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突围技能三:时间管理术

无效的日程安排表

我们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曾经当过那种特别典型的“时间管理新手”。新手很爱搞一些苦行僧式的日程安排表,精确到分钟,结果连一天都坚持不了。

这种糟糕的日程安排表,往往来自媒体的过度渲染。比如说当年红极一时的“清华学霸双胞胎”,两姐妹的家长公布了她们高中时期密密麻麻的作息安排:早上6点起床锻炼,11点25分~13点30分吃午饭,打印课件,下午的课程和晚上的作业要在22点之前结束,22点~23点听英语,23点~次日凌晨1点读《飘》、背单词,凌晨1点之后睡觉,一天只睡5个小时。

最后媒体大笔一挥,定调:这就是她俩考上清华的理由!

没有任何人求证真伪,也没有任何人质疑这种日程安排的可执行性,反正直接赞叹就完事了。至多是年轻人再在爸妈的强烈要求下,跟随着学霸的脚步小小地尝试一回,然后发现自己根本学不来,很快放弃。

偏偏这种“大佬式”日程安排表,不仅出现在颂扬“学霸”的报纸上,还出现在那些介绍各大企业CEO的微信公众号上。

小编们会告诉你:乔布斯每天清晨6点起床,9点就能完成整个上午的工作;他的继任者库克比他更猛,每天凌晨4点半就起了;马化腾凌晨一两点还在回复员工的邮件;雷军只睡四五个小时……

他们就赌你没在苹果、腾讯、小米等公司工作过,所以绝对不会告诉你马化腾是个“夜猫子”,晚睡晚起,这才是人家半夜还在回邮件的理由!——这是整个腾讯都知道的事。成功人士才没有把自己活成苦行僧和机器人。

所以你一定要意识到:详情而又严苛的日程表,不适合这个世界上99.99%的人。但不要把日程规划表和时间管理画等号,因为时间管理术是适合绝大多数人的,只要你肯学,你就能有所掌握,只是不同的掌握程度罢了。关键是,你要找到对的时间管理方式。

很显然,日程表是个错的方式。那什么才是正确的呢?——尝试着把“日程表”转化成“任务表”。

在说任务表之前,我们需要对时间管理有个总体的概念:

· 首先,你要明确时间管理不是“时间管你”,而是“你管时间”。

· 其次,基础的时间管理就是任务管理。你要分门别类地整理好你的待办事项,给它们安排合适的时间。

· 再次,面对未来短期的任务,你要做到“适度承接”,不要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

· 最后,面对长期的目标,一步一步做好规划,踏踏实实往前走。

这四部曲,其实就是时间管理的秘诀所在。

我们每天的任务有很多,有工作上的、生活上的、学习上的。既有特别重要的,也有琐碎但不得不去做的。你要从这么多待办事项中寻找到你需要花主要精力投入的那一个或者几个,然后集中精力去攻克。

我们最开始需要掌握的就是“任务管理”,这是时间管理术的起步。

二八法则

你一定听说过二八法则。它最初是一个经济学上的概念,于1897年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帕累托通过研究发现:在当时的社会上,20%的人占有了全社会80%以上的财富,剩下80%的人只拥有20%。

经过了百年的时间,这个定律已经被延伸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商业领域:20%的品牌占据了80%的市场,20%的产品创造了80%的收益……它在生活领域也同样适用,比如说,你20%的亲友占据了你80%的社交时间。

所以,放到你的工作上,你会发现:20%的工作,也就是那部分最核心的、至关重要的,决定了你80%的成果。因此,你要为这20%的工作内容付出80%的时间和精力。

日本著名实业家稻盛和夫曾经这样定义过“成功”这个概念,他认为:成功=思维方式×热情×能力。我们经常强调个人能力的重要性,也一直提倡要全情投入,但在他眼中,排在第一位的恰恰是思维方式。

你每一天的时间是有限的,交给你做一件事情的周期也是有限的。那么,你所需要的思维方式,其实就是找出那20%的核心工作,然后分配80%的时间和精力给它。

那么,我们要怎么找呢?

