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范文澜窑洞中写“春秋”

范文澜(1893—1969)浙江省绍兴人。著名历史学家,中国共产党八届中央候补委员、九届中央委员,曾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教授、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中国通史简编》的修订工作。

1940年春天,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来到了中国共产党中央所在地延安。消息不径而走,当时延安的几个院校师生以及有关部门领导,还有范文澜的昔日好友都十分高兴,中央主要领导还亲自接见了他。

此时,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延安的住房条件、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都十分差。范老一家三口人,住的是一孔窑洞,吃的以稀饭为主,干饭很少吃,肉类几乎没有。每人每月发几张边区生活补贴票,用来买一点儿日用必需品或其它东西。工作条件那就更不用说了,范老的书房、餐厅、厨房以及寝室全在这孔窑洞里,挤得都看不下去了。最里边一个简易大木床,靠窗处是他自己找来的几块木板、四条木棍,别人帮助做成的简易桌子。看书写字时,它是书桌,吃饭时,它又成了餐桌。在桌子的后面摆着一个长条凳子,谁能想到,一个著名的历史学家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开始了《中国通史简编》的写作。

他伏在“桌子”上夜以继日地写着。晚上是没有电灯的,只有一盏小油灯。点灯的油只有蓖麻油,窑洞里烟雾迷漫,熏得范老睁不开眼睛,而且咳嗽不止。油灯发出的光很暗,他只好把头贴近灯写着。实在太累了,就把身子靠在窑洞的土墙上稍稍休息片刻,并用纸卷着当地出产的烟叶抽几口,解解乏。接着,便又马上写了起来。由于延安的纸张极为缺乏,范老用的稿纸质量很差,反光很厉害,非常刺激眼睛,……就是这样,范老还是不顾一切地写着。

到了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时,范文澜在极其艰难的延安窑洞中写出了《中国通史简编》上、中、下册,共记九十万字,《中国近代史》约二十万字,并发表了很多篇论文,对中国史学界影响极大。 AbRqtWI9wWfzklSluE2HkjGHcKFmM/dx4T5n8QyojYql9l8IGK4NncUvyMSkabs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