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精、气、神乃人体三宝,精充、气足、神全是人体健康的标志,精亏、气虚、神怯是疾病与衰老的先兆。因此,保养好精、气、神是健康生活的重要保障。
养 精
精,物之精华,是人体内维护人的生命的高级物质,有阴精、阳精、元精之分。精,主要就是从良好的饮食中获取,食物入胃后,经消化、吸收营养,先化成胃津。胃津送入心的左下耳房化成红血,红血入任脉化成阴精,阴精入睾丸宫化成阳精,阳精内有精虫。当精撞阳关奔放欲出之际,顺出阳关是生人之道;逆回是炼精化气之时,但必经师传。人之五脏都各有其精,故有五脏之精华皆聚于二目之说。
中医认为,“欲多则损精”。纵欲不但丢失过多的精液,同时也损及五脏之精。《类经·摄生》指出:“欲不可纵,纵则精竭。精不可竭,竭则真散。盖精能生气,气能生神,故善养生者,必宝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病少。神气坚强,老而益壮,皆本乎精也。”若纵欲,男则遗精、早泄、阳萎、生殖无力,甚至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精神不振,久则成痨;女则肾虚精亏、冲任不固、气血逆乱、崩漏下血、白带绵绵而下,不孕或流产、早产,甚至经血亏枯、经闭,面黄消瘦而成劳损之症。不仅如此,纵欲还可导致机体内分泌紊乱,影响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等。因此,清心寡欲是养生之道的一个重要方面。
养 气
气,表示地气蒸腾而上,直达天际,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它具有动而不息的特征,维持和推动着人体的生命活动。广义上可以说万物皆有气。具体说来有三种,第一种是外在之气,对于人而言,空气是人类生活的根本需要;第二种是食物之气,实际上就是养生学上常常提到的精气;第三种就是人体的元气,道家谓之“气”。
养气首先要重视环境之气。中医认为,人喜欢生活在环境清净、空气清新的地方,而喧闹嘈杂、污浊的空气则不利于身体的健康。其次,养气的重要要求是少废话。因为人体内的组织细胞要通过新陈代谢不断获得氧气和排除二氧化碳,而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通过血液从肺泡交换来的氧气,源源不断地被送到机体的各个组织细胞中。一个人若是经常喋喋不休地大声叫喊,就必然要消耗肺气,影响呼吸器官的正常功能,致使体内元气不足,外邪乘虚而入而百病丛生。
养 神
神是一种精神面貌,主要指情绪,人的心理状态、心态精气。神是一个动态的平衡,有元神、识神之分。元神无知无识,浑浑噩噩,又谓之性神。所谓识神,即思维之神,它决定着人的一生的思想活动。根据道家养生功的说法,静则为元神,动则为识神。心定念止是元神,心动念驰为识神。元神、识神只有心念动止之分。
儒家注重道德修养,以道德修养来培育人的精神。孟子更提出养“浩然之气”,实际上就是道德之正气。陶渊明诗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即使生活在喧闹的环境中,也如同在偏远清净之地。中医认为:长寿的人,大多心胸开阔、心地善良、性情温和。
精、气、神是生命的根本,它们虽然名分为三,实则一体,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为用。精为生气之源,气为养神之所。精气似渊水,神似水中鱼。精旺气足,神鱼活跃,可以应万事。精竭气枯,神鱼无所依存而死亡,则万事归空。所以说,精、气、神三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贴心提示】
中国历来的养生之道,都强调饮食要以素为主。对一般人而言,素食更易于正神,但如果您是脑力劳动者的话,也应适当补充肉食,补充均衡的营养,以补充消耗的精气。
【语录链接】
精、气、神不可损也,损之则伤生。
——孙思邈
精生气,气主神,神自灵也。
是故精绝则气绝,气绝则命绝也,
是故精、气、神,人身之三宝也。
——吕洞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