巴菲特提供了一个好方法:做减法。

巴菲特的12条投资理念最为著名,但我觉得,最适合普通人的是他的“25:5目标法则”。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要成为一个专业的投资者,但每个人都有管理自我时间的需求。

巴菲特的飞行员迈克·弗林特曾经向他请教:如何才能确立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

巴菲特让迈克写下25个想要达到的目标,然后圈出其中5个更重要的来。随后,巴菲特问:“剩下的20个项目,你打算怎么办·”

弗林特理所当然地回答:“前5个最为紧要,剩下的放在后面去做。”

巴菲特说:“不,你要尽可能避免这20件事。”

虽然当年现场的情景已经不可考证,但“25:5目标法则”无疑是符合巴菲特的行事风格的:做减法,是他一个很重要的思维方式。你发现没有,25件事中挑选出5件恰好也是20%?

HBO拍摄的纪录片《成为沃伦·巴菲特》(Becoming Warrent Buffett)再现了这位老人一生的成就。他甚至没有选择5件事,因为他把减法做到了极致,一生只专注于一个目标:研究股票投资。

在他执掌伯克希尔-哈撒韦投资公司的50多年里,这家公司的每股股价达到了32万美元(当下的阿里巴巴是每股167美元),巴菲特个人的资产也达到了全球第三。

你也可以试着去使用这样的思维。在你面对工作的时候,列出所有你需要做的事情,然后寻找出其中至关重要的20%。

对于一个技术工程师来说,或许这20%被攻克后,所有的困难都将迎刃而解;对于一个市场营销人来说,或许这20%的商品被大力推广后,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该季度的业绩。但无论如何,你一定要学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去做减法——减到减不下去为止。此时留下来的,一定是最重要的事情,它值得你投入80%的时间。

但这样的思维方式,并不是在教你走入教条主义的误区。巴菲特对他的飞行员说:“放弃剩下的20个项目。”这并不是让你在做人生规划和在面对待办事项时表示:“剩下的80%我就放弃了!”

这种方式只是在告诉你,剩下80%的工作,请在剩余的20%时间里高效地、有选择地完成。不要让它们占据和分散你最主要的那一份精力。

所以,你在处理任务时,管理自身时间的流程应该是这样的:

· 列出你需要做的事情。

· 做减法,一条条删除,直到只剩下20%的核心任务为止。

· 用整块的时间集中精力去处理这些核心任务。

· 做完之后,再去处理剩下的任务。

还有一个要点,你务必要注意:工作规划并非你的人生规划。一切商业产品,在经过激增后,速度都总有一天会放缓。原来20%的核心,也会被慢慢地优化和淘汰掉,成为那不再重要的80%。所以,你一定要注意迭代。

还有一位和巴菲特一样热爱“做减法”的商业奇才是乔布斯。他做减法的故事更是人尽皆知:把苹果的产品线砍到仅剩那么几条,又把苹果系统对外的授权全部都收了回来。至今Apple Store(苹果商店)里就只有很少一部分产品在售卖,简洁又高效。

但苹果还有一条“第二曲线”。

如图所示,接在上一条曲线之后的,就是“第二曲线”——在iMac高速发展的时候,苹果推出了iPod随身听;而在iPod成为大街小巷的潮流之后,苹果又开始研发iPhone。乔布斯始终都不满足,始终在“搞事情”。因为他知道,任何一款数码产品不可能永远引领潮流,当产品处于巅峰状态的时候,它的下一步趋势就是下降了。而在iPod市场份额开始下降时,iPhone衔接得刚刚好。

放到你的身上,如果你的工作变得特别顺利、无比得心应手的时候,你就应该开始警惕了。

你现在所判断的那20%,可能不再是原来的那个核心了。你需要找到新的增长点,主动给自己制造一些难关,找到那些需要你花费80%的时间和精力去攻克,并且一旦攻克后能为你带来飞速进步的事情,这才是推动你持续前进的助推器。

