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如何防治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由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在易感者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等症状,多发于夜间或凌晨,气道对多种刺激因子反应性增高。主要激发因素有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吸入物、感染、食物、气候改变、精神因素、运动及药物因素等。临床症状可自行或经治疗后缓解。本病以12 岁以前开始发病者居多,以秋冬季节发病最多,春季次之,夏季最少。本病反复发作可并发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本病属中医学的“哮证”、“喘证”范畴。

【临床表现】

临床典型的支气管哮喘,发作前有先兆症状如打喷嚏、流涕、咳嗽、胸闷等,如不及时处理,可出现哮喘,甚则端坐呼吸,干咳或咯白色泡沫痰,甚至出现紫绀。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的以呼气期为主的哮鸣音。哮喘急性严重发作后,经一般平喘治疗仍不能缓解在 24小时以上者,称哮喘持续状态。

【治疗方法】

(1)西医药治疗

〈1〉激素治疗:氢化考的松 200 毫克静滴,1 日 1~2 次,哮喘缓解后减量停药;或强的松 30 毫克,早晨顿服,逐渐减量;必可酮气雾剂,每次 2 喷,每日 3 次。

〈2〉控制感染:合并呼吸道感染时,应及时使用抗生素(参照慢性支气管炎内容)。

〈3〉通畅呼吸道:祛痰药:复方甘草合剂 10 毫升,1 日 3 次;或沐舒痰 30 毫克,1 日 3 次;或强力稀化粘素 300 毫克,1 日 3 次;蒸馏水 40 毫升、α⁃糜蛋白酶 5 毫克、庆大霉素 4 万单位,雾化吸入,1 日 2 次;体位引流排痰。

(2)中医药治疗

发作期治疗:

1 寒哮:呼吸急促,喉中痰鸣,胸满如窒,咳嗽,痰少稀薄或咯吐不爽,面色青灰或苍白,形寒怕冷,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

治法:温肺散寒,化痰平喘。

中成药:射麻口服液、咳喘胶囊。

2 热哮:气粗息涌,喉中痰鸣,胸高息胀,咳呛阵作,痰白粘稠或痰黄,烦闷,汗出,口渴,面赤身热,舌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

治法: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中成药:气管炎咳嗽痰喘丸。

缓解期治疗:

1 肺虚:自汗怕风,易感冒,每因气候变化而诱发,喉中常有轻度哮鸣音,咯痰清稀,或形瘦,口干,舌质淡红、苔薄白或少苔,脉细弱或细数无力。

治法:益气养阴,补肺固卫。

中成药:玉屏风颗粒,生脉饮口服液。

2 脾虚:纳少脘痞,倦怠乏力,气短懒言,便溏腹泻,舌质淡,苔薄白腻,脉细弱无力。

治法:健脾化痰。

中成药:人参健脾丸。

3 肾虚:气短息促,动则为甚,吸气不利,心慌,腰酸膝软,或畏寒肢冷,面色苍白,或颧红烦热,舌淡红少苔,脉沉细或沉细数。

治法:补肾纳气,阴阳双补。

中成药:百令胶囊,麦味地黄丸。

【注意事项】

1 防寒保暖,防止受凉感冒。

2 忌烟酒、辛辣、生冷之物。

3 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

4 防止过度劳累,保持情志舒畅。 pnMkZ5FDhss+Mk182pXSUv0Yz8aWRxUTPW3i57ubG2W3AkzUSBi1QpCUqTmNPlF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