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陷阱二:什么都想做,什么都做不好

当代很多年轻人都渴望成为斜杠青年,微博上甚至出现了一条名为“没有副业的我太难了”的热搜。年轻人想折腾的事情实在太多了,我的知乎上几乎每天都能收到这样的私信:我想写文章给自媒体投稿,该怎么办?我想搞一个微信公众号,怎么样去引流?我想开一家淘宝店,你觉得做什么行业比较好,能教教我吗?

在很多人眼中,似乎只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他们就可以获得稳定的副业收入,运气好的话,还能把副业做成主业。

我的朋友圈里便有人陷入了这样的副业焦虑症,他们会把各种方法全都尝试一遍:给微信公众号投稿,兼职炒股,在朋友圈做小生意……忙了一大圈,也不见得有什么特别的成效。

其中有一位十分挫败地告诉我说:“我好像除了执行力以外什么都没有。”

我实在有点看不下去,没忍住回复道:“不,你只是行动力强而已,离执行力还差得远。”

执行力绝对不仅是“遇到事情立刻去做”那么简单。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企业家、哈佛商学院管理学教授保罗·托马斯和剑桥大学博士、杜克大学商学院教授大卫·伯恩共同提出,被通俗地认为是“将计划落到实处的能力”。

在此后的20年里,执行力的内涵被不断地扩充。其中,最使我得到启发的,便是曾担任过通用电气公司首席执行官和霍尼韦尔公司总裁的美国企业家拉里·博西迪提出的定义:“执行力不是简单的战术,而是一套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采取行动的方式来实现目的的系统化的流程。”

这套方法细化来看,包括:准确预判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强大的时间管理能力;极致专注,极致高效;对自身优势的巧妙利用;等等。

那些什么都想做却什么都做不好的人,缺乏的正是这些执行力的必要内核。

大多数人是想到什么就去做什么,想一出是一出,发现不行了就很快放弃,总是三分钟热度。

稍微好一点的,能坚持下去,但根本坚持不到点子上。因为他们做的事情并非自己所擅长的,或者根本没有站在风口上,平白浪费精力。

极少数天赋不错、运气也不错的人,撞在了风口上,取得了一些小成绩。但那并非能力所致。运气只能管一时,早晚会遇到瓶颈,更何况好运的人本来就是极少数。

在前文我就强调过:最忌心浮气躁。也许你平时更爱用焦虑这样的词语来掩盖自己的浮躁,殊不知你掩饰来掩饰去,最终骗的只有你自己。因为你的人生怎样,与他人没有关系,最终承担一切的也只有你自己。

偏偏有些自媒体还在不断地鼓吹焦虑,鼓动年轻人的浮躁情绪。

2018年4月,一篇名为《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背后: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的文章全网刷屏。它讲述了胡玮炜是怎样从名不见经传的小记者转变成了一位女性创业者,又是怎样在3年里把摩拜单车发展壮大,最终将业务卖给美团,套现约15亿人民币。作者为了佐证他的观点,又接着举了“李叫兽”的例子(李靖,清华大学硕士,他创办的营销公司在他25岁那年被百度收购,他也于同年加入百度担任副总裁)。在该文章作者的眼中,根本不存在“匀速前进”的同龄人,“要么一骑绝尘,要么被远远抛下”。这样一篇文章,一下子便刺激到了无数80后、90后敏感的神经,把众人的焦虑抬到了顶峰。随后,反噬正式开始,各界的批判声不绝于耳。

即便我们都清楚自媒体是在贩卖焦虑,我们也还是忍不住继续焦虑下去。越是焦虑,就越是想给自己找点事情来做;明明连自己的主业都没有做好,却像个无头苍蝇一样不断地去寻找副业,幻想着一夜暴富。

2019年夏,华为向全世界宣告了人才的价格,给应届博士生开出了最高200万人民币的年薪。而被公示的这些佼佼者们,无不是在一个领域深耕数年,走完了从本科到博士的漫长旅程,在实验室里日夜兼程,才用科研成果敲开了应届生最高薪水的大门。

这足以证明:与其成为一个浮躁的人,不如把目光放回到自己的主业上来,重构自己的执行力,成为一个专注又高效的人。 GlSGKgbuvZ75yQE2sZB5pdO74TWZgWJ5ylpsBE6jdq9z2HwvPt3DXBlbvusrqIn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