这个世界变化很快,每一天都有新的技术、新的商业模式诞生。两年足够一个共享单车行业从疯狂走向死亡,所以你必须持续保持危机感,优化自己的时间分配。

要点的筛选往往是因人而异的,但如果那20%的核心任务一定要有什么标准的话,那应该是:你做起来不那么轻松的。

日常模块化

即便我们学会了“做减法”,也总有些事根本减不掉。快递还是要自己去“菜鸟驿站”拿,邮件还是得一封一封看、一封一封回,每天还是得自己乖乖做卫生……这种琐碎的小事充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偏偏我们很容易犯下时间安排不当的错误:拿着整块的时间去做琐碎的小事,到了碎片化时间的场合,又开始变得焦虑,恨不得在地铁上抓紧时间工作。

而真正正确的应对方案是:你通过二八法则做减法找到的那些至关重要的事情,应该占据你上午和下午整块的工作时间;那些碎片化的事情,应该放在你关键任务间隙的碎片化时间;而休闲娱乐等给自己“充电”的项目,放在晚上的舒缓时间。这就是将日常生活模块化。

模块安排和日程表最大的区别在于:

· 模块安排粗略到小时,而日程表精确到分钟。

· 模块安排以任务为优先,日程表以时间为优先。

· 模块化是可执行的、能完成的,过于精细的日程表不可执行、无法完成。

要知道,日程安排是很可能会被突发事件打乱的。如果你突然身体不舒服要去医院,那你安排的“今天下午做完×××”就会被延期,你明天、后天的安排也跟着延期。但对于模块化日常来说,即便遇到了突发事件,它也不会打乱你以周、以月为单位的安排,因为你脑海里的概念是“上午9点到11点是输出时间”。

你在进行模块安排的时候,重点是“我把某项工作安排到了最合适它的那个时间段”。这个时间段里你做不完也没事儿,你可以选择延长时间,或者明天这个时间接着去做。关键是你要有“整块”的时间概念,让日常规律起来。

据此,我们基于任务管理,试着来拆解一下自己的日常。

任务即可以分为重要任务和零碎任务,也可以分为日常任务和非日常任务。前者就是我们二八法则所强调的,后者则根据这项任务在一周之内的重复次数来划分。比如一周7天,人们有5天都要上班和上学,那上班和上学就是日常任务,直接填进了我们的日常模块中。

我们的日常模块,又有4个大的类别。

1.输入模块

比如会议、跨部门沟通、阅读、课程学习等,综合包括了输入他人的知识、经验与观点的过程。

输入模块,建议放在下午或者晚上。在午后,大家都懒洋洋不想干活的时候,一般都安排了例会;我们也普遍会把读书或者业余的课程学习放在晚饭后。

2.输出模块

如果你是一个文案工作者,你输出的就是文字;如果你是一个程序员,你输出的就是代码;如果你是一个大学生,你要输出的就是作业和论文。输出指的是你做了什么,以及最终呈现了什么。

输出模块,最好放在上午。因为上午刚吃过早饭之后的两个小时,往往是一个人思维最活跃、最集中的那个阶段。但我也见过“夜猫子”型选手,晚上的时候效率最高。清晰而有力的大脑神经帮助你实现高效输出,根据自己的生理习惯做出调整也未尝不可。

3.休闲模块

这一模块指你在业余时间的生活,如出门约会、在家里休息、陪伴家人、外出旅游等等。

休闲模块,一般会固定在节假日,或者没有额外输入任务的晚上。虽然很多“鸡汤”告诉你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在下班后的那几个小时,但人这一生更重要的还是“生活”。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去休息、去社交,要试着去“生活”,而非简单地“活着”。

4.健康模块

这综合包括了你为了维持健康所做的锻炼和饮食优化。这个模块不是每个人都有,但我建议你有。

健康模块,更多的在于自律。我们会在后文中着重去讲述时间管理中的自律问题。在这之前,更重要的是不要对健康模块视而不见,而是要把它安排进你的生活中。

除了这四大模块之外,还有很多零碎的小事,会穿插在这四大模式之间。比如:早上喝咖啡的时候可以浏览、回复一下邮件,任务与任务之间的休息时间可以去“菜鸟驿站”拿个快递,午睡醒来后可以做个颈椎运动,顺便再收拾下杂物等等。不要让碎片化的任务占据你整块的时间,碎片化的任务就该交给碎片化的时间去做。

学会模块化地工作和生活,主动地进行任务管理,而非让任务来管理你。

CSDA进度管理法

那些简单的、碎片化的事情,我们其实很容易就能搞定,它只是占用时间,而不占用你的思维能力和精力。但那些真正让你上心的20%的重要任务,常常会极大地耗费你的脑力。这种时候,你又该如何去管理它们的进度呢?

