗及肾阴。肺、胃、肾被涉及,则发消渴。如《医宗金鉴》曰:“消渴证,厥阴之病。”《血证论》认为:“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大量的临床观察证实,消渴病患者,有很多是因肝气郁滞,肝火上炎而引发的,临床以平肝疏肝法治疗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

气阴两虚、阴阳俱衰

津可载气,阴津亏耗,无以载气,津耗则气散,故阴虚日久可致气伤。又消渴多有燥热邪气内生,燥热亢盛,既可伤阴津,也可耗散气。所以,消渴病多见气阴两虚。上焦气虚,则津失输布;中焦气虚,则津液不化;下焦气虚,则津液不固,故气虚反可加重阴津亏耗。气阴两虚,以消渴日久为多见,临床上气阴两虚为消渴中期的主要见证。

肾阴虚久,阳失化源,必损及肾阳,而致阴阳俱虚或肾阳衰微。亦可由气虚日久,耗及阳气,导致阳虚。阳虚则不能蒸腾津液,津液不复上升,直入下窍,故病益甚。阴阳俱虚者,多见于后期,以致病情日见复杂,变证丛生。

从上转下、病情加甚

根据许多临床积累观察,认为本病初期病机主要为阴津亏损,燥热偏盛,病位在肺胃,虚实夹杂,以多饮、多食、多尿为主要表现;中期则以气阴两虚、瘀血阻络为主,病位主要在脾胃,以虚为主,临床表现为典型的三多症状不显著,以口干、乏力、气短、神疲、消瘦为主,可有变证出现;后期则以肾阴肾阳俱虚,五脏皆损,痰湿瘀血阻滞经络,出现水肿、胸痹、坏疽、中风等严重合并症,此期三多症状已少见。

消渴病总的趋势是病变脏腑由上焦部位向下焦肾脏转变,病情日渐加重。凡以肾为主者,病多复杂难治。

变证病机,瘀血为主

消渴中后期,阴虚燥热每致气阴两伤或阴阳俱虚、阳气不足,不能推动血液运行,则易致瘀血内停,阻滞脏腑经络。瘀阻心脉则发胸痹,瘀阻眼络则发视物不清,目盲失明;瘀阻络脉则四肢麻木或坏疽。若瘀血与痰湿阻于经脉,则发中风偏瘫。可见瘀血是消渴中后期变证发生的主要环节,这点已被许多现代研究证实。其病人表现于舌质紫暗,舌下络脉怒张,或舌有瘀斑,口唇爪甲紫暗等征象。

变证之发生,本于阴虚燥热、气阴两虚、阴阳俱虚之正气不足,而致邪气停留或内生。变证病机,除瘀血外,尚有湿痰阻络、湿热内生、热毒郁结、水邪内停等。湿痰阻络,多发肢体麻木,或合并瘀血而致中风;湿热内生,内蕴脾胃则呕恶,下注则外阴瘙痒,或发淋证;热毒郁结于皮肤,则为痈疽,停留于肺,则为咳喘;水邪内停则为水肿。凡此种种,恕不一一概述。

总之,消渴病的发生,阴虚燥热为主要病机,贯穿始终。肺、胃、肾三脏同时发病,而以肾为本。从疾病进程看,正气损伤,先伤津耗阴,继则损气,终则伤阳。初期以肺胃为主,中期以脾胃为主,后期以肾为主,并可涉及肝脏。从虚实角度来看,则初期为虚实夹杂,中期为正气虚损,后期则虚中夹实,五脏皆病。

糖尿病的中医辨证分型

消渴病中医辨证分型方法很多,可按“三消”辩证分为上消、中消、下消三型。上消以烦渴引饮,中消以消谷易饥,下消以小便如膏为主症。全身表现消瘦,即所谓三多一少(吃的多、喝的多、尿的多、身体消瘦)。其他可伴有皮肤瘙痒,女性阴部瘙痒,视物不清,四肢酸痛或麻木等症。

另外,可按阴阳辩证分为阴虚型、阳虚型、阴阳两虚型;或按脏腑辩证分为肺胃燥热型、肺肾阴虚型、脾气虚型、脾阴不足型、肾阴虚型、肾气虚型、肝阴不足型、肝阳上扰型、胃阴不足型、肝肾阴虚型;或按气血津液辩证分为气虚型、气阴两虚型、血淤型、气滞血淤型、气虚血淤型、湿热型、痰湿型。

消渴病的中医辨证,一般按“三消”辩证。即首先要辨明病位之上、中、下,有无实热虚火,有无变证,变证与本证孰轻孰重。其病变脏腑主次的判断,是根据三多症状的轻重主次来判断的,多饮突出者为上消,多食突出者为中消,多尿突出者为下消。上、中、下既明,则治法诚如《医学心悟》云:“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焦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可见治疗中既要强调重点,又要兼顾他脏。

