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满月儿的生理现象

婴儿从出生到满月为止称新生儿期,这是婴儿脱离母体成为生命个体的重大转折时期。为了适应新的环境而“独立”生存,婴儿身体内部还要不断地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其中以第一周的变化最大。

首先就是要自己进行呼吸,自己摄取营养,此时婴儿的心脏构造和循环状态与在母体内时不同,并继续发生变化。这一阶段的婴儿,即使是在很安静地睡觉,身体内部也在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

婴儿的标准

健康婴儿的哭声响亮、有力,手脚活动自如,吸奶力气大,睡得好,皮肤红润,显得圆乎乎。从外表看,没有畸形,而且身长和体重的增长情况与标准相近。

婴儿的体重

刚生下不久的婴儿就会出现生理性体重减轻现象。这主要是因为没有喝足奶、排了便、皮肤上有非汗性蒸发等原因造成的。通常在出生后第三四天时体重最低,到第7~10天时体重可恢复到出生时水平。这种体重减轻称为生理性体重减轻,这以后,体重就只增不减了。一直到满月,婴儿的体重增长非常快,平均每天增长30克左右。满月时,如果体重比出生时增加1公斤以上,则表明没有什么问题。如果每天平均增长不足20克,则说明母乳不足或吃奶粉太少。

婴儿的身长

身长不像体重那样差别悬殊,平均是50厘米,这只不过是一个平均值,具体到每一个婴儿身上会有差异的。

在家里量身长时,可利用床与床头挡板。具体方法是:将孩子平放床上,使孩子头顶着床头挡板,将孩子双膝抓住,使其两腿伸直,然后在脚后跟顶上一本书(其它东西也可以),再量一下挡板和书之间的距离,这个距离就是孩子的准确身长了。

满月的男婴平均身长为56.6厘米,女婴平均身长为55.6厘米。

婴儿的脑袋

婴儿的头都很大,刚出生时头占整个身长的1/4,而成人的头约为整个身长的1/6或1/7,因此,婴儿的头显得特别大,看起来与整个身体很不成比例。

在刚生下的婴儿中,有的头上会有产瘤,那是由于分娩时通过狭窄的产道受压形成的软瘤。一般三四天后就会自行消失。有的婴儿还会有头颅血肿,这是由于头骨与骨膜之间充血而产生的瘤,摸上去和产瘤相似,软绵绵的。头颅血肿不会马上消失,一般要过一二个月后才会消失,可不必理会它。

刚出世时的孩子头形不一定是圆的,有的椭圆形好像一个鹅蛋;有的左右不对称;有的显得高高低低。凡属这类情况均不必担心,也不需求医,会自然好起来的。虽然有特殊枕头可帮助矫正,但使用这种枕头反而会妨碍呼吸,许多专家并不主张使用。偏头主要为单侧下陷,这是由于孩子在胎里时所处位置所致。平常睡觉时,可哄着孩子往相反方面侧着睡,或让孩子向有光的方向睡,过一段时间再反过来,就这样轮换着方向睡,自然会好起来的。

婴儿的囟门

头上有前囟门和后囟门。前囟门是在前头骨和左右头盖骨之间形成的菱形无骨空档,后囟门是在脑袋后面呈三角形的无骨档。用手轻按,两处感觉都是软绵绵的。前囟门一般需1年至1年半方完全闭合,后囟门则闭合得较快,通常只需二三个月。如果后囟门一直未能闭合,而且头围比平均值大3~5厘米以上,则可能是大头症(脑积水)。相反,如果闭合太早,头围较小,则可能为小头症,脑发育问题。遇到以上情况,应引起注意。

婴儿的胸围

婴儿的头围一般在31~35厘米左右,胸围比头围少1厘米左右。出生6个月前后,头围和胸围大致相同,一过周岁,胸围就会超过头围。通过头围与胸围的对比,可以直观地看出孩子是否有小头症或脑积水现象,有异常现象,就应去医院儿科检查。

婴儿的呼吸

刚出生的婴儿不是每一个都呼吸很好,有的有时呼吸很无规律,一会快,一会慢,有时还稍微停顿一下。只要呼吸停顿时间不长,嘴唇不发紫,则大可不必担心。即使是健康的婴儿也打嗝、打喷嚏、呼吸急促、轻微咳嗽,有时会有呕吐,这些现象在3个月内都是正常的,只要孩子情绪正常,则不必为此担心。