这就涉及了“CSDA进度管理法”的运用。这是一套很科学的时间管理方式,能够帮你管理大型的复杂任务。

CSDA,指的是count——shift——divide——approach,也就是计算——移动——分解——达成。

· 学会记录和运用数据,这是计算。

· 把最后期限往前挪一些,给自己一点儿压力,这是移动。

· 拆解工作,找到解决问题的“阵眼”,这是分解。逐个击破任务,这是达成。

简单来说,CSDA法则的意思就是:计算你完成任务需要的时间,然后把DDL往前挪一点,再分解你的任务目标,最后逐一攻破。

我们前文所说的拆解任务,指的是CSDA法则中的第三个步骤,也就是拆解。但在做拆解之前,我们还需要做好计算和移动工作。

举个例子:

· 假设我是某家公司的行政人员,年关将至,我被安排组织策划一场年会。现在我得知了年会的具体时间:小年夜。

· 通过粗略计算得知,我大概需要一个月的准备时间。同时,为了不出纰漏,我决定在小年夜前一周就完成全部准备工作,最后一周只用于彩排。由此,我定下了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 如何准备好一台年会呢?我拆解任务后发现,年会主要由节目、抽奖、致辞、吃饭几个方面组成。因此,我首先给各部门发通知,要求分别出1~2个节目,择期审核;其次,和老板沟通好抽奖的预算,拟定奖品,顺便请老板准备好讲稿;再次,找专业的外包公司策划整台晚会的流程,安排好主持、布景与灯光,确保现场效果;最后,和酒店沟通好当天的餐饮事宜。

· 最终,“年会”这个大工程被我拆解成了一个个子任务,在既定的时间节点内逐个击破,有条不紊地完成。

CSAD原则最精妙的那一环,其实在于计算:你必须要搞清楚你的效率是怎样的(也就是你要花费多长时间去完成),在此基础上,明确你的任务步骤,这样才能精确安排完成每一小步的DDL。

而预估时间这种事情,并不是我拍个脑袋说我每天要写3000字就能写出来的。你必须在这之前花足够长的时间去反复做记录、做复盘,这样你才能对你做某些常规工作需要花费多长时间做到心中有数。

也就是说,你要主动记录自己的效率,再把你记录下的结果反哺到你后续的工作中。

比如电商运营这类工作,管的不只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仅要懂线上销售,还要懂上下游供应链,懂仓储。我认识的一位运营小哥,打从一入职就开始收集数据:仓库每捡100单需要花费多长时间,一个熟练工一个小时能打包多少个大快递、多少个小快递,一个临时工一小时能折多少个盒子,摄影师一天能拍几件单品……最后,整个办公室里的人在他眼里都是行走的数据。就连一名客服在他眼里都是“一天最多能接待200个售前、20个售后”这样的一组数字。

这就使得在“双11”到来之前,他根据加购物车的量,推算出了成交额;然后根据客单价,计算出大概会有多少个快递;又根据人工效率和快递数量,算出了如果要求3天内发完快递,需要招聘多少个临时工……

他的计算结果,距离最终的实际数字误差很小。在这样的预判下,仓储团队提前安排好了临时工,并成功地在3天内完成了发货。

他之所以能做出这样的预判,绝对不是什么“经验之谈”,而是在于持续积累的数据。每个人的效率在他眼中都是一串准确数字,他就像是一位操盘手,稳稳当当地安排好了“双11”的工作。

如果说计算是你的CSDA模型是否准确的关键所在,那么分解就是你是否能真正执行到位的要点。

Divide就是分解任务、拆解工作,把不可执行的待办事项变成可执行的待办事项。

例如:我今天要写3000字——这是一个可执行的任务吗?其实不是的。我完全不知道要写什么的时候,给我一台电脑,让我写3000字,我只能和显示器大眼瞪小眼。

但如果我把任务拆解,首先看看微博热搜上有什么热点话题,确定好主题;其次针对主题写个提纲,确定文章分哪几个部分、分别写些什么;然后动笔,写大概2000~3000字;最后排版好,发布在知乎上——你看,是不是可立刻执行了?