辨证论治时,又要辨别实热虚火的有无。本证初起,多有燥热邪气,且可以燥热为主,中期多燥热阴虚并重,后期则几无燥热,而以阴虚火旺为主。燥热者,多见口苦、心烦、口臭、便秘,或咳吐黄痰、舌红苔黄燥、脉弦滑数或沉数。而阴虚火旺,则见症不同于上,多为五心烦热、失眠、耳鸣、目眩、盗汗、遗精、舌红少苔、脉细数。实热虚火治法迥异,实热当以清热泻火之法,而虚火则当滋肾阴以退虚火。凡病属中后期者,当细辨变证之有无,若有变证,则当分清缓急轻重。变证可见瘀血、气郁、脾虚、湿热、水饮、热毒、血虚等证候,但其基础仍是阴虚燥热,故当辨本病与变证的轻重。治疗上,要二者兼顾。若变证一除,又当治本病。

消渴本病的辨证

(1) 上消,肺热津伤

症状表现为口干舌燥,烦渴多饮,尿频量多,多食易饥。舌边尖红,苔黄燥,脉洪数或弦数。

(2) 中消,胃热炽盛

症状表现为多食易饥,大便干燥,形体消瘦,多尿且甜,口渴多饮,或见口臭,口苦,牙龈肿痛。舌红,苔黄燥,脉滑实有力。

(3) 下消,尿频量多。

下消之中,有肾阴亏损、肾阴阳两虚两种证候。

肾阴亏虚:症状表现为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或尿甜,口干舌燥,渴而多饮,形体消瘦,消谷善饥不甚明显。舌红瘦薄,少苔,脉细数。

阴阳两虚:症状表现为小便频数量多,混浊如脂膏,甚至饮一溲一,或夜尿频多;面色黧黑,耳轮焦干,腰膝酸软,畏寒肢冷,阳痿不举。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消渴变证的辨证

消渴病多数可依上述上、中、下三消划分的方法进行辨证论治。然而,疾病的发展变化,有常有变,处于上述证候之外者,可称之为变证。这些变证在某些情况下,会成为主要证候,成为论治的主要矛盾。尤其在中后期,变证峰起,五脏皆受累,更应重视变证的辨治。消渴变证常见者如下。

(1) 气阴两虚

症状表现为口干口渴,饮不甚多,尿亦不甚多,多食易饥不明显,伴有自汗,气短乏力,神疲倦怠,腹胀便溏;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头晕,耳鸣,失眠心悸。舌淡或淡胖,脉弱或细弱。

(2) 脾胃气虚

症状表现为口渴多饮,饮食不香,食纳转少,食少腹胀,大便溏薄,四肢无力,神疲气短。舌淡胖大,或有齿痕、脉细弱。

(3) 肝气郁滞

症状表现为口渴多饮,多食善饥,尿多味甘;口苦咽干,两胁胀满疼痛,腹满胸闷,嗳气,心烦,情志抑郁或急躁易怒。舌暗红,苔薄黄,脉弦或弦细。

(4) 瘀血内停

症状表现为口燥咽干,饮水量多,或消谷善饥,小便量多;或伴头痛、胸痛、胁痛;或面色紫暗,四肢青紫,四肢疼痛,肢体麻木。舌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细涩。

(5) 湿热中阻

症状表现为口渴多饮,但量不甚多,多食不明显,脘痞腹胀,胸闷恶心,四肢沉重,或见皮肤瘙痒,小便黄,大便秘结或溏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优势与局限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伴随终身的疾病,但可以控制。其采用的综合冶疗方法是控制饮食、调摄情志、适当运动、药物调理等。中医药综合疗法对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以疗效稳定,无毒副作用,调节机体内环境,改善体质,减轻胰岛素抵抗状态,调节糖脂代谢,增强糖自稳等优点,在轻型、中型糖尿病的防治工作中占有一定优势,特别是对于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疗效显著。甚至许多情况下是西医在一筹莫展的情况下中医药都可发挥良好作用,更主要的是广大人群对长期服用的降糖药,及胰岛素治疗存在惧怕心理,而愿接受中医药治疗。

中医药综合疗法不足之处是降糖作用慢。目前国内外还没有研究出能在两周内很快降糖的纯中药,市场上凡是能很快单独降糖的所谓纯中药一般都加有西药。所以西医快,中医稳定。

尽管如此,应当认识到各种治疗都有其局限性,都有其一定的适应范围,不论病情轻重,不求其适应症范围,单纯,甚至盲目地追求一种治疗都不会收到良好效果,有时还会耽误治疗,带来不良效果。

综合目前各家意见,专家认为中医药在以下三种情况适用,供各位参考。

第一、Ⅱ型糖尿病人,在认真进行饮食管理与运动治疗的基础上,无严重急、慢性病发症的轻型糖尿病,尤其是尚有一定的胰岛素分泌功能者可单纯适用中药治疗,但是应当强调中药治疗也是综合治疗的一部分,而绝非中药治疗可以代替一切。

第二、经过综合治疗病人的血糖已得到控制,但是一些症状,如口干又不思饮,疲乏无力,体弱多汗等等都是西医不好解释又难以为力的。此时中医可利用补肾、养阴、清热、利湿等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

第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早期如肾病、眼底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同样是西医缺乏有效治疗的项目,此时可在综合治疗以及降脂、降血压、扩张血管、营养神经等治疗之上配合中医的辨证施治,亦可取得良好效果。 SkAFQ6GyYZ9S8Trqa0dZgBvuyF8pnEa2cSGb1XbI2mNRpt494qOHEvkzgxJb93T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