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8.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医学谚语

《黄帝内经》里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昌,是指生机旺盛;亡,是说生命消亡。中医素来强调“神”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认为“两精相博谓之神”,“神,水谷之精气也”。神气旺盛,表明脏精充足而机能协调;神气涣散,则脏精将竭而气机衰败。

人到老年,精神处于敏感状态,承受不良刺激的能力减弱,就连见到枯叶落地都会引发垂暮之感。对此,药物无济于事,独于神补可治之。神补的办法有很多,老年人可以因己制宜,各显其能。

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

年老赋闲,不妨找点事情做做,使生活充实一些。艺术家、科学家,年龄该退休了,事业没退休。他们仍热衷于他们喜爱的事业,全然不知老之将至。由此可知,我们每个人亦可以培养各自的兴趣爱好,重找一个“工作”,或琴棋书画,或种花养鸟。有了事做,利于养神健身。

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进行适度的、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如打太极拳、舞剑、慢跑、散步,会使人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锻炼使人体产生“快乐素”,既增强了体质,又调整了情绪。

注重社交,讲究仪容

闲下来了,接触人的机会相应减少,应有意识地参加一些社交活动,交流思想,获得信息。老来讲究点仪容,不仅使人外表显得年轻,心理也会随之年轻,从而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驱走心中的失落感。

适应社会,调整心态

切莫用传统思维模式去看待转型期的社会现象,要不断学习,努力去适应变化了的社会环境。在家庭中,也不要搞家长作风,注意平等待人,大事要清楚,小事可糊涂。

人通常都希望有高兴、快乐等这样一些愉快的情感,而不愿接受那些忧郁、悲哀、凄凉等不愉快的情感。但是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因为有高兴就必然有悲哀,相反,有悲哀也必然有高兴,这之间不仅是相对而言的,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因此,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既要接受可以带来愉快情绪的事情的到来,也要做好接受带来不愉快情绪的事情的准备,这样在不愉快的事到来时,自己才不致于被不愉快打倒。

暂停思考,多去感受

有的人对人事关系、工作、荣誉等,总是容易陷入思考,如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威信、怎样才能做出成绩、怎样才能搞好与领导的关系等等。其实这样耗尽脑汁,不如去做些实际工作,甚至观赏一下山野的美景,聆听一下悦耳的音乐。因为这些“感受”比起毫无价值的“思考”来,对身体更有意义。

【贴心提示】

我们主张德靠自修,神靠自养;乐靠自得,趣靠自寻;忧靠自排,怒靠自制;喜靠自节,恐靠自息。因此,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做到神定自若,悠悠自得,不怨天尤人,不耿耿于怀。这样,才能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语录链接】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

——医学谚语

药养不如食养,食养不如精养,精养不如神养。

——医学谚语 jCuVKOKIXWI4IOFqz2oASYIpCgxvUQOTcWtHVtBTm8LXy/SRLN3l3mLu1tky+Nd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