拆解的奥秘在于细化每一个步骤,并且每个步骤都具备指导性,让你能够立刻进行下去。一步一步地,一开始所苦恼的难题就变得容易操作了。

用CSDA法则去指导你自己,虽然不能让你一定把工作做到尽善尽美,但你的工作会变得井井有条,你会更有自我掌控感。

未来管理

我们上面说的,都是基于当下的任务所进行的时间管理。但真正的时间管理达人,还会着眼于将来的规划。在承接新任务的时候,时间管理达人会快速测算这项任务所需要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并立刻为它“摆好位置”,不去做超出自己能力的事情。

对未来管理没有概念的人,很难放弃眼前的机会与诱惑。例如,热爱去当斜杠青年的人,尤其爱给自己找事做。我在知乎上的一位有10万粉丝的“大V”朋友,一边从事着自己的本职工作,一边回答着知乎问题,还一边接广告。为了保持账号的活跃度,他每天都在琢磨着怎么去回答热榜上的问题才能拿到更多的赞,同时还要按照广告主的要求一遍一遍地修改软文。因为过于沉浸当知乎“大V”的副业,他在工作时间都想着晚上回去怎么写稿,绩效也因此远不如从前。甚至于为了追热度,他的知乎回答也不如以往那般有趣了。

在经历了一次绩效垫底,险些被裁员后,他突然醒悟:自己在做的是超出能力的事。

他先前之所以固执地认为自己能协调好,是因为只要给他充足的时间和精力,他确实能做得到、做得好。但问题就在于,他其实是安排不过来的。虽然接广告给了他副业的收益,但他主业的绩效降了,年终奖也就少了,结果总收入并没有增加。

在幡然醒悟之后,他果断地选择了“放弃一部分”。比如说,他不在乎知乎回答的频率了,也不再绞尽脑汁地追热点了,而是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现实生活中来。

未来管理,在于精准地认知自己的执行能力。在你拥有的有限的时间里,你能做多少事情?如果你很好地执行了CSDA进度管理法,那你就会对自己的效率有着比较准确的认知。在新的任务递交到你跟前时,你大可以做出判断——它会花费我多少时间?我能准时完成吗?需要占用我其他的时间吗?若答案超出了你可以承受的范围,那就果断放弃。

如果你什么都想做,那一定什么都做不好;如果你什么都想要,那最终什么也得不到。

处理长期目标

《美少女梦工厂》是90年代的一款很流行的养成游戏。在这个游戏里,你要扮演父亲的角色,把女儿从10岁培养到18岁。你为她安排的行程——上课、打工、外出等等,都会影响她最终的结局。是成为女王、大臣、舞蹈家还是米虫,都在于你在游戏里的8年里为她所安排的一切。

现在看来,这真是个长远规划的好案例啊!如果想嫁给王子,你就得多上舞蹈课,培养气质,然后在18岁那年的舞会上和他跳舞。你看,达成嫁给王子的意愿,其实由4个步骤组成:

· 明确目标:我要让游戏里的“女儿”嫁给王子。

· 找到达成目标的关键变量:气质、礼仪、道德等参数得达到游戏要求的数值。

· 通过长期规划和行动,达到关键变量所需要的数值:在游戏里安排好“女儿”在8年里的日程。

· 临门一脚:一定要在“女儿”18岁那年触发那个和王子跳舞的事件,然后就可以安心等待结局了!

