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会飞的“活炮弹”

导弹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呢?它有哪些特点?它与炮弹、飞机、火箭究竟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

让我们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日本空军中的一种自杀飞机说起吧。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日本航空兵中出现了一支“神风特攻队”。在狂热的军国主义煽动下,成为神风特攻队员的日本青年军人,驾驶着装满炸药或鱼雷的飞机,去撞击美国军舰,与美国军舰同归于尽。这种自杀飞机使美国海军吃了很大的苦头。因为自杀飞机实际上是一颗会飞的“炸弹”或“鱼雷”,它由人驾驶,发现了要轰炸的目标,便会不顾生命危险连机带人一起冲向目标;像一颗会飞的活炮弹,自然比普通的炸弹、炮弹、鱼雷准确多了。

导弹也就是一种与此十分相似的“活炮弹”,它自己能飞,自己能找寻目标,找到目标以后还能盯住目标去攻击。不同的是,导弹上没有同归于尽的“神风特攻队员”。

导弹与炮弹毕竟是两种不同的“弹”。

第一,导弹是自己带着发动机向前飞行的,而炮弹却要靠大炮发射。炮弹一出炮口,就像我们扔出去的一块石头,靠着火药在一瞬间把它推射出去的那股冲劲飞行。而导弹自身的发动机却不仅使导弹迅速地飞起来,并且还在飞行过程中一直产生出推动的力量。只有当发动机停止工作以后,导弹才和普通炮弹一样靠惯性飞行。我们只要想一想春节时燃放的“二踢脚”与射向天空的“起花”有什么不同,就可以明白炮弹和导弹在这一点上的区别了。因此,导弹飞行的路线可以分成两段。前一段叫主动段,这时导弹是靠发动机的推力前进的,吼声震天;后一段叫被动段,这时发动机已经不工作,没有推力了,导弹靠着惯性飞行,成了个悄然疾行的偷袭者。

第二,导弹和炮弹在发射后虽然都是按照一定的飞行路线(也叫作弹道)飞行的,但是,炮弹的弹道是抛物线形的,炮弹一出炮口,它的弹道就不能再按炮手的意志改变,即使眼看炮弹打偏了,也没有办法纠正;而许多导弹的弹道,却是预先计算、制定好的,它在空中的飞行路线可以根据地形地物的变化、地球引力的不同等因素,上下起伏或左右曲折地变化,发现偏离预定弹道或预定攻击目标时还可以加以修正。这套自动控制设备有的是全部装在导弹上的,有的则是一部分装在导弹上,一部分装在地面、军舰或飞机上的。不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德国V—1、V—2导弹上的自动控制设备还很不完善。因此,当时的英国飞行员创造了一种用飞机击落导弹的战术:驾驶歼击机从V—1导弹旁边飞过,用飞机带动的气流猛吹导弹,使其改变航向,或者使其坠毁。

第三,导弹的构造也与炮弹大不相同。有的导弹和一般飞机一样,有弹翼,有尾翼,用它们来产生升力,操纵导弹飞行;有的导弹虽然没有翅翼,但是它的发动机喷口却是可以摆动的,这样就可改变推力的方向:向左推,它就向右去;向右推,它则向左去。这很像一个喷火喷气的舵。而炮弹是没有这些性能的,更没有发动机和自动控制设备了。

另外,导弹与炮弹的射程也不同。导弹的射程比炮弹远得多。有的导弹能冲出大气层,作洲际飞行。就是最初的V—1和V—2导弹,也已经显示了这方面的绝对优势。德国军队在向英国初次发射V—1导弹前,曾经用超远程炮队对英国沿海城市实施炮轰,可只有33发炮弹击中了沿海目标,其余的都落入了英吉利海峡滚滚浪涛之中。V—1导弹就不同了,在它发射的头一月里,德国就取得了明显的战果,大约有60~65%(有时是80%)的V—1导弹击中了大不列颠海岛上的预定目标。

与炮弹相比,导弹——这种自己会飞、会寻找目标的“活”炸弹的威力和优越性是不言而喻的。 qkfMK5aGyfMXS5UBzm9fBhiKytsnthWOcPkrm5DW+heyY7ehOBfLLr82Ml5FfKV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