婴儿的脉搏

新生儿的脉搏跟呼吸一样也没规律,刚哭完和刚吃完奶,或发生呼吸障碍,脉搏数会增高些,因此测量婴儿的脉搏和呼吸,都应选在婴儿安静时,这种时候,一般应每分钟120次左右。

婴儿的体温

测量体温的时间要选在婴儿安静时,将体温计塞于孩子腋下一分钟即可量出。婴儿体温要比成人稍高些,以37.5℃以下较为正常。新生儿还不能很好地调节体温,要用衣服、被子、室温等帮助调节,特别是夏天和冬天最热最冷的时候。

婴儿的肤色

新生儿皮肤的颜色本来应泛红,但一般在出生后三四天起,都会出现生理性黄疸,这时的肤色稍带黄色。1周前后为黄疸高峰期,大约2周后自行消失。有的黄疸会持续2周以上,如医生认为无关紧要时,这种黄疸多为生理的迁延性黄疸。属于这种情况,孩子应吃奶正常,情绪正常、愉快、不发烧,大便的颜色也是黄的。如果黄疸持续1个月以上,孩子有情绪不佳、拒奶、发烧等症状时,则可能是患了肝炎。如果孩子的大便呈白粉笔色,则孩子可能患上胆管闭塞症了。遇到上述情况,应及时就医诊治。另外,婴儿身上的青痣(俗称蒙古斑)和红痣,一般都会自行消失。

婴儿大小便

在满月以前,用母乳喂养的孩子通常大便较多,而且很软。有时大便会出现粘液,有时还可以拉绿色大便,只要孩子吃奶正常,体温不超过37.5℃,则都是正常的,大便的次数一般一天三四次左右。人工喂养的婴儿大便稍干,次数也少些。小便一天10次左右,要勤换尿布。

婴儿的睡眠

婴儿的第一个月即新生儿期,一般一天睡15~20小时,但不是一概而论,睡眠的长短有个体差异。睡眠对婴儿很重要,要充分注意室温和寝具,创造一个快乐舒适的睡眠环境。

婴儿的感觉

视 觉

婴儿出生时对光就有反应,眼球无目的地运动。出生两周后对距离50厘米左右的灯光,眼球可追随运动。

听 觉

刚出生的婴儿耳鼓腔内还充满着粘性流体,妨碍了声音的传导。随着流体的吸收及中耳腔内空气的充满,婴儿听觉的灵敏性逐渐增强。

嗅 觉

新生儿的嗅觉比较发达,刺激性强的气味会使他皱鼻。新生儿还能辨别出妈妈身上的气味。

味 觉

新生儿一周后能辨别出甜、苦、咸、酸等味道。如果吃惯了母乳再换牛奶会拒食;如果喝惯了加果汁或白糖的水,再喂他白开水,他会不喝。此时婴儿的味觉最喜欢甜食,最厌苦的辣的,其次是酸的食物,因此最喜欢喝糖水。而吃到苦的药时,就一点点往外吐。

触 觉

新生儿的触觉很灵敏。轻轻触动他的口唇部便会出现吮吸动作,并转动头部;触其手心,小手会立即紧紧握住。总之,触觉从新生儿期开始健全。

温度觉

新生儿对温度比较敏感,食乳和洗澡时的水温过冷或过热,或者湿尿布都会使他哭闹不安或表示反感。

痛 觉

新生儿的痛觉较弱,尤其是早产儿痛觉比较迟钝。

总之,新生儿时期婴儿的大多数感觉是较灵敏的,但都尚未发育完善,因此要特别注意多加保护,所以适当地给新生儿期的婴儿的感觉器官以适当的刺激,可以促进孩子神经系统的更好发育。

新生婴儿具有许多特殊的生理现象,这一阶段处于非常特别的时期,一定要非常特别地精心护理。 4ftvzpCrxsmm331yQExILd3UjbjdSCYNDUTu8G4vh8ZAFfkhjqXbwP4DUBaLRQj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