明确目标——寻找关键变量——规划并行动——临门一脚,这是一个完整的长远规划模型。

我们前文所说的CSDA进度管理法则,相对来说更适用于短期的单一任务。比如,花一学期写完本科的毕业论文,花3个月推出新一代产品,花10天时间准备好项目汇报,等等。

但面对动辄以年为单位的长期目标时,CSDA就不是那么有效了。因为长期目标下会包含若干复杂的子任务,每个子任务的评估方式都有所不同,显然,仅针对单一任务有效的CSDA应对不来这种复杂的情况。这种时候,长远规划模型反而相对适用。

我们再回到长期目标规划的4个步骤上,并逐一去拆解它。

你可能会觉得第一个步骤“明确目标”是个很容易的事情,那你就错了。我见过太多迷茫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每年开学季,都有大学新生在私信里问我:“我该如何才能不虚度大学光阴?”我往往会回问:“那你到底想做什么?你是想升学还是就业?升学的话,是考研还是出国留学?就业的话,你要进体质内还是要在体制外?”

在面对这样的问题,我得到的回答一般都是:“我也没想好啊!”

我不得不跟你说:不明确的目标压根就不是目标。你必须得清楚地知道你想要什么,以及你想成为怎样的人,不然后续无从谈起。我觉得“我想考××省的公务员”或者“我研究生要去××大学读”比“我不想虚度大学光阴”要容易实现得多,因为前者更明确,更好找到关键变量。

当你有了明确的目标,接下来就是“找到达成目标的关键变量”。

问题来了:什么是关键变量?

我们前面所说的二八法则在这里依旧适用。假如影响你达成目标的因素有10个,那么只有两个才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你做好了这两个,其实就基本上成功了,那么这两个因素就是关键变量。

在所有向我咨询过的学弟学妹们中,有这么一位给了我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我想去美国读整合营销传播。”

当时我和她正坐在学校的奶茶店里,因为这个目标过于具体,以至于我不由得惊叹了一下。不过她下一句话就让我差点把奶茶喷出去,她向我问道:“我是不是应该转专业去读广告学?”

她的眼神过于诚恳,以至于我按捺住要走的冲动,耐心地问:“你为什么想转专业呢?”

她说:“这个专业更对口,我觉得老师们可以给我更好的资源。”

我问她:“那为什么老师不把这些资源给他们已经带了一年的学生,要给你这个新来的呢?”

她也回答不上来。

那天下午,我给她从头到尾地分析了一遍她到底应该做什么:确定几所目标学校(target school),去寄托天下(一个老牌留学生论坛)看看大家申请入学的帖子,看看这些拿到offer的人都是以什么样的均分、托福成绩、GRE分数、实习经历和作品集申请上的。对标,然后给自己准备一个完整的课内外计划,挨个突破。

这就是关键变量的重要性。所谓关键变量,就是那些真正能够影响你成功的事。我们很容易被当下的细枝末节的事情蒙蔽双眼,却不会把眼光放得更长远。

寻找关键变量,在做长期规划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商业竞争上也有着很多这样的例子。民营快递企业里,顺丰就是一个“异类”。我们要寄什么贵重物品时,第一个想起的就是它。对于一家大型企业来说,是否能寻找到关键变量,是决定生死的事情。而经过缜密地决策,顺丰抓住了两个维度:服务和速度。

还有其他的维度,比如说服务覆盖面和价格,但从服务广度来说,没有一家民营快递公司可以和邮政比覆盖面,因为这需要多年的布局和巨大的维护成本;从服务价格来说,盲目降价只会落入价格战的窠臼。因此,这两个维度都被顺丰抛弃了。

最终,顺丰选择提供高质高价的服务。为了速度完全领先同行,早在2009年,顺丰就购买了两架飞机用于快递运输,是国内首家购买飞机的民营快递公司。它的维度策略从长期来看是非常成功的,这正是因为它找到了关键变量。

无论是你给自己做学业规划、职业生涯规划,还是你给某项业务、某家公司做规划,长期规划的核心点都在于:你想达到什么目标,以及影响目标的关键变量是什么。

找到关键变量,意味着你已经把目标拆成了一个个子任务。但这些子任务是不能同时进行的。你需要给他们安排好先后顺序,再逐个击破。把紧急的放前面,把能为后续工作做铺垫的也放前面。

