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面对DDL魔咒,你无从下手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其实,让你真正无从下手的并非DDL魔咒,而是不知道该如何解决一项复杂的任务。
很多的时候,老板给你的工作是一个很宽泛的要求。
比如说:“‘双11’要到了,小刘,你写一个活动策划吧。”
你可能很蒙:“活动策划?什么活动的策划呢?”
老板回答你:“很简单,促销活动啊!你看看有什么能打折的,打个折,再发点优惠券,弄弄什么满赠,就是平时那一套啊!”
紧跟着,老板表示他现在很忙,给了你一个DDL,然后就让你回去了。
你一个人面对这个老板眼中“很简单”的任务,陷入了沉思……
其实你的脑海里已经有了一些零碎的想法,你大概知道老板想要的是什么,但你不知道该怎么系统地整合起来,或者说不知道第一步该怎么开始。
像这样的策划,其实自己很容易琢磨出来解决办法。比如说,找前辈要一份曾经的策划,“依葫芦画瓢”,你也就能做出来了。
但如果是更复杂的任务呢?如果给你一个看上去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呢?如果没有任何“先例”给你做参照呢?那么,你该怎么办?
2019年,百度公司在离春节只剩下1个月的时候,通过竞标拿下了2019年春晚的互动权。
面对春晚那如同惊涛骇浪似的流量爆发,阿里(阿里巴巴公司的简称)都是提前3个月就开始准备了。即便如此,BAT 中的阿里和腾讯都没能顶过这样的流量海啸,纷纷折戟,在“摇一摇”抢红包的环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宕机 。
2015年,微信与春晚展开首次合作,除夕当晚,抢红包的“摇一摇”互动高达110亿次。因为缺乏经验,腾讯显然低估了春晚的“威力”,用户在抢红包的时候,不断地被提示“出错”“无响应”,宕机长达1小时。
2016年,支付宝拿下了春晚的红包合作权。虽然支付宝团队做好了心理准备,但他们完全没想到,那一年的除夕夜,“摇一摇”互动的参与总量达到了惊人的3245亿次,是2015年的29.5倍……很不幸,支付宝也宕机了。
2017年,支付宝依旧是春晚的合作方,也依旧没能挺过去。
2018年,扛过多年“双11”的淘宝拿下了春晚互动权。为了应对极端情况,淘宝团队在2017年“双11”的基础上又扩容了3倍。本以为这回“稳了”,结果依旧折戟——因为当晚的登陆峰值超过了2017年“双11”的15倍。
到了2019年,阿里和腾讯是被折腾够了,这两家不约而同地没有去参与春晚互动的竞标。也就在这一年,百度接过了“春晚红包”的大旗,同时接过的还有同行们同情的眼神……
此时此刻的百度,只剩下1个月的时间,却要扛过这样一场硬仗。
百度高层下了死命令:这场仗,一定要打赢!意思就是必须在百度App不宕机的情况下,完成春晚互动任务,给每一个参与的用户带来良好的体验。
这样的任务交给你,你知道该怎么做吗?
腾讯完不成,阿里完不成,从来就没有一家互联网企业完成过,那凭什么百度可以完成?
我可以告诉你的是:百度还真的完成了。那是这么多年来,春晚唯一一次“摇一摇”圆满成功。为了抗住春晚的流量海啸,百度干了这么几件大事:
· 精确计算出了春晚当天会面临的流量总数,据此投入相应的资源。
· 百度旗下的所有产品为春晚让路,包括百度的“现金奶牛”广告业务。
· 面对5万台服务器的缺口,百度团队整合了全球供应链,把全世界的服务器产能都集中了起来。
(还有其余的多项安排,不在此赘述。)
这其中每一件,都不是一般企业能快速完成的事,但百度搞定了。它的“首次突围春晚”,被载入中国互联网史册。
这种成功超脱于具体的执行层面。它是一种方法论上的成功,其核心在于:所有复杂的任务,无论多么高压,都有一个理论上的解决办法。它并不特殊,也非就事论事,而是一套适用于各种类型任务的核心逻辑。
哪怕你最后因为种种原因导致任务失败了,但那也是其中某一环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关键是,你的心里要如明镜一般,清楚第一步怎么做,第二步怎么走,最终达成什么样的目标。
如果你脑海里的思维足够清晰,那你就永远不会害怕“面对任务无法下手”这样的情况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