如果当年OICQ(腾讯QQ的前身)一开始就想着盈利,那也不会有后来腾讯QQ的辉煌。那时候,年轻的OICQ团队选择的是尽可能地扩大用户技术。为此,他们在服务器资源相当有限的情况下,不断地优化单台服务器的承载量,同时选择了在网吧进行推广,以覆盖到更多的用户。直到用户数量达到了一定的量级,才有了后来Q币、会员、红钻等产品的成功。

按理说,技术优化、对外推广和出售产品、实现盈利应该是不同的子任务。但你回过头去看,这些子任务看似独立,实际上却环环相扣,每一步都成了下一步的踏板。

当你自己去实操的时候,也同样需要注意前后顺序的规划。拆解出子任务后,不要想当然地随便挑选一个你看着最顺眼的先开始,而是一定要花时间去缜密规划行动的步骤,使你接下来的行动更为顺畅。

你要知道,长期目标的规划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明确目标——寻找变量——规划行动,这是一整套可以在任何情况下被套用的方法论。你大可以把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套入其中,看看是否适用。

到了临门一脚的时候,反而事情变得简单了。即便有的时候我们可能运气不好,最终差了一点,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不过,请你务必相信:如果你前三步都做到位了,结果无论如何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毅力管理

知乎上有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问题:“如何同时做到每天早起、跑步和阅读?”

就目前来说,我连保持每天早起都做不到,因为每到节假日,我总是忍不住睡到日上三竿。

我相信这个提问者一定是很诚心地来求教的,而他恰恰犯了我们这一章开头就提到的误区:日程安排表。

如果一个从未有过早起、锻炼和阅读习惯的人,安排自己每天早上6点起床,下午5点去健身房跑步,晚上10点阅读一个小时再睡觉,那大概不出3天,他就会被自己逼疯。

可即便日程安排表不适用,我们还是会在内心告诉自己:“希望可以成为一个更加自律的人。”

最终脱不开的,便是毅力管理。

时间管理是个长期的功课,如果你想把自己对时间的安排都落实到位,那就一定需要毅力管理。你要学会和自己内心的小恶魔做斗争,去做自己大脑想做、身体却不乐意的事。

用思维控制行动的过程,绝非一蹴而就,但依旧有迹可循。

你可以试着用“稍加控制——稍加放纵——形成习惯”这样的方式,循序渐进地进行自我控制。

这是一个怎样的方法论呢?

以跑步为例。你给自己规划的是“每天慢跑1小时”,但或许你坚持了两天慢跑后就彻底“弃疗”了。

其实你可以先进行“稍加控制”的行动。比如说,我第一周只跑两天,每天能跑30分钟,我这周的任务就完成了,其他5天我都可以毫无负罪感地躺在家里。

这么一看,是不是特别好完成呢?

等到第二周的时候,你就能把两天加到3天,第三周再加到4天。

等第二个月开始,也就是第五周的时候,你一周有5天都在运动。

这时,你就进入了第二阶段:稍加放纵。意思是,你不要再给自己继续加压了,保持你每周都有两天是可以不需要跑步的,用这两天来放纵。或者,把这两天当作你本周努力锻炼的奖励,这是你应得的。

如果伴随着这个过程,你发现现阶段的控制程度对你来说已经算是毛毛雨了,那你便可以增加锻炼的时间或种类。但无论如何,还是得保持“稍加放纵”的奖励,让你在紧绷的阶段得到一定程度的舒缓。

医学博士麦克斯威尔·马尔茨在他的《心理控制术》(The New Psycho-Cybernetics)中提出:改掉一个坏习惯最快只需要28天。这是后来60年里无数人倡导过的“28天习惯养成法”的最初原型。你从“稍加控制”到“稍加放纵”的过程持续一个月后,你的行动便会趋于稳定,并形成一个可以持续下去的习惯。这时,你便可以开启新一项自控任务了。

如果你在时间管理的过程中,发现你的执行出了问题,且主要是源于内心的小恶魔使你不愿意去行动,那你便可以尝试这样的毅力管理方式,帮助自己成为更有毅力、更能坚持下去的人。 r9eskBm4mkMp4OKyqthpjwoAX9twuVdCQkoN880fRGvN62WzuyHIJ6mQcdxeeeI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